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现代中国社会积淀的传统因素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李毅 于 2015-01-28, 09:12:03:

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113733&ALL=1

李毅:现代中国社会积淀的传统因素

2014-09-24 11:02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李 毅6806次点击:我要评论

未来中国意识形态,是三者的整合:中国两千年思想传统的精华,中国1840年以后革命思想传统的精华,当今美日欧发达国家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今天呼唤能够完成这种整合的文化巨人。


  2013年香港论坛:传统、革命和现代社会转型

  2013年9月7日

  香港九龙尖沙嘴弥敦道20号

  喜来登酒店3楼唐厅

  提要:本文提出一个名为“民族国家建立的积淀论”的理论。认为现代中国社会中积淀着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因素,如:以科举制为基础的科层制政府,世俗的实践理性的阳儒阴法的意识形态,以史为教,载舟覆舟的天命论,大同小康,毛泽东思想。认为这些传统结构中的精华,过去有助于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年,有助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今后有助于中国重回世界第一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未来中国意识形态,是三者的整合:中国两千年思想传统的精华,中国1840年以后革命思想传统的精华,当今美日欧发达国家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今天呼唤能够完成这种整合的文化巨人。整合的过程,不是向后看的过程,而是在实践中向前看的过程,中国要敢于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说话,要敢于说实话,要敢于为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人说话,要仗义执言,要言人所不敢言。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感谢中国力研究中心寒竹主席、文杨先生邀请我参加2013香港论坛。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与有荣焉。前面聆听了William H. Overholt先生、 Glenn Shadreake先生、阮炜先生、曹莉女士的宏论,很受教育,很受启发。赵鼎新先生厘清了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的真相,拨乱反正,否定了社会线形发展、历史宿命论的错误,弥足珍贵。康晓光先生评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发展演变,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变,全面、深刻、精练,妙语连珠。萧功秦先生回顾了中共官方意识形态三十多年来不断前进,从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到江泽民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中国梦,实事求是。

  我自己的思想,属于什么流派,以前还没有想过,感谢萧功秦先生,使我明白,我大概属于statist,大概是个国家主义者。我完全拥护、坚决支持寒主席撰写的本年论坛的主旨。请允许我直接引用寒主席的部分字句:“从所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历史传统在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传统是一种在数百年或数千年中形成的信仰和行为规范。现代化进程虽然会打破旧的信仰和行为规范,但社会最终要重建新的信仰和行为规范,而新的信仰和行为规范不可能割断历史而凭空创造。西方国家在启蒙时代曾经对其历史传统,特别是基督教大加挞伐,但从未割断历史。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古罗马的共和思想和基督教文明。从世界范围内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通过割断传统的方式来完成社会转型。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在二十世纪经历了长时间的革命,并且最终以革命的形式完成现代建国。所以,中国事实上存在着两个有承继关系的传统。一个是在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古代历史传统;另一个是在一百多年革命建国过程中形成的现代传统。无论今天的中国人对过去一百多年的革命如何评价,现代革命已经成为今天中国传统的一部分。中国的这两大传统既有联系,但又有很大差别。中国如何把这两个差异极大的传统融冶于一炉,并且根据历史的需要最终冶炼出一个新型的中华文明,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我在以前的研究中,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2005), 和《社会学概论》(2011),讨论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因素如何积淀在现代中国社会结构中[1]。本文大部分文字来自这两本书。(随便说一下,我在这里的发言,与中国大陆任何单位无关。我在中国大陆是三无人员,没有职务,没有职称,没有聘用。)

  一.总 述

  对于本次论坛涉及的很多问题,碰巧,前两天环球网采访我十二个问题,http://www.zgbjznk.com/article/900.html,我在一万多字的回答中,多多少少都涉及到了。关于薄熙来审判,我也有一篇短文,昨天发表在美国《亚美导报》,

  http://yamei-today.com/zh/2013/09/06/左中右对薄熙来审判的不同看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于本次论坛讨论的四大问题,我个人的回答如下。首先,中国总值超日赶美,必须要有一个与中国世界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我以为,这个新的意识形态,可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两千多年古代思想传统的精华部分,下面将要讨论,我以为,这个思想传统可以简单概括为:阳儒阴法,老子加孙子兵法。第二部分,是1840年至今的革命思想传统的精华部分。其代表是毛泽东思想。第三部分,是当今美日欧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精华部分,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代表。

