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一代名将戚继光在阳历1588年1月17日离开了人间,按照阴历计算,为万 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如果这消息已为皇帝所获悉,则多半是出于东厂中秘 密警察的劳绩,因为政府的正式档案中并没有提到这件事情。 三个月以前,戚继光的名字最后一次在御前提出。一位监察御史上疏建议 起用这位已被罢免的将领。这一建议使皇帝深感不悦,建议者被罚俸三月,以 示薄惩。戚继光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其被劾罢官三年以后仍不能见谅于万 历,原因全在于他和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 但是通观本朝武将的经历,其不幸似乎又不仅止于戚继光一人。甚至可以 说,戚继光的谢世纵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哀荣,然而他在生前所受到的重视, 仍然大大超过了其他将领。他的朋友,另一位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一样,具 有再造本朝军事力量的宏图,但却屡被参劾并受到申斥,难酬壮志。另外几位 高级将领,卢镗先被拘禁,后遭斥革;汤克宽被拘释放,命令他戴罪立功,最 终在塞外为国家捐躯。戚继光部下的将领胡守仁、王如龙、朱钰、金科等人也受 到革职或戍边的处分。惟一的例外则是与他同时的刘显,虽然屡被参劾,却能 岿然不动。这并不是朝廷对他特别垂青,而是他负有征剿四川“土蛮”的重任, 这一战争旷日持久,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取代他的指挥权。刘显去世以后, 他的儿子刘(丝+廷)被誉为跨灶之儿,继之而成为万历一朝的名将,但也迭 经革调,1619年和努尔哈赤作战,在仓猝进兵的情况下力战而死。 这些令人同情的遭际,在本朝带有普遍和必然的性质。探本溯源,还必须 从本朝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关系说起。 概括说来,武将领兵作战,和文官集团的施政原则在根本上是不能相容的 。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平衡,冲突激化,以政治手段调剂无效,通常就会 导致战争。有时候严重的天灾造成大面积的饥荒,百姓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会 铤而走险,诉诸武力。但是我们帝国的文官,则一贯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为 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弄到动用武力,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征。他们具有 一种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上自国家,下至个人,不能把力量作为权威。如果一 个地区有什么特殊的经济利益,那么就应当加以压抑而不是提倡。至于天灾足 以引起战争,则尤为无知妄说,因为从道德观念来说,天下的事物无不可以共 同分配,灾民的暴动,乃是小人犯上作乱的劣根性使然。 但是就武将来说,他们所受到的训练和战争的经历却养成了和文官截然不 同的气质。他们需要具备准确的选择能力和决心,着眼点在于取得实效而不避 极端:冲锋陷阵,要求集中全力,对敌人的重点作猛烈打击;退守防御,考虑 的是地形的险要和工事的完善,如不可守就要断然放弃;战斗胜利,就一心扩 张战果,而不为其他问题而犹豫。在一般情况之下,他们把自己和部下的生命 视为赌博场中的筹码,必要的时候可以孤注一掷。而大多数文官则以中庸之道 为处世的原则,标榜稳健和平。武人在刀剑矢石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 的心目中不过是血气之勇,即使克敌制胜,也不过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在维持军队给养的问题上,同样表现了帝国政府重文轻武的风气。让军人 自己组织和管理后方勤务,根本不能考虑;即使是在文官管辖之下,把仓库的 地点按照战略需要来作适当的配置,也被看作有悖于平衡施政的原则。这种风 气还使军人退伍以后不能得到正常的社会地位。本朝治理农民的根本方针是保 持他们的淳朴无知,一个士兵退伍还乡,就等于增加一个无业游民,因为他在 军队里所学到的技术和养成的起居习惯,已经难于再度适应农村的生活,事情 的复杂性就会因之而增加。军官退伍以后所引起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别的国家 里,一个退伍军官通常都受到应有的尊敬,如果担任民政职务,他的管理经验 也能保证他胜任愉快。然而事情适得其反,我们的军官在长期训练中所培养的 严格和精确,退伍以后竟毫无用武之地。他会发现在军队以外,人们所重视的 是安详的仪表、华丽的文辞、口若悬河的辩才以及圆通无碍的机智--总而 言之,和他已经取得的能力恰恰相反。 这种观念上的南辕北辙,使文官不仅在精神上对武官加以轻视,而且在实 际作战中,他们也常常对高级将领提出无理的指责。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 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杀;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 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敌养寇。兵士抄掠百姓,该管的长官自然要 受到处分,然而事情的背景却常常是军饷积欠过久。军饷由文官控制,然而一 旦发生事故,他们却可以毫不承担责任而由将领们代人受过。 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本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这重文轻武的趋 向。大约经过了一百年,文官集团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升到 历史上的最高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武官的社会地位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 这种畸形的出现,原因在于本朝的政治组织为一元化,一元化的思想基础则是 两千年来的孔孟之道。如果让军队保持独立的、严格的组织,和文官集团分庭 抗礼,这一元化的统治就不可能如所预期的成长、发展,以至于登峰造极。这 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 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 这种制度和风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早已被事实所证明。本朝的军事窳败尽 人皆知,但其破坏的程度却出人意外。北方的边境每年都为俺答所入侵,被掳 走的人民和劫去的财物不可胜计。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新任的时候,东南沿 海也迭经倭寇的蹂躏。正当悲观和惶惑遍布于滨海各省,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 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登陆后深入腹地,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竟 越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入安徽歙县,迫近芜湖,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 然后趋秣陵关至宜兴,退回至武进。