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张五常为什么这样“热”?——妖魔化学术的背后 猫头鹰 2002年4月1日晚上7点半,一位顶着满头卷曲而又凌乱的银发,酷似卡通人物的 老人携夫人登上了“西南财大”的“名流讲坛”。 几乎留不出一点缝隙的礼堂 里顿时热闹起来,前排的学生一拥而上,将一旁陪同的赵德武副校长挤到拐角, 后面的学生无法挤到前面,就同声高喊“张五常!张五常!张五常!”面对此情 此景,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主持人曲向东感叹,“这情形我们只能在大牌 娱乐明星的演唱会上才能见到,张五常太热了,简直就是一颗学术明星。”一位 女生更是抑制不住兴奋地说:我们喜欢张五常就像喜欢周星驰,看张五常的经济 学散文《卖桔者言》就像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4月23日下午,这位叫张五常的“学术明星”又来到了北京,出现在国家经贸委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外名家系列讲座”的讲堂上。与以往不同的是,讲 堂里竟然树起了一个写着“预祝张五常教授竞夺诺贝尔奖成功,为中华民族争光” 的大屏幕。张五常仍像以前一样,“手无讲稿,口若悬河,讲堂里座无虚席”, 讲堂外也挤满了“张五常迷”。晚上,张五常又应邀做了第二次演讲。两次演讲 时间都超出了原定的两个小时。 4月24日下午1点,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人潮涌动,张五常——这位似乎不 知疲倦的老人又在北大学子的欢呼声中,夫唱妇随,信步走进郎润园里。这次场 面似乎更为壮观,由于二楼报告厅仅有二百余个座位,无法满足北大学子的需求, 于是张五常的报告改在报告厅走廊进行,学生们站在院子里听讲。张氏夫妇坐在 走廊的栏杆前,两侧和后面都坐满了教师和记者,那阵势就好像臣民们在向他的 皇帝“三呼万岁”,张氏夫妇俨然就是“皇帝皇后” ,煞是“过瘾”。如此场 面使在场的记者都大为惊叹,《经济观察报》的记者说:“北大经济研究中心曾 接待过数位诺贝尔奖得主,但这样的场面却未曾有过。” 下午四时许,北大的演讲结束,晚上七点左右张五常夫妇又风尘仆仆地来到南开 大学,准备给南开学子设坛布道。风闻五常将至,下午三点多,许多南开学子就 等候在学术报告厅外,五点多报告厅的门一开,学生便蜂拥而进,笔者五点半到 报告厅时,已是“座无虚席”,幸好前两排还有专门为嘉宾和记者预留的座位, 笔者设法“混”了进去。未及七点,三百座位的报告厅已挤了七百多人,门外也 挤满了学生,约七点半左右,五常夫妇携手走进报告厅,全场欢呼,许多挤在过 道里的学生冲上讲台,席地而坐,将五常夫妇和主持人围在了中间。 类似以上“众星捧月” 的盛况“已在中国的高校重复了十余遍。去年以来,张 五常从中山大学讲演到辽宁大学,于大江南北掀起一阵阵张五常旋风”,他所到 之处,听者云集,每次演讲之后,好多学生还拿出笔记本和五常先生的著作,纷 纷请五常先生为之签名,其势决不亚于周星驰,如果杜威在世,也会“汗颜”。 张五常究竟何许人也?竟让大陆学子如此为之痴迷? 张五常,号称“华人第一经济学家”, 1959年他入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 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其间还修了赫什莱弗、波文等大师的课,三位都 是20世纪最出色的价格理论大师。1967年获博士学位。 1967年—1969年,任职 于芝加哥大学, 60年代的芝加哥大学可谓人才济济,那里聚集了像科斯、弗里 德曼、Knight、巴塞尔、布坎南、斯蒂格勒、舒尔茨等执世界经济学牛耳的大师 们,张五常和他们形成了亦师益友的关系。他和科斯更是交情有加,由于两人对 产权问题都有浓厚的兴趣,经常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69年,张五常又出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 2000年,任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自1999年始,张五常开 始在大陆各大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巡回演讲,各大媒体也纷纷煽风点火,互联网 上更是热闹纷繁,“张五常热” 持续升温。  正当“张五常热”如火如荼之际,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夏业良先生 向张五常发难。 2002年1月,《文汇报》和《经济学茶座》杂志先后刊发了夏业良先生《对张五 常热的一点冷思考》、《给张五常热降温》,此两文不啻给“张五常热”扔了一 枚“炸弹,使本来就已热闹纷繁的经济学界和媒体更加喧嚣。由此引发了一场关 于“张五常热”的大混战。 张五常,一个经济学者,为什么能够像明星一样热遍大江南北?相信这是值得每 一个学人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编辑,笔者也斗胆提一点自己的看法,力求 理性地审视“张五常热”,为学术界,也为社会尽点绵薄之力。