  第二,毛泽东说过,对中国传统,去要其糟粕,取其精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继承。1840年之后,百年国耻,因为偶然打败了鸦片战争,偶然打败了甲午战争,九一八偶然不战而丢失东北三千里江山,二战结束时还丢了外蒙古,不少中国人对中国古代传统的精华,产生了误解,以为中国传统都是糟粕,一无是处。毛泽东时代,中国意识形态,特别是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在世界上很有地位,并不滞后。现在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不适应,文化发展滞后,中国思想、中国意识形态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地位,主要原因,是中国自己三十多年来在战略和政策上犯了错误。现在到了纠正这个错误的时候了。请参见拙文《中国应创建世界一流社会学》http://sspress.cass.cn/paper/23956.htm。

  第三,中共从1921年建党开始,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后来毛泽东在陕北窑洞里,完成了马克思革命理论的中国化。这是毛泽东当时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精华、中国当时革命思想精华、当时欧美思想精华的一个整合,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等经典篇章。当今中国,坚持中国传统精华的一派,坚持中国革命传统的一派,坚持当今西方精华的一派,各自坚持,缺乏整合。

  第四,近年来,执政党,知识界中的左中右,都不约而同地到中国传统中去寻找自己的根基。但是,这并不能自然而然走向上述三者整合。现在,中华民族翘首企盼,招唤一个或不止一个思想文化巨人的出现,能像毛泽东当年在陕北窑洞里所做的那样,为重回世界第一的中国,整个上述三者,建构一个与中国地位相适应的新的意识形态。

  理论是枯萎的,生命之树常青。中国要建立新意识形态,除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更要从当今中国、当今世界的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至少有两条途径。第一,要尽快与国际同行接轨、争鸣、竞赛、竞争。在竞赛、争鸣、竞争中,产生中国思想、中国学派、中国大师。在任何事情上,美日欧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都有自己的说法。中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自然有自己的说法。中国要敢于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说话,要敢于说实话,要敢于为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人说话,要仗义执言,要言人所不敢言。如果这样做,自然而然,中国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想,就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第二,更重要的,要在国内的思想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产生中国思想、中国学派、中国大师、中国意识形态。

  二. 人类社会历史大体上是中国第一的历史

  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之前,或许我们可以先看一下2011年世界列强生产总值的排列情况,大体上,再有十年左右时间,中国总值就要超过美国,重回世界第一。总的说 来,1865年前,2025年后,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中国世界第一的历史。从1865年到2025年,这160年,中国不是世界第一的历史,只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短暂插曲。

  




  资料来源:http://unstats.un.org/unsd/snaama/resQuery.asp

  我同意赵鼎新先生的说法,1840年前,中国不穷,也不弱,中国很富有,中国市场经济很发达,后来清朝在海防危机的情况下,左宗棠还收回了新疆。我同意康晓光先生的说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发扬光大。我的两本书中,也有基本相同的论述。

  三. 民族国家建立的积淀论

  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各种理论。不揣冒昧,我也发明了一个理论。我这个理论的名字叫做:民族国家建立的积淀论。这个理论能否成立,还请各位学者指教。

  正如梯利指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和形成新的世界体系是人类社会最近五百年来两大进程之一[2]。几十年来,研究“积淀”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界的共识。我认为,各种积淀中,最重要的积淀,就是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积淀。就民族国家内部而言,没有此前的社会体制的积淀,后来的政权很难稳定社会。就国际而言,发达国家的社会体制总是自然积淀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要学习、适应、借鉴发达国家。

  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积淀,古今中外,无所不在。在东亚,先进的中国社会体制积淀于日本社会、朝鲜社会、越南社会,如同欧洲社会积淀于早期美国殖民社会。对于争做世界强国的落后民族国家来说,除了学习已经被历史证明有效的先进民族国家的社会体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别无他途。学习世界第一,更是惯例。

  后面将会讨论,作为一个整体,唐代以后,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和科举制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西方也学习和模仿了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和科举制度。李毅发现,欧洲语言把中国的秀才、举人、进士翻译成学士、硕士、博士。李毅发现,英国直接照搬了中国汉朝的十八级公务员制度,并把它带到北美殖民地,直到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还在使用这套照搬中国汉朝的十八级公务员制度。研究认为,西方还直接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法国,1791;德国,1800年前后,英属印度,1855;英国本土,1870。

