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沉重的阅读 罗庆朴   近几年来,反思当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再现当代中国政坛风云人物 生平的纪实类读物受到广泛关注,乃至街谈巷议多有涉及。而读者的经历 千差万别,读后的所思所想自然也不一样,有的还相去甚远。上周,记者 以书友聊天的方式对一些读者进行了采访。   下面是部分被访者的谈话节录。   希望了解事实真相   余先生(退休转业军官):我1964年参加了全军大比武,我带的连队 虽然没得冠军,但很受鼓舞。毛、刘、周、朱等主要领导人都到现场观看 了,毛主席还笑着挥拳打了沙袋几下。两年后“文革”爆发,全军批判罗 瑞卿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统一口径是“罗瑞卿背着毛主席、林副主 席擅自决定举行全军大比武”。我当时就想不通,主席都兴致勃勃鼓了掌, 怎么还是背着他老人家?可是不敢说。党中央都没人出来说,我算老几? 看了最近几年陆续出版的回忆文章,我才渐渐明白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常 常需要拿好人做牺牲品。我对回忆重大历史事件的图书感兴趣,就是希望 了解事实真相。蒙在鼓里大半辈子,现在退休了,有人写,我也有时间看, 挺好。   纳税人应有知情权   章先生(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封闭的历史太悠久了,“愚民政策” 代代相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官府说什么是什么,老百姓只 能听吆喝,不敢问为什么。现在老百姓省悟了:国家是靠纳税人生存的, 而不是政府赏饭给我们吃。政府在决定国计民生的大事上瞒着甚至欺骗纳 税人,这就很不好。从新中国诞生到“文革”收场,错误的决策一个接一 个,昏着迭出,发展到“文革”,把国民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实在令 人痛心。但凡老百姓有一点知情权,对决策起一点监督作用,就不至于到 这种地步。我看过的几本回忆录里都提到50年代“反冒进”与“反反冒进” 的斗争,如果当时按周恩来、陈云的意见办,及时遏制急躁冒进的势头, 就不会出现1958年的“大跃进”,也不会有1959年庐山上的“反右倾”, 更不会酿成千百万人被饿死的悲剧。检讨以往的教训,我以为最沉痛的莫 过于几亿人长一个脑袋。连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有不同意见都不敢说, 说了也不敢坚持,受了批评想不通也得先做检讨,下边的干部不见风使舵 才怪!   清除脑子里的假货   汤女士(公司职员):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学当老师,先教历史, 后教政治,今年初才辞了职帮朋友办公司。我觉得在中学教书挺难的。虽 然大多数同学不喜欢历史和政治,但认真的孩子也不少,时不时就碰上难 以回答的问题。比如说讲“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我按教材要求 强调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而有的同学从家里拿来批判林彪、彭德怀的 小册子,说林、彭是错误的,因为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把正面战场日军 主力引向了我军,等等。我解释不明白,只好去查资料。总算在书店里发 现了几本写林彪、彭德怀的书,细读了有关章节,才明白关于“平型关大 捷”、“百团大战”的此一种说法彼一种评价都是和党内政治斗争密切相 关的。我现在虽然不教书了,但对涉及中国当代政治历史的图书的兴趣却 越来越浓,主要原因是,自己过去当学生和当老师的时候,装进脑子里的 假货太多了,我渴望去伪存真。   重大事件还远远没有写全   鲁先生(书店副经理):从国家制度来看,中国的人治最厉害,大人 物一言九鼎,小人物俯首听命。在极左年代,毛泽东是惟一的大人物,其 他所有人都是小人物。林彪为何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摸透了毛泽东 的脾气,一言一行都先揣摸毛泽东的脉搏,再想方设法去迎合。我个人认 为,新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还远远没有写全、写准、写透。处在历次重 大事件决策当事人位置上的大人物,许多人已经死去了,没死的也已七老 八十,记忆功能和表述能力都很难保证了。为了对历史负责,是否应该抓 紧时间做一个“抢救工程”?能自己写的自己写,自己写有困难的由专人 帮助写,哪怕口述录音也好。