以后虽然被歼,但是被他们杀伤的据说竟 有四千之多。而南京为本朝陪都,据记载有驻军12万人。这样的军事行动,在 世界战争史上当称为罕见。 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戚继光的任务决不仅止于单纯地击败倭寇。他 首先要组织一支新型的军队。从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中可以看到如何有 条不紊地实施他的建军方案:宣布招兵的办法,规定月饷的数字,拟订分配列 兵的原则,明确官兵的职责,设计队、哨、局的组织,统一武器的规格,颁发 旗帜金鼓这一类通讯器材,等等。建军方案的核心部分是确立铁一般的军法。 军法的精神在于“集体负责”,即所谓“连坐法”,一队和一哨的官兵要互相 保证在作战中勇往直前,不得退却。一人退却则一个被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 被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被斩首。 《纪效新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甚至还记载了一制作干粮的方法。 然则这部著作的出现,也正好在另一个角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的军训军令都没固 定的准则,专门研究军事技术的学校从未成立。如果部队手册、战斗纲要、编 制表、后勤补给图解和军法条文等为军中必需的文字材料曾经存在,那么,它 们不是没有付诸实施,就是早已不合现状,所以戚继光才会在他的书里不厌其 详地作出规定和阐述。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戚继光个人的意向如何,他所组织的新军就不可能不 带上个人的色彩,所以人们就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戚家军”。值得注意的是, 这支新军在建立30年之后,仍然还是戚继光的个人部队。这自然又和文官集团 的平衡原则大相凿枘。在文官们的心目中,戚继光的军队不是社稷的干城而是 国家的威胁,加之他又和张居正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必须对他作严厉的弹劾。 在15世纪中叶,日本这一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本朝东海沿岸各省的安全, 这种现象是很难理解的。合乎逻辑的倒是本朝的士兵应该越海进攻日本。因为 当时的日本不仅地狭人稀,而且几十年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内战频仍 ,法律和纪纲可谓荡然无存。本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被一个极有组 织的文官集团所统治,中央指挥地方如身之使臂,极少发生抗命的事情。同时 我们这个帝国在名义上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人数多达200万。 但是这种假想的逻辑并不适用于现实。本朝的军制规定,常备军由200万 “军户”提供,每户出丁男一人,代代相因不变。设立军户的目的,既在于保 证官兵的来源,又在于保障“民户”不致因战争动员而受征兵的骚扰。这制度 开创伊始,流弊即随之而来。民户被编入军户,大部出于强迫;即或出于自愿 ,也常常是基于权宜之计,时过境迁,当初的应诺就不能矢守不渝。所以各个 驻兵的卫所刚刚成立,士兵逃亡和换籍的事件即已层出不穷。时经一百多年, 各卫所的土地,不少都为各军户抵押和出卖。加之长年以来,除了西北边境, 绝大部分地区都承平无事,所以,一个卫所的实际兵员往往远较规定的编制为 少,在退化最严重的卫所中,竟仅为规定编制的百分之二或三。而且这些有限 的士兵还常常被军官当作营造和运输的劳工,再不然就是留在家里充当仆役。 和这种每况愈下的情形相始终的是补给制度。本朝的军事供应和政事参合 为一元。军队的粮饷补给,来源于地方政府的侧面供应。按理说,户部是国家 财政的中枢,应该统筹全局,但实际上却类同于一个大型的会计机构,只是在 账目上监督各个机关和各个地方政府的出纳。各个地方政府按照规定的数额把 给养直接运交附近的军事单位,军区和中级以上的后勤机构。一个府县,可能 输送食粮及银两于十几个不同的小单位;一个卫所,也可能接受十几个府县送 来的粮食和银两。这种方法一经成为定制,就如盘根错节,任何高级单位也无 法把补给点和补给线作合理的通盘改组,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于是供应不 能足额的情况就时有发生。试想,由十几个单位分别按固定的数量供应,总难 免于有个别单位由于意外的情况而不能如额缴纳;而其他单位则并不负有补足 缺额的义务,即或有这样的义务,也不见得就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在开国一百 余年以后,书面的规定早已和实际的详情格格不入。纵使有局部的调整,充其 量也不见效于暂时,而终于不免捉襟见肘。 如果查阅官方的史籍,书上明确无误地记载了全国的补给已由中央统筹 分配,而实际的执行却全赖互不相属的下级机构。地方政府行方军队之间的补 给关系已如上述,即使是运往北京的漕粮,其运输的情况也十分奇特。所谓漕 粮,就是从南方大多数府县中征收田赋所得的,通过大运河而运往北京的粮食 。按明文规定,漕运由专业化的军士负责运送,运送的军士即称之为运军。全 部运军有官兵12万人,分驾运粮船12000艘。但是这个庞大的队伍却没有一个 统筹后勤的机构来做周密的安排,以使其秩序井然地运转。粮船直接在江南的 水滨接受纳税者所缴纳的谷米,然后解缆北运。一艘粮船由一个下级军官管理 ,并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在所运的粮食送达北京附近的张家湾仓库以前,粮 船上全体官兵的人身自由、生命财产甚至妻子儿女,都等同于保证这次运输安 全的抵押品。因为除此而外,别无更好的方法可以作有效的管理。至于粮船的 制造,也同样表现了散漫和缺乏组织的特性。这些粮船的法定使用期限为10年 ,过期就需要重新建造。在淮河沿岸设有“船厂”一处,是全国最大的造船场 所,其产量的高峰为年产700艘以上。然而这个所谓船厂实际上由82个小型船 厂拼合凑拢,各厂之间各自经理。虽有一个类似于总管理处的机构,它却无统 一调度人力和物资的权能,自然也更谈不上有效的技术分工。 不消多说,组织上的低能必然造成装备上的落后。本朝并不完全缺乏这方 面的能工巧匠,但是他们都被集中到皇城里,专门为皇帝的禁卫军制造精美的 甲胄。一般的野战军只能服用衬以小铁片的棉布袄,或者由纸筋搪塞而成的“ 纸甲”。至于士兵们使用的武器,也大多是由各地府县作为赋的一个部分制造 缴送,质量既有欠精良,规格也谈不上标准化。 以上种种落后的情况,使本朝野战军的战斗力几乎与农村的民兵相去无几。 与这种情况相一致的,是对于将领的选拔。在当权者看来,一个将领所应该具 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上文所提到的刘纟廷,外号人称“刘大 刀”,根据夸大了的描写,他所用的镔铁大刀重120斤,可以在马上“轮转如 飞”。和刘纟廷同在辽东战役中牺牲的杜松更为粗蛮卤莽。他在作战时身先士卒 ,可是一旦战败,就会毁坏自己的兵器甲胄以发泄怒气,而且不断声称必须自 杀或者落发为僧,毫无镇定从容的大将风度。因之,此人被努尔哈赤称为“杜 疯子”。 军官的任命多数以“世荫”的形式而继承父业。任命的程序相当复杂,大 致是高级将领的子孙需要降几级继承,下级军官则无须降级。从本朝中期开始 ,情况稍有改变,自兵部尚书刘大夏奏准推行武试,任何有志于成为军官的人 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取得进身之阶。但事实上由考试及格充当军官并上升为高 级将领的,可谓绝无仅有。而且这种武生的考试又重在刀枪弓马的是否娴熟, 由文官主持的笔试,其要求不过是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各处所开办 的“武学”,也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其教学进度,以“每日总授 不过二百字”为原则。 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高级将领,几乎很少有人具备运筹帷幄的谋略。