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可持续发展与消费模式 --在南开大学讲演 □朱坦 (摘自《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7560916783 为改变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严重弊 端,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 范大学等50所国家教委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高校,邀请杨振宁、钱学森、季羡林、 厉以宁、杜维明、任继愈、袁伟时,葛剑雄等大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及社会人 士讲演,吸引了数以十万计人次的大学生听众,形成全国报刊争相报道的“大学校 园人文现象”。本书汇集了近百篇精彩的讲演稿,内容涉及大学与人才、中国与世 界、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思潮、文学与艺术、哲学与科学、哲学与科学、经济与社 会等方面,是一本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精品。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如果70亿人都按照西方的消费水平消耗能源和资源,那么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将 需要10个地球,而不是一个。   各位教师,各位同学:学校教务处给我这么一个机会,与同学们互相沟通,我特 别高兴。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我想,消费模式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了,可持续发展又是我们国家两大战略之一,我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那么这二者如 何结合呢?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里面有一章专门讲可持续发展与消费模式。这 次全国九届人大在开会期间,我们分两个小组讨论,因为我是搞环保的,他们在讨论 会上希望我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我曾在1994年为天津市政协起草了 一个大会发言稿,标题为《加强生态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果大会秘书处 不放心,希望标题更明确一些,建议标题改为“加强生态意识,走经济持续发展道 路”,标题改了,他们也放心了。可见当时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内涵是什么并不清 楚。现在“可持续发展”这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我个人认为原因是1992年 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有100多个国家元首参加。在大会 上达成了很多公约和条约。其中一个主题是讨论“可持续发展”。在这个会上通过了 全球的《二十一世纪议程》。这个议程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人类到了二十一世纪应该 做那些事,怎么做这些事。我不知道在座同学能不能用两句话说清楚什么叫“可持续 发展”。有些人认为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意思相似,提出为什么非得加“可”字? 可持续发展英文拼法为“sustainable development”,如果 没有able即持续发展,现在所提的可持续发展不同于持续发展。怎么用两句话解 释可持续发展呢?我想有关可持续发展有很多提法,其中最令人所接受的是在《全球 二十一世纪议程》里提到的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 这里强调的是需求,而不是欲望。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过去我们传统经济增长是 要使这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无限的欲望,并不考虑其他。这样的消费行为,这种 经济增长模式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了反思,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可持续发展就是用需 求而不是用欲望作为引导,把对环境的影响纳入到经济分析的主流中去。提出这个问 题较早的是布伦特兰夫人,她是前挪威首相,曾担任1983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WECD的主席。经过十年研究,该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 来》的报告,该报告对当前的人类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 和系统的评价,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后来她再次当选为挪威首相。她提 出,人类的历史到1900年为止,世界经济才发展到6000亿美元。而今天,世 界经济每两年增长的量就超过这个数。北美人均消费是中国和印度的20倍,是孟加 拉国的60~70倍。如果70亿人都按照西方的消费水平消耗能源和资源,那么为 满足人们的需求将需要10个地球,而不是一个。如果按美国的消费水平,地球只能 养15亿~20亿人口,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既然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呢?从理论上讲,可持续性的最基本的必不可 少的条件是保持自然资源总量存量不变或比现在水平更高。从经济角度讲,单纯使用 存在银行里的本金所产生的全部利息就是一种可持续的过程。因为它保持了本金的数 目不变。而任何比这更高的使用速度则会破坏本金。那么哪些是资本金呢?前世界银 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母丁把可持续发展搞了一个体系,用资本这个概念来表示“机 会”,并把资本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人造资本,通常被认为是财政和经济,如 水产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它们是我们自己的行政和经济主要收入。