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考虑"逸夫"~~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09-03-05, 22:05:20:

回答: 就叫“跑跑”吧 由 eddie 于 2009-03-05, 20:25:43:


引用:
邵逸夫百岁老人的光辉岁月

说起香港的影视巨头,就不得不说TVB;说起TVB,也就不得不说邵逸夫。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不倒的影视巨无霸,而邵逸夫这位已过百岁的香港影视大亨,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邵氏电影,也永远的铭刻在香港电影的史册里,熠熠生辉……
  
  传奇邵氏家族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祖籍浙江宁波镇海,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 ”、“六老板”,英文名则为RunRun。邵逸夫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活跃于中国的电影业。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意图要“天下第一”,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创业之初,几兄弟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囤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其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即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结果赚得盆溢钵满。旗开得胜,邵氏兄弟们为之欢欣鼓舞,随后新影片不断地从“天一”推出。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受三哥邵仁枚之托,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注定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那段时间,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他们历经磨难,备尝艰辛,新马的穷乡僻壤留下了他们的身影。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 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
  
  东方好莱坞与TVB
  
  上世纪50年代,邵逸夫接替兄长主持邵氏电影的业务。1958年3月宣布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并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始告完工。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从早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独臂刀》,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刺马》、《爱奴》都叫好叫座。
  说到邵逸夫就不能不提到无线艺员训练班。1967年邵逸夫创建了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又称无线电视),并于1971年开设了首期被誉为“港星摇篮”的无线艺员训练班,香港演艺圈的“黄金一代”基本上都出自这个训练班,包括现在仍然在圈内呼风唤雨的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现在已晋升为国际级的大导演杜琪峰等等,都是出自该训练班的得意学生。
  W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鹿鼎记》、《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等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剧集纷纷亮相,在香江和整个华语电视圈掀起一轮又一轮收视高潮。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之后捧出了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创造了一代电视王国的辉煌史。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是由邵逸夫一手操办的。由于TVB于11月19日创建,所以,每年的当日,TVB都会举行盛大的台庆活动《万千星辉贺台庆》。每年的台庆,由无线的签约艺人、歌手和嘉宾参加,献上的表演节目包括创意表演、搞笑短剧和高难度表演等。除了大型的综艺节目和台庆外,TVB每年还举办多场慈善筹款晚会。其中历年来著名的筹款节目有《爱心满东华》、《星光熠熠耀保良》、《慈善星辉仁济夜》、《明爱暖万心》等。2005年,TVB与香港赛马会举办《四海同心送关怀》慈善活动,为东南亚海啸灾民筹得逾1亿港元。据说,TVB每年举办的慈善晚会成本也只有100万港币,却能筹得上千万元款项,这不得不让人佩服TVB的运作能力和影响力。
  
  千金散尽向慈善
  
  而今,邵逸夫的资产已经超过了100亿港币,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旧金山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可是他早年间并没有今天这样豪爽,他最初一笔慈善捐款还是给一所老人院的100港币的支票,当时就被老人院退了回来,嫌他实在太过于吝啬。邵逸夫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对于金钱的态度是很保守的,说一句“守财奴”也不为过。
  但是人总是会变的,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 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1985年后,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

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获奖者将收到一百万美元奖金的巨额奖金。此奖项被喻为“东方诺贝尔奖”。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晚年终身成就
  
  殚精竭虑打下香港影视江山的邵逸夫现在坐拥无线、邵氏等过百亿身家,即使是百岁的高龄,依然拥有无限荣誉。2006年11月24日,第51届亚太影展确定颁发“终身成就奖”给已经99岁的资深影人邵逸夫。因为邵逸夫年事已高,颁奖当晚不便亲自到场,由他的长子邵维铭代为领奖。此举说明年界百岁的邵逸夫已经慢慢淡出了日常管理。实际上,TVB的大部分事务都由他的第二任妻子方逸华操作,不过他还是无线绝对的精神领袖,只要有他出现的场合,无线台前幕后的人员便起身鼓掌不断,而历届港姐冠军,都以搀扶他出席过活动为荣。2008年4月14日,由中国民政部主办的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于在北京揭晓。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累计向内地捐赠款物达25亿港元的邵逸夫更是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尽管年已过百,但这位影视大王依旧身体硬朗、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有人问他养生秘诀何在,邵逸夫笑答:“秘诀有三: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饮酒、赌钱和做刺激的事都会影响健康。每天练气功是邵逸夫必修之课。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功两个小时,步不乱气不喘。除此之外,他还坚持打太极拳、游泳、散步。他说:“因为我练气功,睡眠质量很好,每天睡6个小时就足以解除一天的疲劳。我的养生之道在于持久地坚持运动。”他每天除了运动之外,还会读报一个小时左右。
  如果说,无线是香港不可撼动的电视帝国,那百岁高龄的邵逸夫,就是这帝国内高高在上手持权杖绝对无可替代的电视国王,这位老人所经历过的百年光辉岁月,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动人。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