其 实这也正是文官集团所预期的目的。将领既然大多属于一勇之夫,当然就有必 要任用文官作为总督巡抚,让他们来指挥各级武官。在总督巡抚之下还有“兵 备使”或“海防道”,他们名为监察,实则握有调度攻防的权力。在军政方面 ,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各项也统统由文官主持。 这种军事体制的设计,显而易见,其重点不在于对付敌国的全面入侵,同 时也不打算全面进攻敌国。发生在1449年号称“土木之变”的战役,正统皇帝为 瓦剌所俘虏,已经暴露了军事体制中致命的弱点。然而这样震惊全国的事件仍 然没有能够引起应有的重视与改革。武备继续废弛,军事组织不断衰退。文官 们只要在他们的任期中保持平静无事,则一切有关军队改造的计划大可束之高 阁。一直到16世纪中叶,倭寇的势力大张,不仅屡次攻破了被视为固若金汤的 东南海防,而且长驱直入,视守军为无物,这才使中枢的文官惊醒,发现这低 能的军事制度将要危及整个帝国以及他们个人的安全。穷则思变,改革已成为 势所必然,而改革的初步,仍在于选择有创造精神的高级将领,他必须在战略 上深谋远虑,而又精通各种战术。 蹂躏东南沿海的倭寇不同于普通的海盗。海盗大多是乌合之众,只要抄掠 财物的目的一经达到,随即呼啸而去。而倭寇则不然,他们登陆以后通常要建 立根据地,有时还围攻城池。其中的成员也并非全部来自日本,也常常混有不 少中国人。在一般情况下,中国人还在其中占有多数,而且可以担任高级头目。 倭寇入侵的原因,与国际贸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朝禁止民间的海运通 商,虽然律有明文,但是实际上却无法彻底执行。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由来 已久,好多不同国籍的冒险家纷至沓来。这些冒险家所使用的船只,最大的长 达100尺,宽达30尺,船壳厚达7寸,超过了中国战舰的规模。据记载,在这些 冒险家出没的极盛时期,每天有大小船只1200余艘在中国海岸活动。数字似属 夸大,但是利之所在,熙来攘往,已不在话下。其贸易的区域从日本各岛至暹 逻湾,状如一弯新月。在中国政府海上巡逻力量所不能达到的近陆岛屿上,他 们指定了走私贸易的港口。由于没有一个法庭可以解决买卖双方合同和债权的种 种纠纷,十多个有力量的中国船主以武力作为后盾充当了仲裁者,并因而逐渐 被认为海上权威,成了海盗的头目。 这些海盗头目声威赫赫,和当地的士绅互相勾结,甚至结为婚姻之好。他 们公然在沿海修理船只,而且勒令村民接受他们的传讯。这种海上权威虽然尚 属萌芽,但任之滋长发育,则必然威胁我们这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政府。 海盗肆无忌惮的活动,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的对策。然而冲突一开, 我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虚弱即暴露无遗。高级指挥官无法确知部下战士的实际 数额,也弄不清究竟有多少战船可以调配使用。下级军官在部队出发之前先要 向地方富户勒索兵饷给养。而一旦发生战斗,有的部队干脆望风而逃,有的部 队虽然敢于迎战,但由于墨守密集队形的战术,往往造成“一人失利,万人奔 溃”的后果。而可歌可泣的作战,却反而出现于仓猝集合的民兵以及各地生员 所组织的保卫家乡之情景中。 在日本方面,充当海寇的武士,来自山口、丰后、大隅、萨摩、博多湾、 对马和五岛列岛。他们既无统一的领导,也无长远的作战目的。起初,他们有 一个空中楼阁式的希望,以为和中国海盗的联合军事行动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开 放对外贸易,而他们中的领导人也可以受到招安而荣获海陆军将领的官衔。这 些希望在总督胡宗宪发动的一次行动之后终于成为泡影。胡宗宪以招安为诱饵 ,使这些海盗头目束手就擒,而后又把他们的头颅送到北京邀功。这种措置只 能激起日本的侵犯者更大规模的来犯,并且使今后的屡次入侵更缺乏政治意义 ,其惟一的目的只在于劫夺财货。 这些日本海寇虽然在上层缺乏统一的领导,但下层的组织力量则不可忽视 。虽然是杀人越货,也表现了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性。据目击者记载,不 论作战宿营,倭寇的小头目对下级战士能施以极严格的纪律管制。各个小股部 队战法一致,也表示了他们并非仓猝招募而来的雇佣兵。他们不断以寡敌众, 击败数量上占优势的中国官军,而中国的农民造反,却大抵缺乏这种能力。 这些海寇乘坐可以装载百人左右的船只登陆。大举入侵时,常常集结30- 50艘船只,人数多达几千。他们的凶焰最为高炽之际,可以有两万人据守占领 区内的军事要地。本地的居民在威逼利诱之下也有不少人参与他们的行列,其 中有的人在以后被押送至日本作奴隶。他们劫掠的物品不限于金银珠宝,根据 需要和可能,他们也夺取内河船只和其他商品。有一段记载提到他们曾大批搜 集蚕茧并勒令妇女们缫丝。这种情况业已与占领军在当地组织生产并没有多少差 别。 在入侵的初期,他们几乎战无不胜,主要原因在于战术的优势和武器的精 良。他们能极其娴熟地使用双刀,并且和近旁的伙伴保持密切的联系,互为呼 应,协同作战。颇为特异的是,他们的指挥信号乃是班长排长手中的折扇。当双 方开始接触,班长排长的指挥信号乃是把折扇往上一挥,他们的部下就以刀锋 向上。当对方的注意力为这种动作吸引,他们就突然倒转刀锋迎头砍下。这种双 刀的长度不过5尺,但在一个熟练的使用者手中挥舞,一片刀光,使“上下四 方尽白,不见其人”,可以在一丈八尺的方圆之内杀伤对方。其他常见的武器 还有弓箭和标枪。据记载,“倭竹弓长八尺,以弓蹈其(弓肖),立而发矢。 ……镞宽二寸,……近身而发,无不中者”,所掷的标枪“不露竿,突忽 而掷,故不测”。至于火器,似乎并没有为他们所重视。虽然戚继光说过鸟铳 由日本传来,但记录上却看不到倭寇曾有效地使用这种武器。他们偶而使用的 火炮,看来也是在中国俘获的战利品。 倭寇的基本战术是派遣30人以下的小部队进入村落,这些小部队的进止必 在严密的互相照顾之下,协同的信号是令人战栗的海螺声。这些入侵者善于使 用当地的向导,并熟练地派遣尖兵和斥堠,有层次地展开兵力,并以佯攻、驱 使难民在队伍的前面等等方式,造成中国官军的扰乱和疑惑。中国官军根本无 法对付这一套战术,即使是士气最为高昂的部队,他们的对策也不过是仅凭血 气之勇猛冲敌阵,既无有效的队形,又缺乏侧翼和后续部队的接应,其经常遭 到失败就为势所必然。南直隶和浙江两省,河流湖泊极多,官军溃退时有如狼 奔豕突,被践踏或被挤落水致死者也为数累累。有一次总督胡宗宪也在败退之 中被推落水,几乎淹死。 除此以外,倭寇在和大部队官军遭遇时,还采取一种战术,即先取守势以 减少官军的锐气,或者制造恐怖气氛使官军陷入心理上的劣势,然后待机出击 。戚继光下面的一希记载可以作为说明:“余数年百战,但见诸贼据高临险, 坐待我师,只至日暮,乘我惰气冲出;或于收兵错杂,乘而追之。又能用乘锐 气,盛以初锋。又其盔上饰以金银牛角之状,五色长丝,类如神鬼,以骇士气 。多执明镜,善磨刀枪,日中闪闪,以夺士目。故我兵持久,便为所怯。” 所以,总结以上的情况,不论官方文件如何强调这一战争是政府的官军围 剿海贼,实际上却是外行的中国的士兵对付职业化的日本军人。 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兵源不是来自军户和卫所,而是另行在浙江省 内地招募的志愿兵。由于政府已深切理解事态的严重性,所以不得不批准他的 组织新军的计划,并且加征新税作为招募和训练的费用。对于这种支持,戚继 光在对士兵所作的训话中就告诫他们应该知所感激。他说:“你们当兵之日, 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这银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 百姓办纳来的。你在家那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 难,即当思想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阵 杀胜。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天也假手于人杀你!” 道德义务上的劝说加上群众固有的宗教信仰,使戚继光得以在所招募的新 兵中建立铁一般的纪律。