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答王铮先生的《教育机会要公平》   hooklee   王铮先生就本人的《再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问题--与王铮先生商榷》一文 表示了强烈的不同意见,但是我感觉王先生没有理解本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   本人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这里再重新总结一下。第一,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 (即评价学术水平)的标准不能因外界的不相关因素而任意改变;第二,基于同 行评审的学术论文确实是检验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准(也是国际学术界通行的标 准);第三,规定一个适量的学术论文最低数量是基本合理的;第四,目前需要 做的是对学术论文的数量标准加以完善,如扩大对学术论文的定义,将通过同行 评审的任何学术类文字都包括进来(主要是预印本),以及对获得大奖(相当于 有重要突出成就)的学生可以取消对论文数量的要求(这个已经些学校有这样的 规定了)等等。   王铮先生也承认,“研究生教育要重质量”,“研究生招多了,我们更加要 重视培养质量而不是‘量化学术’的指标。”很好,那么请问王铮先生:不通过 学术论文的同行评审,如何能够判断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如何判断博士生是否做 出了足够的创新?又如何判断创新的大小?如何能否知道对博士生的培养是否达 标?我们如何区分伟大诗人、普通诗人和草包诗人?如果王铮先生能提出一个在 我国目前的学术环境下更好的新标准替代量化的学术论文(实际上是量化的创新 点),那么本人第一个表示拥护,王铮先生也可以考虑向全世界学术界推广。   下面按照王铮先生《教育机会要公平》一文中的回复次序对本人的观点一个 详细的解释,希望能澄清一些理解上的问题。本人无意继续与王铮先生争论什么, 只是希望王铮先生可以拿出过得硬的理由来说服wenlei和我这样的持不同意见者。 如果先生连我们这样的立场独立的小字辈都不能说服的话,又怎么能奢望去说服 有关当局(具体而言我想应该是各个高校和中科院的学术委员会吧)改变既定政 策呢?   首先是错误与责任的问题。   王铮先生认为,既然扩招是政府的错误,不是研究生的错,那政府就应该弥 补这个错误。简单地这么讲当然没什么错。但是请王铮先生参考本人上述的第一 个观点“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标准不能因外界的不相关因素而任意改变”。很 简单,不管谁的错,那都不是学术制度本身的错,哪里出错了就在哪里纠正,不 是学术制度的错误,为什么要学术制度来承担?除非王铮先生可以具体从学术评 价的角度否定学术论文这个标准,并且可以找到可行的更理想的替代标准,才谈 得上修改标准的问题。学术问题就应该用学术的方法来解决,而不能用政治、法 律甚至道德的手段来进行干预。   第二,本人是否篡改了王铮先生的“是要保证所有研究生都分享到可以毕业 的条件的”这个观点?   根据王铮先生建议的学术论文总数和研究生总数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到王铮 先生的意思很清楚:如果每个研究生都能够顺利毕业的话,那么研究生必须发表 的文章总数<=相关期刊可发表文章总数。请问王铮先生,这是不是本人所说的 “保证研究生100%毕业是可能的”?注意我原文里面始终有“可能”这两个字眼, 就是说如果100%的研究生毕业不存在硬性的限制,因此是“可能的”。但是“研 究生100%毕业是可能的”决不等于“研究生100%毕业”,因为只要还存在一个标 准(哪怕它低得不能再低),就会有一部分研究生无法毕业,因为他们可能连这 个最基本的标准都没有达到(姑且不论那些退学的、出国的)。我看,不是本人 篡改了王铮先生的观点,恰恰相反,是王铮先生把本人的理解从“保证研究生 100%毕业可能性”篡改为“保证研究生100%毕业”。   再说说分享机会的问题。本人在前一篇文章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即使由 于文章总量限制使得毕业可能性小于100%,所有的研究生仍然是共享着这个小于 100%的可能性的。这为什么就不算“保证所有研究生都分享到可以毕业的条件”? 本人认为这里根本不存在”教育机会不公平”的问题。wenlei的文章无非是提醒 广大研究生应该在入学的时候就认识到这种可能无法毕业的风险,这是没有什么 问题的。即便是学校都在盲目扩招,但是似乎从来未见哪个学校打出“100%包你 毕业”的条件,决定读研毕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决定。说到公平性,我觉得唯一 值得一说的只有一点,就是学校应该执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规矩”的做法, 每位研究生的毕业标准按照其入学时的标准执行,这样研究生从一入学就可以做 好研究计划,而不至于到了快毕业突然发现达不到新的毕业标准而不得不延期甚 至退学。这个问题以前本人在西安交通大学上研究生的时候就曾经和很多同学讨 论过,也曾经向学校反映过。   接下来说说实际的毕业率。wenlei《和王铮先生再讨论研究生的毕业情况》 一文用数字说话,给出了我国历年研究生招生和毕业的具体数据。