  在座不少人,可能都曾经注意到,华国锋时代修建的毛主席纪念堂,在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外形、纪念堂内毛主席坐像的形制和位置,都与林肯纪念堂相似,当时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胡志明纪念堂也与林肯纪堂相似,当时越南战争还在高峰时期。积淀的强大力量,可见一斑。中越都没有学习列宁墓,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

  对于任何民族国家,现代化的过程都是一个对内对外的积淀过程,而不是全盘更新。着重于比较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差异的“现代化理论”曾很流行,但现在应用这个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少。原因是“现代化理论”中的“现代”和“传统”这两个核心概念有致命的失误。美国有个参议院,古罗马也有个参议院,日本有个天皇,英国有个女王。参议院、天皇、女王都是“传统”的,但美国社会、日本社会、英国社会却都是“现代”社会。正是现代化理论在这两个核心概念上的失误导致了自身的解体。在我们使用现代化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它严格界定于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这三大要素对任何现代国家的建立都顺理成章而至关重要。

  正如梯利所展示(Tilly,1992) [3],欧洲民族国家只有在经历了长期血腥的战争与冲突后才得以确立。而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在经历了550年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之后,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基本建立了。毛泽东主席诗曰:“百代都行秦政法”[4],就是说,秦始皇奠定的中国民族国家的框架积淀至今。这一点,赵鼎新、康晓光等几位先生也提到了。如果使用一个不准确的量化说法,我以为,建立民族国家,秦始皇完成了75%,1949年之后,毛泽东完成了剩下的25%。

  中国民族国家的基本结构在秦汉已然奠定,只需振兴而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核心口号是“振兴中华”,而不是“建立中华”。这种振兴,基于一个新的世界体系,即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中心,中国在边缘,所以中国自然而然要反过来向中心国家学习。

  四.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年的三大原因

  世界六大古文明,断绝了四个,希腊现在还很小,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断绝,反而发展壮大,并且曾经领先世界两千年。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年的原因未被充分解释。这个课题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这里我对这个问题作一个简单的推测、假设、分析。我认为,采用排除法,比较中国与欧洲、中国与印度、中国与日本,或许中国的延续和统一、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年,主要有三个原因:1。一个结构合理的、知识化的、辅之以科举制的科层制政府;2。一个世俗的、实践理性的意识形态;3。以史为教而非以教为史。这三大因素,全都深沉地积淀于当今中国社会。(排除法,是社会学的定性历史比较研究的一种方法,属于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出发,方法和结论可能很不相同。)

  对比中外历史,才能让人发现中国文明的地位所在。作为人类文明所追求的价值,西方价值并不唯一。同时,中国所追求的价值与西方价值优秀的一面并不冲突。最主要的是,中国应该发掘自己的文化,以从中去探索出新的价值观,这才是核心。不以西方价值为标杆,且西方价值不是神圣之唯一,而是找出中国文化精髓所在,找出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与相通之处,然后证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最终建立中国自身未来的价值追求目标。这是中国未来所追求的。

  五.结构合理的知识化的科层制政府

  直到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没有中央政府。古罗马也没有。中国是例外,秦朝就有了。中国政府结构产生的大体过程,见柳宗元的《封建论》。毛泽东在著名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的名句“百代都行秦政法”,说明了秦政府与当今中国政府之间的积淀关系。李峰的两本书[5],《西周的政体》(2010),《西周的灭亡》(2007),再一次说明,柳宗元和毛泽东是正确的。同时,李峰的两本书,再一次说明,韦伯关于中国古代政府、关于科层制起源的说法,是错误的。

  唐代以后,日本、朝鲜、越南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学习、采纳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二战以后,没有接受西方的强烈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都恢复或建立了全国统考(科举)。正如傅高义所指出,精英政府和全国统考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迅速工业化的两个重要的制度性因素(Vogel, 1991)。

  对于研究中国的学者来说是常识、而美国大众却一无所知的是,西方也学习和照搬了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和科举制度。《2005年不列颠百科全书》直截了当地指出: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是)传统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其成员通过竞争性的考试选拔录用。中国的公务员制度造就了中华帝国两千多年的稳定局面,并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后来,它成为其他亚洲和西方国家建立公务员制度时模仿的典范。[6](李毅译)

