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从张保庆“坚决反对将教育产业化”谈起   作者:李乙隆   现在,不时有高官上网“秀”一把。笔者认为,对某些高官而言,这样做最 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网络媒体提高其知名度,二是树立亲 民形象。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被各网站炒得颇有热度,就是因为他在9月2日上网 答网民问,而他答问时所说的话也颇为动听。他说:“教育部历来是坚决反对教 育产业化的。因为教育是一个要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是一种崇高 的公益事业,对凡是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将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 的办学宗旨,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则,所 以我们是绝对不能搞教育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了教育事业了。”   张氏曾被搜狐网站评为月度人物,主要理由是: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绝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上不了学。国家完全有能力让每 一名中榜学生上大学。让每一位为钱而发愁的贫困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附加 理由是:“在中国的政府官员中,能写一手好字的不多,能做旧体诗的更少,而 两者兼能的就更是少而又少,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就是这‘少数派’之一。”该 网站还选了他几首代表作让大家欣赏,第一首是:“家境本清寒,白丁几代传。 尊堂愤供学,窘迫复累难。黄口尚有志,发奋抑苦酸。幸赖国家恩,不负有苍 天。”诗的水平高低我就不说了,单说“家境本清寒,白丁几代传”的身世,联 系他那些“对凡是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绝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 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上不了学”等豪言壮语,似乎十分令人感动。   在回答网民问题时,张氏还十分讨巧地说:“我也不能否认,教育产业化这 种思潮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者、一些学者那里是有的,有一些人现在都在鼓吹 这个东西,比方说,我最近发现有个别地方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以改制的名 义卖掉了,卖给私人了,这个我是坚决反对的。”最近,经济学家郎咸平激烈反 对以改制的名义侵吞国有资产,在网上受到广泛支持,张氏在这样的话语背景下 放出这样的话来,是不是想学郎咸平登高一呼以期响应云集呢,我不得而知,但 他的话经不起推敲,作为教育部高官,有些地方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卖掉 了,你敢说你们教育部没有责任吗?你们“坚决反对”,但人家照样卖了,那你 们这个教育部是不是太窝囊了?   其实,如果仅仅是看了张氏上面那些话语,我不但不会反感,而且还会赞赏。 但正是这位张副部长,在网上作“秀”之前的一天,即9月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 对于高校收费是否偏高的问题予以否认。张氏认为中国高校收费标准“基本上比 较合理”,他说,“要讲究完整意义上的培养成本,大概一个大学生一年至少要 四五万元。”   长期以来,国家垄断了教育,民间资本、外国资本难以进入教育。而政府为 了转移向教育投资的压力,实行大学收费制度,使教育挣钱成为中国学校的普遍 风气。   什么叫“基本上比较合理”?这句话就像“极少数腐败分子”、“总体达到 小康水平”等官调一样,令人作呕。   张某说“一个大学生一年至少要四五万元”,教育部规定收取学费比例是学 校每生平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0%至25%,这样说来,每生每年收费一万元并不高呀。 只是我们能不能请教一下张某:这四五万元的所谓“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是如何 算出来的呢?你们这些官僚什么时候给过公众一个明白呢?是不是把学校官员购 买豪华进口小轿车、名为出国考察实为旅游的所有支出都分摊到学生身上呢? “校级领导一走廊,处级领导一礼堂,科级领导一操场”,难道我国大学中的体 制敝端造成的“无效成本”,也要由学生来承担吗?有人说,大学把绝大部分资 金都花在兴建校舍上,而不是用于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研 究水平。他们为什么喜欢圈地造房子?一是可以多招学生多骗钱!二是可以借工 程捞取不义之财!   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则”,那么教育高收费就体 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吗?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收费情况吧。据资料显示:在所有 发达国家中,德国大学对本国和外国的学生一律免费就读,英国大学1998年才开 始试行收费,法国大学只收取少量注册费,美国和日本的大学收费也不高。美、 日两国人均GDP是中国大陆的几十倍,而大学的学费不过是人均GDP的5%至10%。 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最著名的尼赫鲁大学,每生每学期只需交108卢比学费和 206卢比住宿费,两项合计相当于70元人民币。