这个数据充分 说明目前的毕业标准对研究生毕业的影响并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谈降低论 文数量标准似乎有点无的放矢。希望王铮先生能就这个实际数字说说看法。   最后说说标准的问题。王铮先生说自己建议的条件不是降低标准。可是,按 照王先生的算法,必须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明是要从一个较高的水平降低到一个较 低的水平。这,怎么就不是降低了标准?当然,这个标准问题和本人开头向王铮 先生提的问题是直接相关的。如果王铮先生发现了一种可以完全不依赖与学术论 文发表的学术创新性评价标准,那么本人这段话就可以作废了。   第三,预印本、国际会议文章和数量级问题。   首先声明,本人是工科博士,看来本人在以前的文章里面屡屡举出的“理工 科”的例子王铮先生都没看见。   王铮先生居然连质量守恒定律都搬出来了,何必至此,本人还不至于差到这 种地步。本人所说的预印本实际上是用来替代学术论文的,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发 表到传统期刊上占什么版面。一个通过了同行评审的预印本,完全可以等同于正 式文章看待,是否发表在传统期刊上并不重要。实际上,不少数学大师的一些经 典文章,就只有预印本,而没有发表在传统刊物上。本人也有一些创新性不强的 学术论文没有投稿到任何期刊,而是直接丢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当然都没通过同 行评审,因为没这个必要)。对于那些将来不打算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博士生 而言,能毕业就行了,这些预印本是否印到纸上更是无关紧要。和预印本服务器 类似的还有近几年国际学术界方兴未艾的Open Access e-Journals,发表在这些 e-Journals上的文章一样要通过同行评审,但是主要在网上出版,因此根本不占 用什么印刷版面。实际上,版面限制的问题只是在中国比较严重,因为我国的新 闻出版署对刊物的出版总页数和创办新刊是有较多限制的(据说是政治原因)。 在海外,版面限制的问题一般小得多,是否限制版面只取决于出版社和杂志社的 态度(主要是经济考虑),在我这个专业方向不少刊物都是没有总页数限制的, 录用多少文章,发表多少文章,有些杂志经常都是厚厚的一大本。其实,我觉得 目前国内毕业标准的最大问题是对学术论文的界定太狭隘,如果可以把通过同行 评审的任何形式的公开文字(甚至可以包括网文)都算做学术论文,则王铮先生 所担心的期刊可发文总量不足的问题自然就消失了。当然,前提是这个同行评审 不能是由作者或者相关利益人组织的。有条件的话,最好用双盲的形式组织评审, 评审人中最好包括海外学者。   关于国际会议,很奇怪王铮先生会说出“如果对方不资助,我这个研究员也 经常开不起”这样的话,难道不同学科差异真的这么大?国际会议的费用确实不 低,不过教授们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这些经费本来就是用来支付这些必不可少 的科研活动的。即使对于科研经费紧张的教授,也有很多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 是只参加在国内和香港召开的国际会议,这样的会议现在越来越多了,花费一般 教授还可以承受。二是只缴纳会务费保证文章出版,自己不参加会议以节省差旅 费,文章的宣读可以请当地的朋友帮忙。另外,我听说现在不少大学研究生院可 以为学生出国开会报销机票(这个制度在海外大学比较普遍),这样也可以减轻 导师科研经费方面的压力。我认识的研究生基本上都通过这些方法发表了不少的 国际会议论文,相关的费用都是由导师的项目经费报销的,从没听说哪个学生要 自掏腰包开会的。从数量上看,我这个专业方向每年在国内(含香港)召开的被 EI/ISTP/SCIE检索的国际会议还是很多的,不少都是规模颇大的会议,而且有越 来越多的趋势,这确实极大地缓解了博士生的文章压力。   关于数量级,王铮先生应该知道自己的计算结果对误差是很敏感的。在《论 文发表:给研究生留条活路》一文中,任何一个参数出现较大的误差(虽然还是 在同一数量级上),都可能导致王铮先生的基本结论不成立,比如期刊总发文量 变多,博士生总人数变少,博士生发表外文文章的比率增加等等(更何况实际上 这些误差还是同时存在的)。本人的意思是说,王铮先生应该用准确的数字来进 行计算,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原文采用的粗略估算法误差范围过大,其结果 是完全不可靠的。从wenlei《和王铮先生再讨论研究生的毕业情况》一文给出的 实际数据看,王铮先生的估算确实夸大了期刊可发表文章总量不足的问题。   第四,“1/2估量法“的叫法问题。   本人只不过起了个简称以便于行文而已,根本没有褒贬之义。“对研究生任 务性发表论文数必须小于相关期刊容量数的1/2”简称为“1/2计量法”就真的歪 曲了王铮先生的本意?那王铮先生认为应该怎么简称?   第五,风险投资和上纲上线问题。   本人没有不同意王铮先生的意思,一个社会当然不能只有经济原则而没有道 德底线。我只是说,对于上研究生这件事情而言,确实有很多(我认为是绝大多 数)学生就是把它当作投资来看待的,而不是抱着什么“为人民服务”、“献身 科学”等虚无飘渺的远大理想。套用王铮先生的话,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这是事 实,要承认。所以,分析这个问题就可以适用wenlei的“风险投资”法。这个分 析并没有道德取向和价值判断,只是就事论事。