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陋儒新表演   拙文在《书屋》刊出后,有儒学迷发帖《张远山凭什么诋毁国学》,把拙文 从4754字删到只剩1583字贴出,栽赃说是我的“原文”,大概是害怕我点中其死 穴的批评进一步扩散。今借新语丝宝地刊出全文,以正视听。   儒学迷上纲上线地恶攻我诋毁“国学”:“张远山这个人吃里爬外,蒙受祖 宗荫庇,堪称无父无君,是为禽兽。”噫嘻!儒门徒子徒孙,两千年后依然弱智 到仅有孟子的流氓腔。当代儒学迷全盘继承了“必也正名”的欺世盗名惯技:一, 把儒学等同于“国学”。二,无力回击批评,只能断章取义。断曰:陋!   2005/7/21   欺世盗名的“读经”运动   ——兼及“文化保守主义”   张远山   2004年以来,“文化保守主义”风头甚健,尤以蒋庆先生允称健将。他选编 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号称“中华文化经典中的必读精华,中华文 化的宝藏尽在其中”。我不禁大为佩服:若非通读过全部中华文化经典,而且下 过一番审思明辨的汰选功夫,谁敢断言“必读精华,尽在其中”?再细看所选书 目,我又深感惭愧:我酷爱的诸多经典竟然无一入选,莫非它们均属不必读的糟 粕?   一 误人子弟的混淆视听   读完《〈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我就明白了“中华经典”只 是挂出的羊头,卖的狗肉却是“儒家经典”。《前言》虽未明言,但编者毫不含 糊地把非儒家的一切中国经典都排斥在“中华文化经典”之外,也把非儒家的一 切中国文化都排斥在“中华文化”之外。读经论者盗用“中华经典”的名义推销 “儒家经典”,又盗用“中华文化”的名义推销“儒家文化”,实为混淆视听的 欺世盗名,其思路与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董仲舒略无二致,其手段则 因偷偷摸摸而更为等而下之,缺乏其宗门先辈那种“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浩然 之气”(孟子)。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不料圣人已死,大盗依然 不止。   一一驳正读经论者盗用名器、混淆视听的蹩脚八股文太费笔墨,也不值得, 姑且以《前言》为例(【儒家】均为笔者所加):   “本《诵本》所选是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必读精华。所谓中华【儒家】 文化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儒家】圣贤义理之学的诸【儒家】 经典,即【儒家】六经、【儒家】四书、诸大儒代表作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选本; 所谓【儒家】精华,是指诸【儒家】经典中最能体现【儒家】圣贤义理的【儒家】 核心价值,即最能体现【儒家】常道【儒家】常理所蕴涵的【儒家】思想精髓; 所谓必读,是指作为一个【儒家】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最基本的【儒 家】经典内容,即不了解这些【儒家】经典内容就不能成为一个【儒家】文化意 义上的中国人。……本《诵本》加起来总共十五万字,在中华【儒家】文化浩如 烟海的【儒家】经典中只是一个很少的数目,但这十五万字代表了中华【儒家】 文化经典中的精华,记住了这十五万字,就记住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 【儒家】核心价值。……本《诵本》具有【儒家】道统上的传承性——按照中国 【儒家】传统的看法,【儒家】圣贤是【儒家】文化之本,【儒家】文化由历代 【儒家】圣贤创造。……本《诵本》是诵读中华【儒家】文化经典精华的系统教 本,中华【儒家】文化的宝藏尽在其中矣!……对处于婴儿年龄段的儿童,因不 会说话,须父母、长辈或保姆每天定时将本《诵本》读给婴儿听,或定时放本 《诵本》CD朗读光盘给婴儿听,使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得到【儒家】经典的熏 习与护持。对处于幼儿年龄段的儿童,因开始学说话,父母、长辈或保姆须定时 逐字逐句教幼儿看着本《诵本》诵读,让儿童一开始说话时说的就是【儒家】经 典的语言,一开始接触到文字时看到的就是【儒家】圣贤的文字。”   (蒋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倘若读经论者确已秉承儒门“诚”“敬”衣钵,就必须“举一反三”(孔子) 地更正其全部文字,襟怀坦白地承认所欲推销的仅仅是“儒家经典”,旗帜鲜明 地直言所欲宣扬的仅仅是“儒家文化”。