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英国约克大学留学访问总结 刘进平 http://www.sciencenet.cn/blog/Bobby.htm   据《泰晤士报》(The Times),约克大学近十年研究水平在全英大学中排 第六。据《研究双周》(Research Fortnight)报告称,约克大学在108所英国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研究水平排名第四。然而取得这样成绩的约克大学却并不是 一个建校时间长、规模大的大学,在英国大学中,约克大学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即所谓新生代大学;相对于别的“巨无霸”大学而言,约克大学只是个小规模的 大学。因此,英国约克大学的成长历程和教学科研体制可成为我国许多新兴大学 建设的最佳参考。   一、约克大学生物系简介   在约克大学的所有院系中,我所在的生物系是英国大学中最好的生物系之一。 据英国质量保证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给高等教育机构的打分 显示,约克大学生物系教学质量得分24/24。英国研究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是英国官方对大学每一系科科研水平的评价,每5 年评一次。据最新RAE评价(2001年),约克大学为“5”级。2005年约克大学生 物系发表论文221篇。根据“科学观察(Science Watch)”统计,在2001-2005 年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方面,约克大学生物系的植物和动物领域在英国所有大学和 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据英国《泰晤士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排名,以生物医学而论,约克大学为世界顶级50所大学之一。   约克大学生物系1965年成立,2002年迁入新实验大楼,研究室面积有10000 m2,开放式赠款有£48M,每年投入研究经费£14M,平均每人每年£175000。现 有60多个学术研究人员,系主任Dale Sanders FRS教授。约克大学生物系本科专 业有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遗传学(genetics),生态 学、保护与环境(ecolo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及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几个本科专业。硕士专业有生物科学技术(bioscience technology)、计算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生态与环境管理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数学与生活环境(mathematics and the living enviroment)、 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与实业(industrial biotechnology-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二、我所在实验室老板简介   我于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Ottoline Leyser教授的实验室做了一年研究工 作。Ottoline Leyser教授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任《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副编辑,《植物生物学年评》(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生物论文》(Bioessays)、《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F1000》、《植物与细胞生理学》(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植物科 学趋势》(Trends in Plant Science)编委,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 员会下的基因和发育生物学委员会主席(Chair of BBSRC Gene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ommittee),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协会理事会理事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Board of Directors)、生物学研究委员会主席(Chair of Biology Research Committee)、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sation,EMBO)成员。Ottoline Leyser教授早年从拟南芥中鉴定出首个 在生长素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AXR1(auxin resistant 1)。 2005年Ottoline Leyser研究小组与Mark Estelle研究小组同时发现TIR1及相关 F-box蛋白就是生长素受体。目前正研究拟南芥控制分枝的一种新的、尚未鉴定 的MAX依赖性信号物质(或激素),这方面亟待有重大进展。   