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以被教育者的身份谈教育:关于“哈佛女孩”的几个认识误区   作者:绿树白花   新语丝上关于“哈佛女孩”的争论已经是如火如荼,从揭穿谎言到被揭穿, 从推荐人的作用到卡尔威特的教育,在圣诞节之前,那个跳出来指责人造假的刘 亦婷父母突然陷入一种失语的状态中,那气势汹汹要抛出的关于“家庭教育”的 长文也没了下文。   但要观看论战的人们总是不会失望的。如果说刘亦婷的父母的文章是一杯奶 茶,那这位赵先生的行文就像在奶茶里浸泡过的饼干一样,浑身上下撒发着奶茶 的味道。这是我的嗅觉告诉我的,不需要学术背景来支撑;要问味道是从哪里出 来的,各位看官只要把鼻子稍稍凑近这一段: “早在2002年9月24日,我就在 ‘新语丝’上发文打假……刘亦婷父母赶紧发表声明,……他们曾向《外滩画报》 记者许凯推荐过‘新语丝’上揭发假《卡》书的文章,但记者许凯在报道中隐瞒 了此事……”向记者推荐某人的文章?听上去就像“请看我的官方声明”。连指 责这位许记者,以及毫无根据的定义人“造假”的语气都如此相似,让我对批驳 这位先生也兴趣大减。不仅如此,赵先生偷换话题和转移视线的企图连掩饰都不 屑,更让我这个只知道讲“逻辑”的小菜鸟自愧弗如,胃口尽失:因而圣诞之前, 除了good wishes和圣诞礼物,我什么也不想发。   但我可料不到,我的第六感会如此之快的得到应验:在众人的怀疑声中憋了 良久的刘亦婷父母,终于找到了机会,并以更不避嫌的姿态沿着赵先生的的偏门 伺机而动,以令人惊诧的腔调甩出“谎言,诽谤”等字眼,在企图抖落自己身上 一身泥的同时,也不忘“恩泽八方”。哈佛父母好记性,声称不会就此“写系列 长文”,但本人愚钝,还一直对“家庭教育”的文章望眼欲穿;这下让人好生失 望哪。   即使有人失约于读者,仅以“曾经的被教育者”的身份,我还是愿意谈谈家 庭教育。哈佛父母领着盲目的父母们围着自己的孩子研究了半天,怎样让孩子 “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怎样培养“创造力”?怎样 “做到顺应天性”?我想这已经够了,冒充专家的刘女士,可怜又可气的家长们, 请听听小白鼠的说法,如果你们的嘴还没进化到不能闭上,脑子还没迟钝到不能 思考,耳朵还没退化到不能倾听,那就请听听我的说法,或者,好好的与自己的 孩子谈一次,听听他们的想法。   第一,早期教育的作用有多大?   我想我不能武断的对此下结论:对还是错;但我敢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正如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所说的,有很多的发明或观念都是存疑的,盲目的向公众推广, 不负责任的夸大其作用,都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   首先在我看来,早期教育最正确的理念,就是强调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交流— —但这只不过是所有教育观念都会倡导的,并非早教的独创。   其次,我们必须承认,除了搞教育研究的专家,很少有普通人能把早教的概 念弄得一清二楚,更别提现今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父母自己都缺乏人文素质和严 谨的头脑——唯独不缺望子成龙的急切,又如何来把握早教的度呢?有人要争论 说,不管怎样,把这个概念传播给父母是好的,父母可以自由思考,自由选择。 OK,我要做一个类比论证:枪支,本身不具正邪的概念,从防身的角度说,还相 当有用;那为什么不广泛的发放枪支?政府可以辩解说,发放枪支给公众,他们 可以自由选择,并不是让他们杀人。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政府是应该被指责和惩 罚的。正如家有幼儿,监护人并不会将刀具随便交给幼儿,期待幼儿能“自主切 水果”。所以刘女士在很多地方的声明,所谓“青岛小女孩父母生搬硬套与己无 关”“卡尔威特的书伪本泛滥与己无关(既然口口声声称关心下一代教育,为什 么不在伪本出来的时候就加以揭露,只在祸及自身的时候才跳脚痛斥呢?)”, 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再来,做父母的有资格来判断孩子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有资格来决定该 激发孩子什么样的兴趣?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博,可能性是如此之多,你怎么知 道应该把孩子带去哪个方向?我想孩子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她有资 格决定自己人生道路的。难道说,发明蒸气机的瓦特,他的兴趣是因为他姨妈有 意在他面前烧水培养出来的?