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破解王朔的“招术” dogman1997 因勇于公开宣称“我是流氓,我怕谁?”,故而在中国90年代初的文坛 登台亮相的青年作家王朔,糊里糊涂地“火爆”了一阵之后,已有好些时 辰未见此君显山露水。 我曾猜想:此君一定在养精蓄锐、潜心修炼盖世奇功。果然不出所料,近 日忽闻得王朔突然重现“江湖”文坛,正与国际知名的“武侠”小说高手 金庸老翁过招。据《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日所载的、此君初 试锋芒的言论文章《我看金庸》来观察,其“招式”之狠之恶之损,如风 过隙,大有令金庸老翁难挡之势,竟又惹得平静年间的中国文坛内外人士 骚动起来。 王朔此次“出山”现身,并非已炼就艺术创造的“绝技”,只是捡回了旧 文人遗失的“文坛登龙术”中的一种:砍大旗,壮行色。可是“活儿”手 法做得并不高明与精细,“内力”理论显然更不扎实与雄厚,“招术”技 巧同样毫不新颖与独具。王朔仍然是过去的那位擅长“反讽的”王朔。其 “反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精神虐待。此君无论是在《编辑部的故事》、《顽主》,还是《过 把瘾就死》、《阳光灿烂的日子》,无一能逃过此种模式。这种“模式”, 我们早就从西方的“反讽专业户”文人金斯堡那里领略过了,还有什么创 意而言? 其二:体式轰炸。其实,之所以有人盲目看好王朔,正如王朔自己指责金 庸那样:“……全在于大伙活得太累,很多人活得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 暂时停停脑子,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 其三:策略游戏。王朔此次对金庸的出击,是在确认自己快要江郎才尽, 不可能再写出优秀的作品的前提下,故伎重演,将反讽的策略游戏从文学 创作转换到文坛纷争上来,以便使自己的声名不停大噪。此君在反讽上唯 一的演变也只是将虚化实,过去是用写作反讽,现在是针对具象反讽,这 样当然更直观些,游戏的效果也更容易达其目的。 最后,我要指出的是:不管王朔采用了何种的反讽“招术”,但也并不是 此君的发明与创造,他仍然也只是一个懂得“模拟”和“沿袭”的角色。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