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学者风骨   作者:天涯刀客   半年前读《中日大学对比》时的感觉是听一曲琵琶,发百年感慨。来到日本 后,自己写了《我眼中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因为在这里自己感受到了某种责 任。在国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似乎是特定时刻的意气风发;而在日本和 实验室,以及所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感到了对方的人真与负责,“事无巨细, 我的责任”。也许这个时候,自己才对当年甲午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时中 国的GDP是日本的6倍,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并不比日本的装备差,中国当 时也不缺少象邓世昌那样的爱国志士。一场悲壮的失败,不仅仅是海战的失败, 在朝鲜、在东北的战场也是一败再败。   回到现实生活,和同在日本的中国朋友交谈,大家也承认日本在设备方面也 说不上领先。我想甲午战争引发了中国长达数十年的对社会变革的追求;而现在 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巨大投入,也在昭示着科技领域的一场革命。近十年的海归应 该超越了建国几十年的总和,也可以称得上是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但是又 实在不愿意用这个词语,因为它似乎是失败的代名词。中国这几年“洋务运动” 最火的是我曾经魂牵梦绕的足球,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亚洲准一流沦为三流了。唯 一成功的一次还是靠那个不听话的米卢,自行一套的训练和管理体制。所以对于 科技兴国而言,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创建和谐的科技体制更重要。我觉得海 归人员与其在国内宣传国外科研人员的勤奋,不如从我做起,引进对方的管理机 制。因此,我写下了自己零零星星的感受,交给了新语丝。我对新语丝其实并不 太关心,因为我认为打假固然重要,呼吁创建新的科研体制更为重要,太多的造 假,必然意味着体制存在巨大的黑洞。不过我还是把那篇粗浅的感受交给了新语 丝,希望以这个平台,引发大家的共鸣。   这几天,在海外的网站,温总理和几位大学校长关于如何培养大师级的人才 的座谈,引发了诸多议论。不过我觉得几位大学校长的谈话,无可厚非,因为位 置决定一切(不是米卢的态度决定一切),总理只好继续紧锁眉头了。但是对于 如何培养大师级的人物的体制问题,我想自有高人高论,但是作为一个科技人员, 怎样从我做起,我到想起了两位老科学家的言行了。   第一位是我所在研究所的丁传贤先生,当所长征听老先生对所里发展的意见 时,老先生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的许多课题组长不读书,不作实验,不合作,是 所发展的一个巨大问题。其实先生的这个忧虑,不仅是一个所,而且举国上下, 这种情况很多。跑项目,在中国是个时髦的词语;但是看看中国项目评审的体制, 觉得发达国家也不过如此。在项目的争取方面,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评审程序,而 在于大家都在跑,评审专家也是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许多年富力强的教授主 要精力在跑项目,这自然造就不了大师。退一步想,如果大家都不跑,将会是什 么的结果。而事实上,大多数跑项目的人并不是生存问题所迫,往往已经拥有了 大量的科研经费。有一百万,想一千万,得陇望蜀之心斐然。促使他们去跑项目 的原因个人收入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是小团体的利益恐怕占的比重更大,他们也 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我想他们也应该拿出丁先生那样的勇气,“敢 触众怒”,因为学者必然与众不同,“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唯有 如此,才有学者风骨。   另外我自然又想起我在北京科技大学读书的柯俊先生,他极力推动的“大材 料”以及坚持让研究生对整个材料科学有广泛的认知。当然这个举措由于诸多反 对,不了了之。现在想之,柯先生想做的也就是为培养大师级材料科学家的教学 创新,而反对者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学生多做点自己的科研任务而已。学校更重 要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人才,未来的大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教授其 实把研究生当作了廉价的工作人员,这样未来的大师也就夭折了。不经意间,许 多学者作了保守派和改革的反对者,而所获得的利益不过是学生多干半年他们的 私活而已。   柯先生所做的事和丁先生所说的话,都展现了他们的学者风骨。但是想一想 中国的诸多事情,往往在于许多知识分子学者风骨的丧失,也包括许多归国学者, 迅速和国内的同行打成一片。“宁犯天条,不触众怒”,成了他们最好的辩解。 我想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言,不要动辄就是体制问题,而自己对学术的荒疏也 有千般道理。凤阳县的农民可以引发中国农村改革的体制创新,而我们的学者、 教授难道不能从我做起,从我的小组开始,构建培养大师的摇篮。当年的农民为 生存所累,无所顾忌;而我们这些学者要顾忌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就失去了学者 风骨,我们的民族就只好为没有大师而悲哀。   不要谈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实际上,“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当自我丧失了,我成了某种标签,某些代言,某种符号,某种位置,这样就丢弃 了自我所应担负的学者的责任,失去了学者应有的态度。没有风骨的人,自然不 会是大师,也自然培养不出大师。   关于这一切,米卢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 (XYS200612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