没错,带着孩子去公园,给他讲为什么花是红的, 树是绿的,这是一种培养方式;但难道世界只有一种可能性吗?艺术型的孩子可 能看到的是美丽的色彩,丰富的线条;喜欢科学的孩子看到的是花粉与叶脉;还 有孩子更专注于自己喜悦的心情……家长们,你们又从何得知,孩子那颗小小的 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最好不要盲目的开展所谓早期教育。 因为这样,等于是选择了一种可能性,而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那将是对孩子这 个独立个体权力的剥夺。刘亦婷的父母是朝着他们选择的方向而去的,其间刘亦 婷有几次试图自己选择的努力,比如学芭蕾,想做演员,但都被其父母一心一意 的“教育”所打断。在我看来,比父母的错待更残酷的,就是这种披着“爱”与 “教育”的外衣的“干涉”——它也许不是暴力的,但却是不容反抗的。   早教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请家长们把哈佛女孩暂时抛在一边,好好想想:一 个人,作为社会个体,他(她)最重要的素质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事实上,我 们要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是时时刻刻在成长的:性格,观念,知识,智慧,而 这种成长是伴随一生的。以我个人为例: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健全的 “人”,是在14岁。不要误解,在此之前,“我”并非不存在;相反,这个“我” 存在得正如所有父母都想要的那个样子:家里的乖孩子,懂事,有礼貌;学校里 的好学生,每次考试的胜利者,轻松考进重点的聪明孩子;每周末乖乖的去上钢 琴课,乖乖的呆在家里读书。然而,这个“我”只是人群里的一粒沙,如果不在 14岁那年发生些变化,这个“我”将只会期待着毕业后在大公司里找一份工作, 不会思考,不会怀疑,更不会在凌晨辛苦的敲字。但请别以为,这样的变化是我 父母对我精心教育和设计的结果——那只不过是生活的变动让一个人性格成熟后 的自然变化。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这样醍醐灌顶的时刻,原本混沌的脑 子突然开朗,明白的事理逐渐增多。而这些,都是奠定在性格成熟的基础上。而 一个人在0-3岁的时候,性格发育了百分之几呢?我想,除非能证明0-3岁是一 个人性格成熟的主要阶段,不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作用就永远不会是主要的,其 重要性,就值得每一个有理智并善于思考的人打一个问号。   在哈佛女孩的早期教育中,有值得肯定的部分,但问题也不少,正如我上文 所述:从小就定下了单向的发展目标;在其更为重要的人生成长时期,我看到的 家庭教育却是功利,武断,和专制。因此,在以冷静和科学的角度看哈佛女孩的 家庭教育之后,我们对它的判断会离“科学可行”有很大一段距离,更不会认为 它就是“教育孩子的真经”。   第二,天才是什么?刘亦婷是天才吗?你们想不想当天才?   我已经厌倦了很多家长和媒体对“天才”这个词的不厌其烦的追捧。请各位 摸着自己的脑子好好想想,你们定义的“天才”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根 本就是意淫的结果?又或者,你们的定义根本就是错的?我理解,有别于其他动 物,人类对于“超人化”自己的能力是有着特殊的爱好。无怪刘女士一听说有人 说自己女儿只是个普通的女孩便跳脚声明说“刘亦婷实际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 达到##标准的素质全面的人”,只差没到“权威机构”申请一个“天才”的标签 给女儿贴上,以堵众人之嘴。   但我想天才不是由她来定义。天才是什么?康德说:“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 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王国维认为:“他知人所不能知,欲人之所不敢欲, 所以也就言人之所不能言。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由于痛苦之深。”而现在的 公众更乐意以“在人生的跑道上抢跑的人”为天才定义(看看媒体对某些“作家” 年龄的大肆渲染就不难得到这个结论)。但至少,无论从深刻的角度还是从肤浅 的眼光来定义“天才”,都不可能以“进入哈佛大学”为标准。否则哈佛应更名 为“天才大学”,并设立一系列科学计量标准,非天才莫入。可那不过是一个教 育机构罢了,而教育的作用,不过是“补人之短”,而不是“集天下之长”。那 些在通知单上罗列的“十大素质”,不过是走走过场的官样文章,稍有脑子的人 都会想,哈佛招生时有可能一一考察这些素质吗?即使可能,又如何计量呢?自 动把金子往脸上贴的人,不是脑容量过小,就是脸皮过厚。   