三、英国约克大学科研教学体制的几点观察   1、在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一年的访问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里的人相互信 任,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生物系的几栋建筑物互相连通,每一层的实 验室很大,但并没有划分为几个小间;虽然里面若干个研究小组,但他们的药品 试剂及其实验用品都摆在架子上或放在抽屉里,并不上锁,当然别人也不会乱拿 乱动。不会像在国内实验室一样戒备森严,国内有的科研老板在自己实验室都要 将冰箱上锁,感觉似乎每个人都像贼一样防着。生物系每个工作人员一把磁卡钥 匙,可以打开几乎所有的实验室,因此很多设备都可共享共用。生物系大楼楼门 也凭磁卡钥匙进入,一楼大厅有厨房,厨房配备有微波炉、烧水器、煮咖啡的机 器、冰箱等常用设备,另外大厅里有自动售货机,可投币购买一些食品,因此在 周末和假期也可进入实验室照常工作。   2、在约克大学生物系成为终身制(tenure track)的教师都是具有很高研 究水平和取得较大科学成就的人员。刚毕业的博士通常要经历多年的博士后生涯, 很多都在不同国家的著名实验室做博士后,这些具有国际博士后背景的,取得较 大成就的学者才会有机会被骋为终身制人员。由于英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不过百 所左右,同美国相较而言,竞争也就更加激烈,通常的看法是,没有一两篇CNS (Cell、Nature、Sciences)文章及数篇高影响力的论文,很难被英国的大学骋 为终身制教师。当然,选拔成为英国大学终身制人员具有严格的标准,同样严格 的评审晋升制度也保证了约克大学具有世界水平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教学科研水 准。例如我所在实验室的H M Ottoline Leyser教授在英国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BA和PhD毕业后,1990-1993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布鲁明顿 (Bloomington Indiana)做博士后,1993-1994年到英国剑桥大学做博士后, 1994-1999年为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讲师(Lecturer),1999-2002年为高级讲师 或副教授(Reader),2002年成为教授,2007年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而生 物系的另一个女教授Dianna J Bowles于1973-75年在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 (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Germany)做博士后,1975年于雷根斯堡大 学(University of Regensburg, Germany)做博士后,1976年于以色列魏泽曼 科学研究所(The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做博士后, 1976-77年在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做博士后,1978年在德 国海德伯格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Heidelberg, Germany)做博士后及雷根斯堡大学工作,之后才在英国大学任职。 约克大学的每一个终身制人员不管职称高低,都有自己的实验室,都可招收博士 生。在国内的二三流大学,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甚至本科生都可成为终身制人员, 但这些人进来后通常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往往在艰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多年 挣扎,最后或者沉沦,或可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3、英国学生在报考大学时,通常都会随父母到在大学开放日到若干个大学 去考察,一旦选中学校和专业后,大都不会因厌学而荒废学业;本科毕业后,只 有真正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才会申请继续深造。硕士学制有两年或三年,博 士学制有三年或四五年的,他们本国学生通常都申请到奖学金,根据奖学金的来 源约每月一千至两千英磅不等(与工业或企业来源的奖学金较高),大约与本科 生出去工作相去无几。而国内的情况则大不相同,高中考大学往往一考定终生, 本科学习期间就有很多学生因各种原因厌学而荒废学业;毕业后很大比重的学生 是因为难以就业而选择报考研究生;硕士每月生活费二三百元(博士生活费略高 一些),连吃都不够,还有不少人因学业忙或经济原因使个人婚姻成为问题,因 此无不视之为苦差。很多硕士生在做论文期间往往因为找工作或复习考博士而心 有旁骛,硕士论文往往草草了事。而博士毕业后,又有严峻的就业市场在等着他 们,因为国内的工业企业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没有足够的容量来吸收刚毕业的博士 生。   4、现在想起来,我在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做研究实在是一种很愉快的经历, 我注意到实验室的博士生也不像国内的博士生一样精疲力竭,为发表一两篇SCI 而焦头烂额。这里的博士生通常在周末和晚上很少加班(周末实验室多数情况下 空荡荡的),即便是正常工作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工作时间自己安排,或早或晚, 导师并不去干涉和指责,当然他们干起活来还是挺投入的,也是很愉快的(不少 人边听音乐边做事)。