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谈谈“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   ——“甘朱事件”起源的文化分析   局外人   凡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北大人”恐怕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北大是“一流 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   对这种俗话加以评论,就好比房间里有一泡狗屎,你要不管它,它就在那里 臭你,你要去管它,就一定会搞脏你的手。我们从这句俗话的产生和流行就可以 知道,北大现在是一个什么样恶俗的品位。   在北大,人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不是你的身高,不是你的肺活量有多大,也 不是你的肱二头机和腓肠肌是否强壮,而是:“你本科是哪儿读的?”然后用探 究的眼睛盯着你。呵呵,调查出身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你到底是哭呢,还是笑好?平心而论,中国不是一个贵族 社会,贵族这个阶级在唐代就已经消失了。到了近代,中国向工业社会转型,更 和贵族心态格格不入。说句老实话,我认为贵族社会有他的好处,当然这个话题 不宜在此讨论。问题是,在中国这个平民社会,怎么凭空冒出了一群贵族?   难道高考分数如此神奇?几分几十分就可改变一个人的贵贱?不是说在贵族 社会也三代才培养一个贵族吗?再说了,有一个叫许智宏的人不是刚说了吗,能 力与分数也不成比例呀!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有人说了,北大可不一样,北大有一种氛围,在北大四年,熏陶四年,就跟 熏干肉一样,是会脱胎换骨的,重新做人的。就像新旧社会两重天,旧社会使人 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这都是发高烧的人说的胡话。再说,熏陶的标准也 很难说。是不是十八岁是最佳熏陶年龄?四年是最佳熏陶数目?有没有什么标准? 应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能不能拿一个标本,叫做最佳熏陶标本?有没有从一生 下来就在北大熏陶,一直熏陶到死的?如果有,这样的人应该送到北大医院,做 遗体解剖。   不说废话了。还有一点,那就是我并不认为北大和其他学校有什么不同。都 说“北大精神”,在我看来,只不过一个笑话罢了。民主?科学?平等?博爱? 或者是那个搞笑的只存在于传说中而从来没有现过真身的兼容并包?要么就是类 似于发楞功的什么“场”?   所谓的“兼容并包”是一个纯粹的谎言。它今天并不存在,在北大的历史上 也从来没有存在过。当年蔡元培为了反击保守派的攻击,拿辜鸿铭为例,作为自 己兼容并包的证据,没想到既骗了当时人,还骗了多少无知后生!象辜鸿铭这种 人,中文都说不顺溜,还想当遗老,这本身就是个笑话。他的存在,既是保守派 无能荒唐的象征,又宣传了学校当局无偏无私的立场,是蔡元培的精心之作,一 箭双雕。蔡元培玩政治出身,这点把戏只骗得了书呆子。   当年在女师大事件中陈源攻击鲁迅属于“某籍某系”,很能说明问题。当时 北大就是国文系一统天下,国文系又是浙江籍而且章太炎的门生把持,连蔡元培 都被左右。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周作人、黄侃、马裕藻、沈兼士,还有沈 尹默,这些人确实是中国当时教育界最大的势力所在。陈独秀,知道吧?沈兼士、 沈尹默兄弟和陈独秀的关系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陈独秀被沈氏兄弟推 荐,成就了他的辉煌事业,然后又是沈氏兄弟向蔡元培施加压力,迫使陈独秀离 开北大。哪来的什么兼容并包,从来都是利益关系起决定作用。   而这个所谓的“一流二流三流”口号的出笼,正是各种利益斗争平衡的结果。 北大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又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及其他资源,斗争之激烈可想 而知。自从52年院系调整,以往各高校之间人员的交流不再存在,各高校形成一 个极其封闭的系统,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高校的教师往往是本校 本科毕业留校。这种现象形成了“本校的”和“外面的”壁垒分明的现象,同时 也形成了“本校的”既妄自尊大又不自信和对“外来的”既鄙视又惧怕的心理。   这个口号不知是谁提出来的,估计由学生提出来的可能性不大。不管怎么说, 学生都是相对单纯的,不太可能提出这么恶毒的口号。它十之八九是那些五六十 年代留校,九十年代当上了教授和博导的人的杰作。   有一篇文章《两个北大 两个传统》(XYS20040819)说得很好:“1958年后, 北大规定,只有又红又专的学生才能留校任教,‘专’谈不上,许多人不学无术, ‘红’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心狠手辣整人。所以,1958年后北大留下了许多自 己培养的整人专家、捣乱分子,他们在北大兴风作浪捣乱不止。”这批人在八十 年代改邪归正,开始做了一点学问,但老一辈学者还在,他们没有权力。随着九 十年代的到来,他们渐渐全面掌握了这个社会的权力。   这批人有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以他们的学问都是三角猫,关 于这一点,有他们的书为证。想一想,57年到77年,20年在搞运动,叫他们怎么 做学问!当他们作硕导作博导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尴 尬境地:那就是不是他们在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他们。   但他们有一个特点,特别会来事,阴险奸诈,凶狠残忍。于是他们运用文革 的经验,制造两派,挑起“本校的”和“外来的”的矛盾,从中加以利用。所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招一箭数雕:一方面全面打击了硕士和博士,一方面又重点打击了外来 的硕士和博士。一方面拉拢了本科生及硕博中的“嫡系”,而外来的因为没有根 基,重点打击也没有什么后患。同时,又为在教师中排挤外来者制造了舆论。在 “嫡系”和“庶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再出面安抚,就进一步巩固了自己 的地位。   而嫡系对此心领神会。他们不愧是老师的好学生,他们把这个观点广为散布, 并且冲上第一线,充当老师的打手。他们的回报是丰厚的,他们收到的不仅仅是 精神上的优越感,更有实际的物质利益。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这个口号的深 入人心,保送研究生的比例日益扩大,博士招生占尽便宜,而最重要的是,嫡系 们终于把“留校”这块最大的蛋糕全部吞入肚里,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北大就 基本上不再有外来的留校。   还用我分析“甘朱事件”的来由吗? (XYS200408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