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热点话题 乙酉年百姓关注 ■文/本报记者万润龙 杨振华 上海文汇报2005.12.26-27 年终盘点,似成媒体惯例:年度新闻、年度人物、年度事件、年度亮点…… 本报今年重开“观察与思考”专栏,以话题形式,评说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由近及远,由小说大,由浅入 深,由事论理。大致每周一篇,全年共刊出40余 篇,屡屡在读者中形成共鸣,颇有好评。 在兄弟媒体年终盘点之时,本报对各大媒体全年新闻话题再作盘点,择要列 出,以飨读者。 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中南海关注民生 2005年农历除夕,万家团圆之时,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山区,温家宝总理在 河南上蔡县。奉行“以人为本”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这一年里,频频下基层 访贫问苦,了解民生,体恤民情。民生,成了最让政府关心和投入的话题。 政府对“三农”问题依然重视。一年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 新步伐。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拉开序幕,农民工权益提上政府议事日 程。 “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不合理负担”,“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温家宝总理的“两会”发言 振聋发聩。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5大类目标中,直接涉及百姓利益 的内容就有3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 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 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 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 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2 主流经济学家是否合格——“郎顾之争”后又一场冲击波 10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向媒体表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 家最多不超过5个。 发端于2004年的“郎顾之争”于今年8月有了结果:顾雏军被拘。一批曾经 “挺顾”的主流经济学家随之“集体失语”。面对丁学良的观点,国内经济学家 再次沉默良久。 在随后出现的“挺丁”声中,有对国内经济学家的抨击之声:主流经济学家 把经济学当作名、利、仕的晋身之阶;主流经济学家把太多的精力用来为某一利 益集团说话;甚至有媒体开列出了一份在国内利益集团中担任独立董事的经济学 家的名单,几乎囊括了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 但“丁学良论”不久便遭到了还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学者李 剑阁表示:丁学良的批评不公正。随即有观点跟上:评判中国经济学家的合格率, 须将学术的争论与泛道德的指责区分开来。除了在理论经济学研究和政策研究方 面的贡献,中国经济学家们为普及现代经济学知识所做的努力不能忽视。 3 怎样培养人才——关于高校教育成败的大师之争 先是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发出声音:以目前国内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 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随即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回应: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 一位是数学大师,一位是物理巨匠,两位国际知名学者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提 出完全不同的看法,大师相对,风起云涌。 在中国青年报和新浪校园频道的联合调查中,4802人投票表态,同意杨大师 观点的不足百人,占2.1%;赞成丘教授观点的则占92.3%。民众的意见显然倾向 丘成桐。 有文章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受到质疑,除了收费高居世界前茅外, 值得批评的更是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有评论说,现今的中国大学缺少人文精神, 部分知识分子道德沦丧,学术氛围不浓,官僚气息严重,甚至剽窃他人成果,部 分领导不懂业务,等等。与高校教育弊端重重互为因果的是震动校园内外的突发 事件: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辞职、清华大学博士生王垠申请退学、北大法学院教 授贺卫方停招研究生等。 对应丘成桐与杨振宁的相反观点,迟暮之年的钱学森也在病榻之上向国家领 导人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 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 ‘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4 医院能否市场化运营——医疗体制改革基本“失败”的结论与“澄清” 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公开表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 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一结论引来媒体一片叫好声:一为“敢于言 败”叫好,二为否定医改市场化叫好。 对此结论,卫生部提出不同意见:我们从未表态说过医疗改革不成功,我们 也不同意改革不成功的说法。 11 月底,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透露,将 继续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改变医疗服务基本由公立机构垄断的局面。考 虑通过改革将一部分公立医疗机构改制,由社会力量举办,为群众提供不同层次 的服务。政府集中财力办好一批公立医院,加大投入、严格管理、转换机制、明 确政策,真正办成为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院。 对此,又招来了新一轮的批判医改不成功的热潮。 似乎为“失败论”做注脚,12月媒体抖出哈尔滨“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 由此论定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随后深圳等地也爆出“天价”医疗费的新闻。 但也有观点认为,医改不成功的原因很多,不能因为医改不成功而否认市场 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不能因医疗改革不成功而乱打板子。有关部门和社 会需要以冷静的心态总结得失,毕竟,改革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5 又是一个"矿难年"——矿难频发与“煤老板”的摆阔 2005年又是一个“矿难年”!一份“2005年部分矿难列表”显示,从1月7日 的河南渑池县矿难开始,这一年就没有一个煤矿“安全月”。 令人发指的是,政府和法律的权威受到了利益集团的抵制:3月,重庆市奉 节县苏龙寺煤矿瓦斯爆炸,发生在安监部门下达整顿通知书的两个小时后;5月, 河北承德矿难,安监部门事前已下达了3次停产通知书;类似的矿难今年还有多 起,都是在安监部门下达停产整顿通知书之后。国家安监局变成了“矿难抢险 队”。 矿难为何屡禁不止?八方把脉,诊出结论:“官煤勾结”。在国家明令干部 必须从煤矿撤资之后,截至12月23日,共有4878名干部从煤矿撤资5.6亿元。 虽然矿难不断,“煤老板”们却并不忌讳,这一年屡屡阔绰出手,令人惊 叹。其中最让人咋舌的是“山西煤老板一次性团购20辆悍马车”的新闻。在对待 矿难的态度上,“煤老板”们也并不“吝啬”:8月7日广东兴宁矿难,“煤老板” 曾云高有过拿3亿元摆平矿难的计划;12月7日河北唐山市刘官屯矿难,12月8日 上午矿主一夜之间就将2000万元如数拨到唐山市开平区财政单独帐户,统一调度 使用,何等气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煤老板自有自己的道理:只要 继续当矿主,就不愁没有钱! 