博士生是否毕业与其研究工作的多少与水平决定,学校并 没有强行规定一定要发表一两篇SCI论文才准毕业。如果说这里的博士生没有压 力,那也是不确切的。以Ottoline Leyser实验室为例,每周有例会,定期要汇 报工作,因此也不能在很长的时间内工作没有进展。另外,学校虽然没有规定, 但往往许多实验室在招聘博士后时会有要求,比如至少要在高影响因子的本领域 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等。越是有名的导师,手下干活的主体越是以博士 后为主,因此在这里博士生遇到技术上的困难也不必独自摸索,因为有多年工作 经验的博士后可以请教。实验室通常有实验技师,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和运转, 也有工人负责清洗玻璃器皿之类简单的体力工作。总体上看,在这里的硕士生和 博士生可尽享做科研之乐,因为他们不必像国内的很多实验室一样,学生既搞论 文研究,也做工人的工作,很多常规的研究技术都要自己独自摸索,因为老板手 下没有博士后人员,也没有技师和工人,他们在很少的生活费支撑下制作论文 (很多人担心毕业延迟),更有毕业之前要发表SCI论文的门槛,国内读完博士 简直要要人的老命,至少也要脱几层皮,掉几十斤肉,哪里还有享受科研的乐趣?   5、英国灵活的博士后招聘体制,不仅可使本实验室的工作深入开展,也在 客观上促进了各国的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融合。通常的看法是,实验室的老 板只要有钱(科研资金),就可招收博士后,钱越多,手下做事的博士后就越多。 博士后选拨的关键一个是面试,另一个是导师推荐。顺便说一下,国外的导师在 写推荐信时一是一,二是二,对于赞赏的词极度吝啬,除非你真的那么好;而国 内的导师写推荐信时大多由学生拟好,只代签名而已,或者极尽溢美不实之词。 博士后合同通常以三年为期,但也有半年或一年的。当研究进入到一个现有实验 室人员不熟悉领域或阶段时,或者需要跨学科研究时,这种灵活的博士后招聘体 制可使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连续而深入,避免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由于英国 属欧盟国家,欧洲的其它国家可很方便地到英国工作,因此实验室往往有很多欧 洲国家的博士后工作人员,我所在的Ottoline Leyser教授实验室就有来自英国、 德国、法国、瑞典、奥地利、波兰、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的博士后工作人员, 其中有些是搞植物发育遗传的,也有的是搞计算机和生物信息学的,这些背景和 擅长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不仅有利于研究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研究本 身也是一种促进作用。   6、在各个层次上制度化的而且极为活跃的学术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术进 步。生物系的网页公告版上都会预告每月的Lectures/Seminars/Talks。通常每 周数天都有不同主题的Lectures/Seminars/Talks,大致周一到周五有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infection and immunity、plant biology、Biochemistry and structural biology、bioinfomatics方面的讲座安排,多是从其它院校研 究单位请来的在各自研究领域极活跃的专家教授。中午时间(12点15分、1点15 分)的Lectures/Seminars/Talks他们也叫lunch club,此时正好是英国人的午 饭时间,英国人的午饭极为简单,可边吃边听。周一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为专题系列讲座,由各大生化试剂与设备公司赞助。听讲座的有学生, 也有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Ottoline Leyser教授虽然是院士,有时她也会来 听讲。此外,入学的博士生和本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也会按顺序在系级水平上轮 流讲述自己的课题。除学校与系级讲座外,在实验室水平上学术交流也比较活跃, 一些前来参观的研究人员或参加应聘博士后的人员也会在实验室会议上进行学术 交流。与国内的二三流大学相比,这种活跃的学术交流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在国 内的大学,学术交流频次很少,即使有,参加的人也不踊跃,有时甚至要组织学 生前往充数。这种状况在于大学的研究本身并不活跃,或研究的领域不在前沿, 因而视学术交流为可有可无。   7、在实验室管理方面,Ottoline Leyser教授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同样给我留 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这种管理形式是以每周例会进行组织的。实验室每周四下 午2点1刻进行,每次有一位博士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讲本领域最新发表的论文 (有不少是论文的印刷版尚未出来,在线电子版发表的最新文献),所谓“本周 论文(paper of the week)”,另一位讲述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计划和进展 (project report),讲座之后与会者讨论相关问题;如有其它问题,会后与导 师预约谈话。采用这种形式,实验室各成员不仅可掌握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 研究进展,导师也可掌握实验室各个项目或方向的进展情况。