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科学”劈空掌 ——答新浪网友,兼答新语丝的“科学主义者” 张远山   新浪网友饕餮,问我“藐姑射之山”。我正集中精力撰写“庄子工程”后续 书,无暇专门撰文。其实无须专门撰文,因为《庄子奥义》有完整解释。   本想选摘《庄子奥义》一节作为回答,马上想到,倘若仅摘一节,就会像前 摘《“朝三暮四”奥义》、《“相濡以沫”奥义》、《儒生王郭,篡改老庄》、 《逆向淘汰,层累造伪》、《隐攻公孙,暗讽孟轲》(上传新语丝和我的新浪博 客)一样,由于不“完整”,被“科学”主义者“科学”论断为“论据不足”, 视为“忽悠”。   我只好完整摘出《逍遥游奥义》第二部分(见下)。不过由于仍不“完整”, 仍会被“科学”主义者“科学”论断为“论据不足”,视为“忽悠”。   倘若完整贴出《逍遥游奥义》呢?由于仍不“完整”,仍会被“科学”主义 者“科学”论断为“论据不足”,视为“忽悠”。   倘若完整贴出《庄子奥义》全书呢?我就违反了与江苏文艺出版社签订的合 同。   对“科学”主义者的“科学”论断,我用一篇专访,态度诚恳、心平气和地 希望“科学”主义者耐心等待两个月,先“完整”阅读《庄子奥义》,再来“科 学”指谬。可惜“科学”主义者一意孤行地打算将反忽悠进行到底,仍然“科学” 论断我在“将忽悠进行到底”。   即使我违反合同,完整上传《庄子奥义》网络版,即使两个月后《庄子奥义》 已经出版,“科学”主义者也已宣布不屑阅读,但这丝毫不妨碍“科学”主义者 “科学”宣判《庄子奥义》“论据不足”,属于“忽悠”。   如此“科学”劈空掌,与邪教有何不同?   2007年11月18日   “藐姑射之山”奥义及郭象篡改曲解   ——《庄子奥义》正文节选   首章以四则动物寓言阐明庄学义理,并把庄学义理抽象应用于人类社会,最 后结以庄学至境。次章则以四则人物寓言,把庄学义理具体应用于社会群体。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 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 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 宾也。吾将为实乎[2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 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第十三节:古代的“尧让”寓言[25],阐明“至治不治”。奥义藏于尧言 “天下治”、许言“不治”及尧、许重言之“尸”。   由于夭阏大知津津乐道“尧舜禅让”,因此次章之始,就是针锋相对的解构 性寓言“尧让许由”。   唐尧之言,实为庄子之言。让被贬斥者在寓言中充当庄学代言人,是庄子惯 技。“日月”、“时雨”阐明至知至人领悟“造化”真道,“爝火”、“浸灌” 揭示夭阏大知倡导“文化”伪道。让唐尧自言面对至人许由“自视缺然”,意在 讽谕尊奉尧舜为圣治明君的夭阏大知:你们为何竟无“自视缺然”之感?   许言是对“至境”三句的变文演绎:不窃君之“名”,不居治之“功”,不 充“己”之欲。“予无所用天下为”,揭破了专制君主与夭阏大知的用天下以自 为。   尧言“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许言“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 俎而代之矣”,联接关钮是“尸”字。古人祭神,但神不可见,遂以活人象征性 假借被祭之神,谓之“尸”[26]。庄子暗示,造化大匠才是“真宰真君”,俗君 僭主实为“假宰假君”。此义要到《齐物论》才隐晦揭破。   许言的字面显义是:“庖人”喻尧,“尸祝”喻己,表示至人不愿越俎代庖。 许言的庄学奥义则是:“庖人”喻道,“尸祝”喻君,告诫俗君僭主不要越俎代 庖。因为造化治世,以不治治之;庖丁解牛,以不解解之[27]。“不越俎代庖”, 则是老聃名言“不代大匠斫”的变文演绎。   次章之始,庄子就锋芒直指夭阏大知鼓吹的圣治明君尧舜,追溯君主专制缘 起,贬斥把民众“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天下大治”(大境)[28],阐明庄学政 见“至治不治”(至境)。尽管严酷的专制语境迫使庄子支离其言,但在恍兮惚 兮的迷彩之下,庄子其实不迂不曲,极为直接。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 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 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 为一。