上文所说的“连坐法”虽然不可能经常被不折不扣地 执行,但其杀一儆百的恐吓力量已足以使部队在强敌之前不易击溃。他所制定 的赏罚原则并不完全决定于战斗的胜负。即使大败,有功者仍然要给予奖赏; 相反,即使大胜,作战不力和临阵脱逃者仍然要受到处罚。在他的一本奏折里 提到1562年的一次战役:他命令部队夺取一座倭寇占领的石桥,第一次进攻失 败,一哨军官36人全部阵亡。第二哨继之而上,又损失了一半的人员。这时剩 下的官兵企图后退。在现场督战的戚继光手刃哨长,才使攻势得以继续不衰, 最终击破敌阵,大获全胜。而这次胜利,也就成了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事件 之一。 这种严格的纪律固然是取得胜利的必要保证,但是它的残酷性也实在使人 不寒而栗。士兵离队小便就会受到割去耳朵的处罚,而且据传说,戚继光的第 二个儿子由于违犯军法而被他毫不犹豫地处死。这样的严刑峻法也许已经离开 了通常的人情,但是戚继光的这一治军方针终于造成了一支坚强的部队,后来 他调任蓟辽总兵,有一次在大雨中向全军训话,惟独他从南方带来的3000名军 士能几个小时屹立不动,如同没有下雨一样。 然则严峻的纪律,仅是治军方针的一面;另一方面必需鼓舞士气。士兵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支经常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部队 谈不上自尊和自信,必胜的信念有赖于能力和技术,而能力和技术又来自平时 的刻苦训练。 戚继光的训练方法得自专家的口授。这些宝贵的经验过去由于不为人所重 视而没有见诸文字。到俞大猷才作了扼要的阐述,而戚继光则把所有的细节写 成了一部操典式的书本。 操练技术的主要着眼之点,可以说是用“辩证法”的原理来分解动作。每 一个动作都有相对的两个方面:身体有防盖和没有防盖的两个部分;一种姿式 有动有静、正面和侧面的两种因素;有攻击则同时有防御。总而言之,既有阴 便有阳,有阳亦必有阴。例如操练近身武器,也和拳术或舞蹈的原则相似,任 何一个姿式都可以作三段式分解,也就是开始-稍为休憩而转变-继续进行又 迄于静止,用戚继光的术语来说,就是“起-当-止。”这些姿势又按其不同 的形态而有各种离奇的名目,例如骑龙式、仙人指路式、铁牛耕田式、太公钓 鱼式等等。运用这些动作,要求“左右来俱有拍拉”,“后发先至”。至于在 实战中和敌人决斗,除了熟练掌握以上各种基本姿式和原则以外,最重要的乃 是佯攻,亦即声东击西,出其不意。 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 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各地的拳师、打手、盐枭以至和尚和苗人都被 招聘入伍。等到他们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溃以后,当局者才感悟到一次战斗 的成败并非完全决定于个人武艺。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 兵娴熟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每一个步兵 班同时配置长兵器和短兵器。在接战的时候,全长12尺有余的长枪是有效的攻 击武器,它的局限性则是必须和敌人保持相当的距离。如果不能刺中敌人而让 他进入枪杆的距离之内,则这一武器立即等于废物。所以戚继光对这一步兵班 作了如下的配置:队长一名,火夫一名,战士10名。这10名战士有4名手操长 枪作为攻击的主力。其前面又有4名士兵:右方的士兵持大型的长方五角形藤 牌,左方的士兵持小型的圆形藤牌,都以藤条制成。之后则有两名士兵手执“ 狼筅”,即连枝带叶的大毛竹,长一丈三尺左右。长枪手之后,则有两名士兵 携带“(金+党)钯”。“(金+党)钯”为山字形,铁制,长七八尺,顶端 的凹下处放置火箭,即系有爆仗的箭,点燃后可以直冲敌阵。 这种配置由于左右对称而名为“鸳鸯阵”。右边持方形藤牌的士兵,其主 要的任务在于保持既得的位置,稳定本队的阵脚。左边持圆形藤牌的士兵,则 要匍匐前进,并在牌后掷出标枪,引诱敌兵离开有利的防御的位置。引诱如果 成功,后面的两个士兵则以狼筅把敌人扫倒于地,然后让手持长枪的伙伴一跃 而上把敌人刺死戳伤。最后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则负责保护本队的后方,警戒 侧翼,必要时还可以支援前面的伙伴,构成第二线的攻击力量。 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个12人的步兵班乃是一个有机的集体,预定的战术 取得成功,全靠各个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个人突出的机会。正由于如此,主 将戚继光才不惮其烦地再三申明全队人员密切配合的重要性,并以一体赏罚来 作纪律上的保证。这种战术规定当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敌情和地形许可的时 候,全队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横队和敌人拼杀;也可以把两个镗钯手照旧 配置在后面,前面8个士兵排成横列,长枪手则分列于藤牌手与狼筅手之间。 以藤牌、毛竹、铁叉作为标准武器,表现了戚继光的部队仍然没有脱离农 民气息。但如果认为他不了解火器的功效,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他在实战中运 用过火器,和将领讲解火器的利弊,并在奏折中提到了火器的重要性。然则终 戚继光的一生,他仍然以上述的鸳鸯阵法作为主要的战术。这倒不是由于他因 循守旧,而是牵涉到很多不易解决的复杂因素。 让战术全面现代化的建议,曾经被名将俞大猷提出过。他准确地指出,倭 寇的特长是娴习陆战,水战的技术反而低劣。俞大猷主张,以有效的战船和火 炮歼灭倭寇于海上,根本不让他们有登陆的机会。在战术原则上,在他所著的 书里也明白指出:“海上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 多铳胜寡铳而已。”他给总督的禀帖中,曾经请求把陆军军费的一半用来配备 水师。但纵使俞大猷的声望和战绩都十分卓著,这些有益的建议却始终没有被 采纳,因而壮志未酬,赍恨以殁。 然则俞大猷本人也不可能理解,他的建议,所牵涉的问题和将要引起的后 果已经超出军备问题而及于政治。他要求亲自率领“闽广大船数百艘,兵数万 ”,如果一旦成为事实,有关各省的财政就要从原来小单位之间的收支而被集 中管理。与之相应,这些后勤人机构的人员必须增加,而且必须一扫苟且拖沓 的办事作风,保证规格和数字的准确,才能取得预期的行政效率以与现代化的 军事技术相配合。而且和他们往来的各个机构,也必须同样地注重实际。然而 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 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 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俞大猷当然更不可能预见到, 在未来的好几个世纪之内,上面这些情况在我们这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 里竟不能发生根本的改变。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 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 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这种为个人力量所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使俞大猷的计划毫无实现的希望 。相形之下,戚继光的方案就比较现实。他没有去触动整个的国家体制,而只 是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他从1559年开始招募3000名士兵 。两年之后,兵员增加一倍,1562年更扩大为10000人。可是他的部队从来也 没有一个后勤司令,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军需处和兵工署。