第二类很重要 的是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第三类是人力资源,指人们自身 的素质,如个人的教育、卫生健康等,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此资本有密切的关 系。第四类为社会资本,即一个社会发挥作用的文化基础和制度等。我们留给后代人 的上述四类资本的总和不得少于我们这一代所拥有的资本总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我们一直没有很好地考虑,就是资源。我们往往认为资源无 价,水、空气算什么钱?森林被砍伐,砍的越多计算产值和价值就越高。砍下来的树 可以作为木材卖出去;木材又可做家具;木屑可做胶合板,又可赚钱。砍一棵树产生 了不少“钱”,但就是没有算活树值多少钱。森林在大气中可吸收二氧化碳,它的根 系可涵养土壤中的水分,这些净化大气、防止水土流失和温室效应等作用的价值从未 算过。一棵树它的自然资源价值可能值几百元、几千元或更多,如果把树的成本算进 去,情况就不一样了,每当砍树时,就要考虑是否合算。又如目前水价定的很低,大 家随便用,造成浪费现象很严重,这也是没有算自然资源资本所引起的成本。   全球《二十一世纪议程》中要求世界各国都要制定相应的本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中国第一个搞出国家级“二十一世纪议程”。在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通过了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科教 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提出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原因,是基于 环境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生态环境的退化和资源危 机。他们对国情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认为中国要发展,不能像美国、日本、西欧等国 家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和刺激经济发展。中国面临不同的环境和机 遇,必须走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发展模式,这是国策。让全国人民有危机感。我们 过去说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多,水、耕地、森林等资源人均拥有量只有相当于 世界人均水平的1/2,1/3,甚至于1/4;我们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低下,地 大物不博,而是“薄”。另外我们经济发展的道路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他们依赖别 国石油资源,而我们不能不主要依靠本国石油来发展我们自己。从国家自然资源考 虑,美国自己不用本国石油,进口别国的;德国森林覆盖率达30%,但国家规定不 能随便砍树。碗口大的树被砍,要赔偿;不是赔钱,而是赔树。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建 设由于侵占森林,不得不在其他规定的地方栽种相同数量的树进行补偿。日本地震 多,建房多用木材,他们不用本国的木材,大量进口,甚至连木筷子也进口。我们十 多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依靠别国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采用一 个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实行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和适度 消费的生活体系。这点非常重要。记得有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把国民的食谱 结构上升到国策来对待。当时有些人不明白,计划生育是国策,绿化造林是国策,环 境保护也是国策,怎么对国民的食谱结构如此重视呢?举个简单例子可说明这一点。 对一个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是鼓励人们喝牛奶呢,还是喝豆浆呢?大家想 想,中国没开放以前,喝牛奶是高消费,市场上也没有那么多卖冰淇淋、奶油蛋糕的 商店。后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政府支持下,发展奶品业,于是大家都能喝一点牛 奶。但如果中国大多数人都喝牛奶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牛奶来自奶牛,奶牛要 吃草,草与黄豆一样,都是从田地里生长出来的。同样产生一杯牛奶或豆浆,需要用 的田地相差几十倍或几百倍。也就是说,一公顷土地种上大豆,再用这些大豆磨成豆 浆,远远要比用一公顷田地种上的草喂奶牛,然后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奶要多得多。 从营养角度考虑,豆浆和牛奶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 情况下,鼓励大家都喝牛奶是行不通的。我国目前全部土地资源生产力是每年的生物 生产量32亿吨干物质,包括3787亿公斤粮食,其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为9.5亿 人。我国土地资源潜在的自然生产力是每年的生物生产量约72.6亿吨干物质。按 温饱计算,其理论上的最大人口承载能力约为15亿~16亿人口。在严格控制人口 的条件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或接近这个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极限。又 如我们在引进和开发项目时,也要考虑环境承载力。最近市场卖的羊绒由于出口销售 价高,被称为软黄金。羊绒来自山羊身上,但由于羊绒出口量大,造成过度放牧,而 引起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总之,我们考虑今后发展时,不能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不 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蠢事。   前面主要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和根据我国国情为什么重视可持续发展观。