倘若希圣慕贤的读经论者业已抵达“闻 一知十”(孔子)的境界,就必须归还盗用的名学公器,把“读经”主张更正为 “只读儒家之经,不读百家之经”。只有加上不可或缺的定语“儒家”,才能确 保非儒家的墨子、庄子、公孙龙等先秦巨子,以及非儒家的鲁迅、胡适、丰子恺 等近代诸贤,依然属于“中华文化人”,而不至于不明不白地被剥夺国籍,成为 流落异乡的文化盲流,赞成者和反对者也不至于被误导得离题万里。   若有人以“基督教经典”、“基督教文化”涵盖一切“西方经典”和“西方 文化”,以“佛教经典”、“佛教文化”涵盖一切“印度经典”和“印度文化”, 闻者必笑其无知,然而读经论者公然盗用名学公器来剿灭儒门以外的全部“中华 经典”和“中华文化”,却无人笑其无知,更无人洞悉其奸,被误导的人们反而 热烈争论起是否应该读经的伪命题来了。在尚未弄清读经论者的真正主张之前, 就贸然加入是否应该“读经”的争论,不仅赞成者是在帮助读经论者欺世盗名, 甚至反对者也可能在帮助读经论者误人子弟。   奉劝读经论者在欺世惑众之前,先复习“必也正名”的儒门祖训,再重温董 仲舒《春秋繁露》之“深察名号”章——至于背诵,我看就不必了。   二 偷梁换柱的儒学伪经   《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共选编了二十部儒书,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十部儒“经”:1、《孝经》;2、《诗经》;3、《书经》;4、 《礼记》;5、《易经》;6、《春秋经》;7、《论语》;8、《大学》;9、 《中庸》;10、《孟子》。   第二部分是十部儒“纬”:11、《春秋繁露》;12、《中说》;13、《通 书》;14、《近思录》;15、《二程遗书》;16、《象山全集》;17、《朱子语 要》;18、《朱子全集》;19、《传习录》;20、《阳明全集》。   编者《前言》说:“所谓中华文化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圣 贤义理之学的诸经典,即六经、四书、诸大儒代表作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选本。”   这里有不可不辨的偷梁换柱。众所周知,孔子前半生学而优欲仕,在鲁国不 得志,于是周游列国到处求仕,最后惶惶如丧家之犬地返回鲁国“整理国故”, 不仕而教,编定《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教材 ——当时并不叫“经”,后世儒生欲自高门户,才奉为“六经”。此儒门“六经” 加上宋儒朱熹选编的儒学“四书”,正好十部,可惜《乐》亡于秦火,因此只有 “四书五经”,没有“四书六经”。为了调制“十全大补膏”,编者凑上了这部 浅陋至极但为害甚烈的《孝经》。   编者公然以《孝经》顶替亡佚的《乐经》,不加解释地称为“六经”,使不 求甚解者误以为这就是孔门“六经”。而且整部《诵本》都按时间顺序排列,惟 有这部《孝经》例外,越过“四书五经”,被置于《诵本》最前。这部“持外卡” 补入的儒学伪经,甚至享受了唯一全文入选的最高待遇。古代经学家曾长期相信 《孝经》为曾参所著,现代学界一般认为并非曾参亲撰,而是曾参学派的作品, 成书时间约为汉初。可见即以时间而论,《孝经》也不配列于群“经”之首,而 该列于最末。   编者为何一字不肯割舍地把儒学伪经《孝经》置于群“经”之首加以顶礼膜 拜?因为这是编者宣扬的御用儒学的真正基石。中华皇权专制固然由秦始皇开启, 然而能够创世界纪录地延续两千年之久而不变,皆拜此书之赐。汉承秦制,但为 秦始皇开创的皇权专制加上了一个根本性的外包装,就是“以孝治天下”(《孝 经·孝治》),所以汉代诸帝除汉高祖刘邦外,庙号中均有一个“孝”字。“汉 文帝”、“汉武帝”均为省称,全称是“汉孝文帝”、“汉孝武帝”。《孝经》 被汉代帝王列在孔子手定的“五经”和孔门弟子编定的《论语》之后,钦定为儒 学第七经——实为儒学“正典”之外的第一伪经。   从此,曾参的“孝”替代孔子的“仁”,成了儒学的第一关键词。由“孝” 推演出的“忠”,又替代了孟子由“仁”推演出的“义”。有真价值的先秦“仁 义儒学”,就这样堕落为毫无价值的“忠孝儒学”。汉代以后,《孝经》始终被 历代帝王视为“皇冠上的宝石”,一再跻身唐代钦定的儒学“九经”和宋代钦定 的儒学“十三经”,唐玄宗甚至亲自捉刀为之做注。然而历代大儒深知这部被帝 王视若珍宝的儒学伪经毫无价值,因此《孝经》成了“十三经”里注家最少、引 用率最低的儒经。国学大师吕思勉仅用“《孝经》一书,无甚精义”八字,就把 它打发了。   这部宣扬“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的儒学伪经,其根本要义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 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爱亲者,不敢 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 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这种既无尊严更无个性的谨小慎微的“孝子”,正是孔子痛恨的“乡愿”, 孟子怒斥的“德之贼”。