在整个国家机构之中 ,也没有委派过向他的部队作后勤供应的专职人员。他部队中的装备和武器, 来源于各府县的分散供应。这种情况自然不能保持武器的质量。在戚继光的著 作中,就明确提到各地所造的鸟铳铳管常有炸裂的危险,以致使士兵提心吊胆 ,不敢双手握铳以作精确的瞄准。有的火炮,铅弹与口径的尺寸不合;有的火 炮,则导火线无法燃点。有鉴于俞大猷的壮志难伸和火器的实际情况,戚继光 所拟打的战术仅仅把火器的应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他说:“火器为接敌之 前用,不能倚为主要战具。”在练兵的后期,他规定12个人的步兵队配备鸟铳 2枝,一局(相当于一连)的鸟铳手,必定要有一局的步兵“杀手”协同作战。 按照俞大猷使军队现代化的计划,要求兵精械利,把原来两个士兵的军饷 供应一个士兵,以部队的质量来代替数量。戚继光的看法则不同。我们帝国的 军队是一支全能性的军队,也是一支长久性的军队。它经常的任务是面对内部 的叛逆而非外部的侵略者,具体地说,就是镇压内地农民和边区的少数民族。 地区间的人口过剩、灾害频仍、农民的流离失所、官吏的苛刻暴虐,都可以迫 使暴动随时发生,而以我国幅员之大,这种所谓造反作乱的地点也极难预测, 所以这个任务就不是一支高效率的机动部队所得以完成的。在多数情况下,官 军会被造反者死死吸住,造反者熟悉当地的地理民风,官军往往会因之陷入被 动而使质量的优势无从发挥。因此,数量的多寡就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除此 以外,俞大猷计划中所创建的精锐部队,他们领取优厚的军饷,又不能和社会 上的其他部门对流,那么这样一个浮游于社会上的军事团体非但不能解决上述 的社会问题,相反还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再往下推求,俞大猷要求建立现代 化的海军以拒敌于国门之外,作战的目的,则在消灭国际贸易,也和世界历史 趋势相反。 戚继光的募兵原则是只收农民而不收城市居民。他认为来自市井的人都属 于狡猾无赖之徒。这种观点,虽然有它的片面性,但揆诸实际,在城市中有固 定职业的人是极少自愿从军的。士兵为社会所普遍轻视,其军饷也相当微薄, 城市中的应募者绝大多数只是把兵营当作解决食宿的救济所,一有机会就想另 谋高就。这样的士兵如何能指望其奋勇杀敌以至效死疆场?所以戚继光订立了 一条甄别应募者的奇特标准,凡属脸色白皙、眼神轻灵、动作轻快的人一概摈 诸门外。因为这种人几乎全是来自城市的无业游民,实属害群之马,一旦交锋 ,不仅自己会临阵脱逃,还会唆使周围的人一起逃跑,以便一旦受到审判时可 以嫁祸于这些言辞钝拙的伙伴。在这个标准下招收来的兵员,都属于淳朴可靠 的青年农民,而“鸳鸯阵”的战术,也是针对这些士兵的特点而设计的。他明 确地指出,两个手持狼筅的士兵不需要特别的技术,膂力过人就足以胜任。而 这种狼筅除了扫倒敌人以外,还有隐蔽的作用可以使士兵壮胆。 戚继光的求实精神还表现于使革新不与传统距离过远,更不大事声张。他 的部队保留了古老而朴素的农村作风,有时也和卫所内来自军户的部队并肩作 战。他们日常的军饷,大体和在农村中充当短工的收入相等,但另设重赏以鼓 励士气,一个敌军的头颅,赏额高达白银30两。 戚家军的胜利记录无出其右。从1559年开始,这支部队曾屡次攻坚、解围 、迎战、追击,而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除了部队的素质以外,主帅戚继 光的指挥才能是决定胜利的唯一因素。 戚继光周密而细致。在他指挥部队投入战斗以前,他习惯于把各种条件以 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反复斟酌。一些事情看来细小,却都在他的多方思量考虑以 内,例如士兵在遇到敌人之前以小便为名企图脱队,或是情绪紧张而喉干色变 。他还为火器规定了一个保险系数,有多少不能着火,又有多少虽能着火而不 能给敌人以损害。他认为一个士兵如果在作战时把平日所学的武艺用上10%, 可以在格斗中取胜;用上20%,可以以一敌五;要是用上50%,就可以纵横无 敌。这种考虑丝毫也不是出于悲观怯懦,而是战场上白刃交加的残酷现实,迫 使一位高级将领决不能姑息部下,也决不能姑息自己:在平日,他要求士兵作 一丝不苟的训练,那怕伤筋断骨也在所不惜;在临战前,他就要求自己绞尽脑 汁,以期准确地判断形势。 在临阵前的两三天,戚继光就要求侦察连每隔两小时报告一次敌情。他使 用的地图用红黑两色绘制,一目了然;如果有可能,他还让人用泥土塑成地形 的模型。他的部队中备有每月每日日出和日没的时间表,当时虽然还没有钟表 ,但他用一串740个珠子的捻珠作为代用品,按标准步伐的时间一步移动一珠 ,作为计算时间的根据。能够作这样精密的考虑,就几乎没有任何因素不在他 的掌握之中。 戚继光在1563年被任命为福建总兵,这是武官中的最高职衔。虽然如此, 现实环境却很少允许他去制订整体的战略方针。可以说,他的部队始终只是一 个战术单位。火器既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南方的水田也会使骑兵不能往来驰 骋,所以无法创造出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复杂战术。就是步兵战术的范围内,他 也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他所常用的战术是使用精锐突破敌人防御线中突出的 一角。这些地方是敌人防御的重点,地形有利,极难攻破。但是他的部队总是 以出敌意外的方式迅速接近敌阵,迫使对方在慌乱中仓猝应战,而使己方从不 利转为有利。获得这样的战果,端赖于平日严格训练下所养成的坚毅精神和适 应各种地形的能力。此外,以伏兵制胜敌人也成为戚家军所独擅胜场,因为士 兵的装备轻便,可以灵活地移动和隐蔽。 在作战中,总兵戚继光不惜初期接战的损失。经验告诉他,战斗无非是击 破敌方的军事组织。如果以雷霆万钧之力,加于对方组织重点之上,则其配转 运活的枢纽既被消灭,其全局必迅速瓦解。而对付倭寇这样的敌人,只要日本 人被击败,中国方面的胁从者大多就会放下武器投降。 戚家军多次取得的胜利使他们威名远播,这种威名又促使士兵更加斗志昂 扬,他们可以在几小时内攻克其他官军几个月之内无法解决的倭寇据点,歼灭 敌人。 戚继光作战的方针,一向主张占有数量的优势,速战速决。唯一的例外, 则为仙游之役。当时仙游被围已一月,戚家军驰赴救援,血战于城外,双方坚 持又逾二旬。至1564年1月倭寇大败而逃,戚家军穷追不舍,肃清了他们的根 据地。这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使整个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日本各岛的来犯 者,至此才承认在中国的冒险没有便宜可占,因而逐渐放弃了继续骚扰的念头 。剩下的海盗绝大多数已属中国人,他们在浙江福建一带也难于存身,之后就 流窜到广东境内。用不着多说,本朝的抗倭战争业已大功告成,剩下的残余海 盗当然有待于继续荡平,不过这已经属于中国的内部问题而不是国际间的战争 了。 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 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 于他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 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至于在一个以文人治国的农 业国家之内,谁想要极端强调军事效率,提倡技术的发展,而导致军人和文官 的并驾齐驱,哪怕他能举出无数动听的理由,在事实上也是绝对办不到的。 戚继光的功成名遂,在16世纪中叶的本朝可以算是特殊的例外。他之能够 一帆风顺,固然是由于本身的卓越才能,但是得到一位有力者的支持也是必不 可少的因素。这位有力者就是谭纶。此人在文官集团中是一个特殊的人物,进 士出身,长期在东南滨海地区任职,累迁至福建巡抚。由于职务上的需要和个 人的爱好,用兵之道竟然成了这位高级文官的专长。他常常以视察为名,随同 部队亲临前线,有时会乘别人没有注意的时候突然出现于队伍的最前列。据说 他有一次还实际参加战斗,弄得两肘沾满了鲜血。按照当时的规定,一个军事 领导人的军功标准是部下斩获敌人的首级的数字,而谭纶一生所获得的总数则 达21500。戚继光提出的募兵训练计划,得到谭纶的热烈赞赏和实际支持,源 源供给戚继光的部队以足够的军需装备。