至于wenlei的公务员身份,不应 限制他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六,撰写学术论文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   不知道本人偷换了什么概念,混淆了哪个问题?本人又怎么不是真正在讨论 问题了?王铮先生明明说,撰写学术论文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既然撰写 论文是为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的,那么撰写论文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了。那么一旦 创新能力培养成功了,也就不必一定要撰写学术论文了。换句话说,一个人拿到 博士学位了,就可以开始享受创新能力而不必写下任何文字造福社会了。正是因 为王铮先生的这种说法可能导致这样奇怪的结论,本人才认为有必要表达一下自 己的不同观点:即撰写学术论文是创新的具体体现形式,因此也是创新能力培养 的目标。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再高,如果不留下系统的文字,整个社会就无法从他 的创新能力中受益,那么这个人的创新能力就毫无价值。而一个人写下的文字是 否真的有价值,就需要一些具备资格的人士来加以判断,这就是同行评审。通过 了同行评审的文字就成为了学术论文。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目标 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及可以把这种创新能力展示出来、传播出去的人才, 而展示、传播这种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就是学术论文。   最后,文章数量、学术本质与伟大诗人问题。   王铮先生说得很对,研究生发表1篇论文还是2篇论文,不是学术本质问题。 单纯地计算学术论文的数量,毫无意义。有些数学大师的文章总数可能还不如我 多,人家一篇超级paper等我几十篇(开个玩笑,莫较真)。但是,现实问题是, 基于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发表制度是目前学术界考查学术本质的主要手段。诚然, 这个制度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效率很低,评审结果也经常是不尽如人意,甚至会 使得一些本来很好的文章屡屡受挫。在下面这篇文章里面,由不少这方面的例子:   Juan Miguel Campanario, Consolation for the Scientists: Sometimes it is Hard to Publish Papers that are Later Highly-Cite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 23, 1993, pp. 342-362   但是,在我们没找到更合理的制度之前,都还要继续采纳和遵守这个制度, 也就是不能因噎废食。就像大家都知道民主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也不是十全十美, 但是它总好过专制。批评一个制度总是容易的,但是如果不给出解决方案,这种 批评的意义就值得怀疑。   至于评价一个诗人是否伟大,本质上还是要通过同行评审,即其他诗人和文 学家的评点、大众的鉴赏。这实际上和学术论文的评价方法是一致的。乾隆虽然 是个发表诗作无数的“诗人”,可是这位爷为什么可以写这么多“诗”又可以 “流传”下来?他的那些诗有几篇通过了真正的“同行评审”?众所周知,这位 爷的诗实在是不怎么样,绝大多数也就是日记的档次,作为历史资料看看还是很 有价值的,但是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文学。而且,据有人考证,乾隆不少稍好一点 的诗都被下面的人修改润色过,说起来这家伙还算是个典型的学术腐败分子呢。 只不过,人家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说啥啊。   王铮先生既然说起诗人,那么就让我们也发挥一下想象力,编个小故事,聊 博大家一笑。   话说某地有一很出名的诗人开了个私塾教诗。为了不败坏自己的名声,师傅 为每位学生的学业定下一条规矩:至少一年写一篇让师傅满意的好诗出来,这样 学满三年才算出师,否则三年走人之后不准说是自己的徒弟。作为表彰,每个徒 弟写的好诗都会刻在私塾的墙壁上留做纪念。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师傅带的学生 越来越多,这墙壁上的版面也越来越少了。终于到了某一年,学生们发现这剩余 的“版面”不够大家一年写一首好诗的了。于是,徒弟们推举出一位代表,跑去 找师傅说,您看这“版面”不够了,要不您老人家改改规定,让我们三年就写一 首好诗吧,反正写一首好诗和三首好诗,不是本质问题,我们的本质您老人家都 清楚着呢。师傅听罢,悠然一笑说,“好好好,那么我明年就可以退休安养天年 了。”该学生代表不解,忙问为何?师傅指了指墙壁说,“你看,你们今年还有 ‘版面’三年写一首好诗,明年新来的学生哪里还有‘版面’写诗?既然不用写 诗,又何必我教?” (XYS200603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