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罗曼·罗兰的崇拜与骂名 皖生    罗曼·罗兰年轻的时候非常崇拜三个人:贝多芬、莎士比亚和 列夫·托尔斯泰。可是托尔斯泰在他写的一本名为《怎么办?》的小 册子里偏激地排斥世人看中的文学、艺术。他甚至把莎士比亚称作四 流的作家,认为贝多芬不过是肉欲的引诱者。这使22岁的罗曼·罗兰 困惑不解,就好似正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失去罗盘一样,怎么办呢?他 思索再三,给托尔斯泰写了一封信,诉说内心的矛盾。很快,托尔斯 泰回了他一封长信。在信中,托尔斯泰阐述了他泛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他认为,无论从事哪一样事业,包括文学艺术的动机,都应该是为了 爱全人类,而不是为了爱事业本身。艺术家如果没有这样的爱,他的 作品就不会有价值。只有沟通人类的情感,消除人类的隔膜的作品, 才是成功的作品;只有为了坚定的信仰而能牺牲一切的艺术家,才是 有价值的艺术家。托尔斯泰这一番话,给罗曼·罗兰留下极深的印象, 对他一生都产生了影响。   很长时间,罗曼·罗兰住在巴黎一幢五层小楼顶层的两间小屋里。 他每日的生活就是读书、做笔记、写文章,一天只睡五个小时。寓所 附近有一个公园,但是罗曼·罗兰很少到那里去散步,他所有的休息 就是变换一下自己正在干的事,譬如,放下哲学书,拿起一本莎士比 亚的诗集,或是放下写作的文章,给朋友复信,他唯一的娱乐,是在 黄昏的时候,坐在钢琴前面弹奏一曲贝多芬。   这时的罗兰还默默无闻,他写了许多剧本却无处发表,因为他对 当时文坛的浅薄非常不满。他和朋友一起自编自写,出版了个刊物, 他的剧本、名人传记以及后来使他名声大噪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都先发表在这个刊物上。这个刊物不为赚钱,所以既不登广告,也不 问销路,当然也就没有稿酬,罗兰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但是信仰支 撑着他,就如《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所说的,“成功不是他 的目的,信仰才是他的目的”。罗曼·罗兰的信仰是沟通人类的同情, 实现世界的和平、爱、真理和公道。   从1904年开始,罗曼·罗兰用了八年时间创作出十卷长篇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他说:“民族太小了,世界才是我们的题目。” 他成功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使罗兰在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罗曼·罗兰成名的那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伴随成 名而来的却是骂名。罗兰因为反对战争,主张人道、和平,特别是他 发表的反战政论《超乎混战之上》,使他成为被民族沙文主义涨昏了 头脑的国人攻击的众矢之的。卖国贼是他的头衔,协助敌人是他的罪 状。一时间,他成了法国报纸咒骂的中心。一位“爱国者”收集了许 多照片和所谓证据,编成厚厚一册,作为罗曼·罗兰“通敌”的铁证, 许多朋友也纷纷离他而去。幸而罗兰当时住在瑞士,如果在法国的话, 他很可能被狂热的“爱国者”所暗杀。但罗兰不为所动,矢志不渝。 战争结束,大浪淘沙,那些咒骂他的人和文章以及加在他头上的骂名, 自是灰飞烟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曼·罗兰在沦陷的法国闭门写作,表达 他对侵略战争的抗议。他的书籍被纳粹分子焚毁,法国傀儡政府禁止 学校用他的作品作为教材和读物,罗兰处在很艰难的境遇中。1944年 8月,巴黎光复,12月罗曼·罗兰与世长辞,他到底看到了自己毕生追 求的信仰又重现光明。   (摘自《传记文学》1999年第6期,皖生文。)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