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听贾兰坡说失踪的“北京人”    贾兰坡院士,一九○八年生,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一九 三六年因发现三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而饮誉世界。   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的院士。在悠长的岁月里,他一点点地挖 掘着历史遥远的馈赠。作为一位二十世纪世界考古重大发现的当事人, 他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与失踪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1998年夏天,贾兰坡、刘东生等14名院士、资深院士投书本报, 呼吁在新世纪到来之前,“让我们继续寻找‘北京人’”,使半个多 世纪前“北京人”标本化石遗失案再生波澜。为此,记者在岁末造访 了北京西直门外贾老的寓所。   贾兰坡先生在一个月前刚刚度过90华诞,北京、柳州当时都举行 了中外科学家庆祝贾老90华诞大型活动。此时,贾老家中仍摆放着一 些贺信、贺章、花篮。贾老告诉记者,他的身体还好,只是因为眼疾, 看东西时间不能过长,平日仍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   谈起寻找“北京人”话题,贾老说,这件事的缘起是98年春夏之 际,北京电视台先提起,接着是瑞典有人倡议要在欧洲搞一次“北京 人”标本化石巡回展览,意在让人记住本世纪发现“北京人”这件轰 动世界的大事。为此,想做巡回展览的瑞典人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同 志陪同下,还专门拜访贾老商谈此事。于是,就触发他和刘东生等 10余位院士发出了《让我们继续寻找“北京人”》的呼吁。   “北京人”的发掘发现和“北京人”标本化石的遗失是本世纪轰 动世界的两件大事。   1926年,中外科学家在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处的周口店发现了古 人类的两颗牙齿。1927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支持周口店发掘工 作。当年又发现一颗保存良好的牙齿。“北京人”这个名字是加拿大 人类学家、当时任协和医院解剖科主任步达生于1927年提出的。其根 据就是这3颗牙齿。这一拉丁文名字应译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当时北京 大学地质系的主任、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把这一名称简称为“北 京人”(Peking Man),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天。   更具意义的发掘实际在此后,1929年12月2日下午4点多,我国古 生物学家、当时离开大学才两年的青年科学家裴文中(25岁)在周口 店第一地点的红色砂质粘土中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具头盖骨。这个发 现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930年,科学家又修 复出一具头盖骨。   1936年,在时年28岁的青年科学家贾兰坡的主持下,又发掘出3具 北京人头盖骨。1966年发掘出额骨和枕骨,与1934年和1936年出土的 两块头骨(模型)恰好合成一具头盖骨。   在谈到1936年3具头盖骨发现情景时,贾老回忆说:   1936年周口店的发掘任务仍然是寻找人类化石。由于一个时期以 来,发掘工作没有新的进程,美国洛氏基金会可能会断绝对我们的资 助。同时日本侵华战争正一步步向华北推进,负责发掘工作的中国地 质调查所也已南迁,我们都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正当我们为找不到人类化石而一筹莫展的时候,在这一年的10月 22日上午10点钟左右,当我们发掘到8—9层时,我突然看到两块石头 中间,有一个人的下颌骨露了出来。我马上趴在现场,小心翼翼地把 它挖出来。下颌骨化石已经碎成几块,每块都被土石包裹着。我们把 挖出的化石立刻拿到办公室修理,再用火炉子烘干。   11月15日,由于夜间下了一场小雪,到了早上9点钟我们才开始工 作。9点半,技工张海泉在他负责的方格内的砂土层中,挖到了一块核 桃大小的碎骨片,当时我离他很近,看见他把骨片放进了小荆条筐里, 问是什么东西,他说:“韭菜(即碎骨片之意)。”我拿过去一看, 不由大吃一惊:“这不是人头骨吗?”大家听我一嚷,都围了上来。 我马上派人把现场用绳子围了起来,只许我和几名有经验的技工在内 挖掘,其他人一概不许进入。我们挖得非常仔细,就连豆粒大的碎骨 也不遗落。慢慢地,耳骨、眉骨也从土中露了出来。直到中午,这个 头骨的所有碎片才被全挖出来。下午4时15分,在上午头盖骨发现处的 下方,略北约半米处又发现了另一个头盖骨,它的情形与上午的第一 个相仿,都裂成了碎片。   当时,附近的村民以为我们挖出了宝贝,发了大财,都跑来围观,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也聚集了很多人。回到办公室,我们又是修呀、烘 呀、对碴呀、粘呀等,折腾了一宿。   11月25日夜又是一场小雪。第二天上午9时,在发现下颌骨的地方 南3米、之下约1米处的硬角砾岩中,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头盖骨。