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是“学者型官员”还是“官员型学者”?   阿平   “对学者型官员不能因噎废食”,是见于1月26日《中国青年报》的“专家 态度”,所针对的是“学者型官员”、原四川省副省长李达昌因严重违法被查处 的事件。但其实并没有谁,因李达昌事件而反对重用“学者型官员”,“专家态 度”显得有些无的放矢。而我要质疑的是,李达昌是“学者型官员”还是“官员 型学者”?或者换一个说法,李达昌是由“学者”成为“官员”还是由“官员” 成为“学者”的呢?这并不像“鸡生蛋,蛋生鸡”那么不易说清。   同样见于1月26日《中国青年报》的《四川省原副省长李达昌浮沉录》给出 了答案:在成为“官员”之前,李达昌在学术上并无建树,而一当上副市长,不 久就在中国社科院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以致令他的校友“十分惊讶”—— “没想到李达昌能够在公务之余,把学术性很强的题目做好。”纵观见之于报道 的李达昌从政之后的学术成果——数百万字的作品,180余项科研项目,还有那 么多奖项,叫人咋舌,即使是专职学者也很难望其项背。你难以想像,李达昌在 日理万机之余,竟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术”上去。   当然,李达昌的一系列学术硕果绝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正如上述报道中的 一个小标题所言,“官位在升,学术身份也在提升”,一切都与“官”俱来—— 副教授、教授、博导。其中有什么猫溺吗?不敢说必有,但更不敢说必无。笔者 在一所财政厅下属的财经院校从教有年,深知其中有多少玄妙,一些“骨干教师” 都是某些领导“学术班子”的成员,并不乏因此而发迹者。既然是“集思广益”, 领导的学术成就总是远在单个学者之上,最后造就出“博导”的“学者型官员” 如李达昌者,其实人们早已见怪不怪。有一个相当“偏激”的说法是,有些“学 者型官员”对自个的那些“学术论文”也许连看都未看过。   一个官员正好是“学者型”的,懂“文化”的,未尝不是“学术建设”“文 化建设”之福,作为西南财经大学的博导,李达昌在财政厅长、副省长任上对西 南财经大学的贡献有目共睹,作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其在“客家文化” 建设上也不乏成就。但这是“正常”的吗?并未出“学术与权力联姻”的窠臼— —利益向何处“倾斜”,岂可系于“官员”个人之喜好?   “官员”形象需要“包装”,“学者型”就是一种“包装”。当然不可否认 确有真正的“学者型官员”,但某些“学者型官员”的实质只不过是“官员型学 者”而已,其为数并不在少。尤其让人忧心者,即使是真正的“学者”,在其成 为“官员”之后,乍一看是真正的“学者型官员”,而在利益取舍上却倏然失去 或逐渐失去“学者”的操守,“学者”是其“型”,而“官”成为其实质。 (XYS200501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