《孝经》不仅是不“必读”的儒学伪经,而且是根本不 “必读”的中华文化糟粕。   三 糟粕领衔的御用儒学   既然编者所选的十部“儒经”如此鱼目混珠,对儒学糟粕《孝经》珍若拱璧, 那么编者所选的十部“儒纬”由儒学糟粕《春秋繁露》领其衔就毫不足怪了。   继曾参学派的《孝经》导致了儒学的乡愿化以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又 导致了儒学的巫术化,而其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则导致了儒学的御用化。 从曾参到董仲舒,先秦儒学的发展方向被一劳永逸地彻底改变了:打着“孔孟之 道”旗号的儒学,已经彻底丧失了“君子儒”的真精神,成了不折不扣的“小人 儒”(孔子)。曾参和董仲舒不仅是先秦的“君子儒”劣变为秦以后的“小人儒” 的儒门罪人,更是皇权专制在中国延续两千年之久的中华罪人。   当然,历代儒生中始终存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 子)的“君子儒”,比如宋儒就开出“诚”、“敬”等新的关键词,试图使一再 劣变的儒学重新优化,然而在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理论支持下,中华皇 权专制愈演愈烈,因此宋儒的卓绝努力和良苦用心终于未能有效扭转儒学乡愿化、 巫术化、御用化的堕落趋势,连宋儒的新儒学也被再次御用化,朱熹选编的《四 书》成了八股取士的钦定教科书。因此古典中国最终没能走上“巫术时代↗宗教 时代↗哲学时代”的进步之路,而是走上了“哲学时代↘宗教时代↘巫术时代” 的衰退之路。先秦时代与其他优秀民族不相上下、各擅胜场的中华文化,在御用 儒学的主宰之下,两千年来日渐蒙昧,日趋衰退,至有今日。   读经论者爱说儒学属于中华文化之“正统”,更爱说儒学在中华教育史上最 为“权威”,然而儒学的“正统”和“权威”地位,并非凭借精深学理、通过百 家争鸣才脱颖而出,而是投靠专制皇权、通过压制异端才独霸天下。倘若读经论 者稍有儒门祖师所说的“知耻近乎勇”,这种以强权为后盾的“正统”和“权威” 怎么还好意思提起?自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进呈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条 陈以后,御用儒学确曾独霸中华思想的“正统”“权威”两千年,直到帝制灭亡, 然而所有的“君子儒”无不以儒学的御用化为耻,羞言“正统”和“权威”,只 有“小人儒”才会对使儒学“阔过”两千年的董仲舒顶礼膜拜,无限怀念那失去 的好地狱。   两千年中国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为专制辩护的御用儒学是中华古典文化的 糟粕,而《孝经》是儒经中的糟粕,《春秋繁露》是儒纬中的糟粕,因此由这两 部糟粕中的糟粕领其衔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根本不值一读,因为它 丝毫没有改变董仲舒以后的御用儒学依附于权力的帮忙、帮闲、帮凶性质,更找 不到“日日新”的真儒精神,连最低限度的“与时俱进”也没做到。   看到蒋庆先生为《诵本》所做的广告:“不欲读者,也应购来沐浴焚化,权 当烧纸烧,必有甚大法力。”我不禁大笑。看来董仲舒的巫术儒学,确实是一种 源远流长、法力无边的发愣功。若非董仲舒阴魂附体,实难想象在二十一世纪的 今天,竟会有人说出如此搞笑的胡话。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我认为 这一发愣名言中,只有“焚化”二字最为可取。   “文化保守”原本无可厚非,每个民族都不可能没有“文化保守主义者”。 生于古典中国日渐远去的现代,我也有难以释怀的“文化保守”情结。长期以来, 我对鲁迅的主张“不读中国书”颇有腹诽,对胡适的鼓吹“全盘西化”更不赞同。   古典中国博大精深,不朽经典汗牛充栋。文化保守主义者理应保守本国文化 之精华,而非保守本国文化之糟粕。倘若当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都是学 识荒陋之辈,不辨香臭之徒,那么“文化保守主义”就会令中华文化蒙羞,甚至 会使经历了漫长的文化浩劫后正在日渐康复的当代中国,重新走上衰退的老路。   2005年3月8-16日初稿   2005年3月18-22日定稿   (《书屋》2005年第7期) (XYS200507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