研究人员在埋头做 实验的同时,也要定时整理自己的项目结果和进展,会后可通过讨论及与导师谈 话,来对自己项目的研究路线加以调整。这种组织管理形式在实验室成员数目较 多时尤其有效。   四、我所知道的英国大学生   1、英国中学生在申请和进入大学之前,会在开放日(open day)到意向中 的大学考察了解,届时大学院系会进行接待,布置有展台、海报和宣传材料,年 轻教师和大学生接待人员在那里接待中学生及及其家长,解答来访者的问题,会 议室里播放介绍院系的视频材料。有的大学还会提供伙食。   2、英国大学对大学生管理也同社会一样,比较松散自由。英国大学不会有 国内的辅导员及班主任这样的严密的管理架构。大学生入学后每人分配一个电子 邮箱,学校院系所有相关的通知都会通过邮箱或网站进行发布,因此大学生每人 一台电脑是必要的,他们大概每天或早或晚都要打开邮箱,了解是否有重要的通 知或老师发给他们有关功课的信息。英国强调学生的隐私和独立,大学生谈恋爱、 同居,学校亦不干涉,但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要为其行为负责,如有人身财产意 外,学校也不会象中国的大学那样担负很大的责任。   3、大学生一年级普遍住学校的宿舍,二年级多外出租房,学校似不加限制。 学校的宿舍有不同等级价位的,最贵的一周八九十磅(一磅15元人民币左右)以 上,一个月就要三四百磅。宿舍实质是公寓,一起住的学生(不区分男生和女生) 称在一个corridor,学生宿舍有自己的单人卧室,客厅与厨房共用,有电视及上 网等装置,似不如外出租房宽敞,也不如外出租房自由。发布出租房子或找房子 可通过学校网站的Small Ads上找。   4、英国大学本科的学制通常为三年,但如医科也有四年的。大学对学生学 业的管理严格,如有考试作弊,恐怕要对簿公堂。学习不同学科的学生每周的课 时多少也不同,学文科的课时最少,大部分时间在埋头写老师布置给他们的 essay,这些课程论文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能剽窃,更不能象国内大学生在写课 程论文时的cut & paste了事。   5、英国学生一年三个长假期,为复活节、暑假和圣诞节(相当于我们的寒 假);英国复活节(Easter)是每年3月21日春分节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 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约3月22日-25日之间。复活节本科生 约放四周假,研究生放两周。暑假从7月份放到10月份才开学。而圣诞节似最短, 20多天。一年三个长假期,再加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有时还多一天的银行假日), 因此有英国报章说英国学生学习时间有点短。   6、英国学生假期多,再加上英国人很注重休息的权利,周末、晚上及圣诞 节期间正式工人一般都要休息,不会轻易加班,因此给了学生很多打工的机会。 学生打工收入随工种和打工时间而异,大约每周可赚一两百磅,但英国的税率较 高,在22%以上。   7、英国大学生考试时间与中国学生不同,中国大学生是放假时才考,而英 国的大学生是每次放假回来,也就是新学期开学时才考,因此整个假期都不得清 闲。   8、英国的大学国际化程度较高,尤其是欧盟国家的学生在学费和待遇方面 与本国学生一样(他们的学费约为非欧盟国家留学生的一半到四分子一),因此 欧洲学生较多。校园里的学生难以区分哪国人,尤其是中国人不易区分英国人和 其它的欧洲国家的人。   9、英国学生性格和教养随家庭条件及父母素质和管教方法而异,有的很好 相处,有的的确很糟糕,尤其是与人租房同住(不论跟中国人还是和外国人)时 总会遇到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对待干净整洁的重视程度而导致冲突。   10、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信教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青人,几乎没 有人信那东西。但中国留学生信教的人却挺多,我怀疑是中国人在外面生活方面 比较无聊,渴望与别的中国人交往(或想有某种归属感)或想了解英国文化原因 所致,但传教的英国人对中国人特别的关注也是一个原因,我在那里就遇到不止 一次受到传教人士热心搭讪与“骚扰”,他们还用简单的中文打招呼。   11、英国大学生的思想自由开放,但也有些人(我相信只是少数)很天真, 有很多极端偏激的思想,什么女权主义、素食主义和环境和动物保护主义等等。 有些人甚至以保护和拯救地球为己任,可称为“环境和动物保护原教旨主义者”, 他们认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地球的灾难,人口增加也是祸害,反对一切 屠宰杀害动物的行为。前些日子新闻报道称,英国青少年在专门“指导”青少年 自杀的“夺命网站”的唆使下接连自杀,有个“安乐死教堂”组织成员甚至相信 “自杀是缓解人口压力、拯救地球的办法”。我相信英国青少年中有些确实可能 会天真到相信这些东西。他们相信本国媒体所发表的言论(有不少是站在西方人 的立场和偏见之上的,或以白种人为中心或至上思维的),因为即使在英国,英 国的传媒业很发达,各种报纸期刊极为丰富,但非西方国家的媒体仍然是看不到 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天然地讨厌一切形式的专制和独裁。   12、英国大学生(当然不仅是大学生,不仅是英国人,几乎所有的西方人) 最喜欢吃巧克力,他们还用煮、烤等各种方法来吃。有一次电视上对幼儿园小朋 友采访,问最喜欢吃什么,小孩子十有八九说是巧克力。英国大学生的零食最常 见的就是巧克力,巧克力含热量高,因此他们大多容易发胖。中国人习惯于拿瓜 子来磕或拿花生剥皮来当零食,但英国市面上的瓜子都是去了皮的,花生也是去 皮了的,瓜子花生去皮了还有什么意思呢?因此在英国呆久了的中国留学生也会 习以为常,以巧克力为零食。 (XYS200804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