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是杨曾宪还是正和非逻辑?   正和   先为上一篇文字误将杨曾宪先生大名错写成“杨遵宪”而真诚地道个歉。但 对杨先生非逻辑之处,仍将不留情面。   杨先生现在明确承认高教不是必需品,所以这方面就没有分歧了。但杨先生 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高教肯定是公共物品。看来,本人曾下断语“杨先生自 己的经济学水平,显然是到不了‘家’的程度的”是很中肯的。什么是公共物品? 标准定义是:使用中不具有排他性的经济物品。所谓“排他性”,即你使用了我 就不能用或你使用时我就不能用。完全的公共物品并不多,大约只有国防、环保、 GPS信号、路灯等是完全的公共物品。不完全的公共物品只在一定的使用强度内 是公共物品,如道路、公园,使用强度达到饱合时,排他性便极为突出。从经济 学上看,公共物品都有外部效应,但有外部效应的并非都是公共物品。经济学科 普就到这吧。   实际上教育资源的使用总体上是排他的,人才的使用也是排他的。虽然教师 授课时发出的声波是公共物品,但更多的资源如课桌、课本、实验室、校舍却是 非公共物品。文明社会普遍对教育进行公共投资,是因为受过教育的人具有正的 外部效应(能够参加社会体制中的“正和”互动,而未受教育者则可能产生“零 和”或“负和”互动),而非因为它是公共物品。   既然高教不是公共物品,杨先生的“高教肯定是公共物品。符合条件的穷人 子弟拥有不可剥夺的接受高教的权力。正和先生所引拙文,论述的正是高教公益 性。这是社会公平、正义所在,也是“左”“右”共识,无须论证、也无须争论, 我无须自我检讨”的论点就根本没有逻辑,是否正确得另行论证。   教育是有正外部效应的私人物品,用什么方式来提供,并无先验的答案,搬 出“社会正义”来使之神圣化,只是向民科逻辑靠拢而已。教育正外部性的强弱, 完全取决于社会“正和”互动的强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正和”互动较 弱,全世界基本上都不提供公共教育。提供公共教育,是在高度“正和”互动的 工业社会,而且是要算成本收益的。越是基础教育,社会正外部效应的边际收益 就越高,所以义务教育都是从低往高扩展的。   由于高教是私人物品,所以杨先生自己也提出了“不是国家负不负担得起, 而是该不该负担”的问题。人人都有不可剥夺的接受高教的权利,非独穷人子弟 为然(貌似关怀穷人也是经济学民科常用的论证方法。言重了);但没有人有 “不可剥夺的免费受高教的权利”!相反,用价格之外的“符合条件”来剥夺接 受高教的权利,才是不正义的。比如,因偏科而不能通过高考的孩子,也应当有 自费上大学的权利(当然上大学不等于有了一定获得学位证书——证明教育合格 ——的权利,但应当有获得学历证书——证明学习经历——的权利)。   本人的“即使学习无用的东西,IQ高、自律强的人也占优势”并没有逻辑错 误,“从选拔的角度来说,教学的内容并不重要”也无逻辑错误。难道先生看不 懂这个限定角度陈述的意思吗?“当然,学校教育不能只起选拔作用,否则就把 自己降格为企业的招聘考试了”是在强调前面的限定角度陈述并非对高教的全面 观点,怎么就成了阁下的“一个错误观点并不因为后面补一句正确的废话就变正 确了”?我的后一句,显然就指出大学不能只起选拔(科举)作用,不能仅是招 聘,这就含着还要有“培训”作用的意思,大约只有杨先生一人看不出来吧。而 杨先生的“因为大学不是科举,不是选拔人才,而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反而失之 偏颇,废掉了大学的选拔作用。对用人企业而言,大学的选拔作用是一个重要的 信号机制。   限定角度差别陈述与杨先生的一般性矛盾陈述——“这好比说: 人可以不 吃饭。当然,我们不能不吃饭”——完全不同,杨先生的类比论证水平真让人惊 讶。   “不能正视自己说的错话,且不准别人批评。一批评,别人就‘不真诚’, 这也属逻辑问题。”呵呵,在下是因为相信杨先生逻辑不至于差到那个水平,才 以为杨先生对自己的错误是故意视而不见的“不真诚”。现在看来,杨先生是真 诚的,不过逻辑水平确实太有限。   至于“伊甸园现象”,我认为所有观点都是杨先生的,如果其他人从杨先生 的文字中看不出来,那我就只好真诚地认为是自己理解力有问题了。再引一下杨 先生的文字,让读者去评价:   “拙文的观点是,由于违反高教规律,由于大学问题多多,所以,许多大学 生‘在经历了6年应试教育的磨难后’,会把大学校园‘作为补偿往昔峥嵘岁月 的伊甸园,积极享乐、消极厌学’,连高中时的优秀品质都丧失了。网上已有大 学生跟贴,支持我的观点。这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反对高教大跃进的关键所在, 也是我认为高教大跃进‘误国害民’主要理由所在。”   “而且,中国学生的刻苦精神远超过荷兰——荷兰孩子上一般大学不需要考 试,毕业也不愁工作,所以,也往往表现散漫。中小学生,则课余时间疯玩, ‘自由’得一塌糊涂。但荷兰却一直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科学家。这不 能不引起我的反思。找不到别的解释,只能说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本身 有问题。