这个 头盖骨比前两个都完整,连神经大孔的后缘部分和鼻骨上部及眼孔外 部都有,其完整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11天之后连续发现了3个头盖骨、一个下颌骨和3枚牙齿的消息, 一时传遍全国和全世界。后来,一家英国专门搜集剪报的公司给我来 信,说只需付50英镑,就可以把他们搜集到的全世界发表的2000多条 有关消息剪报给我。50英镑啊,我没钱买,去它的吧!   贾老在谈到“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时说,它之所以引起世界轰动, 是因为在这里发掘的材料既多又完整,既有骨器、又有石器工具,还 有烧火的痕迹、遗迹,代表性非常全面。这一发现使人类对自身的认 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是从猿变化而来的”这个在今天看来 十分简单的事实,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之前还只是一种似 是而非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爪哇猿人”的发现都曾经被斥为 奇谈怪论。但是,当“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以其空前丰富而完备的 原始人生活遗迹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清晰而无可辩驳 了。   然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又爆出 一个天大的新闻:“北京人”标本遗失!   “北京人”头盖骨迄今为止发现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共6具,除了 1966年发现的标本尚存外,其余标本全在这时遗失了,郭沫若曾说 “在美国人手里弄得下落不明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贾兰坡先生说,关于这件事,世界各地媒 体传说纷纭,不但出了书,还拍过电影、电视剧,但内容多与事实不 符。贾老回忆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当时我在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工作。“北京人”标本当 时都存放在这个研究室。地质调查所和新生代研究室都接受美国洛克 菲勒基金会捐助的经费进行研究工作。地点就在洛克菲勒财团投资兴 建的北京协和医院大楼内。当时由于日美关系紧张,日本占领北京后, 将北京人化石留在沦陷区很不安全。地质调查所为了不使“北京人” 标本遭破坏,想托美国人带到美国去,等抗战结束再拿回来。但是美 国驻华大使詹森不同意带这些标本,因为以前美国洛克菲勒与中国有 关方面订有协议,规定不得将人的化石携出中国境外。最后还是曾任 地质调查所所长、时任行政院秘书长的翁文灏写了委托书请詹森带走, 这样詹森才同意。詹森让协和医院的美国医生弗利携带这些标本回美 国,这样,“北京人”标本才从新生代研究室的保险柜中取出,装箱 准备运走。   箱子是两个白茬木箱,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先用白棉纸包 好化石,再用卫生棉和纱布裹上,包上白纸放入小木盒内,最后分装 在两个箱子里,两个箱子上还分别写上A、B字样。然后将箱子送到了 协和医院总务长、美国人博文的办公室。当天博文就派人把箱子转送 到保管室,大约在12月8日之前的三周内,箱子被运走。   据说,化石被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秦皇岛,准备搭乘美国来秦皇 岛接送海军陆战队的哈里森总统号轮船前往美国。但这条船从马尼拉 开往秦皇岛途中,太平洋战争爆发,船被日本人击沉于长江口,所以 这批化石根本没有上船。而负责携带这批化石的美国医生弗利在秦皇 岛被日军俘虏,从此这批世界文化瑰宝就失踪了,成了一个世纪之谜。   今日提起,贾老仍十分痛惜,他说,弗利带的是整整两箱标本, 包括“北京人”的头盖骨、包括人的、猴的所有灵长类化石全部丢啦!   据贾老说,“北京人”标本丢失的消息当时也轰动了世界,当时 的许多报章都登载了这个消息。他记得美国为寻找标本花费了很大的 精力,有的人还因拿了钱没去找标本而被判了刑。国内国外也一直在 呼吁寻找。数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此痛心疾首,也不知有多少人 为寻找标本丢失的线索尽了心力。贾老说,随着世纪末的临近,随着 当事人和知情人年逾古稀,将来越来越难找。我真希望知情人能提供 点消息,这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办到。   关于其中一个关键的当事人弗利,贾老也是许多年不知音信,直 到解放后,贾老得知弗利在美国,于是通过别人想请弗利到中国来一 趟。但弗利说,要周总理接待他才肯来,因为此事难度大而作罢。此 后再无消息。   据记者了解,自本报等媒体刊出贾老等14位院士《让我们继续寻 找“北京人”》信息后,引起了一些媒体的重视,日本《朝日新闻》 社曾转发过这个信息,在日本北海道有信息反馈。《朝日新闻》驻北 京的一位负责人曾于前不久写信给贾老,说北海道有人知道此事,目 前他正在进一步核实。   贾老表示,过去许多关心此事的人一直在查访有关的线索,但是 至今未有结果。他呼吁,所有热爱科学、进步的人们,大家携起手来, 在本世纪结束前,再做一次共同的寻找。与贾老联名呼吁的刘东生等 院士指出,也许这次寻找仍没有结局,但无论如何,它都会为后人留 下珍贵的线索和历史资料。 光明日报1999.1.4.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