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是 扬 州 人 ·朱自清· 有些国语教科书里选得有我的文章,注解里或说我是浙江绍兴人,或说我是江苏 江都人--就是扬州人。有人疑心江苏江都人是错了,特地老远地写信托人来问我。我 说两个籍贯都不算错,但是若打官话,我得算浙江绍兴人。浙江绍兴是我的祖籍或原 籍,我从进小学就填的这个籍贯;直到现在,在学校里服务快三十年了,还是报的这 个籍贯。不过绍兴我只去过两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除先母外,没一个人会 说绍兴话。 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东海就是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我就 生在海州。四岁的时候先父又到邵伯镇做小官,将我们接到那里。海州的情形我全不 记得了,只对海州话还有亲热感,因为父亲的扬州话里夹着不少海州口音。在邵伯住 了差不多两年,是住在万寿宫里。万寿宫的院子很大,很静;门口就是运河。河坎很 高,我常向河里扔瓦片玩儿。邵伯有个铁牛湾,那儿有一条铁牛镇压着。父亲的当差 常抱我去看它,骑它,抚摸它。镇里的情形我也差不多忘记了。只记住在镇里一家人 家的私塾里读过书,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叫江家振。我常到他家玩儿,傍晚和他 坐在他家荒园里一根横倒的枯树干上说着话,依依不舍,不想回家。这是我第一个好 朋友,可惜他未成年就死了;记得他瘦得很,也许是肺病罢? 六岁那一年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后来又迎养先祖父和先祖母。父亲曾到江西做 过几年官,我和二弟也曾去过江西一年;但是老家一直在扬州住着。我在扬州读初等 小学,没毕业,读高等小学,毕了业;读中学,也毕了业。我的英文得力于高等小学 里一位黄先生,他已经过世了。还有陈春台先生,他现在是北平著名的数学教师。这 两位先生讲解英文真清楚,启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只恨我始终没有将英文学好,愧对 这两位老师。还有一位戴子秋先生,也早过世了,我的国文是跟他老人家学着做通了 的。那是辛亥革命之后在他家夜塾里的时候。中学毕业,我是十八岁,那年就考进了 北京大学预科,从此就不常在扬州了。 就在十八岁那年冬天,父亲母亲给我在扬州完了婚。内人武钟谦女士是杭州籍, 其实也是在扬州长成的。她从不曾去过杭州;后来同我去是第一次。她后来因为肺病 死在扬州,我曾为她写过一篇《给亡妇》。我和她结婚的时候,祖父已经死了好几年 了。结婚后一年祖母也死了。他们两老都葬在扬州,我家于是有祖茔在扬州了。后来 亡妇也葬在这祖茔里。母亲在抗战前两年过世,父亲在胜利前四个月过世,遗憾的是 我都不在扬州;他们也葬在那祖茔里。这中间叫我痛心的是死了第二个女儿!她性情 好,爱读书,做事负责任,待朋友最好。已经成人了,不知什么病,一天半就完了! 她也葬在祖茔里。我有九个孩子。除第二个女儿外,还有一个男孩不到一岁就死在扬 州;其余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曾在扬州老家住过多少年。这个老家直到今年夏初才解 散了,但是还留着一位老年的庶母在那里。 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现 在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已自称为扬州人;我比起他们更算是在扬州长成的,天然更该 算是扬州人了。但是从前一直马马虎虎的骑在墙上,并且自称浙江人的时候还多些, 又为什么呢?