刘亦婷有没有过人的长处,我们看不到,因为至今她“非凡的素质”并没有 任何的表现,除了她“非凡的运气”,我在这个女孩身上看不到任何与天才相关 的闪光点:是才华,智慧,还是天赋?而她的短处,多亏了其父母的精心打造, 我们也无从得知。那我们为什么把一个形象如此模糊的一个人捧为天才?而依据 仅仅是其父母修饰过的过去的经历?家长们,你们到底想要什么呢?什么让你们 如此痴狂?是进入哈佛大学的“天才少女”刘亦婷,还是9岁上大学,会说好几 门外语,让父亲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天才儿童”卡尔威特?但是,你们在 急切的领着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抢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 你们 正在向“天才”的反方向——“愚蠢”加速?人是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是无限多 的,仅仅为了表面的荣光而拔苗助长,这难道不是愚蠢?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各位家长明白当上天才意味着什么的话,就不会对此趋 之若鹜了。天才意味着比常人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更多的钱?更大的house?抱 歉,这不是天才该得的。天才意味着比常人知道更多生活的真相,而他们往往不 能忍受自己将目标设立在满足个人欲望之上,他们之所以制定规则,之所以发掘 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之深,忧虑之切。所以不要再滥用“天才”这个词了, 如果目标只是为了多学几个一技之长,多会几门外语,上个MBA,以便多挣点钱 的话,家长们还是不要把“天才”作为目的的好,那不是一个可以滥用的词,也 不是一个让人轻松幸福的词。   第三, 父母的“执照”是生来就有的吗?   我有一个朋友,从6岁开始学手风琴,10岁学钢琴,14岁得了好几个全国的 钢琴大赛的奖项,可是她从来不在“非她母亲要求”的时间碰钢琴一下。她告诉 我说她根本不喜欢学音乐。她的技巧无可挑剔的,感情则是一片空白。亏得她母 亲,至少她以后可以凭“手艺”养活自己,但她有可能成为音乐大师吗?就像和 自己的仇人结婚一样不可能。我问过她喜欢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她是一片茫然。 十几年来,她的生活就规律的分为两半:不练琴的时候学习,不学习的时候练琴。 她的大脑,从一出生就被母亲接管了,母亲知道“什么是对她好的”,“什么是 她应该做的”……她不需要再思考,也不需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我知道,在我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事实上,我自己的 母亲就曾经固执的以为,我当个医生会是最让我幸福的,因为那样“生活优裕而 且可以救死扶伤”。但感谢她的不够固执,最终世间会少几个“刀下冤魂”,和 一个粗心的医生。   常常,我这个被教育者会不禁疑问,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代表的这个群体: 不管父母会多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会多尊敬自己的父母,父母真的知道什么是对 的,而孩子就必须接受其监管吗?人,如此复杂的生物,真的是如此容易被操作 的吗?难道容易到,每个“人”的制造者就自动拥有了他(她)的使用执照?   但显然很多父母都有相似的想法。甚至,有人正在大张旗鼓的提倡这种做法, 并且在上面涂上一层甜蜜的糖衣:“追求卓越”“顺应天性”“实现个性化培养”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但糖衣只是糖衣,除此之外,只能祈祷那不是毒药。   “追求卓越”?什么样的卓越?是你定义的卓越,还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卓越?   “顺应天性”,在顺应它之前,你清楚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天性吗?在15 天的时候就急急忙忙的输入词汇,花在研究“天性”上时间可见仓促。或者,根 本不需要研究它了,因为孩子只会有一种天性,就是你想要的那种?   “个性化培养”?除了从教育书籍上东拼西凑的套话之外,哈佛女孩的培养 过程中有任何与“个性”两个字有关的内容么?“补齐短板”“不许抱残守 缺”……真是闻所未闻,个性还非得是高尚的美德不可,不然便不成其为个性? 恭喜哈佛妈妈,为公众重新定义了“个性”——原来个性是为了“完美”而服务 的,有了“完美”,我们还需要“个性”吗?