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高等教育领域的浮夸风  潘维 不久前中央做出了“科教兴国”的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还提出“要建 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鼓舞了高教领域的人心。很明显:科教兴,国家兴;大学兴, 科教兴。问题是怎样才能使大学兴旺发达?     与走向市场的大趋势相反,当前有关政府部门反而加强了“主管”和“统管”高校的力 度,不仅“搞”跨世纪“人才工程”和“211工程”,评年薪十万元的“部颁教授”,甚至 以建造“世界第一流大学”或者“航空母舰”的名义去合并大学。大学里也随之兴起系科 合并建“大学院”之风,号称是“与国际接轨”。笔者认为,刚刚起步走向市场的高等教 育面临“浮夸风”的严重威胁。众多领域里频频刮起“好大喜功”的“浮夸风”,原因固 然是“政治体制问题”。但我们不能坐等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所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所提的下述意见未必正确,“浮夸风”或许子虚乌有,但高等教育事关“兴国战略 ”,“群言堂”总比“一言堂”好。  一。 合并大学有助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或者“航空母舰”?  合并大学造不出“航空母舰”,否则美国的哈佛和耶鲁,英国的剑桥与牛津早就合并了。 一所大学里学生多、教授多、专业多,只有统计报表的意义。“世界第一大”与“世界一 流”是不同的概念,顶尖的大学并不必然规模宏大,规模宏大的一流大学也不是靠合并其 它大学产生的。我国最大的大学大约是“广播电视大学”,把北大和清华合并了也超不过广 播电视大学的规模。倘若把在北京的所有大学合而为一,或许能摘取“世界第一大”的桂 冠,但绝不会是“世界第一流”。将一千条鱼雷快艇捆在一起得到的肯定不是航空母舰, 怕的倒是快艇会成为“慢艇”,甚至一大堆废铁。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水平不高、发展缓 慢,原因在于高校被“主管”和“统管”。改革二十年了,高等教育依然未脱“计划指令 ”的框框。我国高教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于高等院校管理体制,与学校的大小毫无干系。  而今“贪大求洋”之风愈刮愈烈,全国各地掀起大学合并的狂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 清华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并入复旦大学,仿佛在一夜之间数 百所高校完成合并。我国缺医生,缺农学专家,缺工程师,北大可以办医学院、农学院、 工学院。但增加学院必须量力而行,视社会资源而定,徐徐渐进。合并了三所著名大学到 底会培养出更多还是更少的专家?除了满足“好大喜功”还会有什么结果呢?如果说专业大 学已然过时,为什么不能让农业大学和医科大学自行向综合大学方向逐渐发展?三所相距 甚远的学校怎么个合并法?若三校并不能真正合并,仅为了北大图具拥有医学院和农学院 的虚名就大动干戈,一刀砍掉两所中国名校的番号,这究竟是“大跃进”还是“大倒退”? 懂教育规律的人都知道,“世界第一流大学”不是由一道行政命令就能建造出来的。哈佛 和耶鲁,牛津和剑桥,均是强盛文明发展的缩影,积数百年之功方有今日,绝非“教育部 ”“主管和统管”的结果,更非合并大学的结果。把100所高校并入北大,北大也依然不会 成为“世界一流”。仅举一个小例子:美国的二流大学就能做到图书馆每周7天每天24小时 借还书,且借书数量基本上没有限制;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借还书时间就要短得多,每人 都限制一定的数量,如果要写论文的话,甚至还要动用他人的借书证。而图书馆还是师生 公认的服务态度最好的部门之一。  二。 合并大学是为了“集中高等教育的资源”?  由政府来“集中教育资源”是“计划经济”的典型思路。国家的教育经费有限是事实。但 主管教育的官员们想的不是我国两千多年社会办教育的深厚传统--人民宁可倾家荡产也 要让子女接受最高程度的教育;想的不是两条腿走路--通过众多高校间的激烈竞争来开 拓潜在的教育资源;想的反而是走“一大二公”的老路。当年的计划经济的确造就了不少 如今已经过时的专业学院,但把它们合并到较成功的综合大学里并不能减轻国家的任何负 担,反而会“位子”问题和“资源公平分配”问题把比较成功的综合大学也拖垮。  