  整体而言,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和科举制度是由利玛窦介绍到欧洲的。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27年,死于1610年。他的日记最初是用意大利语写的,并不打算发表。另一位神父将它翻译成了拉丁语,按照主题重新编辑,于1615年发表。很快,这本书就被翻译成了所有主要的欧洲语言。在马可波罗之后三百年,这本书向欧洲重新展现了中国。1953年,美国天主教当局将它从拉丁语翻译成美国英语,名为《十六世纪的中国:利玛窦日记1583-1610》[7]。该书第一编第五章是“论中国的艺术、科学、学位”;李毅发现,利玛窦在这一章里将中国的进士、举人、秀才翻译成博士、硕士、学士(Ricci,1953/1615, 26-41),也就是说,西方的学位制度,是从中国传入的。第一编第六章是“中华帝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同上,41-59)。这两章和全书以令人难以置信地详细程度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李毅发现,英国直接照搬了中国汉朝的十八级公务员制度,随后将其带到北美殖民地。直到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还在使用中国汉朝这个十八级公务员制度。逐渐地,这套级别制度也在现代企业、现代大学、现代军队中发展和传播开来。现在,每个世界500强大企业都有一个这样的级别制度,级别的数目也还是在十八级上下。

  西方也直接照搬了中国科举制度。194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了著名的《中国》一书。这本书是美国关于中国的最权威的教科书长达十多年。它由哈里·法恩斯沃斯·麦克奈尔编撰,作者都是英语世界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8]。该书第三十章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与西方”。以下文字直接引自该章:

  虽然最早的西方大学口头考试可以追溯到“1219年之后的时期”,但是,根据《新英语辞典》,“考试”一词直到1612年才有了“笔试”的意思。与考试有关的词汇,例如“考卷”和“考题与答案”,直到十九世纪才首次出现。多数研究者认为1702年标志着欧洲笔试制度的开始。1747年出现了数学学士学位;1802年出现了第一个为学士学位设立的真正的考试。在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采用了科举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德国于1800年左右、英属印度于1855年采用了科举制度。英国于1870年把英属印度的科举制度应用到英国本土的各级政府(MacNair,442) ……二十多年后,各种期刊杂志还争相指责竞争性的科举考试是一种“照搬的中国文化”。( MacNair,450)(李毅译)

  六.世俗的实践理性的意识形态

  阳儒阴法,加上老子和孙子兵法,这个高超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本质优点,正如李泽厚所说,就是实践理性。也就是毛泽东经常引用的:实事求是。尽管汉武帝表面上独尊儒术,中国精英根本没有抛弃法家。在其后的两千年里,中国精英阳儒阴法,加上老子和孙子兵法,既好看、又好用,形成了前工业社会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最深刻、最完整的社会思想体系。这个社会思想体系对保持中国的统一和延续,对中国领先世界近两千年,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老子是伟大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之前西方无人能及老子。老子用作军事,就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迄今为止还是人类军事思想的最高峰,西方到现在也赶不上。老子用作政治思想,就是韩非的法家法术势政治思想。与韩非法术势政治思想相比,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非常肤浅。老子用作个人生活,就是庄子个人主义思想,这是一种超现代、后现代的个人主义思想。

  秦朝的意识形态是法家(Fu, 1996)[9]。法家提倡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家的著名观点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家提倡土地私有制和郡县制,反对并摧毁了封建制。他们承认甚至提倡个人主义和追求个人利益。法家提倡公平,赏罚分明。是法家辅助秦统一了中国。法家的理论基础是“性恶论”,法治因为性恶而成为必需。法家尽管有效,但作为一个大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法家有些狭隘。汉朝统治阶级意识到,如果官方意识形态认为人性本恶,在此基础上要求人民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就十分困难。

  儒家(Brooks and Brooks, 1998; Yao, 2000)[10]则正相反,鼓吹尊卑有序,维护封建制度。儒家以“性善”为理论基础,核心是“仁”,特别是统治者要对被统治者有仁爱之心。它宣扬道德和教化,劳心者治劳力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行而下效之,就能国家昌盛,天下归一。儒家反对个人主义和追求个人利益。显然,在550年之久的春秋战国时期没人需要儒家学说。由于战争连绵,法家和军事战略家成为当然的权威。但是,在秦汉大一统之后,除了鼓吹封建制这个错误,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这个新兴大一统国家的最佳官方意识形态。

