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人扯为何不可?
这些都扯远了。我最初的贴子的意图是说,现在基于实测的交通贡献率,相差悬殊;对于policy maker,采信哪一个呢,难决择。事到临头,才发现科学跟不上现实。其实,有大气污染物成份长期数据的,只有一(两?)家,也只是有数据没分析。其余人都是问题来了,才临时起意开始测的。
我并不是想争论他们谁的方法好,或者哪个更可信。因为我也不是懂他们的领域。但是我知道,没监测不行;有了监测仪器不好行;有了数据,算法不同得到的贡献率也相差很大。如果我们是在理想状态下,有很多家在搞监测,数据也共享,相互也有交流,能相互借鉴(和监督)算法,也许对于交通贡献率早就弄出来了。
听说以后科研改革就是要防止多头资助,资助你搞这个方向了、就不能资助我。你做电视机了,就不能让别人搞了。这种搞法,碰上事儿了,还象现在面对雾霾一样抓瞎。还听说以后科研资助都是任务导向了,那就只能是雾霾厉害了,再开始做这个任务(开始监测、开始分析、开始计算),因为以前这就不是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