否则,拖到了解历史真相的人都死光了,后 人再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就难乎其难了。   补上“文革”这一课   龚先生(出租汽车司机):等客人的时候闲着没事,我喜欢拿一本书 翻翻。看了一本写彭老总的,心里真难受。人家出生入死打下了江山,又 立马出国抗美援朝,没半点私心。“大跃进”碍他什么事了?饿死谁也饿 不着他那么大的官呀!只要不抗上,保证他吃香喝辣享受一辈子。可他就 是受不了老百姓挨饿,硬是壮着胆子给毛主席提意见。结果给罢了官,当 反革命斗,连老命也丢了。自古忠臣都没好下场,但老百姓最佩服这种人。 我是“文革”后期当上“红小兵”的,老师讲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时 候,说彭德怀、贺龙是大军阀、大土匪,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大坏蛋,所以 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和林彪一样,都是青面獠牙。后来听说给他们平反了, 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平反,因为压根儿不知道先前怎么给他们栽的赃。这两 年看纪实的书多了,等于补了一课,多少也回过点味来了。领袖不是神, 普通人的毛病他们差不多都有,有时候比老百姓还小心眼儿,几十年的事 情都记得清清楚楚,一有风吹草动,就全抖落出来算总账。   好奇中也有困惑   小林(大学生):我父亲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大学生。他很讨厌 清华大学造反派头子蒯大富,可蒯大富那句名言——“政治斗争无诚实可 言”他又觉得很深刻。看多了这类书,我真不知道该信谁的了。我从小受 的教育,是共产党员最光明磊落,胸怀最宽广豁达,最能虚心听取不同意 见,不屑于搞阴谋诡计,可有些揭露历史真相的文章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 真正的政治家往往要给对手设陷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反右派”、 “反右倾”、“文革”,都有很多拿不到桌面上的东西,包括把个人恩怨 和工作分歧混在一起大做文章,利用组织机构整人泄私愤。现在有很多年 轻人厌恶政治,可能跟这些负面影响有关。我看这类书主要受父亲的影响, 他和同学、同事议论这个话题时,我常常旁听,有些事挺有意思的。不过, 毕竟自己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书里写的很多事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比如说 毛泽东是农民出身,青少年时期还帮父亲种过田,他怎么会相信各地吹牛 放炮亩产10万斤小麦呢?我班上的同学都不看这类书,觉得是浪费生命。 本身是学计算机的,离政治十万八千里,又隔了那么多年,想想也是没意 思。但我相信一条:改革开放不会走回头路,因为过去的教训太惨痛了。 从这一点说,出版回顾新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书,是件好事。   没必要再翻过去的老账   龙先生(画家):我搞艺术这么些年,真善美三个字是常常要琢磨的。 我个人觉得,“真”是最起码的要求。想想看,说的做的全是假的,或者 半真半假,再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哪还有“善”、“美”可言?我本来不 大关心政治,“文革”促使我不得不关心政治,因为政治对中国人的命运 影响太大了。回过头来看50年代到70年代发生的那些事,说痛心疾首也好, 说如梦如幻也罢,反正心里总不是滋味。那些反思的书我基本不看,一是 没时间,“文革”耽误的太多了,我得抓紧时间抢救自己;二是觉得事情 都过去了,国家也正在一步步走上民主化道路,没必要把过去的事情都翻 腾出来。我欣赏“向前看”这三个字。现在民主已经深入人心,谁想走回 头路都不得人心,这是“向前看”的保证。   不想折磨自己的神经   欧阳小姐(饭店领班):我是1976年10月8日出生的,那是“四人帮” 垮台后的第三天,所以父母给起了个小名“庆庆”,挺像男孩的。您说的 那些书我没看过,也不太想看。爷爷奶奶活得太苦,睡觉都怕说梦话被人 听见打成反革命;爸爸妈妈活得太累,造反耽误了读书,工作后又要补课 考文凭,好不容易拿到文凭又面临着下岗和退休,真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 不上。那种年代不可能重现,我也不想看那种书折磨自己的神经。说真的, 平时听大人说那些事就够烦人的了,你们自己受苦值得同情,但别唠叨个 没完,让大家都跟着没笑脸。年轻人谁不想过轻松愉快的日子? (《中国青年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