笔者以为,除了 张五常确实为经济学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外,张五常热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是引发“张五常热”的直接原因。 大概是从2001年开始,有关媒体开始报道张五常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消息, 更有报道说,诺奖委员会2000年就已开始收集张五常作品,时间已“持续了一年 以上,“包括《卖桔者言》、《香港之谜》、《民主与交易费用》、《经济解 释》、《产权与民主》等数十万字的作品,都被诺奖委员会搬到了瑞典。” (《江南时报》2002年03月28日第三版) 。而某些业内人士也认为 “由于张五常 在新制度经济学方面开创性的突出贡献,在最近两年可望成为首位问鼎诺贝尔经 济学奖的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一位在内地的亲密朋友更是把“张五常将获诺 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说得有声有色:“在去年,张五常就被数位西方经济学界权 威人士推荐,差点入选。”这位人士还解释说:“张今年还被关注是有道理的: 诺奖候选者一般都会经历意外‘落选’,获奖者年龄多在70岁左右。一对照,张 五常的条件‘好极了’。由此他断定:“张五常获奖就在这两年。”据说:“诺 奖委员会对张五常的密切关注,在海外经济学圈里早已不是秘密。” (《江南时 报》2002年03月28日第三版) 对于张五常要获得“张五常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报道和传言,他本人不但 未予否认,而且向记者证实“确有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有关人士在收集他的资料”。 在辽宁大学讲演时,他还进一步说:“曾经有一位和诺贝尔很有关系的人,他要 我把我写过的论著整理一下,或者把我的思想写成一本英文书,去增加那个拿诺 贝尔的机会。” 但是所有关于“张五常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消息或报道,不是来自其朋 友,就是出自张五常之口。为证实这一传言,北京青年报记者董伟还于4月8日通 过电话采访了负责诺贝尔奖评选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答复说:在 委员会作出决定之前,候选人的任何资料都是个秘密,他们不对任何传闻作出评 论。看来,“张五常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至今仍无确凿证据。但是就是这 一“无法证实的说法” 却引发了新一轮的“张五常热”。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会像中国人这样如此渴望获得贝尔奖名,仅仅一个“无 法证实的‘提名奖’传说”就使得人们如此激动,如此兴奋!媒体正是看准了中 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诺贝尔奖情结”,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牵着中 国年轻的学子们为张五常呐喊,为张五常疯狂!于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自尊(实 际上是自卑)心理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媒体也跟着“热闹”了一番。然而,热闹 是他们的,我们最终能获得什么呢?难道张五常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中 国的经济学水平就进入了世界前沿?我们的学术水平就得到了巨大提高? 在“张五常热”中,其“学界老顽童形象”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更是帮 了张五常大忙。当然我们不否认张五常早年的学术成就,但仅靠学术是怎么也不 会使他成为“学术明星”的。而且张五常很有一套自我宣传、自我推销的技巧。 他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读书和工作,他的老师和同事好多都是当 时执世界经济学界牛耳的大师级人物,其中很多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张五 常的早期的学术作品如《佃农理论》等也确实产生过影响,所有这些都成为张五 常自我宣传和推销的资本,而别人是很难具有这种资本的。张五常几乎每次演讲, 都如数家珍地把这些大师搬出来,再配以自己和他们交往的逸闻趣事。在缺少产 生大师环境的条件下,青年学生们听了张五常的演讲后心生羡慕,进而产生崇拜 之青也就是必然的了。 张五常 “三招两式”的治学经验颇似金庸武侠小说里的“秘籍真经”。