这些年来,过时的专业学院纷纷自强,更改名称,走向综合大学之路,开办社会需求量大 的专业,如企业管理,英语,文秘,计算机,宝石鉴定,公务员培训,等等。它们在“计 划外”招生,向社会索取高等教育的资源,大大增加了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 些学院里的教师们自立自强,努力调适自己的专业方向,向社会需求靠拢,通过集体的“ 创收”来提高生活水平,弥补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尽管这些大学还不足够“综合”,但 它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有哪个大学在一开始就象今日北大、清华那样 “综合”?哈佛大学起初仅靠几间简易房起家,讲授的也仅仅是神学。百年前的北大、清 华难道就正规?焉知今日的“非正规军”明日就不能超过北大、清华?我国的人民解放军 就是依靠社会的广泛支持,仅历三十年的激烈战争就从小型游击队成长为正规军,并在朝 鲜战场上同美军打成了平手。仅十年放权改革,农民们办的乡镇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就“ 异军突起”,在我国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又有人指责说,中国的大学因为众多的学院改制,改名,因此“太多了”,需要资源集 中。事实上,用行政而非经济手段任意“集中大学”的代价肯定要比“大学太多”的代价 要高得多。不仅如此,中国的大学究竟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若只有政府衙门和国有企业 才需要大学毕业生,我们当然不需要那么多大学。若我们的售货员、运动员、工人、农 民、和士兵都象在发达国家那样接受两年、三年、或四年的高等教育,我们的大学无疑是 太少了。在18-21岁的青年里,我国有3.5%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印度和马来西亚均比我 国高一倍,约7%;泰国又比马来西亚高一倍多,为16%;韩国则早就超过了40%。我国适龄 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远远低于亚州比我们更贫穷、人口密度更大的国家;而且我国今 日的名牌大学依然仅是五十年前就有的那几所名校。在有深厚教育传统的世界人口第一大 国,五十年来高教发展的此种结果难道不是我国教育部的奇耻大辱?如果中国高等教育从 无到有、繁荣壮大的前五十年不是教育部“统管”的结果,我们难道还不应当深刻反省政 府“统管”和“主管”高等教育的后果吗?北大、清华两校的兴盛并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 国高等教育的成就,北大、清华的宿舍和教室也容不下多少大学适龄青年。在13亿人口的 国家里出现几十个、几百个如北大、清华那样的大学才是真正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 育的成就。  如同我国的经济改革,放权是兴大学之路,集权意味着高教停滞不前。教育的资源不是靠 “集中”来开拓的,教育的资源原本就来自社会。不断扩大的和多样性的社会需求是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取之不竭的资源。最好的大学产生于成千上万所大学不拘一格的激烈竞争, 产生于高等教育的繁荣昌盛。更重要的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需要繁荣昌盛的成 千上万所大学来满足社会需求。其实,我国大学的繁荣并不需要国家出多少钱,只需要给 政策,发番号,“松绑”。高教界非正规军的发展“好得很”,它们是我国教育事业兴旺 发达的希望,是科教兴国的希望。因此笔者大声疾呼:请教育部“刀下留人”。  三。 合并大学能够减少冗员,削减机构?  很明显,合并相距甚远的大学并不能减少冗员和机构。而且,为什么不直接去削简冗员和 多余的机构而是去取消大学?  与政府机构不同,我国大学教师队伍绝非“冗员”充斥。之所以常有“冗员”的感觉,乃 是因为大学太少了,迫使教员们堆积一处,不得不自谋外出授课的出路。在外“办班”, 酬劳远远高于在本校授课;这种体制外的高等教育明显体现出社会对大学教师的强烈需 求,而现有体制导致供需严重失衡,使高教成了我国最恶劣的“短缺经济”。若真心要“ 与国际接轨”则应渐进地开放社会办大学,让大学自定教员的工资,自定授予学位和教 师职称,自定大学收取的学费数额。若教育部仅负责拟就和执行公平竞争的规则,并依独 立机构对各大学的评估来分发教育经费,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会成为风尚,大学之间就会 竞争生存和发展,优胜劣汰。