下面要 谈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消 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要达到较好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 展目标,就需要改变生产模式,最充分地利用资源和减少浪费。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总共20章、78个方案,直接和改变消费模式相关的 问题主要包括居民消费和能源消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消费还处于低的消费 层次,居民消费趋向不尽合理,消费结构单一,人口的增长同人均资源减少的矛盾突 出。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锐减,中国不能重复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只能根据自 己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使人民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 式步入小康生活。“议程”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行动,其中包括建立与合理消费结 构相适应的产品结构以及政府引导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社会消费的多样化等 等。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1980年我第一次出国,每到开party时,大家都 要用精美的礼品纸把小礼品包装好,互相送来送去,浪费了很多包装纸张。现在外国 有人提倡不用包装纸,或者把包装商品的材料实用化。例如:在中国因为是公费医 疗,有些药厂为了促销,用罐子、瓶子、杯子包装不同的药品,药吃完后,这些包装 品仍可能做其他用途,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在西方,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靠提 高人的素质来加以实现的。人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环境意识的增强均可转变为约束生产 商及约束政府的行为。我在上海参加“面向二十一世纪环境科学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研 讨会”时,有人提出在高等院校设一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甚至可将其视 为政治课的一部分,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让他们明白在地球上如何做人,自己对 地球的责任是什么,对国家发展应负什么责任。这些都是在中国二十一世纪进程中要 考虑的。再举一个有关洗衣粉生产的例子。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洗衣粉不少独资或合资 的均有一个绿色标记,这是因为这些洗衣粉中不含磷。磷是城市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元 素之一,美国、瑞士、日本等国家早已规定洗衣粉中不能含磷。目前在我国,仍有大 量的含磷洗衣粉的污水排放,造成河道、湖泊以及近海湾的富营养化。其结果造成湖 中水草疯长。疯长的水草将水中的氧夺走了,造成水中的鱼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水也 变黑变臭。污水除磷较难,治理有一定难度。生产无磷洗涤剂比有磷洗涤剂成本要高 一些,除磷后加标记的目的是让顾客购买此产品,这样的产品应该受到欢迎。这只有 在全民素质提高后,方可主动采取此行动。   下面再提一下全球的《二十一世纪议程》。这个议程中专门有章节规范了在二十 一世纪你应该做的事。当今人类居住的地区有两大问题,一个是能源,一个是能耗。 我曾参加了联合国办的一个研究生学习班,这是为第三世界国家举办的,一个国家派 一个人参加,共15人。当时尼泊尔学员提出他们国家的环境问题是人口问题,他们 是内陆国家,缺乏能源,主要能源靠木材,随着人口的增加,民用薪柴明显不足,只 好上山砍树。他是博士毕业生,他的博士论文就是有关此问题的研究。人口增加了, 树减少了,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引起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和能源问 题。中国为解决此问题有一些好的经验,如农村对沼气的利用,开发小水电站等。联 合国在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多次这类技术培训班,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在《二十一世纪议程》中也涉及重新评价人类交通的消费模式,提到促进人类居 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鼓励各国发展载客多的大众交通的城市运输方案,鼓 励非机动化运输方式。在城市和郊区中心开辟安全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推行共乘汽 车制度。1995年我去华盛顿特区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环保局等诸多政府 机构均位于市中心,而机关工作人员多居住在周围郊区,美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很大, 为解决交通拥挤及减少大气污染,市政府规定在交通拥挤的时段内,每辆小汽车中必 须坐满4个人。曼谷是世界上交通状况最不好的城市之一,有一回,世界各国银行行 长会议在那里举行,为使会议能准时召开,竟让市民放假三天。我国人口众多,一定 要重视交通消费模式的建立方式。在大城市应该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控制小汽车 的发展。小汽车发展失控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能源的浪费,市政配套设施的压力增 大,大气污染加剧和交通拥挤等。   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仅靠环境保护工作者是不行的,一定要提高 全民的环保意识及全民的素质。使大家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村,居住在这个村中的每一 个人都要爱护我们的家园及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使整个村健康顺利地发展。这就是 我所以要为这次讲座选择这个题目的目的。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