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清了韩寒,也认清了其他的一些人" (转贴)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kjay100 于 2012-02-16, 18:39:31:

"我认清了韩寒,也认清了其他的一些人" (转贴)
作者: 萧峰
http://bbs.news.163.com/bbs/jueqi/242711910.html

我认清了韩寒,也认清了其他的一些人

我读过的韩寒文章,大多是他的杂文,基本上都是在网上流传的,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读韩寒 时,他已经出名很久了。韩寒给我印象最深的文字应该是他评论上海世博会的一段话:“快来吧!快走吧!”还有他评论打压维权人士的另一段文字:“我们真的害 怕了,但不知道你们害怕什么?”(由于没有翻查原文,仅凭记忆,可能文字上会有些出入,但决不会误解原文含义。)从这些言论,我觉得韩寒不只是敢言,而且 算得上睿智,从此留意起他和他的文字。而且正式购买了韩寒的小说《1988》和杂文集《杂的文》,读过之后却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感觉。不过对他的印象仍然 是好的。而年初的韩三篇在网上受到火力还是挺猛的批判时,我还是仍然支持他的部分观点的。当然至今我对曾支持过的韩三篇中的观点仍是支持的,只是韩寒本人 的印象已经从正面走向负面了。因为经历了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表现让我相信他的确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小人。但以他名义发表的观点,我原来支持的现在大体 上都还支持,当然我不敢保证原来支持的全部都还支持,因为一个人的立场多多少少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但我决不做因人废言的事。

我 承认,我是个比较迟钝的人,我从来没有想过韩寒这样的天才是可以假造的,这一点我还是很佩服坚持质疑韩的人们,是他们的质疑再加上韩本人毫无才气可言的反 击,让他自己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不过对韩也没有太多的失望,因为我对他从来都没有过超越好感的感觉,只是为一件事感到遗憾:那就是不算太久之前写过一篇 题为《当李敖遇到韩寒》的贴子,当时是对韩心存好感,对李是非常反感,特别是小李自称放弃台北大学的offer转投北京大学之后,这种反感超出了能够容忍 的限度,终于忍不住借题发挥,损了姓李的几句,也就成了那一篇《当李敖遇到韩寒》,现在,我想已经没有人记得那篇很不起眼的小文,但于我终究是个遗憾。

我 之所以认定韩的假,主要是因为认为他不假的理由很难让我接受,有人举出自己儿子就不愿与他谈自己作品为例认为韩不愿谈自己作品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我同意儿 子不愿跟父母谈论自己的作品确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即使跟任何人都不愿谈自己的作品也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不愿谈与不能谈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韩的表现 与其说是不愿谈,不如说是不能谈,他并非不愿谈过自己的作品,也确实谈起过,当变到十三年前挖的洞,现在还有人掉下去的时候,那股洋洋自得的神态已经完完 全全的跃然纸上了,可他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13年前小说作者挖的那个洞其实刚挖好就被作者本人填上了,掉下去的其实只有小说的主人 公。一般情况下,一个作者谈论自己的作品都是能为自己加分的,但韩的这次少有的谈论却让人更加疑心他根本就不是那个13年前挖洞又填洞的小说作者,除非他 认为填上的洞还能够掉得下去人?如果真的是这样,让人疑心的就不仅是他的诚信,还将有他的智力。

不过现在看来,韩寒的智力水平确实值得怀 疑,否则他不会为名誉而求诸法律,要捍卫名誉最好的办法就是展现才华,因为他的名誉就是由才华而来的,不展示才华而求诸法律,至少说明他已经是才尽的江 郎,技穷的“春绿”。有一句据说是一名法官说的话:法律不保护一个人实际拥有的名誉,它只保护这个人值得拥有的名誉。我想将这句话更进一步:“法律无力保 护一个人实际拥有的名誉,它只能够保护这个人值得拥有的名誉。”即使法官最终判定韩寒能够如愿得到赔偿,他曾经拥有的名誉也将永难寻回,因为已经没有(除 了他的铁杆粉丝)人相信那些他曾经拥有的名誉是他值得拥有的,如果他自身的才华都帮不了他的话,法律就更加帮不了他。

最让人不齿的是别人 对他的质疑针对的只他本人,而他的回应却将质疑者的家人强扯进来了,家人虽然与质疑者关系紧密,但毕竟是质疑事件的局外人,也就是无辜的第三者,这样的做 法性质上已经可以说是等接近了过去的株连了。事情到了这份上,如果谁还不从内心发出对韩的反感,我只能认为他和韩寒就是同一类人。对这一类人我已经没有什 么想说的了,因为无论说什么,都已经不起作用了,之所以还在发言,完全是为了与韩寒不是同类的人,使他们更清楚韩寒这一类人的真面目,同时也为了向那些坚 持揭露韩寒及其同类的真面目的人表达我的支持和敬意。

我还认清了另外的一些人,这些人的真面目真的让我感到一阵阵的寒意。其中的一人是我 曾经很佩服的,因为他说过一句让我觉得充满睿智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但现在却说出“贼不能够喊抓贼”的话,当我问他贼不能够喊抓贼之后谁 还能够喊抓贼时,他居然答是警察,我真的目瞪口呆了,原来公权力在他的心目中是如此的可靠,在他眼里大概打假也只能靠公权力力了,难怪他对个人名义打假的 人如此仇视,可以他忽视了一个事实:在中国公权力是最假的,别以为挂着人民政府的招牌就是为人民的政府,那只是为人民币的政府,将招牌改成人民币政府才是 名符其实的。打假靠公权力,至少在眼下的中国是很不靠谱的。

