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和谐,小心秋后算账:检察官建网上贪官档案馆 曾被封两年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eas 于 2010-07-01, 23:52:54:

检察官建网上贪官档案馆 曾被封两年
2010年07月01日 10: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黑龙江贪官,558。吉林,236。辽宁,478。北京,1094。……

  这是一座“贪官档案馆”,网上贪官档案馆,在过去5年间,“馆长”网友鸿渐建立11855条“贪官档案”,全部来自媒体公开报道。

  让人惊讶的是,“鸿渐”不像网友猜测的那样是上访者,或退休干部,或……,在现实中他就是一名检察官。

  该馆曾遭受压力,曾删档案,曾被封,这个检察官网友一直在坚持,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希望未来能有一个维基百科式的贪官档案馆,谁都可以编辑更新,可以按行业、地区、罪名等检索,更好震慑贪官。

  贪官档案馆排名第一

  昨天,在中国最大的法律类博客网站———法律博客网上,当日、当周排名第一的博客都是“鸿渐”。“鸿渐”是一位网友,他的博客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贪官档案馆。

  河南,1074;安徽,1078;浙江,1160……这些是贪官档案馆里各省导航栏的统计数字———该导航栏目内博文数量的统计结果。这些博文转载自各地有关贪腐官员的公开报道,上至“中央单位”,下到地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含港澳台)均在其列。

  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共收入了11855条报道。这些报道平时散落于媒体之中,但按照省级分门别类地汇总到了一起,就形成了一份一份的网络档案,别有一番风景。

  “档案馆”首页左侧的个人资料栏显示了博主“鸿渐”的邮箱、Q Q和电话,而如果把那个电话号码输入百度搜索,会发现那是黑龙江一个检察院的办公电话。是的,鸿渐就是一个检察官。

  从民事检察官到贪官档案馆

  鸿渐的真名叫张建山,今年43岁,任职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级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

  “很多网友都以为我是个关注司法问题的民间人士,在他们看来,在职的人应该不会愿意做。”张建山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

  起初,他并没想到建网络档案馆。2005年初,正义网推出法律博客,张建山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民事检察官”。

  博客最初发布的主要是工作相关资料,而“贪官档案馆”的灵感源于2005年10月的黑龙江纪委办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至今在天涯论坛上还可以找到张建山当时的建议帖———《黑龙江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搬到网上如何?》,帖子发表时间是2006年2月。

  这个建议最终未被有关部门采纳。“可能做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人力、物力成本”,张建山猜测。但这时,他开始在博客中重点收集媒体上有关行贿案件的报道,并按省级单位进行分类导航,博客的名字也由“民事检察官”变成了“贪官档案馆”。

  “睁开眼就上传贪官信息”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他业余精力都集中到网络档案馆的更新和管理上。他曾用一段文字这样记述当时的状态:“在过去的一年里,贪官档案馆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主要成分。每天从睁开眼到合上眼所做的第一件事和最后的一件事都是收集上传贪官信息。除了工作之外,就是上网,上网就是伺弄贪官档案馆”。

  “档案”主要来源于媒体的公开报道。它们平时分散在各地各级媒体之中,但当这些报道在网络档案馆这个平台上汇集之后,除了方便查询,更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记录。按照他的说法,“省钱省力一劳永逸,永远可以挂着,永远可以增加展览内容,而且让贪官及时被曝光,只有这个才有震慑力”。

  压力随之而来。有人针对“档案”所转载报道内容提出异议,要求删帖。“第一份是失实新闻受害人发电子邮件给我的”;“还有一位‘上榜’人员,服刑期满后,在找工作过程中因为贪官档案馆的记录屡次被拒,于是联系到我”,张建山介绍说,为了能让档案馆生存,只能谨慎地处理各方意见,“为了这个博客能生存下去,只要是主动找到我本人要求删除文章的,我都会照办”。

  档案馆曾被封两年

  “贪官档案馆!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震撼的博客名,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当你试图打开它,得到的回答却是‘无法找到网页’!”2008年12月30 日,网友鱼昆发博文《我们的悲苦和无奈———写在贪官档案馆被查封之后》。

  从2008年2月-2010年3月,贪官档案馆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闭馆期。

  据张建山介绍,当时网站方面曾委婉地向张建山表示受到了一些压力。但和面对那些删帖的要求一样,他表示理解,他反复强调“存在下去它就有意义”。

  今年4月1日,他的博客又曾“闭关”60天。

  现在来源全部是新华网

  按照他的设想,贪官档案馆的理想形式是对外开放,应该是类似维基百科的,网民可以一起提供信息构建,要有完善的索引功能,“输入人名、职务、省份、贪污数额、罪名、刑期等关键词,‘唰’地一下就会显示你想要的结果”。

  但几年的维护经历,以及现实的工作环境,让他学会处处谨慎。“很多同事,包括领导也私下劝我,毕竟出了问题对单位也会有影响”。对于他来说,要维持网站的长久生存,只有逐渐地适应和改变。

  “以前我都是用搜索引擎搜索‘贪污受贿’这样的关键词,现在只转载新华网的稿子”。

  他在4月1日的“闭关”声明中表示,“本馆目前更新的全部案件资源均来自新华网法治反腐栏目;因为新华网可能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所以,本网注明消息来源也标注原始出处,控制信息来源和发帖数”。

  “人为了信念活着,就要付出和牺牲,但首先要生存,包括社会生存———然后才能谈到践行信念。”张建山说。

  对话

  怕你们报道了博客又会被关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周围的人怎么看你?

  张建山:很多跟我接触的网友都会说,以为我一个社会底层的,或者是五六十岁的老头,至少认为我会是我们队伍里的另类,包括一些同事,他们会觉得,只有这个人才会(这样)整天在网上做这个。

  南都:会有同事劝你不要做么?

  张建山从关心你的角度,他们也会提。

  南都:领导呢?

  张建山:也会有领导提醒,要注意言论。

  南都:会不会担心以后再被关?

  张建山:会,我随时都担心被关掉,特别是怕你们报道之后又会被关。不过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开明了,我的博客能存在就是一个样本。

  南都: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建山: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除了大的规则,还得遵守小的规则,除了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确实有很多人依靠信念或者执着,但也应该注意现实。

  南都:现实就是小规则?

  张建山:对,不能做无谓的牺牲,经过一次关闭之后,珍惜这样的机会

  南都:经历了“闭馆”,你还在每天更新这些“档案”么?

  张建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必须考虑首先这个博客要存在下去,存在下去它就有意义,不能冲得太前,你还要考虑到保住饭碗。

  南都:这会不会有一种挫败感?

  张建山:当然了,明明是一种正确的东西,或者说推动这个社会进步的,但就好像有一个透明的窗户,你只能看着,你不能过去……那只能等着吧,或者说大家一起,每个人都向前迈一步,慢慢地做吧。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