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hooklee与王铮   望穿秋水   看了王铮先生的文章,感到终于有人为研究生着想、说话,心中产生一丝欣 慰,再看hooklee有话说,出于好奇与尊重把文章读完,心中郁气实在难消。刚 开始以为hooklee是教育部门的人,读到后来才知道是博士后(可能是理工科), 是个过来人了,马上就要熬出头;最后才点到教育部政策的弊端,要不是这样, 我恐怕是不能够以这种平和的口气写这篇文章。   Hooklee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培养研究生就是为了培养出有创新性的科 研人才,发表出来的文章能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这一点是毋 庸质疑的。但是在中国,这是培养研究生的唯一的、真正的目的吗?我非常怀疑。 国家不是要“科教兴国”吗?我却没有看到国家把科学原理运用到“扩招”的政 策制定上来。是,中国要普及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却没有认真考察目前的教 育资源是不是能承担这样的任务。当年的大炼钢铁还不够,如今还要大炼人才, 学校的产品质量怎么样恐怕在扩招政策出台时已经可想而知。   扩招的弊端大家基本都认同,问题是,如今已经扩招了,那质量不合格的产 品怎么办?炼废的钢铁可以扔到一边,炼废的人能像垃圾一样扔出校门吗?现在 在国内的同类机构或单位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收入待遇已经是相差悬殊,好一点 的单位在国内实际上寥寥无几,很多基层单位根本无法留住人才,稍有志向的年 轻人都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更有志向的人会选择出国)。无奈现在的研究生 院不少导师水平平平,比较有能力的却自己整天事务缠身,基本无暇顾及自己的 学生,有的大导师带几十个学生,毕业答辩的时候见面都不认识,怎能不让人寒 心?学生顾及老师,不去用请教占用其宝贵的时间,但是谁又来顾及学生呢?学 生投资希望享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一块蛋糕被如此多的人分下来,自己能得到的 只是很小的一块,甚至是匆忙出炉的劣质蛋糕,与投入根本无法对等,在学校里 辛苦地自学“成才”,最后又遭遇苛刻的论文发表瓶颈,一不小心可能就得不偿 失。学校规定,延期答辩不能超过一年,否则作退学处理。做实验做不出成果怎 么办?论文发表的周期又平均超过半年,没有论文见刊不能申请答辩,到了快毕 业的关口,想不做假都难。尤其是医学专业,在作假的问题上心理矛盾斗争会更 加激烈。当然,有的导师有课题有经费毕业是不存在太大困难的,努力谁不会呢? 但还是需要有条件,有目标。既然学校没有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培养那么多人才, 又凭什么在最后的关口卡那么严?平时指导不力,最后考核时指责学生能力不足, 后果自负,有意思么?   据我所知有些学校流行花银子请人代做实验,实验设计和银子一出手,就可 以换回一篇论文,这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物。这就是我们在研究生阶段要 学习的东西么?这就是中国未来的科研群体么?莫非想学点货真价实的东西就只 有闯出国门吗?   wenlei把读研比作一种风险投资,我想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很多人考研究生 之前都没有把导师的背景情况摸清楚,比如在研课题经费情况,所带研究生人数, 科研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等,所以是需要冒风险的,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就像一些人受了假交警的骗之后最后却明白怎么回事一样, 因为他们不知道会存在这样的风险,所以行为的后果应该自己负责,对吧?   王铮先生无非是从研究生的角度来考虑一下问题,既然培养不出高水平的研 究生,就承认这个现状吧,非要把研究生的脸打肿充胖子,其结果无非是要研究 生编出如数篇垃圾文章给学校撑脸面,编不出来就扫地出门,给别人的前途设置 难以跨越的障碍。王铮先生呼吁“给研究生留条活路”毫不夸张。我也很理解中 国科大的那位博士的心情,自己险些成为中国高校教育制度失败的牺牲品不说, 还要承担那些没有体验过这种教育制度的人的误解,一方面学校的历史和成就让 自己感到骄傲,一方面学校的论文政策却让自己敢怒不敢言,在矛盾的心情下言 辞中出现一点纰漏和怒气是可以理解的。   纵观这个社会,高学历的人得到人们的真正尊重了吗?知识得到真正的尊重 了吗?博士都有人找不到工作,知识的狭隘、苍白让世人很难刮目相看。现在中 国简直是一个怪圈,成天在这个圈里闷着总是找不到东南西北,非得借身在圈外 的人的眼睛才能看清自己。可是你能轻易踏出这个圈吗?有人说北大清华,“一 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为什么?因为优秀的本科生都出 国去了,老实说,我很佩服他们的先见之明和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能力。因为大多 数人都无法成为一流的本科生,或没有牛B爹妈的强力支持,所以只能呆在这个 圈里,慢慢地耗磨自己尴尬的年轻时光。   最后,强烈支持一下“存在未必合理”的文章,实在大快人心,如果教育部 领导能够屈尊光临新语丝,慎重考虑并接受一些意见和建议的话,我想中国确实 是有希望了,否则,背井离乡一去不返的人只会有增无减,中国的“兴国”二字 又何从谈起呢? (XYS200603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