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nm 于 2005-12-15, 14:01:31:
关于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第25期
作者:资深助教 提交日期:2005-12-15 15:51:00
昨天在万圣买书,顺便捎了一本南方人物周刊,仔细看了,老实说,感觉比看网上的版本更加不安。
先谈几个技术性问题。
编辑策划版面是按照三大块来安排的,立场十分鲜明的记者手记打头,同样立场也十分鲜明的笑蜀评论文章殿后,中间是访谈和资料链接。如此,杂志预设的立场,杂志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了。
在受访者没有主动提出要求的情况下,访谈见报稿是否一定要让受访者本人核实,这个一直有争论。从媒体的独立性上来说,我个人也不太赞成这个“一定”说。
但,既然约定是刘天时对何柞庥的专访,期间摄影记者和何的争执,是否可以作为专访内容列入,这个,的确需要抱更谨慎的态度。因其语境不同,读解的方向很可能就千差万别。个人意见,如果要用这个部分,最好征求本人意见。
何的愤怒,可以理解,但基本没有抓住要害。当然,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对媒体运作规律完全不熟悉的老头儿,能抓住要害反驳媒体。记者的答复“错了,我负责”,技术上的确也是无懈可击。何只能对此无可奈何,我想他能做的,估计也就是发誓以后再不接受人物周刊的采访,或者再接受这种“可疑”媒体的采访,自己也录音备份。
这个报道,这个策划,对人物周刊而言,未见得是好事。最大的伤害是,策划方案当中,报道实施之中,急功近利之心态显露无疑。我的这些同道们似乎都忘了:媒体的功能,不是攻击,而是呈现;记者的职责,不是表态,而是发现。
其实坦白的说,何也许并不是一个招人待见的人,他身上的功利、投机和政客的多重可疑色彩,我相信不惟人物周刊的同道,包括我在内,自由派知识分子大致心中有数。问题是这种同人内部一致鲜明,乃至“同仇敌忾”的态度,是否就应该不加处理不作变通的一股脑宣泄到作为公共平台的媒体上去?
这种很容易被人诟病为立场先于是非、屁股决定脑袋的态度和操作方式,即使是在传播效果上,也颇为可疑。
举个例子,同样一期人物周刊,有对张左己和解振华的两篇报道,解先不说他,光就张而言,其实大家都心中有数,哈市停水事件中,张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但光看这篇稿子,再对比何的稿子,我想,即使坊间公论不说人物周刊有柿子捡软的捏的嫌疑,何本人如果要求享受和张同等的冷静和谨慎待遇,我的这些同道们,恐怕未见得能从容对答之。
结论是,这个报道,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也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物访谈类报道。
再罗嗦两句,平心而论,南方人物周刊是非常优秀的媒体。创刊不到两年,期间不乏非常出色的策划和报道,比如去年的公知50人,今年的四川人是天下的盐等等。
自己也是南方报业出身,虽然时日短暂,但用安替的话说,我们都是南方的儿子。再自恋一点说,不管外间朋友如何嘲笑,在我们这些流落江湖的野人内心深处,南方报业毫无疑问是大陆的传媒领袖。
正因为如此,看到这些瑕疵,心里还是颇为难过。
作者:中国老农民 回复日期:2005-12-15 16:25:33
对这种人物专访,我是持极慎重态度的。
做一个采访策划与实施时,媒体与采访者究竟应该抱一个什么心态,持一个什么 立场,这个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采访对象,媒体与采访实施者不外有三种态度:
喜欢、反感、没特别立场。
问题是你访谈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他出丑?是为了美化他?还是向公众呈现出他的尽量真实的内心或是对事物的看法?
我觉得无论媒体与采访者对被访人事先持什么感觉,而采访本身都应本着“向公众呈现出他的尽量真实的内心或是对事物的看法”这样一个立场与态度,在这样的立场与态度下进行操作与后期编辑。
作者:灌水挣工分 回复日期:2005-12-15 16:33:18
首先,助教好文。
其次,一点商榷。在我看来,旗帜鲜明的贬何,恐怕都不是问题,是可以的。这不是因为我自己也讨厌何才这么说。前提是,第一,挺何的文章也有(至少在其它媒体)见光的机会,这个前提估计是满足的。第二,未采用误导性的叙述方式,比如孙不是因为鞋套发难的,是因为被强制套鞋套才发难的,孙翘脚上桌并非是在李家,但熊培云的叙述方式可以给读者很强的相反暗示。
跟摄影师的对话不能算是正式的访谈,这唯一可以坐实的硬伤,让人物周刊这回栽了面子。上回“北大学子”事件就已经小小现了一把。可惜,何就是个傻逼,如实描写出来就是一傻逼形象,完全不需要技术性额外泼墨,搭进了自己的公信力成本。
谁让你不幸生在中国?呵呵何老的这句失言简直可以让他把两边都得罪到底。反正我觉得从字面解读起来,未尝不可以是一句包含血泪愤懑充沛的控诉----解放区的天它不是明亮的天。
拿何当狗养的饲主可以杀狗吃肉了呵呵
作者:2可器 回复日期:2005-12-15 17:03:00
这篇文章理性。
但楼主对人物周刊的追问,也只是追问动机而已,事实层面并无多大争议。但动机的追问,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何所倚仗的其实主要不是他的所谓院士身份,而是他的社会关系即他身后的强大政治资源,所以他一向肆无忌惮,什么话都敢说。他以为媒体不敢把他说的原话全都登出来,一定会帮他做整容手术或者请他亲自捉刀做整容手术。哪知这次人物周刊根本不给他整容机会。怎么说就怎么发了。他大跌眼镜,又无可如何,便发了个越描越黑、客观上证实人物周刊记述基本准确的声明,实际上是用新的错误来掩盖旧的错误,只会使他更加声名狼藉。
人物周刊提的问题确实咄咄逼人。但看看南方周末对于建嵘的访谈,记者李海鹏对于建嵘的追问又何尝客气过?对于建嵘的追问不照样是咄咄逼人甚至刀刀见血?而事后于建嵘一声不吭,认了。何氏这次的反应则与于建嵘的反应适成对比。
其实,无论刘天时对何的追问,还是李海鹏对于的追问,怎样不客气都不是没有道理,只要没有涉及诽谤和人身侮辱。记者的天职就是追问,对公众人物尤其是强势公众人物,毫不客气地盘根究底,挖出他的心里话,这才是记者的本色。就此来说,人物周刊对何的追问无可厚非。同样就此来说,助教虽然很理性,但这种理性是学术理性而不是媒体理性,助教不是完全称职的记者。
作者:侧评 回复日期:2005-12-15 17:07:26
一个社会的理性程度,既是由受众的理性程度相关,也是与传媒的理性程度相关。在竞争性不够充分的条件下,后者的理性程度更为重要。
同一期上,对张左己与对何柞庥的待遇的区别,意义在于传播了这么一种理念:“媒体有能力实行双重价值标准,而且也实施了双重价值标准”。这种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方式,会向病毒一样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