倘如此,我国的高校教师怎么会“冗员”?今日的大学教 师,地位不如衙门里的官员,正式工资收入不如街头的个体小贩,人数远少于大学里行 政、后勤,政工,学生管理,以及教学辅助机构的人数,何来的“冗员”?北京大学固定 人数近万名--还不算无数的临时工,但教员只有两千三百人。事实上,合并大学将“制 造”出大学教师队伍里的“冗员”,而且会“大量地”制造出教师“冗员”。笔者冒昧指 出:合并大学将制造“教师过剩”这件事是对我国高教界教师的蔑视和侮辱,与其说是“ 兴大学”之道,不如说是“灭大学”之方。大学衰,科教衰;科教衰,国家衰。然而,一 旦实行放权改革,高校教师之抢手或可与足球界之甲A球员比美。  大学之内非教学机构的确冗员充斥,机构众多。但是,北京大学教务处难道真的能为相距 甚远的农大,医科大,北航等大学排课表,管学生?学生真能每天奔波于若干校区之间上 课?若合并后的各方仍然自有一套教务、后勤、学工,注册、档案、教室、人事等等机 构,何苦还要合并?若并不真的合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甚至不惜采用高压手段来取消 好几个大学的番号,断了人家通过竞争社会资源自行发展壮大的门路,除“浮夸风”又能 作何解释呢?  高校体制改革最困难的部分是精简后勤、政工、行政、学工、和教辅机构。因为人们不肯 离开,合并大学并不能使这些机构少一些臃肿,反而可能使之更臃肿,否则每个大学自己 早就“消肿”了。这些机构的臃肿还特别与政府“主管”机构的设置密切相关,与现行政 府的“主管”和“统管”体制密切相关--“不得不管”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教育部为“ 统管”社科研究基金,新设社科司,各大学就不得不设社科处,领报表、审报表,批报 表、送报表,并且搞“成果评比”;而各院、系也不得不设专人去听取和传达社科处的种 种通知和要求,并且领报表、审报表,批报表、送报表,以及开大会,搞令所有教授头痛 的“成果评比”。在发达国家,谁需要研究成果,谁去建研究基金,与教育部无关。教育 部是管分派“教育”经费的,申请研究基金以及成果评估是研究人员与基金会之间的事 情。“世界第一流”的大学也仅设一个房间接受和分类整理各基金会的广告,方便个人查 阅。北大设二十余个处级管理机构,与上级政府机构相对应;每个校方机构每周只要开一 次会,院系的管理层每周就得出席二十余个会,不出席会议以后在校方就别办事了,正所 谓“官多难办事”。于是,一个五十个教员的系要设四五个“副系主任”,养二十来个行 政人员。上面多一层机构,多一层事,下面就多出无数个机构,无数层事。为官的人谁不 想干出一番被人看得见的“成绩”呢?于是,人人都忙得四脚朝天。越忙越需要增加人 手,越增加人手就越忙;机构不断扩大,事情不断增加。大学里充斥冗员和多余机构的症 结到底在哪里?如此问题,与大学的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有什么干系?  四。 合并大学内的系科有什么益处?  因合并大学之风,大学内部也闻风而动,盛行系科合并,“建大学院”。理由是“有利于 管理”,“有利于专业设置合理化”,“有利于精简校内机构”,以及“有利于国际学术 交流”。  与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的情形相比,而今的大学里学术机构比以往多得多了。但学术 机构的繁荣是好事,还是坏事?戴上“管理”的有色眼镜,再少也难“管”;换一种新思 路,再多些也会觉得不难“管”,因为根本无需“管”。真正“过多”的机构不是大学里 的学术机构,而是大学内的管理机构;而这又不是系科合并能解决的,与系科合并无关。  多余的学术机构是大学经费支持的“实体研究所”。它们有定编,有系处级别,但除了招 几个研究生之外与高等教育没什么关系。若确有社会需求,实体研究所应当能够通过自己 的研究成果养活自己,或依前苏联体制由国家专项拨款来养,满足政府的需要。国家高等 教育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有限的高教经费只能用于高等教育,不能用于专职的研究人员。 这种研究所在发达国家最富有的大学里也养不起,也不会去养。大学里的研究所应当“虚 体”,是大学内外学术交流的媒介,是跨学科交流的媒介。这种机构不靠大学教育经费支 撑,而赖申请研究基金生存;它们没有定编,没有永久性的研究人员,也不涉及级别和职 称问题,多了有何不好?  今日大学里的专业设置的确很“滥”,但原因不在教员,甚至不在校方;原因在于政府、 在教育部的管理体制。体制不动,合并系科会伤害教师的利益。今日的大学设几个专业, 以及设哪些专业均由教育部定夺,教育部并规定一个专业只能招收学生若干。