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甘德怀事件”评论:北大声誉毁于官僚主义 夏张 2004年08月05日青年时报   面对“甘朱考博”事件,善良的人们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甘德怀向北 京大学研究生院和各级管理部门申诉和反映这次招生不公现象的过程中,为什么 原来能够妥善解决的问题朝着日益令人遗憾的方向发展?正如朱苏力教授在回应 甘德怀质疑时指出的那样,这个事件已经对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造成很大 伤害。那么,究竟是谁,让“这个事件已经对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造成很 大伤害”的呢?   为此,让我们对这个事件中的各方“贡献”做一番评估。   首先,让我从法学家萧瀚在反省此事件时的一番见解谈起。萧瀚说:“由于 甘德怀既代表了旧制度的利益,也代表了社会教育需求的利益,而北大又在招生 操作上违规,这使得甘德怀事件所引发人们关注的旧制度与改革的冲突这一更加 本质的问题被转移、被弱化,甚至被架空,在这样的情境下,冲突应该引发的制 度变迁,其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就无从断定了。”   依照萧瀚的逻辑,朱苏力教授无意中成为制度改良的“英雄”,而甘德怀们 成了制度改革的阻力。   但是,在我看来,无论在事件之前,还是在事件之后,朱苏力仍然是朱苏力, 他作为博士生导师的权利和权力仍然值得我们尊重,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创 举”,但他既不是制度改良的“英雄”,也不是旧制度的“牺牲品”。   同样,我不赞成萧瀚对甘德怀的评论。甘德怀和同情甘德怀的网民们在批评 朱苏力时,包括在强调程序正义时,并没有把自己等同于“旧制度的维护者”, 他们不是旧制度利益的“代表”。在指责或同情甘德怀和维护旧制度之间不存在 因果联系。因此,萧瀚有陷害甘德怀之嫌。甘德怀及其同情者不是北京大学声誉 的破坏者,恰恰相反,他们质疑这次招生的公正性,正反映了他们对北大传统和 北大精神的热爱。他们在同情甘德怀时从没有想过要损害北大声誉,恰恰相反, 他们为今天的北大感到伤心,感到忧虑。   因此,尽管站在朱教授一方的人认为,甘德怀毁了北大的声誉,因为甘德怀 不负责任地把自己的考博失败经历公布于众,以唤起广大网民的同情,进而把网 民对现行博士考试制度沉积已久的不满转向北大,网络和媒体对这个事件的广泛 讨论好像真的已经演变成“口水战”,演变成对北大的无端指责和伤害,好像那 种声讨是博士生入学考试失败者对现行考试制度的无意识反叛,北大、北大法学 院和朱苏力们好像真的成了不良旧制度的替罪羊,因为甘德怀们没有把失败归结 于现行的制度设置,而是归结于这项制度的具体操作者。但是,事实上,毁灭北 大声誉的既不是甘德怀,也不是甘德怀的同情者。   另一方面,在广大网民看来,是朱苏力教授毁了北大的声誉。诚然,朱苏力 在一定程度上给北大声誉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不应过于夸大。因为朱 苏力破坏的主要不是北大声誉,而是北大的现行考试制度。朱苏力的确有“妖魔 化”现行制度的危险,为此在上一篇中,我不得不出来替中国现行制度说几句话。 对制度的尊重是我们从事一切公务的前提。博士生招生是一项公务,完成这项公 务的前提也是对该制度的尊重。朱苏力是现行考试制度的破坏者,但他没有从根 本上损坏北京大学的声誉。   排除了甘德怀和朱苏力是损坏北大声誉的主力之后,我要继续追问,究竟是 谁,败坏了北京大学的声誉?   我认为,败坏北大声誉的是躲藏在这个事件后面一直保持沉默的北京大学自 身,是超越甘德怀考生权利和朱苏力院长权力之上的北大更高管理层或校行政机 构,比如北大研究生院、检察院等等。正是这些校级职能部门的推委、扯皮、推 卸责任和官僚作风,一步一步地使朱苏力教授、北大法学院、整个北大在甘德怀 事件日益陷入被动。因此,是北京大学的高层管理者自己毁了北京大学。所以我 们不必感到奇怪,一直到今天,北京大学校方对此事仍然没有明确的表态,因为 它不知道该如何表态。 (XYS200408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