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闲读无聊记--西厢 江鸟   明初贾仲明曾说过: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虽 说这是一家之言,但基本上也得到了后人的默认。   《西厢记》金圣叹评本的流传较广,但据说扫叶山房本是最 好的,因为它除了金评外,还有唐伯虎文韵和祝枝山的评论,在 当年是非常流行的。不过现在风水仿佛轮过来转了,金圣叹大有 压倒东风的趋势,林语堂说,金圣叹的才气文章,在今日看来, 是抒情派,浪漫派。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才气横溢,尽可 入文。   尽管好评如此如潮,本人还是不敢恭维,倒不是想否认他的 横溢,只是对于评本一事持有偏见,认定那是件画蛇添足费力不 讨好的事。不管是红楼的脂评,还是西厢的金评,其实只要你们 受累把难繁字和典故出处注明一下就行了,其他的俺们都看得懂 。偶尔你们想感慨一下,也没人拦着是吧,就是别把每句话下面 都放上一大堆酸里吧叽的东西。   《西厢记》用贾宝玉的话说,真真这是好书,而林黛玉虽然 也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但可没象宝玉那么直接,只说道果 然有趣。于是宝玉一高兴不禁打了个比方,无外就是那句,多愁 多病的身,倾国倾城的貌而已,结果不得了了,黛玉一听登时就 把眼圈气红了,少不得宝玉发誓赌咒地赔不是。后来也不过是又 赞了紫鹃一句,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结果 惹出来的祸事,足足写了两回。   虽说咱们林妹妹小性吧,但这么三番两次地因为《西厢记》 里的片言只语大动干戈,迅雷不及掩耳,看情形绝不是平时含酸 拈醋敲打宝玉的惯用手法,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西厢记》剔掉评注,其实没有多长,象林妹妹那样的身体 都能一口气读完,所以答案也不难找。   那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直以为才子佳人,花前 月下,眉眼相留,就算私定终身了,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象《西厢 记》那样的前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未婚同居,生米先煮成熟饭 。难怪咱们林妹妹生气,当然,估计宝玉也不是唐突他妹妹的意 思,少男少女两情相悦总得找个话点破吧。   《西厢记》从头到尾,如果愿意的随便抄两句,就是一首极 美妙的爱情诗歌,赠帕题词,鱼雁往来,最合适不过。再谱上曲 ,琴瑟相和,还用得着那种什么爱爱爱不完的结巴歌吗?   对于《西厢记》还有一种更为严肃的见解,虽然让人疑窦重 生但并不影响它在各种版本前言里的普及。最不解的是,王实甫 创作《西厢记》的时候,如果整天想着要深刻揭露封建道德的虚 伪残酷,就不该写成这样,太不够革命了。还有张生和崔莺莺, 虽然提前成为夫妻,但也没觉悟到要反抗封建礼教吧,反抗完了 ,他们靠什么生活呢?不知这些用他们的思想性怎么解释。   《西厢记》文虽不长但佳句连连,出场人物虽不多却个个写 得妙,从眼到心,活脱脱,淋漓尽致。   头一出张生初遇莺莺,犹如晴天霹雳,惊为天人:“蓦然见 五百年风流业冤。颠不刺的见了万千,这般可喜娘罕曾见。我眼 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去半天。”   [后庭花]你看衬残红,芳径软,步香尘,底印儿浅。休提 眼角留情处,只这脚踪儿将心事传。   张生一见钟情已狂,莺莺相思难却自思量:“独见了那人, 兜的便亲。我前夜诗,依新韵,酬和他清新。”   [鹊踏枝]不但字儿真,不但句儿匀;我两首新诗,便是一 合回文。谁做针儿将线引,向东墙通个殷勤。   当然是红娘:“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有意思,小 女子春心动矣?   [油葫芦]一个憔悴潘郎鬓有丝,一个杜韦娘不似旧时,带 围宽过了瘦腰肢。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 线,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断肠诗。笔下幽 情,弦上心事,一样是相思。   老夫人赖婚,棒打鸳鸯。红娘女孩儿有志气,做成美事:“ 你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脑背后将牙儿衬 着衫儿袖。怎凝眸,只见你鞋底尖儿瘦。”   [东原乐]相思事一笔勾,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密爱幽欢 恰动头。   只可惜好事多磨,一波三折。老夫人有命,张生求取功名后 才可配娶:“方才还是一处来,如今竟是独自归。归家怕看罗帏 里,昨宵是绣衾奇暖留春住,今日是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应无 计,一个据鞍上马,两个泪眼愁眉。”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劳燕分飞,恨满愁肠。好在老天有眼,张生不负,登科及第 ,荣归故里:“门迎驷马车,户列入椒图,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 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   良姻佳偶,世人求之。人生如戏,皆大欢喜。[清江引]永 老无别离,万古常圆聚,愿天下有情的多成了眷属。博得个美满 幸福好事终吧。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