  七.以史为教 而非以教为史

  《史记》是中华民族的圣经。西方文明,简而言之,以教为史。中国文明,简而言之,以史为教。这个以史为教的传统,是司马迁承前启后,用《史记》确立的。《史记》是一部世界史,总结了到司马迁为止治理一个大国(天下)的规律和经验教训。《史记》指出了每一个人,从皇帝到普通百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全在自己的抉择。历史,直笔浩浩青史,对保证和维护中国社会的统一和延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太史令司马迁抛弃了神权,果断地建立了历史的权威。从来就没有上帝救世主,也不语怪力乱神,公共权威的意识形态必须以人为本、以史为鉴。基于历史,司马迁展示了政府的目的不是理想的天国,而是理想的人世。《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之后,《史记》成为中国正史的典范。延续《史记》的伟大传统和体例,历朝历代,在改朝换代之后,撰前朝史,隔代修史,共计有二十六史。这个隔代修史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2003年夏天,中国政府宣布,将投入巨资,延请数百位名流学者,重修清史。

  正如康晓光先生指出,主流中国人没有宗教,并不是只顾眼前吃喝玩乐,对身后事没有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名垂青史,就永垂不朽,就相当于上天堂。汉奸、卖国贼,遗臭万年,就相当于下地狱。

  八. 天命论 大同 小康

  如前所述,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年,不是偶然的。中国有前工业社会最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周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礼学,明清经世致用之学,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思想传统的主要代表。限于篇幅,这里只能举隅一、二。

  夏商周两千多年,中国形成了诗书易礼乐春秋的辉煌思想。其中,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天命论思想,最为光辉,比欧洲同类思想早了两、三千年。与欧洲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的天命论完全不同,中国的天命论是以民为本、人民为重的思想。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天命论思想,是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在殷鉴不远的迫切形势下,对夏商周朝代更替原因的总结。夏商都自认秉承天命,周朝也不否认夏商在上台的时候的确秉承天命,但既然夏商周都秉承天命,为什么老天爷要商取代夏、周取代商呢?难道是因为夏商的统治者敬天不够、祭祀不足吗?不是的。老天爷不是从统治者对天的态度和对天的祭祀中,观察统治者有没有天命,而是从人民的眼中和口中,看统治者有没有天命。周武王大会诸侯伐商誓师词中,就明确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11]

  荀子后来在《王制》篇中回顾总结说,“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12] 荀子在《哀公》篇中还说,“孔子曰:。。。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13] 水能载舟,水能覆舟,不为人民服务,你就丧失了天命,人民就要推翻你,就要改朝换代。近三千年前确立的这种思想,中国沿用至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走群众路线。欧美近三千之后才出现类似的思想,才认识到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的思想是没有道理的,才把人民有权推翻坏的统治、坏的政府写入宪法。

  中华民族很早就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对共产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所规划。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大同思想和小康思想,见于《礼记》的《礼运》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14]

  大同思想,主张消灭私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中华民族的共产主义思想。小康思想,主张在大同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在私有制条件下,建立公平社会,是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当今中国政府明确把在中国建立小康社会作为执政目标。康有为的《大同书》[15],对大同思想作了详尽的阐述,其系统的程度,详尽的程度,一点都不在早期欧美共产主义有关著作之下。与早期欧美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相比,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毫不逊色,与之相互辉映。

  儒家的主要经典是《四书五经》,四书之首是《大学》,下面是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千多年来,这面旗帜,号召了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为了中国的统一和延续取义成仁,功不可没。但这种说法也有不切实际的地方,古今中外,那些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的人,并不都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实事求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大战略的人。

  九.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朝代的开国奠基人,如同秦皇、汉武、唐宗、成吉思汗。毛泽东的文采武功,可以和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伟大皇帝相媲美。第二,他是复兴当今世界一个强大民族国家的国父,如同美国的林肯加罗斯福、日本的明治、德国的俾斯麦、法国的拿破仑加戴高乐、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加丘吉尔、俄国的彼得大帝加斯大林、印度的甘地。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不输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大国的国父。第三,他是世界近代革命史上三大革命之一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其深度和广度都在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上。和上述这些历史巨人一样,毛泽东也有错误,也有大的失误,包括大跃进和文革。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就没有今日中国超日赶美重回世界第一的可能性。

