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后“甘怀德事件”的实然与应然   ——兼评苏力教授的东郭先生之举 作者:法律学子 转自一塌糊涂 BBS北大法学院版   甘怀德事件的发生,本来没有引起本人的多大关注,然而苏力教授发表了对 事件的声明之后,我开始注意这一事件,开始我有些怀疑那个声明是否为苏力教 授本人所作,前几天我无意中又看到了某媒体对朱教授的采访,朱教授“痛心” 地说不欢迎甘同志报考他的研究生,更加痛心其对北大法学院甚至北大的恶意中 伤。   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一位学者,往往把自身、学术的名誉 看得高于生命,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为自己、为北大不惜和后学晚进直接对质, 委屈辩解,其志可嘉,其意可表。   然而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其学术知识固然是我等难望其项背,但在这 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所表现出的社会经验及对网络口水之争特点了解的匮乏,因 而所表现出的“东郭先生”之举,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幼稚”。   近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朱、周二位教授,对北大法学院,对北大的肆意 诬蔑简直到了无以复加、肆无忌惮的地步,特别是矛头直指苏力教授,污蔑、辱 骂,无所不用其极,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因此,本文欲剑指此等网络无耻之辈并意欲为维护北大声望,捍卫公平正义 贡献微薄之力,并斗胆批评苏力教授在后“甘怀德事件”中所表现出的不成熟的 “东郭先生”之举。   一、关于后“甘怀德事件”的实然   “甘怀德事件”发生后,按照甘先生及各方论述,其行为表现事实已经没有 异议。   即甘怀德在复试被淘汰之后,不从自身的表现寻找原因,却一厢情愿的归罪 于主考官,自认为自己是受到了“暗算”,“不公平待遇”,进而推而广之的对 中国的“博士招生”制度的黑幕产生了“不满”的情绪,真是“先天下之忧而 忧”!其“忧国忧民”的良苦心态令我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麻木不仁”者真可谓无地自容!   然而遭受所谓如此“黑暗”待遇的甘先生选择了怎样的对策呢?作为一个法 律人,甘先生显然不可能不明白应该通过怎样的正当手段去应对这些事情,可是 甘怀德为了能上北大的博士研究生真可谓“殚精竭虑”,用尽了一切的“当地救 济”,不惜动用所有的关系,多次和苏力教授联系、谈话,向其施加压力,甚至 求助于陈兴良教授,妄图通过苏力教授、兴良院长的职权、地位达到自己读博的 目的。在此路不通之后,心胸狭隘的甘“博士”(在甘怀德心目中,此法理学博 士舍我其谁!干脆满足他的需求,直接称其为博士)开始不理智的运用“无赖撒 泼”手段,先是向北大纪委进行所谓的“告发”无果之后,甘“博士”展示了他 的“舆论造势”才能,“一把鼻涕两行清泪”的无辜知识分子形象在虚拟的互联 网空间上“勇敢的”揭发自己碰到的所谓“不公正”待遇,并潜台词的以“我不 入地狱,谁入地狱”、改革自我而始的中国“博士招生黑暗制度”揭发“先行者” 的姿态妄图登上“历史的舞台”。   可惜这不是“变法维新”,他在还没有完全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便“振聋 发聩”的呐喊出了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那么,在他的诬陷行为中,到底 是谁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这种武断的不公正“定性”在全体社会公众还没 有完全弄清事实真相之前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不公正”!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深入,在互联网日益深入人民生活的今天,有很多人 利用“炒作”来达到某种目的,已经不是件新鲜事情了。一些人,胸中没有什么 墨水,却偏偏喜欢“标新立异”,特别是以攻击某种权威,某些名人乐此不疲, 这种现象不幸在网络BBS上发展到了顶峰,因为网络ID背后隐藏的人是隐藏的、 无形的,故而我们看到有人利用此事大加渲染,动不动就扣大帽子,个别一些小 事被上升到全北大、全中国的怪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因此说,甘怀德事件的发生其实很简单,无外乎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一碰到别 人不买自己的账便勃然大怒,暴跳如雷,一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得罪我我 就跟他玩个“鱼死网破”得主儿用一种“泼妇”般“坐地泡”无赖方式“小丑跳 梁”,招来“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起哄架秧子”, 大加渲染的结果而已。   二、 从甘怀德的表现论不录取甘先生的必然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没有必要评论甘“博士”的复试过程本身是否完美公 正,因为事情的原委有待有关部门的结论,自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但由于以 上所述为甘怀德自述的事实和广大网民的有目共睹,我们在肯定甘怀德在此次事 件之后的一系列行为的真实性之后,我们不得不得出“甘先生不被北大录取的确 是必然”的结论。其基本理由在于甘怀德首先“品德”素质就不过关。   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已经是太“老生常谈”了,但就是这样一种“公知常识” 常常为大家所忽略,如果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再高,其道德品质败坏又有什么用呢? 博士虽然指的是学识的渊博,但首先是其他方面的条件是不言而喻的,包括道德。   纵观甘怀德的表现,其品质是否优良端显令人怀疑。首先是没有虚心好学的 品质。