对于校方和 系科的教师而言,没有“招生指标”教授就无法招生,就没有饭吃。攸关生计,当然是专 业越多越好。把一个专业分成两个专业就可以大大扩充招生指标,如“国际关系”与“国 际政治”本是同义词,但分成两个专业,教师就有饭吃了,大量渴望读这个专业的学生也 可以多几个实现梦想的人。专业设置原非教育部应当“统管”之事。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 有关,与学校创牌子有关,与学者对本专业的理解和理解的变化有关,与教育部官员无 关。现在高校招生量及专业设置同国家教育经费挂钩,但应当逐渐脱钩,特别是研究生部 分。固定数额的教育拨款分发给校方;至于校方设多少专业,设什么专业,招多少学生, 应当由校方决定,校方自然会视社会资源量力而行。教育部官员并不比教员、学生、学 校、和用人单位更能预知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以及需要多少。若专业的设置权归校 方,教员们自然不会拿一堆同义词去糊弄教育部官员。  合并系科“建大学院”号称“便于国际学术交流”。据说国外有各式各样专业的“学院协 会”,我们没有“学院”就不能去“交流”。笔者留洋多年,从未听说这些“学院协会” 是什么重要的学术场合,不过是社交联谊场合而已。学术交流靠的是学者的本事,靠的是 扎实的研究成果。有了成果,自然有国外同行上门交流。谁“学院”比“系”更容易进行 “国际学术交流”?哈佛大学经济系、政治系、和法律系的同行们听了会笑晕过去。这种 误解倒也无伤大雅,更贻笑大方的是“胡合乱并”,还增加了叠床架屋的“管理”层次-- 多出一堆院长,副院长,和处长、副处长。而今世界上哪个“一流大学”把法律系和政治 系捆到一个“法政学院”里?若干文科系之上为什么还要叠加若干个“婆婆机构”,如社 科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法政学院,等等?“院”在美国没有学术地位, “系”才有。美国大学里的“学院”不招本科生,也很少招博士生或者设奖学金,是非学 术性的职业教育机构。它们分为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行政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五 大类,授予职业硕士学位,用来培养律师、商人、医生、行政、和外交官;与我国高校“ 创收班”相仿。美国学术机构仍以系为单位。“学院”引进到中国就“变味儿”了,成了 “好大喜功”,增加机构、提高官职、和搏虚名的手段。其实洋人并不认为“院”比“系 ”大;人家的院里也不设系,而且人家的院基本上与学术无关。  与合并大学的理由类似,合并系科据说是有利于集中资源“建大船”。笔者无论如何也不 能理解,把北大的两千多个教员划过来、并过去怎么就能“集中资源”造出“大船”,出 世界级的成果?众所周知,教员没有“浪费”教育资源,北大开出的工资里有多少是发给 教员的?为什么不去着力合并非教学机构而把教员们归过来划过去?北大相关学科的教员 人数有限,彼此也不陌生。倘要合作,用不着先把机构合起来;合并了机构,不合作的人 还是不会合作,何况文科的性质决定科研大多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根本不需要合作。《资 本论》重要否,其成书与机构合并有什么关系?  如果眼下的“改革”仅仅为增加一些机构,院长,以及“大学院”的虚名,本来也无大 碍,大学里“多余的”机构何止这些!真正的问题在于合并系科伤害了教师们的物质利 益、减少了我国大量公民在市场上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政府给教员的工资极其有限,国 家给北大四十岁左右的副教授仅发月薪400元,而校津和补贴的100元还不够用于房租水电 和扣缴费用。换言之,国家和校方最多仅负责教员收入的一半,另一半靠教员们“集体创 收”来解决。这些教员理解国家的困难,理解改革的艰辛,没有向国家伸手要待遇,却是 北大教学和科研的主力。他们的生活靠系级单位自力更生,在计划外集体办班“创收”, 多劳多得。因为不同专业的市场需求差距很大,教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少则每月不 足千元,多则每月达三千元。靠校方生存的实体研究所困难大一些,因为缺少讲课、办班 的实力。把这些机构合并起来“大锅饭”,从小队核算“升级”为“公社”核算,刮起“ 共产风”,势必严重挫伤原单位集体“创收”的热情。法律系财源茂盛,而政治系收入相 对较少;英语系收入颇丰,但俄语系困难重重,更不用说东方语言系的小语种了,如柬埔 寨语。笔者想象不出“法政学院”或“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集中资源吃“大锅饭”除了挫 伤教员的积极性以外还能有什么结果,能造出什么样的“大船”!