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破碎的就让它破碎 王朔   我不知道该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信丁天在《后记》中说过的话:“真正把自己放 到小说里去。”这小说中有一种让我不舒服的东西,想来想去那是看到某种真实或 曰真相的感受。我也并不愿意、不习惯和真相太近————我习惯把理想的生活、 我指小说中的人和事想象成激烈的、动荡的和充满因果关系以及可能导致死亡的, 好像这才值得抒情并且像一部小说。   其实我也知道那不是真实的生活。学习写作似乎一定会失去对真实生活的兴 趣,或者说不再会被真实生活满足,一定要赋予意义,改变事实,所谓“让想象力 插上翅膀”。听上去好像是一种更认真的态度,但我摆脱不掉一种怀疑:为谁这样 做呢?为小说?小说是一个科学体系吗,像一棵树那样自给自足,它要求想象力像 树,要求开花是它维持自身生存必需的代谢?为读者?像妓女一定要为嫖客提供花样 百出的技术和狂放感,否则就是不敬业拿钱不办事?   如果这都不那么肯定,那就只剩一个理由:为自己。自己对自己的生活不满 意,希望通过主观的书写至少在想象中过上理想的生活。我就是这样对待书写和生 活的关系的。我读过的大部分小说,都可以看到作者在其间一个劲儿地努,这反过 来也培养、固定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读过丁天的《玩偶青春》,首先觉得他是新手,其次觉得他胆儿大,老手且精 于写作是不敢也不会这么老实地处理自己的感情经历的。他似乎用生活经验给自己 的书写范围筑起了一道围墙,围墙里长着多少就指给大家看多少,谨言慎行,不越 雷池一步。破碎的就让它破碎,仅有的线头就在线头断掉那里戛然而止,并不多情 地将其发展为完美的事件。   他的对话也大都是就事论事,平白如水的,不抖机灵,音节也不铿锵,似乎惟 恐读者流连,不留神动了兴致。   他哪儿来的这份自信呢?一个爱情故事,不煽情,没有骇人听闻的感官体验, 也不仔细强调这经验的独有性,一句话:没有那个“伤心捧出自己”的姿态。 ————这还是我们习惯看到的那种爱情故事吗?   我认为他不会写言情,认为他过于冷漠,既不爱自己也不爱任何人,尤其不爱 女人。我们是准备跟着你心碎一把的,手绢都准备好了要痛哭一场的,结果越看越 冷静,越看越出戏————我看到了感情的无聊,男人和女人,人和人的其实互不 需要;那些我们珍视的、千百代一路夸耀下来的、一说起来大家都眼泪汪汪、伟大 的、动人的人际关系,其实都不存在,只是我们那么想,越渴越吃盐,它才跟真事 儿似的有了眉眼,像一个远古神话,口口相传,煞有介事,最后变成了全民信仰, 后来的人也不由自主跟着信了。   丁天泄露了天机,按咱们的规矩,泄露天机者是要遭天谴的。天谴是谁?就是 人民,在小说这一行中,人民的代表叫读者。现在不是流行“读者崇拜”?跟小时 候打群架似的,哪头人多哪头就显得厉害。正义在不在手另说,那股起哄劲儿倒是 确实是显得有来头儿。   还有一种可能,丁天压根就没往歪处想,老老实实发生了,就老老实实那么依 葫芦画瓢写了,那就算他浑然天成,算我见缝下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