还有些老早就标榜自己就事论事的人,到了今天方韩之争的时候,却将就事论事的 原则抛到九天之外了,拼命地翻方过去的事。但是方过去的事跟方韩之争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能就方韩之争本身来说事?其实我明白他们的目的,想用方过去的事 来攻击他的信用,让人怀疑他的话的可信度。这种办法一直都是一些律师的杀手锏:通过质疑关键证人过去的信用来降低证人证词的可信度,这种手法经常使得质疑 的律师在法庭上占据主动。但是他们的这种手法让我想起了刑名师爷这个名词,在这些人的眼里,刑名师爷当然不是什么好鸟,否则也不会安一个刑名师爷的罪名在 鲁迅头上。而刑名师爷常用的也是这样的手法,只是师爷用在被告身上,陷他入罪,而律师将这手法用在证人之上,让被告免罪。有这样一些人现在正用着他们曾经 表示过不齿的手法,来对付他们所不齿的人,也许他们认为这样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却很有寒意。原来这些人的真面目与他们曾经声称的差别如此之大,这让我很有 点相信,那些口口声声说着宽容的人,其实胸怀并不一定那么宽阔,反而是那些说一个都不宽恕的人,心里很可能真的没有太多的怨恨。

最后,我想说一下易中天,先特别声明如下:最近网上有一篇题为《我看方韩之争》(以下简称易文),作者署名为易中天,本文所言及的易中天仅指易文的作者。在易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公众人物的空间,介于二者。因为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大。一旦质疑失误,对被质疑者的伤害也大。这个时候,赔礼道歉都未必管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公众记住的,往往是第一印象。如果被误疑的还是公众人物,他可能一辈子都”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就不能用”公众人物就该如何“来说话了。没错,公职人员最该被监督,公众人物次之,普通民众守法即可。但,该被”盯着“,不等于该被”冤枉“。公众的”知情权“是要满足,名人的”名誉权“难道就一文不值?真相固然重要,善意难道就可以罔顾?

有鉴于此,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首先应持有最大的善意,其次要有过硬的证据。

从 上面引用的文字可以看出易中天是认为公众人物是不应质疑公众人物,除非有过硬的证据,可是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有过硬的证据,还需要质疑吗?抖出证据直 接指责就行啦,还多此一举地质疑干什么?比如韩寒造假一事,如果有过硬的证据,还用得着质疑吗?直接就将他打成骗子了事啦!所以,当我们提出质疑的时候, 肯定是没有过硬证据的,有的只是合理怀疑,如果这时不能够质疑,也就永远也不要质疑了。

还有,为什么公众人物的质疑权要受到限制?易的理 由是他们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大,质疑有误时伤害也大。即使质疑者公开道歉,也不足以挽回影响,理由是公众一旦接受了质疑者的质疑,就很难消除这个质疑带给公 众的第一印象了。对此我想说,首先公众人物之所以是公众人物,是因为他在公众心目中已经有了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第一印象,也可能是第N印象,质疑有可能 改变公众人物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无法给公众以所谓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真的如此难以改变,就更应该保护质疑的权利,因为质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公 众的第一印象,还有什么理由将质疑的门槛抬高呢?其次,易文中无疑是将质疑者置于比被质疑者更强势的位置上的,但现实中的质疑者往往是处于劣势,即使是方 舟子,比起韩寒,无论是财气,还是号召力,都是远逊于对方。质疑者处于更强势位置的,好象还未见到。

还有,在我看来,当一个公众人物质疑 另一个公众人物就如同一个武林高手向另一武林高手发出挑战书,要求比武决斗一样。面对挑战,被挑战者完全有不接受的选项,这个不接受不是示弱,而是不屑, 就如同电影中的少林高僧不接受挑战一样,即使利刃划破脸皮,眼睛都不眨一下,这样的应对,威严和名誉何曾损减半分,失分的只能是求战不成而气急败坏的挑战 者。当然,少林高僧的境界和名誉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得到的,次之的人一般都要应战,即使贺卫方这样的高人也不得不回应方舟子的挑战,只是一个回合就已经 决出高低,证明方的质疑有误,我不知道方是否有过道歉,但即使方不道歉,贺的名誉又何曾有半分损失,反名誉有损的反而是质疑的方,由此看来认定质疑有误, 被质疑者名誉一定受损至少已经有一个反例证明它是一个不能成立的推论。认定质疑有误就一定对被质疑者有伤害其实是很大程度上将质疑等同于诽谤。质疑不是诽 谤,如果将质疑等同于诽谤,就没有人还有质疑的权利,也就没有人会再受到质疑。我想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希望见到这样的结果的。

当 然,肯定会有人因质疑而受到名誉损失的,这种情况下,即使质疑者不全对,被质疑者也肯定是有问题的。眼下的韩寒,我相信他被质疑有误的可能性已经接近于零 了。他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强势位置跌落到如此地步,完全是因为他应对失措,之所以应对失措,人们有理由相信他真的如质疑者所言,假的。这才他丧失了原来的强 势的根本原因。

由此看来,如果此易是彼易,他也许是一个合格的学者和教授,但决非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里,他的发言还是多存疑为妙。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