于是,我想到了中国大学生的‘两难’,想从这里入手,梳理中国大学 的问题。”   杨先生为开导我这榆木脑袋写道:   “中国的应试教育磨难学生,不在升学率,而在应试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 即便中国升学率再大幅提高,重点大学依然是稀缺资源,高学生依然要经受磨难。 报考欧美著名大学的学生,都需要“应试”,但却并不经受中国应试教育的磨难。 目前大学生厌学,主因不在应试教育、也与就业率无关,是大学自身问题放大造 成的。应试教育早就有,但以前的大学生并没把大学当成伊甸园。我举的荷兰例 子,正和先生显然很不理解。其实,发达国家的正规大学皆这样:好进难出。大 学生可以散漫,但高淘汰率保证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在这方面,他们的要求是非 常严格的。因此,大学生刻苦学习与否,与就业率不正相关,却与淘汰率正相关 (教师同样,若不称职甚至不能升职,就要走人),这就是正和先生说我“闭门 造车”的“双向淘汰制度”。当代中国大学从没实行过这样的制度,正和先生却 说已被证明无效了。对此,我无话可说。只能说正先生神人也。”   杨先生的“师生双向淘汰”,怎么就变成了两个独立淘汰了呢?既然大学生 厌学主因不在应试教育、也与就业率无关,那么,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师资力 量不够?还是“在经历了在经历了6年应试教育的磨难后会把大学校园作为补偿 往昔峥嵘岁月的伊甸园积极享乐、消极厌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缩招不能解决 这个问题;师资力量不够、不合格,完全可能是师资建设体制出了问题,缩招未 必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第三个原因,呵呵,这次不敢说不真诚,只敢说先生 已把自己绕晕了。要学西方大学的“好进难出”,也不该用缩招来达成这个目标。   “这正是中国大学教育失败的佐证:本科文凭贬值,才需要各种证书证明资 格。”同意。我也认为大学教育失败,但却不认为缩招是解决之道。课程设置脱 离社会需要、教师不安于教学、学校毕业放水等原因导致文凭贬值,都是因为高 教体制问题。在解决之道上,我已经提出了一个梗概,而赛德先生的《再论放大 学走向竞争》与我的观点大致相同,但提供了比较多的论据。三思论坛上对赛德 先生此帖有一些讨论,其中本人也参与了几帖。其中一帖是如下:   http://bbs.oursci.org/newreply.php?action=view&postid=103637   我的意思其实是不必担心高教商业化(市场化)的后果是唯利是图,并不是 要取消盈利性与非盈利性概念。提出无形资产视角是为了更加透彻地分析问题。   其实,市场化的最可能后果是产生通常意义上的非盈利大学(只在前述无形 资产意义上是盈利的)。这是由大学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主要原因大约有两个:   首先,大学在绝大多数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地位决定了它最适合用于承载无形 资产,股东分红会削弱它的这种意识形态地位,从而使分红变得得不偿失。实际 上,大学的捐赠者通常是极其成功的商人,其事业的长久稳固,已经到了无形资 产重于有形资产的层次。象新东方这样成功的盈利的教育机构还不是人们心目中 正统的“大学”,它也不是由已成功的商人来投资的,反而是由未成功的商人来 投资并依靠它变成成功的商人的。大学的意识形态定位的存在,已经从aha君不 加论证就坚信 “追求盈利是办不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得到验证。   其次,如果大学摆明是盈利性的,股东能分红,则对大学的投资在财务上就 得作为投资处理,不能进当期成本,也就不能享受税收抵免的优惠。如果主要目 的是为了取得无形资产收益,有税收优惠的非盈利性捐赠当然是最理想的。   中国的大学变得唯利(金钱)是图,是因为大学是行政垄断下的事业单位, 没有真正的所有者,不能有效地督促管理层为大学的无形资产收益最大化而努力, 结果都变成为任期内有形资产最大化而努力了。   杨先生写道:“如果减少复读是扩招的理由,那么,今天复读生依然存在, 大学便要继续大扩招。这观点好比医院看病难,所以,就要让更多人穿上白大褂, 冒充医生接诊一样。用高教大跃进缓解升学压力、满足社会需求,这正是拙文所 着力批评的观点。正和先生把自己的“盲视”,指为拙论的“盲点”,这也不 “真诚”。”   复读只是高考社会压力的一个代表性体现,不要误导读者认为这是唯一体现, 在下还举过地域歧视和招生腐败。“复读依然存在”,不问其复读率,就得出 “继续大扩招”的结论,杨先生的逻辑水平也太超人了;并且继续回避复读的社 会成本问题。而用看病来类比在下的观点,又一次显出杨先生的超人逻辑。用看 病类比于在下对高教的观点应当是:解决看病难问题,不在于是否增加或减少医 院和医生,而在于改革医疗体制。而类比杨先生对高教的观点则应当是:减少接 医人数以解决医疗质量问题,管制医疗价格以解决看病贵问题。这样一类比,结 论就鲜明了啊。 (XYS200702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