戚继光之得任福建总兵,也主要出于 他的推荐。1567年,谭纶升任蓟辽保定总督,负有防御京畿的重任。不久他就 提议把戚继光调到他的辖区中担任最高将领,当然也不会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 戚继光于1568年初履新,在蓟州任职达15年之久。之后谭纶虽然因为内调 兵部尚书而离开蓟辽,并又死在尚书任内,但这已是在他和戚继光合作,把蓟州 的武备大加整顿以后的事了。 本朝的军人长期处于文官的压制之下,即使是一位卓越的高级将领也无法 展布其统筹全局的能力。他们的部属在各自的防区内同时接受知府、知县等地 方官的指挥,而且不让他们经手供应给养。于是这些武将们唯一所能做的事就 是带领士兵亲身参与战斗。虽说得到谭纶的一力支持,因袭的各种成例也不断 给戚继光增加棘手的问题。即以他的官职来说,在调任之初准备授他为“总理 蓟州军务”。以一介武夫而总揽全区部队的指挥调度之权,当然会大干物议。 北方的边镇和南方的军区情况截然不同。其威胁来自边外的游牧民族。每 当天时亢旱,蒙古的骑兵部队就会按照他们的成例犯边掠夺。他们的军事特点 在于流动性和迅疾猛烈的冲击力量。在集中来犯的时候,一次可以动员10万名 骑兵,当时俺答曾经把各部落联成一个大同盟,东西连亘2000里,使官军束手 无策。 蓟州为华北九镇之一,防区为北京东北一带,按照规定的编制应有士兵8 万人,战马22000匹。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现存的数字。在役的 士兵,有的属于本镇所属卫所的“主兵”,也有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客兵”。 后者的调防虽然带有永久性,但供应的义务却属原来的地区。还有一部分从内 地卫所调来的士兵,他们的服役期只限于蒙古人犯边可能性最大的几个月。实 际上他们也很少亲身服役,只要缴纳一定的银两可以雇人替代,而所缴的银数 又和雇代实际所需的饷银不同。总而言之,全镇的人员和粮饷从不同的来源和 以不同的方法获得,有的还只在帐本上存在。这样,不仅他们数量难以弄清, 他们的质量也是一个疑问号。 这种松散的组织和军需上的缺乏统一,看来不全是出于无意识的安排。一 个办事效率极高的将领常常会以自己的意见作为各种问题的总答案,用我们古 人的话来说,就是跋扈专擅;而这样一个将领手握重兵在京畿据守,也常常造 成一个朝代的终结。所以戚继光改进武备的一切努力,都必然遇到重要阻碍, 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文官集团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又有历史传统的成例作为背 景。 但是很幸运,谭纶和戚继光意图受到一位中枢重臣的赏识。此人就是张居 正。 张居正在戚继光北调的前几个月才出任内阁大学士,之后还要经过一番周 折,才成了本朝第一位政治家。然而他在入阁初就有重整军备的雄心,蓟州是 最能吸引他注意力的一个军区。戚继光工作莅任不久,就发觉他自己只需要专 心于军备而不必参与政治。因为凡是应当安排的事,都已经由总督和大学士安 排妥贴;如果事情连他们都无法安排,当然也不必多费唇舌。 以大学士的身分,张居正不仅没有权力公然颁发指令,甚至不能公开讨论 制度的改组。他所采用的方式是用私人函件授意亲信如此如此地向皇帝提出建 议。这些建议送到内阁票拟,他就得以名正言顺地向皇帝提出建议。他进入文 渊阁以后的第一个皇帝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对国事既不理解也不关心;第二个 皇帝则是小孩子和他的学生。环境和才能加在一起,造成了张居正的权威。但 是他还是需要小心从事。帝国的官僚政治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成千成万的官 僚,在维护成宪的名义下保持各方面的平衡,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要公 然宣布改组军事制度,就等于邀请别人对自己攻击。因此张居正不得不采取这 种迂回的方式。反正皇帝站在他一边,不论别人是否识破真相,只要举不出违 背成宪的理由,则公开的攻讦和私下的流言都可以不在话下。 蓟州军镇的军备改革,按照这样的程序顺利地进行。最初,戚继光建议把 北方各镇10万名士兵交给他训练3年,由于计划过大,在政治上和技术上都有 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因而未能实现。但是中枢政府批准了他的另一项建议, 即把他在浙江所训练的一部分士兵调至蓟州,最初员额为3000人,以后扩充为 2万人。张居正对戚继光极度信任,企图赋予他以这一军区统筹全局的权力, 所以才拟议设立“总理蓟州军务”的官衔,以和其他各军区的“总兵”相区别 。无奈这一官衔在本朝史无前例,各种议论就纷至沓来,乃不得已而作罢。这 一计划不能实现,张居正找出了另一种办法,即把蓟州辖境内的其他高级将领 调往别镇,以免遇事掣肘。这时谭纶又建议该区的文官不得干预军事训练,并 且主张戚继光在3年的练兵期内可以不受监察官的批评。后者显然又为文官们 制造了违反成宪的口实,引起猛烈反对。皇帝的朱笔批示接受了兵部和都察院 的建议,要求监察官明白练兵的重要,责成他们“和衷共济”,并把他们对蓟 州防区的巡视限为每年一次;对谭纶和戚继光则希望他们“稍宽以文法,乃得 自展”。事实上,凡是故意和戚继光为难的文官,后来都被张居正不动声色地 陆续迁调。 蓟州军开始训练,就接受了优厚的财政接济以购买军马、制造火器及战车 。这种和其他军镇的不平等待遇,惹来了大量的反感。接着又有一连串的矛盾 跟着产生,诸如北兵和南兵的磨擦、军职的继承者和其他出身者的争执、因循 守旧和锐意革新的冲突。张居正了然于这些情况,在他写给谭、戚两个人的私 人信件里,再三叮咛他们务必谦恭,退让,不要居功自傲。他警告戚继光说, “北人积愤于南兵久矣”,他们“多方罗致。务在挫辱之”,所以“务从谦抑 ,毋自启侮”。有一次蒙古部队打算犯边,就在战事一触即发之际,俺答却放 弃了原来的企图,下令掉头北撤。这一出人意外的事件,在张居正看来完全是 由于谭、戚二人部署有方,才使俺答踌躇不前;然而邻近的两镇却把功劳据为 己有。张居正虽然认为这种冒功邀赏可笑而且可耻,但是他却通知谭纶,他已 经以皇帝的名义承认了这两镇的自我吹嘘。他也不让兵部查清事情的真相,以 免纠缠争辩。他要求谭纶在奏折中不要争功,反而要把功劳归于其他二镇,使 他们“嚼舌愧死”。 张居正这种做法,表面上是损己益人,具有大政治家的风度;但是仔细研 究,却仍是有阴有阳,无助于矛盾的根本解决。那怕是谭、戚二人表现出无以 复加的谦抑,各镇之间的利害关系也决不能因此冰消瓦解。因之内阁愈想公正 平衡,旁人看来则在一明一暗之间有亲有疏,褊袒更多。以后反对张居正的人 认为蓟州练兵是他培植私人的政治资本,也就毫不足怪了。 1577年谭纶病死,从此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关系就更为密切。第二年张居正 返江陵葬父,他还生怕这短期的离职引起戚继光的不安,所以特地私下通知戚 继光,接任蓟辽总督的将是梁梦龙。信上说:“孤之此行,甚非获己。…… 到家事完,即星夜赴阙矣。蓟事已托之鸣泉公,渠乃孤之门生,最厚,谅不相 负。”梁梦龙字鸣泉,在翰林院与张居正有师生之谊。他在万历一朝的事业, 也赖张居正的提拔为多。张居正这样倾肠相告,自然使戚继光更加感恩戴德。 是以首席大学士的江陵之行,戚继光派出了一整连的鸟铳手作为护卫,张居正 选择了其中6名随行,作为象征性的仪仗,同时也表示了首辅和蓟州戚帅的关 系之密切。兹事前后,蓟州总兵官的传骑携带各种文件和信件不断来往于首辅 私邸,这更使他们的反对者在日后清算张居正的时候,有所借口,甚至指斥他 们图谋不轨了。 戚继光在蓟州创造的战术,可以称之为“步兵军官的各兵种协同”。要对 这种战术作出评论,必须顾及他所受到的各种条件的限制。当时,现代化的武 器传入不久,而北方士兵的素质又极不理想,他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来自 南方的旧部,为数约一个旅左右。他把这一个旅的兵力作了适当的配置,并以 此为全军的核心,以防御蒙古的10万铁骑突然来袭。 抗倭战争中使用的“鸳鸯阵”,是一种以小股步兵为主的战术,目的在于 对付海寇并适应南方的地形特点。而蓟州军镇的任务是防御蒙古的大部队骑兵 ,因而这种在“鸳鸯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技术也就初具了各兵种协同作 战的规模。 