世祈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 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纷纷然以 物为事?”[29]   第十四节:近代的“藐姑射神人”寓言[30],即“至知”寓言。奥义藏于 “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   这是内、中、外三层的东方魔盒式寓言,每层均有寓意,并非故弄玄虚。   内层是“藐姑射神人”寓言。“至知”直到本节才正式登场,但又是“志 怪”,而且变文为“神人”,不直言“至人”。而由《齐物论》隔篇挑明:“至 人神矣。”挑明之后,续以本节“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变文型 重言:“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足证“藐姑射神人”正是“至 人”。至人的品格可用八字概括:无待无蔽,逍遥无为。   中层是“接舆狂言”寓言[31]。佯狂(装疯)抗议君主专制的楚人接舆,与 孔子同处春秋末年。关于接舆的惟一史实是面斥孔子之非[32],因此庄子借接舆 之口(再经肩吾转述)讲述“至知”寓言意在暗示:战国时代的君主专制加剧, 与大知孔子开创的儒学有莫大渊源。这一主旨贯彻“内七篇”始终。   外层是“肩吾问连叔”寓言。肩吾像芸芸小知那样,一方面盲从夭阏大知的 “炎炎大言”,另一方面又鹦鹉学舌地仿效夭阏大知,把至人至言判为“狂”言 (疯话),不予置信。这是庄子的再次自我定义:“内七篇”必将被芸芸小知、 夭阏大知视为“狂而不信”。因此庄子借连叔之口阐明“知有聋盲”:小知小聋, 大知大聋;小知小盲,大知大盲。连叔重言贬斥专制君主“以物为事”、“以天 下为事”。“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则阐明:不治天下的至知至 人之尘垢秕糠,就足以陶塑铸造整治天下的俗君尧舜。[33]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第十五节:当代的“章甫”寓言[34],即母邦寓言。奥义藏于“宋”。   落实到“当代”的首则寓言,矛头直指母邦宋国。庄子痛斥君主专制的直接 目标,正是残暴统治宋国长达五十二年、与庄子毕生共始终的宋国史唯一之王— —宋康王[35]。“内七篇”之所以支离其言、晦藏其旨,首先是为了避免宋康王 诛杀其身、剿灭其书。因此“章甫”寓言是“内七篇”主旨晦藏最深之处,也是 旧庄学最感不知庄子所云之处,所有阐释均与上下文逻辑脱钩。   其实“章甫”寓言与上下文逻辑关联极其紧密:已被尧舜之类俗君僭主整治 得脱离天赋自由的宋人,不得不戴扭曲天性、符合“礼教”的束发冠;尚未被尧 舜之类俗君僭主整治得脱离天赋自由的越人,根本不需要扭曲天性、符合“礼教” 的束发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焉。 [36]   第十六节:古代的“尧治”寓言,阐明“大治”之弊。奥义藏于“汾水之阳 窅然丧其天焉”。   庄子的批判锋芒直指母邦又不限母邦,而是针对一切君主专制,因此前三则 寓言论列君主专制的古代缘起(尧舜)、近代渊源(孔子)、当代加剧(宋康王) 之后,第四则寓言再次回到夭阏大知竭力鼓吹的古代源头(尧舜),阐明“大治” 之弊,对君主专制提出终极指控:即便是实行所谓“仁政”的圣治明君尧舜,也 把民众整治得脱离了天赋自由,成了终极倚待君主的奴隶。一旦唐尧离开尧都汾 阳,前往藐姑射岛拜见至人,已被“成功治理”的汾阳民众,就六神无主得如同 天塌了。   倚待君主的儒生郭象难以容忍庄子对君主专制的终极指控,做了两处手脚。   首先,故意将“汾水之阳”误属上读,把“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妄断 为“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于是下句主语“汾水之阳(的民众)”, 被移花接木地用于说明“藐姑射之山”的地理位置。   其次,因上句故意妄断,导致下句“(尧)窅然丧其天”不通,遂在“天” 字之后,妄增“下”字。于是“汾水之阳(的民众)窅然丧其天焉”[37],变成 了“(尧)窅然丧其天下焉”。   郭象捣鬼的铁证是:“藐姑射之山”不在“汾水之阳”,而在燕齐之东的海 外。   《山海经·东山经》有“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海内东经》有“列 姑射”:“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 海中。”称“岛”为“山”,是古人惯例,如“蓬莱仙山”,因此“姑射山”实 为姑射岛,“列姑射”意为姑射列岛。“藐姑射之山”是庄子用仿词法虚构的岛 名,意为远离姑射列岛的海岛。