本人在检索文献的时候发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姚英学(副校长级)涉嫌学术论文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希望能在新语丝上将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曝光。
一、 一稿两投
下列两篇文章为赤裸裸的一稿两投:
文章1:余顺周,姚英学,高波,谢大纲;气囊式抛光机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机床设计研究》,2007(2),17-20。
文章2:余顺周,姚英学,高波,谢大纲;气囊式抛光机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机床与液压》,2007(5),13-15。
上述两篇文章文字部分重合度99%以上,论文的题目、关键词、所有的图表、结论、参考文献等一模一样。以两篇文章的摘要和结论为例(相同部分用红色标出),两篇文章,除了摘要中个别词语有所不同之外,其它完全一样。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余顺周,姚英学均为第二作者。两篇文章均注明接受“哈工大校基金(HIT.2001.10),哈尔滨市青年基金(2002AFQXJ040)资助”。网上查询得知,姚英学为的博士生导师,余顺周于2003年3月-2007年6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姚英学。根据基金的编号可以推断两个基金项目是2001、2002年或者更早时间申请的,所以应该是姚英学(或者高波、谢大纲)主持的项目。
文章1的摘要:气囊式抛光是一种新颖的非球面抛光工艺,是一种富于竞争性的制造技术。通过对气囊抛光进动原理和抛光试验机床结构的分析,并根据气囊抛光的工作机理和控制参数,提出采用以PC 嵌入CNC控制卡方式的气囊抛光数控体系结构。其硬件系统以PC 与PMAC 控制器为核心,能够控制6 个运动轴,数控系统的软件系统建立在Windows 通用操作系统平台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操作性以及功能扩展性。数控系统已应用在气囊抛光试验样机上。
文章2的摘要:气囊式抛光是一种新颖的非球面抛光工艺, 是一种前沿的制造技术。本文通过对气囊抛光进动原理和抛光试验机床结构的分析, 并根据气囊抛光的工作机理和控制参数, 提出采用以PC嵌入CNC控制卡方式的气囊抛光数控体系结构。其硬件系统以PC与PMAC 控制器为核心, 能够控制6个运动轴; 数控系统的软件系统建立在Windows通用操作系统平台上, 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操作性以及功能扩展性。该数控系统已应用在气囊抛光试验样机上。
文章1的结论:气囊抛光是一种采用具有一定充气压力的球形柔性气囊作为抛光工具,并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完成工件的抛光加工的新颖的抛光工艺。本文主要设计开发了该气囊抛光机床的数控系统,数控系统以PC 和PMAC为主体,能够控制机床的六轴的运动以及压力参数等。本文给出了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软件功能结构与流程图。数控系统目前已应用在气囊抛光试验样机上,为气囊抛光下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文章2的结论:气囊抛光是一种采用具有一定充气压力的球形柔性气囊作为抛光工具, 并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完成工件的抛光加工的新颖的抛光工艺。本文主要设计开发出了该气囊抛光机床的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以PC 和PMAC为主体, 能够控制机床的六轴的运动以及压力参数等。本文给出了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软件功能结构与流图。数控系统目前已应用在气囊抛光试验样机上, 为气囊抛光下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内容重复发表、自我抄袭
下列两篇文章(文章3、4)涉嫌将研究结果重复发表。
文章3:姚英学、杜建军、刘暾、谢大纲.制造误差对气体静压轴承涡流力矩影响分析方法研究,《航空学报》,2003(2),124-128。
文章4:杜建军、姚英学、高栋、刘暾. 气体静压轴颈-止推串接性轴承涡流力矩的有限元分析,《润滑与密封》,2005(3),57-59。
文章3的第一作者为姚英学,第二作者杜建军;文章4中,姚英学和杜建军掉换了位置,刘暾依旧在,谢大纲不见了(^_^)。经查,杜建军1999-200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姚英学),现任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上述两篇文章的题目不同,但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基本相同,文字内容和主要图表也大量雷同。