战车的使用成为这种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战车的性能以防御为主。 形状和民间的大车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民间的大车的车箱两侧各有箱板, 而这种战车只有8片可以折叠的屏风,共长15尺,平时平放在车辕上,作战时 打开树立在一边车轮之后以代车箱,所以又称“偏箱车”。几十辆战车可以并 肩衔接,摆成圆形或方形的防御据点。屏风最靠边的两扇可以前后摇摆,有如 门叶,以供步兵出入。 一辆战车装载“佛朗机”轻炮两门。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这种欧洲式的火 器只能算做大口径的火枪而不能算做炮。它以青铜或铸铁铸成,长度自3尺至7 尺不等,口径则小于2寸,从炮口装入铅弹。最大型的佛朗机,射程为2000尺。 通常这种火炮以及辅助火炮的鸟铳都在战车上屏风后发射铅弹,屏风开洞以为 铅弹的出口。 士兵20人配属于战车一辆。其中10人直接附属于战车,任务为施放佛朗机 。另外10人就是戚继光所强调的“杀手”,任务为以藤牌,镗钯和长柄单刀迎 敌。杀手班的距离和战车保持在25尺以内,他们如果前进,战车也随之而推进。 其他步兵部队仍然使用鸳鸯阵的战术,稍有差异的是藤牌手应当匍匐前进 砍斫敌人的马蹄,长枪手则主要在于挑刺敌军使之落马,竹制的狼筅有一部分 已易为铁制。 这一混成旅有骑兵3000人,步兵4000人,重战车128辆,轻战车216辆。迎 敌时骑兵在前阻挡敌人,使战车得以有充裕的时间构成战斗队形。当敌军逼近 ,骑兵就退入战车阵内。敌骑数在一百以下,混成旅拒不接战,只有来犯的大 批敌骑进入火器的射程中约250尺时,佛朗机、鸟铳和火箭等才同时施放。 混成旅也可能携带重炮,其中之一俗称“大将军”。这种重炮重1000斤, 以骡车装运,点放时则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内不用弹丸,而 以小铁球和石块紧紧填实,作用是在零距离大量杀伤敌军人马,炮手在点烧火 药以后也要跳进附近的工事里以避免受伤。 当火器的威力发挥以后,步兵就从战车之后冲出,形成几道攻击波和敌人 格斗而以喇叭的声音指挥动作的协同。等到敌人攻势被挫,队形散乱,骑兵也 从车后整队出击。这种骑兵实际上是马上步兵,他们同样以鸳鸯阵的队形带着 不同的白刃作战。蒙古人利用骑兵结队冲锋,以迅猛的力量和气势压倒对手, 戚继光未曾仿效。 这样一种经过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战术,由于不久以后本朝即与蒙古人和解 ,所以并没有经过实战的严格考验,也没有在军事历史上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个结果多少是有所遗憾的。 戚继光出任蓟州总兵不到3年,俺答就放弃了骚扰政策,立誓不再入犯, 而且约束所有的部落,以作为接受津贴和互市的条件。其时只有东部土蛮各部 落不受约束,仍然和辽东的李成梁部队不时交锋,偶然也有小股部队和蓟州军 发生接触,但已与大局无关。 俺答虽称“封贡”,其和局能否持久,廷臣谁也没有把握。因之此时仍有 主战派。如谭纶即主张积蓄力量,作大规模的主动出击,以彻底消灭蒙古人的 攻击力量。这样大规模的总体行动,却需要举朝文武真正的协同一致,而且要 承担可能发生的风险。因之张居正就无意于采纳谭纶的建议。他给戚继光的信 上说:“贼不得入,即为上功。蓟门无事,则足下之事已毕。” 张居正并不是没有雄心壮志,但是他看得到自己的弱点。即如戚继光在蓟 州最大的困难就是北兵与南兵的掺杂。他对南兵可以绳以纪律,并能指挥如意 ,而对北兵则无法作这样严格的要求。他曾经打算以经过他训练的官兵作教导 队,去训练其他部队,此事未能如愿。他又要求再调两万名浙兵,也未被批准 ,而此时仍有南北兵间极不相容的情况,可见他的处境不佳。 边境的战争既然暂时平息,练兵活动也不再像在南方的时候那么紧张,戚 继光于是提议派遣北兵修筑长城。北京一带的“边墙”原为明初大将徐达等所 筑。戚继光建议增造“空心堡垒”,以增加防御功能。他最初计划以250人组 成一个工兵营,每营在一年内建造堡垒70座。蓟州全境内建造的堡垒总数原定 为3000座,后来批准施工的为1200座,同时修造的时间也未如原议,竟绵延十 载才全部竣工。这种筑成的堡垒,其标准规格为3层,台顶见方12尺,可驻守 30-50名士兵。建筑材料砖石灰泥等等大部由从事修筑的北兵自制,政府只发 给少数款项作为接济。筑成以后,经常驻守的任务由南兵担任,北兵由于饷项 不足,只能以各种方式营生自给。全部提案遭到北方军官的强烈反对,只是由于 张居正的全力支持才开工修筑如议。张居正去世以后,他一生的经营大部付之 流水,惟有在这边墙上林立的堡垒才是他留下的永久性的贡献。 这种营造和防御政策,把兵力分散配备在这样长的防御线上,归根结底仍 由当时的供应制度所迫致。假使没有这种情形,而戚继光有选择的自由,他一 定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攻势,创造流动性的战术。他在留下的诗文中曾再三表示 过这种愿望。 戚继光任蓟州总兵前后达15年,等于前任10人任期的总和。他是一个不知 疲倦的人,喜爱操练、阅兵、举行各种典礼和向部下训话。这些活动使他有机 会在全军将士面前显示他体格强壮,动作敏捷。在对部下将领讲解各种近战武 器的利弊时,他有一次当场命令一个下级军官用军刀对他作攻击,而他则持长 枪防御。他经常巡视各部,一次驰马到长城以外20里,周围没有一个侍卫。他 还亲自攀着悬绳登上设在绝壁上的观察所。身为高级将领还具备这样的体力与 作风使他引以自豪。 在繁忙的军务之中,他还抽空写作他的军事著作和诗文。他的第二部军事 著作题为《练兵实纪》,刊印于1571年。9年之后又刊印了他的诗文集《止止 堂集》。 中国的古典诗歌,如果用冲淡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深切或激动的情绪,就谓 之含蓄;如果用棱角分明的粗线条勾画出不受拘束的气概,则谓之豪放。戚继 光的诗歌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带给读者的感觉只是拘束和平庸。好在也没有人 用上述的标准来权量诗人戚继光。一般看来,出身于武举的将领,大半生都在 戎马倥偬之中,除了“少好读书”的俞大猷之外,戚继光的文章造诣已无与伦 比。在平常的谈话中,他可以随口引用儒家的经典和史书上的教训,以此,文 官们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不是樊哙式的武人。等到他的官阶越来越高,就有 更多的文官把他引为同类,在一起饮酒赋诗,往来酬对。当时的文苑班头王世 贞和戚继光的交情就非同泛泛,在他的文集中有两篇送给戚帅的寿序,并且还 为《纪效新书》和《止止堂集》作序。 和戚继光同时代的武人,没有人能够建立如此辉煌的功业。他从来不做不 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做到至矣尽矣。为此,他得到了 武官所能得到的各种荣誉。即以官位而论,身居总兵,也已登峰造极。因为本 朝的成例不允许一个武人握有一省以上的兵权,即使再有升迁,也不过是增加 官俸和官衔。如果说还有遗憾,乃是他没有被封为伯爵。而这一高位,除了照 例授予皇帝的岳父以外,只有建立了匡危扶倾的不世殊勋才能获得。 但是,戚继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了寂寞和凄凉。张居正死后7个月, 他被调任为广东总兵,官职虽然依旧,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 。再过一年,清算张居正的运动达到最高潮,戚继光的精神更加消沉郁闷,于 是呈请退休。可是当时的环境已经不允许他保持令名。据官方文件的记载,他 和辽东总兵李成梁同时作为前首辅的党羽而被参劾。万历皇帝原谅了李成梁而 把戚继光革职。 戚继光罢官家居以后,只有很少的几个朋友仍然和他保持来往,文豪王世 贞也是其中之一。戚继光去世之前一年,王世贞还写了一篇祝贺戚帅的寿序, 赞扬他的生平功业。只是不久之后王世贞所写的《张公居正传》涉及了他的好 友戚继光时,则另有一番情调。 这篇《张公居正传》是在史籍中很值得注意的文章。它出于传主的同年而 兼为散文家的手笔,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包括了很多传闻逸事,细微末节。