“姑射国”已在海中,“藐姑射”当然在更远的 海外。内陆的“汾水之阳”,怎能说明外海的“藐姑射”之地理位置?   “汾水之阳”指尧都,“姑射山”在海中,成疏、陆释均无误,但均沿袭郭 象妄断及谬注,无视其与己注不能兼容。旧庄学虽奉成、陆为仅次于郭象的权威, 但均无视成疏、陆释,无一例外地沿袭郭象妄断及谬注。《隋书·地理志》也上 当受骗曰:“临汾有姑射山,山在今山西平阳府西。”倘若“藐姑射之山”就在 尧都,唐尧何必“往见四子”?[38]   “藐姑射之山”的确切方位,其实就是“南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的 大鹏(大知)尚未抵达“南溟”,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神人”(至知) 则已跨海越洋抵达“南溟”。   被庄子贬斥的尧舜,经郭象妄断、增字、曲注之后,成了被庄子褒扬的至人, 与上文“其(至人)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无法兼容。   整部《庄子》中,凡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贬斥儒家始祖孔子以及儒家圣君尧 舜之处,郭象一律加以系统篡改和系统曲解。倘若郭象自信曲注足以遮蔽庄学奥 义,就仅仅曲注;倘若郭象自忖曲注难以遮蔽庄学奥义,就故意误断;倘若郭象 发现故意误断仍然不能遮蔽庄学奥义,就篡改原文。在这些触犯专制禁忌之处, 治庄儒生永远力挺郭象,宁可相信庄子写错了,也不敢疑心郭象注错了。 相关注释 [24]“实”旧讹为“宾”。俞樾校正。“吾将为名乎”设问,“名者实之宾”否 定之。“吾将为实乎”设问,“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否定之。许言双扣“无名”、“无功”,否定尧之“为名”、“为实(功)”。 《人间世》“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是其旁证。 [25]庄子之“古代”,为今人之“远古”。 [26]古文“尸祝”之“尸”与“屍体”之“屍”,简化后二字合一。 [27]参后《养生主》“庖丁解牛”寓言。 [28]今之口语“看我怎么治他”,“治”字仍有“整治”之义。汉语“治”字, 至今未脱专制胎记。 [29]旧脱“分分然”三字。王叔岷据《淮南子?俶真训》校补。陈鼓应从之。 [30]庄子之“近代”,为今人之“古代”。 [31]《逍遥游》的前二则人物寓言系于许由、接舆,开创了把许由、接舆作为抗 议君主专制之象征的隐喻传统。故《史记?滑稽列传》载滑稽讽世的汉人东方朔 语:“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上观许由,下察接舆。” [32]《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借讽谕孔子, 锋芒直指“从政者”。 [33]郭象无法容忍庄子贬斥儒门圣君尧舜,遂曲注曰:“尧舜者,世事之名耳; 为名者,非名也。故夫尧舜者,岂直尧舜而已哉?必有神人之实焉。今所称尧舜 者,徒名其尘垢秕糠耳。”于是“至人的尘垢秕糠”变成了“尧舜的尘垢秕糠”。 庄子对尧舜的贬斥,被曲解成抛弃尧舜的尘垢秕糠,继承尧舜的精华神髓。 [34]庄子之“当代”,为后人之“轴心时代”。 [35]详见绪论《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 [36]“天”下旧衍“下”字。郭象为自圆曲注而妄增。 [37]称崇敬之人为“天”,《外篇·在宥》有数例。“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 之谓天矣!(中略。)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耶?天忘朕耶?(中略。) 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 [38]张湛伪《列子》也抄袭了《逍遥游》此节,注《列子》的清儒秦恩复,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地辨析曰:“尧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乃临汾之姑射山, 非列姑射山也。(中略。)二山之名混淆已久,恐误后学,故详识于此。”秦恩 复认为庄子多写了一个“往”字,遂为庄子修改文章,引为“尧见四子”。 (以上节选,原为《逍遥游奥义》第二部分,标题新拟。拙著《庄子奥义》的大 量论据皆入注释,前选片断均删注释,今将相关注释一起摘出。) (XYS2007112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