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朱苏力学术权威的来由 看客 先要申明作为理科出身的学生,在甘朱事件发生前,对朱苏力其人一无所知,即使事件 发生后,也只是对事件本身比较关注。但是随着跟帖的与日俱增,除了对事件本身的澄 清、辩论,对苏力的学问也是抽丝剥茧般的逐层剖析。 对这些深层分析苏力学问组成的帖子,非常仔细地一一拜读,想必这些帖主一定是业内 人士,分析的透彻、明了。通过这些帖子,知道苏力的学问(或者说业内人士认为苏力 可称的上建树的学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翻译波斯纳的著作(借助经济学的方法研 究法学),其二是苏力自己提出的本土资源理论,就这些了吧?不知道理解的对否?至 于苏力在大大小小仪式上的致辞,应该不能算在学术论文中吧?以其煽情,可以归类到 文学作品,在未出现甘朱事件时,这些小文中透着赤诚,但是在事件之后看,未免有些 矫情、虚伪。 对于翻译别人的著作没有什么好说的,翻译的好坏与否,没看过,也不是业内人士,就 不说什么了。对于使苏力成名的本土资源理论,倒是有些想法。 通读了所有有关这方面的跟帖,以及跟帖后附的苏力本人的文章(如果有的话),让人 纳罕的是:苏力为了论述自己的理论,用的论据多数出自剧本里的人物(秋菊、山杠爷 )。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共同之处:先提出理论、收集 数据、分析数据,以努力证明或否定预设的理论(套用了经济学家曼昆的话)。两者都 是在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性来探讨各自领域的问题,只不过研究对象不一样,社会科学 研究的是人与人类社会本身,但是研究方法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科学可以称作 科学,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曼 昆语)。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是科学,他们都要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所不同的是自然科学家的 数据可以在实验室中收集,做各种各样的试验(许多条件是可控的);而社会科学学家 数据的收集很难在实验室里通过控制各种条件来收集,而需要在人类的已有的社会活动 中收集大量的数据(所以会有许多社会科学的调查报告),这些数据是不能事先控制的 ,从这个角度说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收集数据的难度要比自然科学学者大很多,能做社 会科学的大家,也要艰辛很多。而朱苏力的研究恰恰回避了这个艰辛的过程,他的理论 不是建立在大量的来自真实的社会本身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甚至统 计分析,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几个剧本中的情节上,这种理论的基础是否可靠、严谨?这 是不是就是一位网友所说的,在苏力的著作中丝毫看不出留洋美国的苏力接受过科学研 究方法训练的痕迹。这很奇怪,基于几个剧本就可以展开一个有关法学理论的研究,倒 是很轻松、随意的研究方式,恐怕只有在中国用这种研究方式可以成为法学大家,在其 他地方或许只能称作电影观后感、或者在高深一点,可以称之为来自一位法学研究者的 影评、剧评之类的东西。 他回避了这种艰苦的科学研究方法,接下来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意设置,因为并没有一 个客观的事实摆在那里,更没有一个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后的普遍规律放在那里,可以随 意根据自己的理论,随意捏造论据。而在解剖个别事例时,也如法炮制,按照自己的预 定理论,断章取义,乃至可以说出晚上十点,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见网友剖析苏力对延 安黄碟案的剖析),怪哉!苏力其实适合搞荒诞剧什么的,这样就不会有人质疑他为什 么不用比较艰苦的科学研究方法来作法学研究了。 接下来比较奇怪的就是苏力的学术权威是哪里来的了?一个根本不懂得科学研究方法的 人还可以做法学博导,那他指导的博士论文是不是也更像研究法学学生的电影观后感之 类的东西?国外的社会科学学者要是知道可以这样做学问,也许都会羡慕死了,不用费 尽心力的作各种各样的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建立模型,有可 能最后的数据分析结果不是支持自己的理论,反倒是要推翻自己的理论,这种痛苦的研 究、思维过程,是否可以被苏力及苏力的弟子们所接受?这从苏力弟子们毫无可贵的批 判精神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暗示。 那么苏力的学术权威到底是哪里来的?如果仅凭提出了一个理论就可以树立学术权威, 而这个理论又只是没有经过数据收集(具体的法学研究恐怕应该是真实案例的收集、真 实法规政策研究,我想,不知道对否?)、严密论证的一种说法,它是否可以被称为理 论?这未免有些荒诞,要是没记错的话,在自然科学上这只能称为假说,不能称为原 理、定律、理论什么的。稍有些阅历的普通人对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一 套看法,这些看法可以成为理论吗?显然不可以,没有经过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论证 ,只能称为个人的看法、观点。 这就有些奇了,苏力的学术权威哪里来的呢?有位朋友在基层法院工作,我和他提到了 最近北大法学院发生的这桩公案,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这件事情说的是朱苏力呀?我 早知道有这么档子事,但不知道和朱苏力有关”,从他大瞪着眼睛的神情,尽可看出朱 苏力这个名字在法律工作者中的影响。我们进而谈到了朱苏力的学问,朋友坦承自己从 来没有看过苏力的著作,只是知道他很有名,是法学界的大腕,苏力的哥哥应该师出西 南政法(当年中国法学研究的重镇,现在因为211工程等一系列原因,已经迅速被边缘 化,甚是落寞,国家教育投资走向了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校,过去一批以专业研究声 名卓著的高校,在教育部官员眼里不够“大”,地理位置又不够繁华,已经迅速被边缘 化,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求大、求全、求热闹、彰显政绩),但是没有苏力有 名,苏力从社会研究(见方舟子等的帖子)转而回国跑到了北大法学院作法学研究,或 许有法学科班出身兄长影响的痕迹(我是指苏力在回国后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上,不指 其他)。关于苏力在法学研究迅速窜红,朋友认为和他出任北大法学院院长有很大的关 系。这更像一个循环,北大法学院院长的学问能不牛吗?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潜意识 的设定,社会地位强化了其他的地位,以至于很多人并没有读过苏力的论著,而盲目将 其奉作权威,而苏力可以反过来借助这个传说中权威,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居高临下、激 扬文字、指点江山。至于是什么样的基石将他拖到了这个地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 结果,在官本位的中国,他已经站到了一个法学研究权威的制高点上,他的权威的远播 可以用传说的方式,而不是用严谨作学问的方式。 朋友对这个名字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悲哀,我们越来越没有独立 思考的能力,对于权威的盲从,不会让我们去问个所以然,不具有追问真相的勇气,在 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只有一种声音,都是不正常的,然而我们习惯了 ,从小我们习惯老师、家长告诉我们要怎样做,长大了我们习惯领导、权威告诉我们要 怎样,我们一直是听话的好孩子,可悲呀! 朱苏力的学问被一层层抽丝剥茧后,我们对权威是不是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 (XYS200408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