更糟糕的是,如果各位家长在被带 领着忙活了一通之后,短板是没有了,长板也不知所踪,既没有得到“个性”, 也没有得到“完美”,该如何是好?况且,你所承认的“差别”,只不过是一些 天生的差异,体弱与强壮,美丽与丑陋,而“烂班”与“重点”的差别,“小贩” 与“MBA”的差别,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接受的。谢谢,我看到了解释成语“挂 羊头卖狗肉”的最佳例子。   “培养创造力”?这是最可笑的,创造力如何培养?牛顿的母亲应该培养他 “如何发现地心引力”,鲁迅的母亲告诉他“如何为针砭时弊而写作”?另外, 我在哈佛女孩父母的身上就看不到任何的创造力(除了自创一套“遗传说”来为 自己阻断女儿的艺术之路自圆其说),也看不到任何“总是痛快认错,绝不文过 饰非”的行为,试问,在一个养狗都需要执照的社会里,哈佛父母就自动有了 “培养创造力”的育人执照?一个自己就没有半点创造力的人,能培养出“创造 力”来?就像鸵鸟教企鹅如何飞行一样滑稽。   在《哈佛女孩》的书中,我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没上电子琴班, 而是在妈妈指导下自学自练”“从15天大,就开始输入词汇”……再加上两位作 者在写文章时表现出的逻辑思维和风度,让我不得不感叹“业余研究者”在“正 确认识自己”上的模糊,进而扩大了我对其教育成果的怀疑。   再回到我朋友的那个例子。在“母亲培养的那个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之 间徘徊了许久,她最终对我说:“我宁愿自己没有出生过。我的人生就像被人押 到一个餐馆,被迫吃自己不喜欢的饭菜,并且一辈子吃下去。那饭菜再有营养又 如何?这个吃的过程是无意义的,因为被这些营养养活的这个人是痛苦的。”   可不是嘛。如果我能在子宫里得知,我母亲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盘算着对 我进行“业余研究培养”,我会申诉吊销她的执照;或者,我就躲着一辈子都不 要出来,不给她押我去餐馆的机会。   第四,宣传教育理念的执照,是考上哈佛就有的吗?   有人在论坛里说,真不明白绿树白花为什么说哈佛父母“造神”?这和“神” 有什么关系?一家人有了点成功经验,人家借鉴借鉴也很正常嘛。   假设只是一个普通邻居的孩子考上了名校。再假设我吧,邻居来问我,顶多 是半开玩笑式的,你有什么经验啊,说来听听。其实人家心里清楚你是什么样的 人,比如你周末老出去玩,中学时还考了几次不及格,你老妈也潇洒得很,你期 末考了还出去旅游去了。我要是端起架子来说,我是用了##学习方法,我老妈 用了##教育方法来培养我,我的目的其实一直都是为了人类做贡献之类的话, 根本没人会相信我,还会暗地里笑我傻:小姑娘,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底细!不 就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嘛。   可我要是向不明就里的人宣传自己的话,就不会是这样的效果了。首先,我 一定要把那个名校的金光闪闪的名字在众人面前挥舞到让人眼花缭乱,金星四冒: 反正中国的信息沟如此之大,中小城市的家长对美国的学校的认识几乎就停留在 “牛”这个概念上而已,更别提关于它们招生的任何信息了;其次,我一定会把 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都精心的打造起来,并用各项教育理念解释其来源出处,没 有的,瞎凑也得凑上,反正谁也不知道;再次,对于个人的形象(最好还加上老 妈的),一定要尽善尽美,模仿样板戏的原则,即使是暂时的低谷,也是为了后 来的胜利埋下伏笔的:中学几次不及格,可以说成是为了以后的冲刺云云。最后, 我一定要在能人帮助下,把这些信息在那些心急火燎的家长耳朵旁边重复一千遍。   这就是造神的过程,而且我相信雷同还少不了。而造神成功之后,无论什么 样的结果总是对自己有利的。风和日丽的日子可以卖几本书;下小雨的时候还有 信徒跳出来说“有本事你也考一个哈佛试试!”(同理可证:“有本事你也抄一 个试试!”)   好啦,无需多说,传播教育理念的执照,肯定不是上了哈佛就有的。一个理 念是否应该传播,最重要的是它所依据的事实的真实程度。造神者所说的话,无 疑是需要理性思考的;更不用说作为“真经”来传播:否则吃到苦头的肯定是脑 子糊涂的人。   因此,在这个信息的洪流令人迷惑的年代,在这个以造神为乐的社会,置疑 的声音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应该被拉下马来的“神”,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 了。正如我说过的,只有信息沟不断的被填平,愚蠢的人越来越少,造神的企图 才会没有市场,大众的损失才会越来越少。   再次的,我期待那一天。 (XYS200412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