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著名历史学家曹树基教授提出—— 生态环境恶化是明灭亡主因之一 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史学界一般归结为社会因素; 明朝末年的腐败统治、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吴三桂降清、 清兵入关等等。复旦大学曹树基教授最近大胆提出,生态 环境的异常变化,乃是造成明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曹树基教授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指出,明代后期至末 年,中国进入一个异常干旱的时期,从万历帝到崇祯帝的 半个多世纪内,中国多次发生全局性的特大旱灾以及更多 次数的大旱灾。仅崇祯年间华北、华中和江南就数次发生 全局性的特大旱灾,华北地区旱灾的年份大约占到崇祯时 期全部年份的50%,灾区人口大量死亡,“人吃人”现象 屡见不鲜。 在旱灾频繁大面积发生的背景下,崇祯末年华北、西 北、山东、长江中下游地区又发生大范围的蝗灾,仅在北 方就形成一条长达上千公里、宽达数百公里的蝗灾分布带, 飞蝗所经之处千里赤野草叶不存。旱灾和蝗灾,对明王朝 统治地区的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破坏,崇祯帝实际已经失去 调控全国经济的能力。 特大旱灾本身既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同时也进一 步恶化了生态环境。万历和崇祯年间北方又两次发生持续 数年的鼠疫大流行。崇祯十六年至十七年北京发生的鼠疫, 使全城人口的死亡率超过40%。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 城墙上平均每3个垛口才有1个羸弱士兵把守,自然难挡李 自成的精锐之师。当清兵入关的时候,饱受鼠疫折磨的北 方也无法组织兵源对抗。曹树基教授算了一笔账:崇祯十 七年明王朝人口大约尚存13617万, 与崇祯三年相比少了 大约3580万,其中北方减少了2600多万。虽然不能确切地 指出死于鼠疫的人口数量,但以太平天国战争时期苏浙皖 三省死亡人口为例,死于霍乱的人口占到70%。 曹树基认为,明末万历年间的灾荒和鼠疫大流行,使 华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而崇祯年间的灾荒和 鼠疫大流行,对明王朝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毁灭 性打击。灾荒不但造成国力匮乏人口死亡,而且直接导致 了社会动乱和农民起义;鼠疫不但造成人口锐减无法征兵, 而且导致社会生产能力的暴跌;社会动乱和农民起义不但 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秩序,而且加快了鼠疫的流行,尤其 在城市的流行。 清兵能够顺利入主中原,除了吴三桂降清这一因素外, 实际上与华北地区及附近省份已处于无秩序状态、没有人 力物力支援对清战争有关。当华北地区及附近省份生态环 境趋于正常并稳定下来以后,清王朝已经在中原地区站稳 脚跟。退居南方山区的明王朝和农民军余部,已经无力抵 挡拥有雄厚物力人力的清王朝的进攻。从某种意义上说, 明王朝的灭亡,乃是明代后期华北地区及附近省份生态环 境恶化的后果。 (摘自《深圳特区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