这一半因为报的是浙江籍,求其一致,一半也还有些别的道理。这些道 理第一桩就是籍贯是无所谓的。那时要做一个世界人,连国籍都觉得狭小,不用说省 籍和县籍了。那时在大学里觉得同乡会最没有意思。我同住的和我来往的自然差不多 都是扬州人,自己却因为浙江籍,不去参加江苏或扬州同乡会。可是虽然是浙江绍兴 籍,却又没跟一个道地浙江人来往,因此也就没人拉我去开浙江同乡会,更不用说绍 兴同乡会了。这也许是两栖或骑墙的好处罢?然而出了学校以后到底常常会到道地绍 兴了。我既然不会说绍兴话,并且除了花雕和兰亭外几乎不知道绍兴的别的情形,于 是乎往往只好自己承认是假绍兴人。那虽然一半是玩笑,可也有点儿窘的。 还有一桩道理就是我有些讨厌扬州人;我讨厌扬州人的小气和虚气。小是眼光如 豆,虚是虚张声势,小气无须举例。虚气例如已故的扬州某中央委员,坐包车在街上 走,除拉车的外,又跟上四个人在车子边推着跑着。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指出扬州 人这些毛病。后来要将这篇文收入散文集《你我》里,商务印书馆不肯,怕再闹出“ 亲话扬州”的案子。这当然也因为他们总以为我是浙江人,而浙江人骂扬州人是会得 罪扬州人的。但是我也并不抹煞扬州的好处,曾经写过一篇《扬州的夏日》,还有在 《看花》里也提起扬州福缘庵的桃花。再说现在年纪大些了,觉得小气和虚气都可以 算是地方气,绝不止是扬州人如此。从前自己常答应人说自己是绍兴人,一半又因为 绍兴有些憨气,而扬州似乎太聪明。其实扬州人也未尝没憨气,我的朋友任中敏( 二 北)先生,办了这么多年汉民中学,不管人家理会不理会,难道还不够“憨”的!绍 兴人固然有憨气,但是也许还有别的气我讨厌的,不过我不深知罢了,这也许是阿Q 的想法罢了?然而我对于扬州的确渐渐亲热起来了。 扬州真象有些人说的,不折不扣是个有名的地方。不用远说,李斗《扬州画舫录 》里的扬州就够羡慕的。可是现在衰落了,经济上是一日千丈的衰落了,只看那些没 精打彩的盐商家就知道。扬州在上海被称为江北佬,这名字总而言之应该表示低等的 人。江北佬在上海是受欺负的,他们于是学些不三不四的上海话来冒充上海人。到了 这地步他们可竟会忘其所以的欺负起那些新来的江北佬了。这就养成了扬州人的自卑 心理。抗战以来许多扬州人来到西南,大半都自称为上海人,就靠着那一点不三不四 的上海话;甚至连这一点都没有,也还自称为上海人。其实扬州人在本地也有他们的 骄傲的。他们称徐州以北的人为侉子,那些人说的是侉话。他们笑镇江人说话土气, 南京人说话大舌头,尽管这两个地方都在江南。吴语他们称为蛮话,说这种话的人当 然是蛮子了。然而这些话只好关着门在家里说,到上海一看,立即就会矮上半截,缩 起舌头不敢啧一声了。扬州真是衰落得可以啊! 我也是一个江北佬,一大堆扬州口音说是招牌,但是我却不愿做上海人;上海人 太狡猾了。况且上海对我太生疏,生疏的程度跟绍兴对我也差不多;因为我知道上海 虽然也许比知道绍兴多些,但是绍兴究竟是我的祖籍,上海是和我水米无干的。然而 年纪大起来了,世界人到底做不成,我要一个故乡。俞平伯先生有一行诗,说“把故 乡掉了”。其实他掉了故乡又找到了一个故乡;他诗文里提到苏州度过他的童年,所 以提起来一点一滴都亲亲热热的,童年的记忆最单纯最真切,影响最深最久;种种悲 欢离合,回想起来最有意思。“青灯有味是儿时”,其实不止青灯,儿时的一切回忆 都是有味的。这样看,在那儿度过童年,就算那儿是故乡,大概差不多罢?这样看, 就只有扬州可以算是我的故乡了。何况我的家又是“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呢? 所以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该算是扬州人的。 ---- 校对:方舟子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