在张五 常看来,经济学真正顶用的就“三招两式”: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 需求定 律和机会成本。只要掌握了这些,对经济现象便能手到擒来,便能“无敌于天 下”,成为“经济学江湖”的“武林高手”。中国大陆学子从小惟课本是从,读 大学后,各种复杂的理论纷至沓来,疲于应付,忽然遇到一位远道而来的“高人” 传授“三招两式” 的“秘籍真经”,于是相见恨晚。如前所述,张五常关于中 国问题的一些言论也都惊世骇俗:他主张中国应放开金融,取消外汇、户口管制 以及其他政府管制,取消关税;主张以中国青年为本位的货币制(实际上是取消 货币本位制);主张中国应当走激进式的改革道路。青年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 物快,但易偏激,而张五常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论恰恰点燃了部分青年人的偏激思 想。 张五常的老顽童形象也颇讨人喜欢。有位叫王定金的网友曾把张五常比做金庸 《射雕英雄传》中的江湖老顽童周伯通,这一比喻实在是妙不可言。这边位网友 写道:“周伯通可真是位‘为老不尊,教坏子孙’的榜样,自己有足够骄傲的江湖 资本,却从不当一回事,整天干些偷鸡摸狗之事。凭着大师级的武功……周伯通遨 游天地,只将人间天地,当是一座供他嬉戏的大公园,他海上骑鲸,简直如神仙 中人……老顽童一生在玩中度过……永远兴高采烈,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充满好 奇心,一刻不肯停下来。到了90多岁,还要养蜜蜂,不通事务,天真得像儿童一 样……他是王重阳的师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前辈,可是他从不当一回事。兴 趣起时找些好玩江湖青年结拜,简直是乱了辈分。”“张五常六十多岁了,当然 是还没到《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的年龄,但确实是有老的资本了。看他书中透 露语气,他的演讲,他的日常用语,甚至他的经济学,却又真是个老顽童翻版。” 确实,张五常经常是口无遮拦,全然不顾人情世事,得意之时便大呼“过瘾”, 如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自我吹嘘道:“关于企业的文章,一年有几百篇,你问 我的话,我就会说,只有我那篇是对的。我为什么这样肯定呢?因为我花了很多 时间在工厂里,对于那些计件工资合约我了解得很详细,我是拿着事实来分析问 题,我不是在数学上绕圈子。所以我知道我这篇文章一定是最对的。”“我日日 夜夜地写,刚一写完,我就知道,这篇文章一定可以传世。于是我仰天大笑!” 活脱脱一个老顽童的形象,一点也不像个学者。正是由于张五常的老顽童形象, 每次演讲都逗得听众笑声不断,于是早已厌倦了整日呆在象牙塔生活的青年学生 都乐得前来凑个热闹。 在“张五常热”中,媒体再一次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可以说,是媒体把张五常 塑造成了“学术明星”,塑造成了一个公众人物。威廉姆斯曾经把人类对媒体的 使用归结为四种类型:其一、父权主义,即国家以民族利益为借口操纵媒体;其 二、权威主义,即媒体被用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其三、商业主义,即媒体以积 累财富为主要目标;其四、民主模式,其中人民介入和双向对话成为最重要的特 征。威廉姆斯指出,如果现代社会以第四种方来使用媒体,那么,一个有创造性 的、民主的、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共同文化”将会产生。我们当前的媒体就处 在第三种类型,在商业主义的狂欢中,媒体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他们通 过编码/ 解码(encoding/decoding)过程,把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幻化为 一种符号(“张五常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张五常获奖就在这两年”是一 种象征性的符号),让人们沉醉其中,使人们丧失了理性 。实际上,媒体是在 制造着人们的需求,他们看中了张五常的“可塑性” (“三招两式”理论、老 顽童形象和狂傲不羁的个性都是可塑性的“材料”),肆意渲染,把一个个未经 证实的传说和张五常个人信口抛出的“狂言”改造成“事实”。在这个过程中, 张五常和他的听众以及经济学界都被媒体愚弄了,而媒体则为自己积累了财富, 实现了商业主义的目标。由此可见,“张五常热”与其说是一个学术事件,不如 说是媒体制造的一个“神话”。在这一过程中,学术性不仅被剥离,而且被妖魔 化了。 最近,天津人民出版社又加入到“张五常热”中,他们出版的《狂生傲语张五常》 客观地展现了上述围绕张五常热引发的学术争鸣及其前前后后。通过这本书我们 会进一步认识到学术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