二(1):两篇文章的摘要对比:
文章3的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制造误差对狭缝节流气体静压轴颈-止推轴承的涡流力矩的影响。对于轴颈-止推相连结构的气体轴承, 通过相容变换进行统一编程计算; 在离散化过程中, 利用加权余量法将二阶偏微分方程降低一阶, 放松了对插值函数连续度的要求, 便于借助有限元技术分析狭缝节流气体静压轴承的流场参数。分析了狭缝气膜宽度误差和轴颈圆度误差对涡流力矩的影响, 以及轴颈的不同安装角度、偏心等因素对涡流力矩的影响。经对比验证,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结果对于气体静压轴颈- 止推轴承的设计、装配优化和性能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章4的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制造误差对狭缝节流气体静压轴颈-止推串接型轴承的涡流力矩的影响, 主要分析了狭缝宽度误差和轴颈圆度误差对涡流力矩的影响, 以及轴颈的不同安装角度、偏心等因素对涡流力矩的影响。经对比验证表明,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结果对于气体静压轴颈-止推轴承的设计、装配优化和性能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以看出,文章4省略了对研究方法的具体描述,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相同。文章4所研究的“气体静压轴颈-止推串接型轴承”和文章3所研究的“气体静压轴颈-止推轴承”相比多了“串接型”三个字,通过文章内容可知,二者所指为同一个研究对象,没用任何不同。
二(2): 两篇文章的关键词基本相同
文章3:涡流力矩; 气体静压轴颈- 止推轴承; 狭缝节流; 制造误差
文章4:涡流力矩; 气体静压轴颈-止推串接型轴承; 狭缝节流; 制造误差
二(3): 两篇文章的研究内容逐节对比
前言部分(第1、2段):文章3的第一段比文章4多了三句介绍性的话,其余部分的文字雷同;
文章第一节:文章3“气体静压润滑理论及其有限元模型”;文章4“气体静压润滑理论及其有限元模型”两篇文章的标题一致,主要内容也基本一致,但是文章4对模型的推导进行了简化,文章4的方程1-7分别对应于文章3的方程1、6、12、13-16。文章3的第1.3小节和文章4的1.2小节完全雷同。
文章的第二节:文章3“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文章4“涡流力矩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两篇文章的本节第一段完全一样:“本文所讨论的气体静压轴承参数为: 供气压力P0 = 0.2MPa, L / D = 1, L 1/ L = 0.5, a:h0:ht = 0.32:1:1.68。偏心率以ε表示, θ为轴颈安装角度。”由此可以判断两篇文章的研究对象完全相同。其它内容也基本一致,不再详述。
文章的第三节:文章3“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文章4“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两篇文章本节的内容完全一样。
文章的结论:文章3和文章4的主要结论相同。
三、文章3、4中所使用的图片
文章3和文章4的图片基本相同。文章3共使用了九幅图,文章4使用了八幅图,两篇文章所使用的图片关系为:
文章3的图1、2、3、4、6、7、8、9分别对应文章4的图1、3、2、4、5、6、7、8。文章3的图5在文章4中没用使用;文章4的图4和文章3的图4使用相同的结果,但是作者把图的形式改变了一下。
四、结语
姚英学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说,“希望同学们认识并学会遵守科学道德,从点滴做起,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学术人。”不知道姚英学院长在讲话的时候,有否问过自己,上述论文造假行为是一个正直、诚实的学术人所为吗?不知道哈工大对如此恶劣的学术不端行为如何回应?或许和其它众多领导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被曝光之后的结果一样,上述学术不端行为最终会被哈工大认定为纯属两位博士生(余顺周、杜建军)个人所为,姚英学教授对上述行为毫不知情,因为在中国领导永远是正确的,犯错的永远是下属,永远是临时工。
人物简介(摘自互动百科)
男,1962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导,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两次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2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3年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