  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周公、老子、孔子、孙子、秦皇汉武、司马迁为代表的中国社会思想传统的精华。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想传统的精华。毛泽东思想,继往开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主创新,把中国社会思想传统与现代世界的发达生产力和先进思想相结合,把中国社会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中国重回世界第一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生平见《毛泽东年谱1893 -1949》、《毛泽东年谱1949-1976》、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毛泽东著作目前出版的有:《毛泽东选集》1-5卷。《毛泽东文集》1-8卷,该书选入《毛泽东选集》1-5卷所没有的重要文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册。《毛泽东军事文集》1-6卷。《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集》1-3卷。中国多数大学图书馆藏有上述著作。有些大学图书馆漏订了,教师或学生可以要求图书馆尽快订购。对中青年读者来说,六卷本《毛泽东军事文集》可能是研究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最好的入门读物。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的名著《毛泽东思想》,可以代表西方学术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在毛泽东社会思想诸多的光辉思想中,有两个最为重要。一个是毛泽东的社会研究方法论,一个是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有一篇著名的短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全面反映了毛泽东的社会研究方法论。毛泽东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中国古代社会认识论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这与以史为教是一脉相承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就提到“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毛泽东寄居岳麓书院时,岳麓书院就有“实事求是”这块匾额。实事求是,就要反对教条主义。中国总值要重回世界第一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一定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思想理论体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主创新。实事求是,实践检验,反复实践,反复检验。一切为我所用,反对一切教条,包括所谓的普世价值。

  当今中国,坚持中国传统精华的一派,坚持中国革命传统的一派,坚持当今西方精华的一派,各自坚持,缺乏整合。近年来,执政党,知识界中的左中右,都不约而同地到中国传统中去寻找自己的根基。但是,这并不能自然而然走向上述三者整合。现在,中华民族翘首企盼,招唤一个或不止一个思想文化巨人的出现,能像毛泽东当年在陕北窑洞里所做的那样,为重回世界第一的中国,整个上述三者,建构一个与中国地位相适应的新的意识形态。我认为,毛泽东思想,是整合上述三派、建立大中国新意识形态的基础。

  理论是枯萎的,生命之树常青。中国要建立新意识形态,除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更要从当今中国、当今世界的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至少有两条途径。第一,要尽快与国际同行接轨、争鸣、竞赛、竞争。在竞赛、争鸣、竞争中,产生中国思想、中国学派、中国大师。在任何事情上,美日欧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都有自己的说法。中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自然有自己的说法。中国要敢于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说话,要敢于说实话,要敢于为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人说话,要仗义执言,要言人所不敢言。如果这样做,自然而然,中国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想,就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第二,更重要的,要在国内的思想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产生中国思想、中国学派、中国大师、中国意识形态。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今年12月26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必将全面评价毛泽东。我认为,可以预期,毛泽东的伟大旗帜,必将继续在中国上空高高飘扬。

  [1]本文大部分文字来自这两本书:

  1.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2005

  http://www.worldcat.org/oclc/62470986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中译本)2008

  http://www.worldcat.org/oclc/314019459

  http://www.langlang.cc/2048111.htm

  2.李毅《社会学概论》2011

  http://www.worldcat.org/oclc/777816903

  http://www.langlang.cc/2814164.htm

  [2] Tilly, Charles. Big Structures, Large Processes, Huge Comparison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84.

  [3] Tilly, Charles.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 990–1990. Cambridge: Blackwell. 1992.

  [4]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人民出版社,第13卷,第361页。

  [5]李峰:《西周的政体》,三联书店,2010年。

  李峰:《西周的灭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 “Chinese civil servic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05.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7]Ricci, Matteo.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Journals of Matthew Ricci: 1583–1610. Translated from the Latin by Louis J. Gallagher, S.J.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3(1615).

  这是一本六百多页的书。该书今天可以在大多数美国大学图书馆里找到。我认真查阅了这本书。

  [8]MacNair, Harley Farnsworth, ed. China, Palo Alto,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6.

  此书今天可以在大多数美国大学图书馆里找到,有两种版本:1946年版和1970年的重印版,两者完全一样。我认真查阅了这两个版本。

  [9] Fu, Zhenyuan. China’s Legalist: The Earliest Totalitarians and Their Art of Ruling. New York: M. E. Sharpe. 1996.

  [10] Brooks, E. Bruce and Brooks, A. Taeko. The Original Analects: Saying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Yao, Xinzhong. An Introduction to Confucian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 《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12页。

  [12] 《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79页。

  [13] 同上,335页。

  [14] 《礼记》,中华书局,2007,第110-112页。

  [15] 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令狐冲


=========================


李毅兼任人大重阳研究员

感谢祖国。在中国大陆,李毅不再是没有职务、没有职称、没有聘用的三无人员了。李毅现在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
http://rdcy-sf.ruc.edu.cn/more_zl.php?cid=546


============================


http://www.hie-edu.org/ztyj_detail.php?id=10268
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学术前沿>正文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高等教育协会

中国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学理论

人大重阳研究员 李 毅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