我国的大学呢,每生每学期需交 5000元至6000元学费。而我国2002年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分别为7703元和2476元, 学费与人均收入之比,令人瞠目结舌。   中国从1989年起实行大学收费制度,当时每学年学费是200元,城镇居民平 均年收入是1376元。200元学费加上生活费等其他开支,供养一个大学生约占人 均收入一半。12年后,学费已涨到5000元至1万元,涨幅为25倍至50倍,而城镇 居民人均收入只增长了4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其实,学费即使高得离谱,毕竟还是“明火执仗”,有透明度。还有另一笔 账却是见不得光的。某重点大学竟把一张录取通知书“卖”至10万元,不慎被传 媒获悉,招生黑幕被揭开冰山一角,公开的秘密变成秘密的公开。   有人说,提出教育产业化的初衷是将其视作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愚蠢而缺 乏良知的决策者怎么就没有想到,当财富积聚到一定水平时,消费才能主导经济 的增长,而学费暴涨后,老百姓就不敢花钱了?高校高收费满足了一小群既得利 益者,却害苦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贫困家庭子女因读不起书而越来越穷,降低 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大量农民不得不将平生积蓄尽数花在儿女的上学上,大大减 少农村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更加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社会不公。而最为 可鄙的是,还总要把话说得那么动听。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在用腐败破坏社会 公正之上,再以假话、空话、套话来破坏社会诚信,官僚们不把社会风气搞得臭 不可闻决不罢休。   据官方媒体报道,仅安徽一省农村,就有18000户农民无力支持子女上大学, 考取了却上不起大学的特困生约3000人。这份资料掩盖了一个事实:在农村能支 持子女读到高中毕业的并不是真正的贫困户,无力支持子女上学的、无力支持子 女读完小学、上完初中的远不止18000户,而考上高中却因家贫辍学的,也绝不 止3000人。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中学的孙大朋,接到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被要求在九天内缴交五千多元的学杂费,否则取消其入学资格。当晚,仅靠打零 工维持家计的父亲服下杀虫剂自杀身亡,他留下一封遗书表示,自己没能力让儿 子上学,只好用死向儿子谢罪。孙大朋眼眶通红地表示,母亲在他四岁时过世, 多年来是父亲将他养大。由于家中赖以维生的农地被政府征收,父亲只好靠打零 工养家。他哀痛地说:“父亲有什么罪向我谢?是我应该向他谢罪才对!”   不知官僚们看了上面那些数据和事例,作何感想?   他们一边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一边为不断提高的学费辩护,这是何居心? 是为了垄断教育市场,还是为穷苦老百姓的子女受教育着想?   “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了教育事业了。”说这种片面的话,如果不是无知, 就是在利用大众情绪,不负责任乱弹琴,这就是我们教育部副部长的水平吗?   “国家完全有能力让每一名中榜学生上大学。”这话倒说得没错。再苦不能 苦孩子,再穷不能穷读书。但掌握着国家资源的官僚们这样做了吗?国家的钱, 其实就是我们广大纳税人的钱呀,被官僚们用到哪里去了呢?给人民公仆不断加 薪吗?给公仆们补贴移动通讯费吗?注入国有商业银行以剥离不断注资不断扩大 的呆坏帐吗?支付公仆们每年赴海外考察所耗公款2500亿元、每年吃喝用去公款 3000亿元、每年公车消费4000多亿元吗?让官僚们乱投资而充作“学习市场经济 的学费”吗?用于刺激经济增长而进行公共投资以致三分之一被腐败掉吗?让贪 官们弄到国外去吗?   我学识浅薄,不知国外的教育是不是产业化了,产业化后是不是像张某所说 的被毁掉了。我也不知道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什么化,干脆就叫做“教育金钱化” 吧。   教育产业化就一定会毁掉了教育事业吗?笔者认为,如果教育产业化不是在 垄断的基础上产业化,像那些垄断了某些领域的国营企业,而是向民间资本、外 国资本开放,那么,产业化至少有利于发展民间教育,引进教育竞争,促进教育 质量。竞争还有价格上的竞争,说不定还会遏止一路走高的学费呢!当然,在具 有公益性的基础教育和公共教育领域,一定要坚持教育的社会公益事业性质。9 月4日《南方都市报》时事评论版上有一篇题为《“教育产业化”走向何处》的 文章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教育都或多或少地纳入产业化 的轨道,即使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未能幸免。产业化和私有化一样,本来是个中 性词,但在我国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像国有企业私有化变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一样,教育产业化基本演变为以营利或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化。该文认 为,要在严格区分公益性质的基础教育和商业化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民办教 育,但民办教育要尽可能变成非营利机构,享受免税并获得社会赞助。   还有人用几年来大学生人数有增无减来说明收费标准是合理的。按此逻辑, 如果学生不大规模地停学,学费就不可能减少了。 (XYS200409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