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武侠,看热闹与看门道 冯瑛冰   武侠小说畅销华人世界,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喜闻乐 见,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千千万万“武侠迷”,对这一文学品种究竟了 解多少?读懂多少?   爱一行,要钻一行,才不盲目,才能成内行。做事如此,读书也如此。武侠, 作为书林中独特的一枝,尤须下点功夫了解,用点心思体会。不然,仅属于消遣, 仅得之皮毛,享受不到个中三昧。   任何一样东西,一件事物,能够持续流行而不衰,自有其独特的理由、独特的 价值。演变千年的武侠小说也不例外。   一位著名科学家称其为“成年人的童话”。的确,武侠世界是幻想而成,对历 尽艰险的壮烈人生的幻想,对锄强扶弱的英雄形象的幻想,对人类能力超凡入圣的 幻想,与卖火柴小女孩对温暖幸福的幻想异曲同工。在童话般的纯粹与美好中,读 者受到净化,同时反思世俗生活的种种不足与不满,激发行侠仗义的豪情,不无社 会意义。   另有人从文学的角度着眼,对其雅俗共赏的境界赞赏有加。有一个颇流行的说 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个作家的个人创作真正家喻户晓,一是曹雪芹的《红 楼梦》,一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一位青年学者阐释道,雅俗共赏是中国文学发展的 方向。金庸作品的特点是用通俗手法表现极深的意义。情节和细节虽然荒诞,但写 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对儒释道兵等古典文化有了重新构建,而且作品体现了 人的理想性格和对人性的考察……   更多的人偏爱其娱乐性,认为好看、刺激。那故事的千折百回,那人物的千姿 百态,那恩仇的千奇百怪,那功夫的千锤百炼,确确实实让人手不释卷,废寝忘食 。   武侠小说让多层次、多方面的众生找到了自己的所好,本就是其价值所在。   一本书写完,怎么看是读者的事。不过,了解写书人的初衷,对阅读如同辨识 路标。金庸先生曾说:“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 生的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也就是说, 刀光剑影,不仅表示生死相搏,还蕴含着人情的冷暖、道德的高下、社会的兴衰、 历史的沧桑。   这也正是本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崛起的新派武侠较之二十至四十年代兴旺的旧 派武侠进步的主要标志:不再仅仅描述侠客义行,而是偏重展现人性的冲突,揭示 人生的哲理。   金庸的作品中,除了江湖恩怨、家族情仇、正邪消长的小是小非,特别浓墨重 彩地强化了国家、民族间矛盾冲突的大是大非。常常是,恩人好友,却身在敌国; 红粉知己,却生于异族……水火交攻,刻骨铭心。以此为主线,引发出一幕幕善与 恶、真与假、大义与小节、道德与情感、“智者不为”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 等对立冲突,并且每每让各色人物在生死立判的瞬间作出抉择,既富戏剧性,又具 震撼力。其中,还充满了辩证法,如一些隐逸高人行事正中有邪、邪中有正,练功 以内为主、内外兼修,兵刃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等,无不写得深入浅出, 合情合理。即便是写打斗招式,也充满知识和智慧,符合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别 开生面,别具美感。   因此说,真心偏爱武侠小说,读故事感其精神,赏招法悟其道理,才算看出了 门道,入了正宗。舍此,虽非旁门左道,也只不过热闹热闹而已。 《人民日报》〔19980116№J〕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