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高教扩招太急促?此官员也做到头了   作者:不值   10月9日教育部关于高教扩招问题的消息发布后,媒体引申的导语是“教育 部在发布会上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有的网文 则直接说“教育部认错”或“教育部终于知道认错了”。结果,接下来的自然是 教育部辟谣,控诉媒体“严重失实”。   不过,笔者读了此新闻,则是谓然长叹:此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是官做到头了, 除非国务院都是些白痴在主政。在这位官员的介绍中,的确找不到任何教育部认 错的影子,倒是把问题推得一干二净:大规模扩招决策是上面国务院的事,而实 施有问题,则是下面高校的事;相反,他倒透露出,教育部当年就有稳妥正确的 扩招计划。这无异是偷偷扇了国务院一记大嘴巴。此官员智商不高,扇了顶头上 司的嘴巴还浑然不知。上下都得罪了,还能继续高升?肯定时没戏了。而媒体则 纯属自作多情,居然能读出教育部承认“扩招太急促”或“教育部认错”,也真 够白痴的。   其实,高教大规模扩招的司马绍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把高等教育直接捆绑 在经济增长的战车上,利用百姓望子成龙的心理为经济增长添加燃料,并为高教 庞大的官本位体制买单,而官府则坐收获经、教双重政绩。经济增长,国民收入 增加,高教扩张是一个自然趋势,但把高教作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函数,一则违背 了高教发展的自身规律,二是教育的尊严丧失殆尽,三是高教的多重使命丧失, 只成了师生各自谋生牟利的工具;而在原有政经垄断体制不变,产业格局升级未 成而导致“体面饭碗”增长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其必然结果高校的腐败丛生和大 学生的就业困境,至于教育质量下滑之类还在其次。   当年专家论证大规模扩招好处,是三条,即所谓“一是宏观社会需求,二是 解决经济困境,三是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现在回过头来看,第一条“宏观 社会需求”完全是模糊概念。如果仅指家庭或高中生的上大学的意愿,那么这个 也是可变的,就如北欧一些国家的很多初中生并不愿意上四年制大学,而愿意上 技校之类,所以他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或普及化并没有实现,即使实现也没有我 们这么高速。至于第二、第三条,那更是胡扯了。高教扩张决不可能是没有解决 经济困境的药方,开这种药方等于是下毒药,因为反而逼着家长们更不敢其它消 费了。而所谓“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结果不仅没有走出,反而越演越烈, 花头更多了;其原因很简单,如果“应试教育”存在,那根源决不在教育自身, 所以指望扩张高教来解决这个问题是缘木求鱼。可见,如果说高校大规模扩招决 策有问题,那么无良专家的胡说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当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其实上层也是有担忧的,新华社还曾专门派记者登门 了解各方看法。但上层的担心是政治层面的,担忧一旦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会不会与工农群众或下岗工人结合起来,从而来一次新的共产革命?这倒是历史 的重新回顾,也是对历史循环的担忧,更是一种黑色幽默:如此起家的政权怕如 此而失权。笔者曾告诉他们,高教大扩张三、五年内是看不出多大问题,但时间 长了必然是个大问题。至于现在的大学生是否会走与工农结合的老路而搞工农革 命,笔者则十分不以为然,因为没有这样的国际环境和思想基础了。但是,这样 的高教大扩招,的确加快摧毁了高等教育的核心精神和根本使命,使得作为社会 清流的高校,也成了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各种腐败、虚伪无耻、求官逐利,及 厚黑哲学横行的沃土。   回到题目上去。但愿这位官员有雄厚的背景,不会真的因为这一发布会发言 不慎,而官至尽头。不然,熬了几十年爬到这个位置,功亏一篑,真的太亏了, 不值。当然,更希望媒体学好语文,不要随便引申。某种意义上说,此官员如果 真的功亏一篑官至尽头,也是媒体害的。不过,教育部更不应火冒三丈,怒气冲 冲,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不定“严重失实”的媒体记者,就是你卖力执 行大肆扩招政策的产品。有因必果,只遗憾这个果不是糖果,而是石头,又主要 落在教育部头上而已,所以不必埋怨别人,是活该的。自食其果,那就自认倒霉 吧。 (XYS20081023)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