博士不同于一般的入学,博士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师的指导,因为 知识学习到这种层次,学术派别差异极大,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 学校具体哪位导师的影响,那么既然是来拜师了,就应当“谦虚谨慎”,至少以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承认自己的不足,老师的博学才可,这是作为学生 最起码的礼貌常识,决不是什么“曲意逢迎,阿谀奉承”,甘怀德显然是有点 “恃才傲物、怀才不遇、目空一切”的感觉,所以才对几位大师的人品、提问颇 不以为然,所以才对周旺生教授的所谓“不礼貌”打断耿耿于怀,全然不知自己 的回答显然离题万里。既然如此,何以不自立门派,何必要屈居于“他人篱下”? 在这一点上,我欣赏贺卫方先生的一句话“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处处不养 爷,爷自成一处”,很显然,甘“博士”是缺乏此种胸襟和魄力的,因此其实他 也就不配和他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恃才傲物”的周教授等北大前辈们共 同研究法律问题。   其次,甘怀德时候的“不达目的不罢休”,“得理不让人”的汹汹气势也为 人所不齿(这里的“理”当然是甘博士自认为的“道理”)。软硬兼施,实在不 行就“破罐子破摔”,在他看来,只有他是对的,笔试第一名没有通过复试就是 “不公平”,那么请问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取消复试呢?那样复试岂不成了 名副其实的“摆设”?!在事情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之前,甘先生就匆匆的不负责 任的向广大社会公众抛出了了自己“不公正的待遇”,这样的思维符合一个北大 博士生的思维吗?符合“实事求是”的宗旨吗?其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小农心 态一览无遗。   试想这样的人如果进入了北大法学院,那么真的是要天下大乱了!即使考博 士不出事,那么博士毕业你敢保证不出意外吗?总体来说,我们不妨借用龙博罗 索的“犯罪人”理论,据此说,甘博士这样的人是早晚要跳出来的,那么北大将 其拒之门外不得不说是有“先见之明”的,开玩笑,周先生的“理法学之父”是 白叫得吗?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常的判断力,令人拍案叫绝!   三、 关于苏力教授的“东郭先生”之行为评价   然而,在如何应对甘先生的“无理取闹”的问题上,苏力教授显然是缺乏经 验的,因而显得很被动。我不恰当的将此评价为“东郭先生”之举,甚至可以用 “农夫和蛇”的故事来做对比。   苏力教授无疑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是幼稚的、理想的。他试图通过“同情” 的姿态来表示对一个看似偶然其是必然的“落榜者”的安慰,然而苏力错误了, 对“狼”的同情显然是“引火烧身”,甘等人的矛头本来是指向周旺生教授的, 但自苏力教授和其解除之后,并本着对北大负责、对甘本人负责的态度发表一些 辩解之后,甘及其追随者的矛头就不遗余力的指向无辜的朱苏力教授,全然不顾 苏力教授对自己的开导和帮助。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不置可否的陈兴良教授本来也是当事人之一,但由于处理 得到,所以甘等人无法抓住陈教授的破绽进行攻击和诽谤,这也正是院长的高明 所在,在这一点上,苏力教授显然是缺乏一点火候的。   随后,苏力教授由于对网络现状知识的缺乏(自己说很少上网),对网上的 一些不正确言论也产生了错误的直觉,因此苏力教授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很“痛心” 此事对北大法学院、对北大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并不欢迎甘报考他的博士 生。   不知苏力教授是否意识到,此事根本就没有他想象得那么严重。由于网络 BBS的传播特点,决定了看似公正的社会舆论其实是一部分人刻意营造的一种 “公众舆论” 的扭曲。在我看来,甘怀德事件之后,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化名 以不同的名义到处张贴事件的分析真相,其文笔老辣,但略显雷同,不排除一人 所作所为的可能,照此看来,苏力教授及我们可能完全高估了某些人的道德素质。 另外一些人,早就对北大心怀不满,趁机跳出来以“救世主”的姿态说三道四, 自称主持公道,其实不过想满足一下挑战权威的欲望罢了。还有一些人,显然是 甘的利益相关者,要么其亲朋好友,“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借助网络的 责任化的薄弱,大肆进行人身攻击,还要标榜着“支持正义”,窃为广大公众所 不齿。   据我所知,大部分社会公众还是对此事持慎重甚至怀疑的态度,名眼者对甘 怀德的拙劣表现早已感到厌恶,拂袖而去,其余者大都将信将疑。试想百年北大, 能执中国学界之牛耳多年,怎会没有人文的积累?即使有所瑕疵,也是在所难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一些制度上即使有所漏洞,也非学者之错,更何况一 物必然有正反两个方面,有利必有弊,在评价一个制度之前,最好能把制度是什 么,为什么搞清楚再发表高见。   总之,对于此事,苏力教授是“东郭先生”在前,“草木皆兵”在后,授人 以柄,有点被动,但这并不影响大加洞穿苏力教授的对学生、对学校、对公众的 一片拳拳赤诚之心!   四、 关于后“甘怀德事件”的应然   其实在我看来,对于甘怀德事件的处理大可不必向苏力教授那样紧张,那样 声明。功过是非自有评说,制度的不公正,自有相关部门来处理,作为当事人, 应该力主回避,不便为此事过多为自己辩解,以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越抹越 黑。何况,苏力教授所面对的要澄清的“公众”其实就是要把事情“抹黑”的相 对方,对方的目标既然已经确定,这样的辩解也是徒劳的。   因此我赞成周旺生教授的做法,对此事不作出任何解释,黑的白不了,白的 黑不了,暗室亏心,神明如电,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我想自有人来把它弄清 楚。北大的老师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研究义务,不要为了这些本不应该属于 自己分内的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学术研究。   五、 结束语   这几天在北大上辅导班,深感众位老师热情洋溢、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远 不像某些人攻击的那样“黑暗无比”,其学术令人仰慕,其治学精神令人钦佩, 故而有感而发,是为此文。 (XYS200408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