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不能为“乞骗”行为辩护!   杨曾宪   引言   如何看待乞丐现象,是近来报刊言论的热门话题。乞丐,或是社会保障机制 缺陷的产物,或是消极价值观衍生的痈疽,需区别对待。按人道精神对待乞丐, 是文明的标志;但乞丐现象本身却不是文明的象征。目前,中国城市大量存在的 乞骗行为,实属社会丑恶现象,舆论对这种现象的纵容,就是对千千万万在艰苦 环境下辛勤劳动者尊严的侮辱!   乞骗不是真正乞丐   据《南方周末》(7月31日)何三畏先生文章披露:某报记者“卧底”观 察,发现该市市中心的过街天桥上,那几个长期趴着做各种可怜形状的乞丐,原 来是伪装残疾,到四顾无人时就站起来走下天桥,骑自行车走了。晚上乞丐们还 喝了啤酒,花了三十多块钱!正如该文所说,这不是新闻。《青岛晚报》8月8 日便刊载一条“妈妈在旁喝啤酒,两个小孩跪在烈日下乞讨”的消息。这位“妈 妈”每看到有人向孩子施舍便喜上眉梢,显然,小孩面前的血泪诉状是假的。这 种用伪装残疾或用编造谎言手段骗取怜悯的乞讨行为,便是乞骗。   乞骗不同于乞丐。乞丐问题很复杂,一些因灾害而陷入绝境或因丧失劳动能 力而生活无着的人,被迫乞讨,这时,善良人们应伸出援助之手。记得1960 年代遇到上门乞讨者,母亲总要给他们一块干粮、一件旧衣。他们真诚感激的眼 神,我终生难忘。当然,也有人把乞讨作为生存方式。对此,文明社会只能容忍 他们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乞丐就可肆意破坏社会文明规范,践踏人性基本准则。 西方的乞丐,或用演艺行为换取施舍,或亮明乞丐身份,绅士般地等待施舍。这 也是乞丐区别乞骗所在:他们不用伪装手段骗取他人的怜悯。   当然,如何辨识乞骗,这是难题。新的社会救助办法实施后,这相对不成问 题了。那些“西出阳关,归路难寻”陷入困境者,那些真正残疾无助者,或得以 返乡,或获得相应救援,社会上的真正乞丐将大大减少。今日街头那摆着一篇篇 诉状的青壮年,八成都是乞骗。   纵容乞骗才是践踏人性尊严   但何先生在《回到人性的起点》文章中,却无条件地站到维护乞骗“人性” 立场上。记者揭露乞骗丑行,意在提醒善良人们不要再上当了。谁知,何先生不 仅把“丑行”打上引号,而且对“辛苦”、“敬业”的记者刺讽一番后,表示了 遗憾!这倒让人惊讶了:何先生之憾由何而来呢?   何先生认为,这是局部问题:“当你们选择这个局部大做文章的时候,…… 有没有考虑过信息均衡?”而这“势必存在导向问题”,影响对乞丐的“基本估 价”。这样指责,我们耳熟能详。依这种逻辑,暴露任何社会阴暗腐败问题都会 出现“导向问题”,因为你首先要三七开、四六开……。问题是,“开”完之后, 还有什么假丑恶呢?其实,今天的乞骗行为,绝不是局部问题,恐怕可用十丐九 骗概括。否则,为什么他们不接受救助呢?当然,何先生的意思,是害怕揭露乞 骗使乞丐的利益受损。这理恐怕也说反了。如同假僧尼化缘玷污佛门一样,这些 乞骗恰恰损害了真正残疾人的尊严和残疾乞丐的利益,这有网上数条乞骗殴打真 正残疾人的“旧闻”为证。   当然,更关键的是人性问题。何先生指出:“你可以不给乞丐一个硬币,但 你不应该呼吁大家都像你一样”,这与其说“缺乏人文精神,还不如说是缺乏人 性。”这真是顶大帽子了,不得不为之一辩。许多人喜欢讲人性,但不知道人性 也是价值范畴,它包含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劳动、诚实、友善--不害人利己、 博爱助人等等。其中,劳动还是宪法的通则:每个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一个好逸恶劳的人,没资格要求他人施爱;一个装扮乞丐骗取爱心的人,已践踏 了人性价值准则。对这种人的揭露,正是维护人性价值的题中之义,怎能得出相 反结论呢?如果以人性名义宽容和纵容乞骗行为,那是对众多在恶劣条件下艰苦 劳作生存的农民或民工人性尊严的亵渎!有许多人都对身背孩子、手拿锤子的浙 江修鞋妹表示同情和怜悯。但她们却从不自卑自怜,因为用劳动赚一分钱也是光 荣的!这才是人性价值的体现。一个人文学者不去赞颂这种精神,却为乞骗们辩 护,这种导向难道不成问题吗?   因此,面对乞骗,我们就该捂紧自己的口袋。如果你想表达爱心,不妨捐款 给希望工程或福利基金,或多让修鞋妹修修鞋,这才是真正体现和弘扬人性价值 呢!   发表于8月13日《东方早报》《自由谈》 (XYS200308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