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我为“导师”说几句 王铮   因为忙,好多天没有看《新语丝》了,5月12日,把我的一批学生的论文定 稿了,“闲暇无事”,不妨,上来一看,乖乖,从华南师大邢达事件演化出“北 京广播电台焦点透视:研究生为何成为学术民工?”   《研究生为何成为学术民工?》举出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确存在,但是是否 如电台文章的观点,定性研究生是“学术民工”。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导师”开公司的现象在中国属于极少数。   我的作导师的朋友中,只有北京大学的两位老师开了公司,达不到1%,而且 他们开公司最初也是因为逼的。他们从事旅游规划,按国家旅游局的规定“局级 单位”不批“规划证书”(除了试点时期),北京大学、中国旅游学院以及象我 们这样的国家级研究管理的研究所是没有资格拿到规划证书的,工作还是要作的, 他们就不得不自己注册了公司,而学旅游规划的学生需要实习,“规划资格证” 批给导师的公司,学校也难于管理了,公司需要面对经济风险,需要资本积累, 当然不能用尽课题费,结果他们就可能演化出这样那样的矛盾了。不同的是,建 设部却允许大学、研究所为单位申请证书搞城市规划,这样学校管理得好多了。 所以我的一位朋友说,国家旅游局在“逼良为娼”,逼良为娼说重了,让研究旅 游管理的学者难于进入旅游规划领域是真实的,国家旅游局规划司,你们把问题 处理简单化了。言归正传,绝大多数导师想让学生成为“民工”还没有这个资格。 比如我、我的许许多多的朋友,特别是文科的。   其次,问题出在哪里?   导师是不是在一般的科研活动中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呢?我看到我的母校 华东师大BBS上有个讨论,不妨把主要观点抄来 (http://bbs.yjsy.ecnu.edu.cn/dispbbs.asp?boardID=21&ID=54518): Nogun: 上海大学近日制订《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职责(讨论稿)》,其中一条引人关注: “导师不得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对于未履行育人职责的导师, 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招生,甚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分。   这一规定让许多学子叫好同时,也引来相关讨论:导师让研究生参与课题, 历来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好方法。学生以怎样形式参与,才能把“廉价劳动力”与 “学习和锻炼”的分寸把握好?  …… 某重点高校哲学系一位研究生说,许多同学很希望能参与导师的课题。通过查资 料、做实验、搞调研、写论文,亲身了解科研方法和过程,这比在课堂上学一门 课更有用。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以论文形式发表,那就更好了。   学生们对“廉价劳动力”有自己的定义:一是导师让学生参与的课题是否与 学生科研方向有关。有的导师从企业搞来一些项目,研究层次并不高,与学生的 研究方向也风马牛不相及,却硬拉着学生参与,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二 是导师让学生参与的课题是否有利于学生提高科研能力。某校管理学院一位学生 诉苦,导师的课题一个接一个,每天早上睁开眼就要帮导师干活。干的大都是低 层次、重复性劳动,如整天泡图书馆查资料,在电脑上制作表格、填数据。导师 一个月会给六七百元酬劳,但自己感觉仍是个廉价劳动力。 风中散人 其实教育部就把教师和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北京实行“3581”工程,处 长(相当于副教授)年薪5万,还是合法收入,上海更高,哪个副教授的年薪有5 万?我的导师告诉我,文化革命前研究生津贴是大学毕业生的90%,现在大学毕 业生平均工作至少有1500元吧,研究生每月能收入1350元吗? 我导师与我计算过,按照她的标准共招6个研究生,如何她稳定获得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这是很难的,我导师是牛人还做不到),每年10万元,按照国家标 准可以提取劳务费15%,每年有1.5万元,她每月取250元做劳务费,每年花3000 元,剩下12000元,我们6人每人每月只能获得200元津贴。