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方舟子按:萧翰有关朱苏力事件的评论文章《规则混乱的招生:甘德怀事件评 论之一》、《制度化对抗与制度变迁——甘德怀事件评论之二》因作者声明“不 得转化为汉字破坏版(即所谓简体版)”,故不予刊登。感兴趣者可到“法律思 想网”取阅: 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267 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268】 拯救大兵苏力——评萧翰有关朱苏力事件的评论文章 Steven Cheung   首先说点感慨:萧瀚不愧北大才子,确实了得,有翻云覆雨之能;指鹿为马 之功。另外也替撒达姆感到遗憾,原以为撒达姆将难逃法网,却不料我中华有如 此人才,撒氏律师团若能聘此大状,定能让撒达姆咸鱼翻生。   再入正题,萧瀚难能可贵的从学术角度上发掘出了朱苏力在甘德怀事件中所 扮演角色的伟大意义。将朱苏力从一个先是违反招生规定、后又不明智地公开撒 谎的一个丑角,打扮成一个为了学术事业的繁荣昌盛,在整个北大支持下,带领 北大法学院进行一场反对旧制度的殉道者。萧瀚是如何完成这一伟大的、光荣的 而又艰难的拯救任务的呢?   再来解读萧瀚的大作,我们将从萧文的背景、结构、内容等多方面体谅到萧 瀚同志的良苦用心。   一、关于萧文的背景   首先,萧瀚公开自己与朱苏力之间的师生关系,表明自己君子坦荡荡的胸怀, 暗示将不昧私情、秉公执“法”。   其次,萧文通过学术文章的形式表示将摈弃小我,将不屑于拯救恩师于水火 之中以报答师恩的旧式故事的老套情节,也不屑于就事论事的纠缠于朱行为的道 德评价的小市民观念。而要胸怀大志,将这一事件放在制度对抗与制度变迁这一 宏大叙事之中,从中折射出朱行为具有的眩目光环。   第三,恰倒好处的时间把握。通过控辩双方的交叉对质以及众多网友的不懈 考证,到萧文发表之时,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已经大致清楚,套用朱苏力的行业 术语来说,就是事件的描述过程已经完成。但如果说整个事情就已经OVER了则为 时过早,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学术”观点。对于大多数如我等看客来说,还等 着看下一幕更精彩的戏,即如何审视朱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如果说一个在国外拿 了洋学位,又自称终日以学术为业的人,在此等小事上不能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 性,岂不是阴沟里翻船?当然,故事的发展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情节明 朗的情况下,任由公众指点,等一段时间后,自然风清浪平。但堂堂北大法学院 院长岂能自甘认输,沦为一帮愚夫愚妇的笑料。因此,在这关键之际,舆论的导 向就显得至关重要,正所谓虽说“时世造英雄”,英雄又岂是便宜的了?没有精 准的眼光,英明的策略,岂非世上我等小民也早成英雄了。萧文的发表不早不晚, 顺应了形势的要求。   第四,巧妙的文章结构。萧文将一篇文章写成系列文章,并且在第一篇文章 中只谈事实,不论其他。其实也顺便轻抚了几下朱苏力的屁股,树立了大义灭亲 的光辉形象,也为受众顺利接受当下的及以后的观点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萧文内容的赏析   在我看来,虽然萧文的上述努力虽然重要,但并非关键所在, “规则混乱 的招生/甘德怀事件评论之一”也为起承转和之用,“匕首”在“制度化对抗与 制度变迁/甘德怀事件评论之二”才显露出来。就不再浪费各位看官的时间,直 接看第二篇,在开篇布局中,萧瀚即申明“对此事件中反映出来的制度性问题更 感兴趣”,即首先要给“甘德怀事件”定调,要从事件中发掘其内涵的制度意义, 并且为显示事件鉴定行为的学术性和理论性,一上来就先声夺人,抛出了“美国 社会学大师、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功能主义中层理论(middle-range theory) 的倡导者罗伯特.默顿(R.K.Merton)在研究社会规范时,发现了他称之为“对 制度性规则的制度化抗拒”(Institutionalized evasions of institutional rules)的现象,”并为了进一步提高朱行为的意义,为朱行为提供更多的理论 支持,“因为教授们对现行招生制度极度反感”,将默顿的本义“规避”明目张 胆的篡改为“对抗”。通过对事件的定性、对事实的削切和对理论的阉割,从而 完成自己的论证路径:朱苏力的违规不是一般的违规,而是在北大校方的支持下 与旧的招生制度的对抗,对抗的合理性在于旧制度不能招纳优秀的研究人员;事 实的依据就在于朱苏力拟招的学生在他看来很优秀。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萧瀚通篇引用社会学理论,运用社会学路径,却根本 不知道社会学方法。   首先,作者为了树立朱苏力在所谓的“对抗旧制度”风潮中的旗手地位,拉 了一大帮人作为朱的盟友“目前虽然并没有非常准确的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朱苏力 等教授这样招收博士研究生是一个普遍行为,但是在北大法学院中如此招生的方 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且甘德怀事件中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朱的行为决不会孤 立,而且从网上的大量指责和激愤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行为可能在全国各 高校中普遍存在。只是由于其中掺杂了不少仅仅按照考生与导师之间非学术的私 人关系、或者行政关系导致的招生腐败问题,而一时之间无法从中作出区分。” 既然说不清为什么中国考博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为什么还要把他们系在一条绳子 上呢?他们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违法乱纪了,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盟友。 至于他们都抱着崇高的目的,为了找一个好弟子而违法,见鬼去吧,问他们自己 信不信。   其次,北大校方真的支持朱苏力的违规行为吗?萧瀚根本未做调查即作此断 言,其依据在于“据朱的说明,研究生院甚至还有内部规定,可以调整笔试的分 数线硬杠——于是硬杠也就不再是硬杠,变成软杠,从规则意义上看所谓笔试占 70%的神圣律令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制度化支持的第一个环节。无论是面试组 还是法学院,还是研究生院、北大纪检委都一直在庇护朱及其同事的行为,这是 来自北大整个大学的制度性支持;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其中的过程,会发现北大纪 检委并没有就甘德怀的举报行为给出书面答覆,这是北大监督环节的制度化支持; 北大法学院主管研究生招生监督的机构也没有给出书面答覆,这是来自校方监督 部门次一层的制度化支持;……朱的招生方式得到了校方完全自觉模仿政府的制 度化支持。”天哪,居然有这样进行论证论的,三岁小孩都知道不法行为发生的 动机是多样性的,你萧瀚又未作过调查,怎么就知道北大的方方面面在事件的目 的上保持如此的高度一致呢?北大是否真的有意庇护朱苏力?北大庇护朱苏力的 目的真的在于对抗旧制度?难道依据萧瀚的能力就可以不遵循最基本的逻辑进行 推测吗?   第三,萧瀚是如何能肯定朱苏力违规一定是为了招优秀的研究人员呢?为了 论证朱苏力违规行为的正当性,萧瀚鼓足胆子坚称“我们拨开朱苏力教授违规的 浓雾,可以发现他再怎么违规,再怎么强词夺理,有一个目的从来没有变过,就 是他要招收一个他认为优秀的研究人员”,可是萧瀚是如何认定朱苏力拟招的学 生就一定是优秀的呢?就凭你看过他写的一篇文章,也未免太托大点吧?   最后,萧文为了进一步彰显朱苏力行为的伟大意义,居然把朱的违规行为强 扯进制度变迁去,跟实现的对制度变迁一无所知。本人拟另撰文讨论。   总之,高深的理论不能掩盖事实苍白,巧言令色更不能粉饰丑恶的行径。 (XYS2004072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