当 然,文中也有对张居正的称誉,例如提到他知人善任,就举出了戚继光、李成 梁之能够成为名将,就是因为得到了这位首辅的支持才得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 略。可是传中重点则指张公虚伪矫饰而天性刻薄。而且作者也不隐瞒他和张居 正个人之间的嫌隙。文章中叙述到自己的地方不用第一人称而直书“王世贞”。 传记又说,张居正的去世,原因是好色过度。兵部尚书谭纶曾把房中术传 授给首辅,戚继光则用重金购买称为“千金姬”的美女作为礼品奉进。这样一 来,在蓟州重整军备这一番作为,似乎又和饮食男女的本能发生了关系。这一 段无法考证的逸事,记录在这样一篇文辞华美的传记之内,成了一大公案,使 以后写作戚继光传记的人都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理,就只好装作没有看见。 戚继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经遗弃了他。他以前统率10万大军,素以慷 慨著称,对朋友尤为豪爽。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贫如洗,甚至 医药不备。英雄末路,使当时和后世的同情者无不扼腕叹息。戚继光本人的功 业固然值得表彰,同时又加上这些感情的色彩,所以不论是正式的传记还是非 正式的纪事、评论,总是对他备加称颂,有时竟把他描写成一个完人。 但真正的历史学家应当有超越当时的看法。戚继光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不 能把他强行安放在用传统道德构成的标准像框里。他的一生中有许多难于解释 的事情。譬如说,这位高级将领生前娶妾3人,生子5人,可是直到他的儿子长 大成人,他却能全部隐瞒了他们的存在,他泼悍的夫人竟不知将门有子。他在 部下面前提到士兵生活的痛苦,可以洒下同情的眼泪。他废止了让士兵采伐柴 薪以供他家用的成例,有一年除夕,总兵府竟因为缺乏炊米之薪而不能及时辞 岁。可是北京著名餐馆的名菜,如抄手胡同华家的煮猪头,却由百十里外走马 传致。又譬如他在蓟州练兵时采用过歃血为盟的仪式,与将士共饮血酒并对天 起誓:“或怀二心,不爱军力,不抚念军贫,或屡禁而肆科索,或虚冒而充夤缘 ,……即如俞景龙立死,以膺显报。”如果“恣意科敛以供馈送”,就会遭 到“天灾人祸,瘟疫水火,使全家立死”,甚至“男盗女娼,十代不止”。然 而从一些迹象看来,戚继光并没有完全遵守他自己的誓言。他以重金购买美女 送给张居正一事固然无法证实,但是他让他的兄弟给张家“馈送”礼物,却见 于张居正的书牍。而张居正只象征性地收受其中的一小部分,把其余的“璧诸 来使”,也可以隐约看出礼物的贵重。《明史》本传把他和俞大猷比较,说他 “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人”,也是用委婉的措辞证明了一个英勇的军人不一定同 时就是廉洁的将领。1584年戚继光被参劾的理由之中,有一条就是他在蓟州的 账薄业已不知去向。更直接地说,就是没有账单可资交代。 除了歃血为盟为外,戚继光还在他的麾下创造了很多宗教式的做法。比如 ,他亲自设计制作各营连的军旗,在军旗上绘绣天上的星星或者传说中鸟首人 身的图象,以象征他们的指挥官。他重视黄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训 话的时候,又常常提到善恶的因果报应。难道本朝最为出色的军人竟沉沦于迷 信之中?这连《四库总目提要》的编者都感到别扭,不知应当如何评论他著作 中的这些内容。 但是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遮盖这些事实,就是不忠实于历史;对一个 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戚继光的复杂来自环境的复杂,如 果指望他简单得如同海瑞,无疑是不近情理。写历史的人既知道戚继光是一代 卓越的将领,一位极端刚毅果敢的军人,也是一位第一流的经理、组织家、工 程建筑师和操典的作者,则自然应当联想到假如他不精通政治间的奥妙,就决 不可能同时做好这么多的事情。戚继光所生活的时代,落后陈旧的卫所和军户 制度早应该全盘放弃,而代之以先进的募兵制度;零碎的补给,也早就应该集 中管理。然而我们的帝国不允许也没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 协的办法来作部分的修补。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 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妥协的原则,是让先 进的部门后退,使之与落后的部门不至相距过远。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 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具体来说,没有文渊阁和张居正的支持,就没有强有 力的蓟州军区和戚继光。他的部队和他本人充满了矛盾,在火器已经在欧洲普 遍使用的时候,他动员大批士兵修建碉堡;在他的混成旅里面,枪炮手和藤牌 手并肩作战。他一方面是这样精细,仔细计算日出日没的时间;一方面又这样 野蛮,把违反军纪的士兵割去耳朵。这些极端矛盾的事实,在其他国家内,可 能彼此相隔几个世纪,而我们的帝国则在一个军区内同时出现。 戚继光是否是一个超自然的崇拜者?从某些方面来说,他和很多同时代的 人物一样,确实有这样的倾向。但是在有些时候,超自然的信仰却只是一种治 军的手段。在一次向皇帝陈述意见的奏折里,总兵戚继光坦率地指出,北方的 军官,“自将领而下,十无一二能辨鲁鱼”。将领如此,士兵的文化水准更可 以想象。要是主将不用宗教迷信的因果报应作为规劝,还有什么其他办法辅助 军事教育? 面对另外的对象,戚继光可以立即改变语气。比如说,他在军区中建造的 私宅命名为“止止堂”,运用《庄子》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典故,表 示他谦抑自持,愿意在虚静之间得到吉祥。他的文集,起初称为《愚愚稿》。 也就是向所有的文人表明他本人愚鲁而作品笨拙,不敢和别人媲美。 戚继光的长处,在于他没有把这些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 的本钱,而只是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的手段。他深知一个将领只能在社会 情况的允许之下才能使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在现实生活里发挥作用。他接受这 样的现实,以尽其在我的精神把事情办好,同时也在可能的情况下使自己得到 适当的享受。至于合法或者不合法,从他的政治的眼光看来已无关宏旨。 他和谭纶和张居正的关系如此密切,虽说他精通政治但是最后仍不能逃避 政治中的现实。张居正死后,廷臣提醒万历:戚继光是伏在宫门之外的一头猛 兽,只听张居正的操纵,别人无法节制。这也正是控诉张居正意图谋逆的理由 :张居正和戚继光没有造反的证据,却有造反的能力。所以,在清算张居正的 运动中,法官追问张的儿子懋修,为什么他父亲在日,要在夜间派人与戚帅书 面联络? 戚继光的不幸遭遇是因为他在一镇中推行的整套措施业已在事实上打破了 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他在贫病交迫中死去。在少数几个没有遗弃他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就是为 他写作墓志铭的汪道昆。当他写到“口鸡三号,将星殒矣”,显然有无限凄怆 的感触。汪道昆自然不会知道,当他润笔作书的时候,西班牙的舰队,已整备 出征英国。这事情的意义,即是军备的张弛,立即影响一国国运的盛衰。世界 局势如是,而这阳历1588年1月17日清晨,将星西殒之际,我们一个古老的帝 国业已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30年后,本朝的官兵和努尔哈赤的部队交锋 ,缺乏戚南塘将军苦心孤诣拟订的战术和强调的组织纪律,结果是众不敌寡。 兹后八旗军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其取本朝而代之,也只是 迟早的问题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