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读出一副坚硬的骨头 王三堂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书分为四类:一是沙漏,进去多少,流出 多少,头脑中毫无痕迹;二是海绵,全盘吸收,挤出来原封不动,甚 至还脏了些;三是滤豆浆的布袋,豆浆流出来,留在里边的全是豆渣; 四是采宝石的苦工,淘汰矿渣,只拣纯净的宝石。这种划分无疑是准 确生动的,但我认为还是不够。“采宝石”式读书固然是一种高层次 的读书,但很难说是“最高层次”。因为“宝石”是自然界固有之物, 采之不会增,不采也不会灭,况且“采宝石”辛苦倒辛苦,但终究算 不上创造。故最高层次的读书应是“采矿、冶炼、加工”,并不断地 产生出新的产品。即读书要读出智慧,读出思想,读出创造来。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不然。读好书,会读书,则“开卷 有益”,否则肯定有害。“尽信书不如无书”,正是因为没有读出自 己的见解、自己的判断。有些人“读死书、死读书”,以致造成“读 书死”,成了“书呆子”、“腐儒”和“书架子”,也都是读进去了, 而没有读出来,没有读出思想来的结果。   古人曰人人皆可为尧舜,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定意义 上讲,此言不谬。其实人都是可以称为天才的,起码在某一个方面是 如此。在天才的书籍里,你常可读到特别令人信服的情节、语言和思 想,而你和它又是那么“面熟”。为什么?因为有共鸣。什么叫共鸣? 就是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你没有把它记录、归纳、提炼出 来而已。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思想。这不全在你读了多少书, 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否又创造了新 的知识。所以有人说:“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有转化为思想、能力, 才能成为力量。”这是有道理的。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 之一,而他们却把死读书,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比喻为“驮着很 多书本的驴子”。   鲁迅先生说过,“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 而那趣味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人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其实鲁迅晚年体重不过三四十公斤,衰弱得很,说他骨头硬,实际上 是他的思想硬。而他的思想硬正是读书读到最高层次的结果。 中国青年报 2000年2月15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