核算升级,生产下降; 包产到户,丰衣足食。改革二十年了,这点常识并不难理解,因为知识分子和农民一样要 吃饭。教授们与农民不同的是,他们还要教授大学生,研究生,还要“xx级的”学术成 果。在高物价的北京城,500元可以果腹,但仅让教授“果腹”的国家还奢谈什么“科教兴 国”?当教授们不再有热情去“创收”,国家又无力弥补,不仅教授遭到损失,众多的在 市场上持币待购高等教育知识的单位和有志青年也会失望。当那些本不应在大学里存在的 专业研究所被并入效益高的系,糟糕的体制存活了,成功走向市场的单位成了牺牲品。  其实,深知上述道理的大学管理者并不少,他们知道吃“大锅饭”不灵光,也并不真逼着 新合并的学院“共产”,反而容许学院里的各系“在一定时期里分灶吃饭”。问题是,如 果连饭都不在一道吃,制造一群“假夫妻”干什么?当然不是为了多几个院级机构,多几 个院长,或者争取参加美国各种“学院协会”的交际机会。原因是“大风起兮云飞扬 。。。 。。。”,风起云涌是也。可代价呢,谁为我国高教付出的沉重代价负责?  五。 高等教育的兴旺之道:松绑  世界第一流的高校和科学家都不是“政府工程”造就的,更非靠合并大学,合并专业就能 产生。高教界的浮夸风兴起于若干年前的各类“部属工程”,而今则愈演愈烈,以致发展 成合并大学之风。笔者对眼下的浮夸风深感忧虑,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为此付出沉重代 价。  我国乃是民办学校的鼻祖,有社会和家庭大力投资教育的深厚传统。但中国最具特色的传 统--社会办教育--已经快要被“主管”和“统管”没了。教育部与高校间的“直属” 关系已经发展到了荒唐的地步:办几所大学,在哪儿开,大学分几等,什么课程可以教, 设多少个专业,设哪些个专业,评几个教授,学校有无资格授予某级学位,那个学术项目 值得作,哪位教授学术水平高,乃至批准教授护照申请,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等,都归 教育部统管,由部里的官员定夺。教育部甚至一道命令就能把几所大学合为一个,“航空 母舰”一拍脑瓜就建起来了。“一大二公”的浮夸风由中央政府来刮,损失当然比地方政府 决策要大得多。“统管”和“主管”正严重地桎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而且导致 腐败现象在高教领域扩散。当教育部“制造”十万元年薪的“部颁教授”,而每月只给“ 一般教授”发400元工资,那是“尊重知识分子”,还是“分裂”知识分子,在知识界制造 矛盾?怎么可以如此滥用人民缴纳的高等教育税收?若是商界捐助,还是让商界来发放评 比,不要成为“政府行为”,增加腐败。  “实话实说”,这些年大学“活”起来了靠的是计划外“创收”,靠同教育部“捉迷藏 ”。哪个大学愿意用有限的经费去设一堆无用的机构,增加自己的管理负担?哪个真正尊 重知识的国家会认为教育部官员有资格“主管”刚刚教导和培养了自己的老师们,并“审 批”和“评比”其学术成果,“审批”自己的老师能否得到护照以及出国参加学术交流? 在尊重知识的国家里,政府绝不敢声言“主管”大学,更不要说“统管”了。教育部对大 学的责任是向大学转交人民缴纳的部分税收,使尽可能多的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美国的教 育部从未敢声称“主管”大学,联邦政府也不拥有任何一所大学。“公立”大学均为州 立、市立、或社区自立,美国私立大学的优秀和独立性更是举世闻名。结果是,美国的大 学不仅为本国学子提供充分的教育机会,而且给全世界的学子提供教育机会。虽然德国的 大学全部由政府拨款,但也只管拨款。如同美国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一样,德国的大学实行 完全自治。大学自治的原理非常明显。官员是大学教授们培养出来的,若官员连大学教授 们管理大学的能力都不相信,他们为什么还要到大学来接受教育?刚毕业的学生,一旦成 为教育部“官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主管”教授,这能称为“尊重知识”?如此“官本 位”的体制怎敢奢言兴大学,兴科教,兴国家?  我国高等教育兴旺发达的有效途径是恢复和发扬社会办教育的优秀民族传统,从上做起, 逐渐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改掉“主管”的心态和“统管”的做法,给高等院校“松绑 ”。在能做到这些之前,笔者呼吁停止搞各“一大二公”的“工程”,制止高教领域的浮 夸之风。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