200元加上我们每月大 约250元津贴,共450元,这样一个研究生的月收入只相当与文化革命前研究生收 入的1/3,低于上海、北京、广州最低工资标准。研究生因此成为弱势群体。 我的导师比较牛,她每年大约还有5万元横向课题,学校大约开25%劳务提成, 15%部分用于给人回扣(不然拿不到横向课题),剩下5000元,导师拿1000元/ 年,留1000元作意外开支,如学生献血、生病和送礼,我们6人还能分3000元/年, 这样我们的月津贴无论如何达不到250元(研究生还不如二百五,哈哈)。现在 扩招,导师又提升为博士生导师,今年我们要成为师兄妹10人,所以我们大约两 个人可以拼凑一个二百五了。55555。 报纸记者根本不懂事情根由,乱嚷导师把研究生当廉价劳动力,把问题搞混乱了。 其实国家把知识分子(教师与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了。 导师与我讨论过,如果国家研究生招生减少一半,这样她可以少卖计算机和 设备,节省科研经费,我们收入可以达到1000元/月,毕业就业也容易,研究生 就不是弱势群体了。可是现在是年年扩招。 该死,上面的计算中,导师与我都在逃税。 最近我们鉴定了课题,导师奖励我们参加课题的4人共1000元,我以为这次终于 当个二百五了,可是师弟给了我237.5元,原来政府收了我们5%的税,4人一共 50元,我们永远当不了二百五。 小城笑笑生 我盼望导师能给我点活,现在是自己在努力找活都找不到啊,还好20号去上海体育 科学研究所低氧实验室,能学点东西吧. 秋风信子 看来大家的导师都很照顾学生呀。其实,有任务也有好处,至少不会荒废时间。 Nogun: 哎,我国每年的个人所得税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交的, 公子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里风中散人提出了导师与研究生都是廉价劳动力的观点我赞成,但是不过 说国家有意如此。公子陇讲得最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国家还是 一个穷国,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不就是劳动力廉价吗?   第三,导师也是步步艰难的   一般情况下导师比风中散人导师的情况更艰难;她年年有国家基金,牛! (不会是评委吧?)。我们选择一个再牛点的,有国家中国级别的“973”项目! 国家规定参加“973项目的科学家”每人年满员工作量经费不低于10万,其中5% 可以作为劳务费。现在假设这个导师很厉害,一人当两人使(双枪李向阳水平), 每年拿20万,她或者他,可以用1万元/年发劳务费。这个导师类似我,在中国科 学院及院属的中国科技大学共招收8名研究生,一名博士后,劳务费全部发研究 生,每年每人只有1250元,当然廉价。中国科学院和许多国立研究机构的惯例 (绝不是我们一个研究所),研究员要交“人员费”,作为发放地方政府给的各 种地方性政策性补贴的“经济基础”(因为国立机构没有这笔钱)(听说大学老 师是不交人员费的)。一个研究员大约每年交3~4万,就按3万计算吧。另外研 究所收5%管理费,合10000元。每年研究生还要收取一定费用,不是很准确的数 据,许多研究所研究生是按每人3年2万元收培养费的,用以支付研究生住宿、生 活津贴、课时费等的,所以每年一个导师大约为研究生交6万元。另外房租、电 话、网络费大约每年1.0万元,这样1+1+3+6+1=12万,双枪李向阳已经有一只枪 没有子弹了。我的经验,每年大约要更换2.5台计算机,中科院买东西规定是政 府购买,不知道政府购买的价格为什么比市场价高出50~70%,而且计算机价廉物 美的DELL还不在政府规模范围,还有打印机、耗材,这样这个导师为计算设备等 每年需要支出大约3.5万(至少我是这样)。一般办公费用、资料复印费1.0万 (不信你到北京图书馆试一试复印费,那里叫资料使用费。我一直不明白的是, 我们纳税人缴税办的国家图书馆,怎么使用还要有使用费,而且这种费用收了后 用在哪里?)。按规定我要每年至少发表2篇文章,学生三年发表2篇文章,这样 以我的标准,学生每年要发表6篇文章,每年要支付8篇版面费,每篇按0.25万元 计算,共2万元,这样3.5+1.5+2.0+1=8 万元。双枪李向阳全部没有子弹了,研 究要出差调研吧,要作试验吧,要参加学术会议吧,来个老外得接待吧,可是子 弹已经用光,双枪李向阳只能看着鬼子进村了(难怪现在许多人学武术,可以省 弹药)。如那个风中散人说的,该死,科学家原来在使用盗版软件,因为我这里 没有计算软件费。幸好科学家还作“研究层次并不高”的横向课题。例如我就作 一些区域与产业规划,近年规划资格证一闹,自己又没有决心“投笔从商”,空 有一身本领,压在五指山下了,只好与同学们一起作“廉价劳动力”了。   国外的学者,你们不缴人头费、培养费、办公室费、设备主要不依靠自己买 吧,所以说你们“站在说话腰不痛”,怎么知道我们国内学者“除禾日当午”的 情景。一般导师大约也不与研究生说这些,所以研究生想20万科研费,怎么也不 “意思意思”,其实我们当导师的是不好意思。   建议导师学风中散人的老师,与学生唠叨唠叨自己的艰难,学生会理解的。   第四,研究生也有责任   在华南师大邢教授事件中,这个学生有两个疑点:第一,他找邢教授时带了 一个女性去,这个女性先与邢讨论,邢发火了。这个女性是什么身份?没有说, 也没有人注意。据我了解,许多技术型学科的研究生在公司打工,他们把实验室 的一些成果给了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公司就鼓励学生退学带着成果来公司。这个 女性是不是某个公司的呢?我的一个朋友,北大教授,学生说他对学生“抠”。 一次我到一个公司去,发现他的三个学生在那个公司“打工”,公司负责人说, “我们请的×××学生,行吧?”导师的名气起作用。中国旅游规划界说搞旅游 规划的“南豹北虎中间鹿,中科院里有头牛”,这种名气,大抵是学生出去自己 吹出的,学生也知道利用导师这个资源。要使用“导师”名头,当然要与导师去 共同创造。第二,崇同学入学时签订了不退学合同,自己应该有工作责任吧,导 师缴了培养费,工作作一半“说走就咱就走”,研究生不能这样“风风火火闯九 州”吧。现在是一个契约社会啊。学校要导师同意才能办退学,依法律、依工作 需要,是完全合理的。海外学者,不知道你们在国外学校会怎样?合同终归要讲 的吧?如果合同背法律,学生可以告学校吧。   学生呢,不能不知道导师争取课题的艰难。其实你们没有导师的创意往往难 于前进的,我当研究生的经验就是这样的。至于输入数据,图书馆查资料,这是 基本的科研工作,哪能不作呢?我就不相信国外的研究生不这样作。请人输数据, 即使是973水平的科研经费都不够,况且资料自己不查怎么知道科研前缘呢?其 实不想输数据、不想查资料的人,根本就应该不当研究生?人在世界上,普通劳 动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研究生许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家长把一切都作好 了,现在当研究生写论文,要自己输数据、查资料,感到烦躁了。这是你们适应 社会的一个过程,要想这是一个学习机会。社会议论,特别是哪些那些当记者的, 你们没有作过研究,对某些问题的价值判断是不可靠的。据说北京某记者追一个 清华女博士没有成功,在某青年报提出“小龙女是专科生,……,李莫愁是博 士”,其实小龙女学艺时间比李莫愁长,起码学了20年,她是博士。李莫愁被逐 出师门,学艺不完全,才是武术专科水平(这没有不尊重专科的意思,是为了反 驳)。我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新闻记者对学术生活实际上是不熟悉的。   请理解导师吧,我们导师才是真正的廉价劳动力,连民工都不如,民工是有 稳定的顾主的,大多数导师实在到处盲目找课题的。这种现象在高等院校更为严 重。   最后说说我们导师。   如果崇同学报道可靠,可以发现,邢教授脾气不好。的确导师要尊重学生。 也许,邢教授可能爱惜有才华的,不让退学。我想劝邢教授一句,时代不同了, 中国旧的“师生如父子”的伦理关系崩溃了。我的一个学生,她很有才华,我让 读博士,她不;我又出钱让她去读了“托福”,联系我的一个朋友接受她出国, 她不,因为她要到公司挣钱。答辩论文时,她说我待她如父女,我想哭,可是时 代变了,旧伦理成立的基础被改变了。她首先要吃饭,其次要买那个主要增加了 城市GDP的住房,知识在贬值,知识分子在贬值,我理解她的选择,自己的伤痛 自己承担吧。其实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了。研究生的贫困,需要国家认真研究。 对于导师,我的另外一学生对我说,“王老师,我觉得你与Y老师这生特别不 值”。不值就不值吧,此生已经当了知识分子。   上海要制定导师守则很好,的确有些导师让学生在自己公司打工。关于公司 工作,研究生保证在校学习时间的问题,应该有个法律。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 研究生培养还是精英培养,需要有保证研究生读书期间的最低生活保证的法律或 者法规,也需要有个导师责任法规。要有法规,对国家来说,有两个问题需要研 究:1.导师开公司,国家是否应该提倡,在什么程度上提倡?2.研究生的招收量, 多少是最优的。   有句话,希望与导师和研究生共勉:   时代变了,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因为读书是不可能挣钱的。导师不能 用研究生挣钱,研究生也不能把导师作为挣钱的机会。这样想,心里就平和多了。 (XYS200505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