6 官员问责趋于完善——解振华引咎辞职引发热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2月2日发布通报: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发生后,国家环保总局对事件重视不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对这 起事件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解振华为此请辞,并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 从2003年发生“非典”以来,官员问责逐步走向制度化。解振华引咎辞职, 舆论讨论热烈。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蒋承菘认为:“这说明,中国的政治制度愈 来愈完善,官员问责制越来越健全。” 但也有观点表示,如果引咎辞职成为常态,那么与污染事件相关的一长串官 员都应当“引咎”。推而广之,频发的矿难、医改的失败等也应当有官员引咎辞 职。 有言论认为,尽管从上到下都制订了问责措施,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 与人治色彩,问责还停留在“对上负责”,现行的行政问责制度仍不健全,我国 的行政问责制度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有观点对媒体提出批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将辞职分为因公辞 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四种形式,而媒体为了起到“眼球效应”, 常常混淆概念,凡有官员因重大事故辞职,一律将其描述为“引咎辞职”,以致 误导受众。 7 乱“奖”渐欲迷人眼——各类评比沉渣泛起 尽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三令五申,2005年的各类评奖活动还是层出不穷, 达到近年之最: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名牌产品、中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 力 50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中国百强中学、中国 最佳魅力城市、中国旅游形象小姐,等等,等等,一连串“国”字头的评选,加 上省、市各级各类名称的评选,政府机构颁发、协会组织的评选、还有媒体参与 的评选,名目繁多,渠道各异,评奖已涉及各行业领域,泛滥成灾。 任何个人和单位似乎都可以创制一项荣誉、一种评选,而评选的公正性则无 人监督。于是许多评奖变成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尽管如此,却还有“一个 愿打一个愿挨”的——评选者获利,被评选者得名再靠名谋利。有需要就有市场, “市场”的需要又滋生出了各类评奖。 但评奖牟利、花钱买奖却使社会风气变得浮躁,各类评奖又给企业平增负担, 继而转嫁给消费者。要规范评奖,杜绝评奖泛滥,急需解决两大问题:谁具备评 奖资格,又由谁来认证?怎样监督评奖过程,又由谁来监督? 8 国家海洋战略 唱响东进序曲——洋山港、黄金水道及海洋经济升温 12月10日,举世瞩目的东方大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 程竣工开港,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快确立东北亚国 际航运中心地位、推进我国由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创造了更好的基础条件。 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的建成,拉开了重振万里长江“黄金水道”的序幕。 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实现联动共赢发展成 为了东中西部三地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 展的大格局下,开发这条“黄金水道”,将带动沿岸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使 长江流域成为我国新兴发展的区域。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和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令红在 接受本报和东方卫视联合采访团采访时均表示,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 要组成部分,今后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与洋山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协力建 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努力为长三角地区的共荣共赢作出积极贡献。 专家认为,洋山深水港的启动将同时带动“海洋经济”的升温。统计表明, 2004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2841亿元,增加值为5268亿元,相当于同 期国内生产总值的3.9%。到2010年左右,我国将逐步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 9 房市调控促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趋向理性 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明确提出要“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开始, 被媒体称为2005年“房产新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就接踵而来,掷地有声地“砸” 向了近年来一路飚升的房地产市场。 3 月17日起,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优惠,房贷利率上调0.2个百分点;3月 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其中八条要求控制 房价涨幅过快;4月28日,国务院又提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 施;5月11日,国家七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 一致被认为是比先前更为严厉的房产调控措施;10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 《关于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再次强调明确了“二 手房交易必须交纳个人所得税”……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国家将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 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房市、股市、车市、 油市,作为“百姓经济”中的四大指数,均直接牵动百姓利益,更关乎国家经济 平稳运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的一系列动作,为2006年的走势留下了巨大想 象空间。 对于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大势”,诸多学者和政策分析人士给出了“向好” 的判断。稳定住房价格已被列为明年房市调控的醒目主题。 结果表明,房市调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投资过 热、炒卖严重、房价飙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数据显示,商品房平 均销售价格一季度的涨幅为12.5%,一至二季度为10.1%,而一至三季度则降至 8.8%,前三季度房价的涨幅呈稳步回落态势。 有报道指出,从最初的控制投资规模,到随后的抑制房价,再到打击投机与 炒房;从最初的行政干预,到后来的市场化手段,有关部门在不断摸索中渐渐找 到了方向。 10 孔祥生案的标本意义——首例行人交通肇事案引争议 10 月25日,上海市浦东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案件:今年6月17日中午,被告 人孔祥生横穿马路,一部两轮摩托车来不及躲闪,与孔祥生发生碰撞后,在惯性 作用下滑向一辆正常行驶的货车,被货车右车轮压成重伤并最终死亡。公安机关 认定,孔祥生横穿机动车道违反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应该对这起交通事 故负主要责任。 这是我国首例行人交通肇事案,由此引发出一场争议。一方认为,行人是马 路上的“弱势群体”,在没有斑马线、红绿灯等过街设施的情况下擅自穿越马路, 其行为难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另一方则认为,孔祥东因违反交通法规,造成 重大交通事故并致使一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我国刑法,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追究 其刑事责任。 法律专家对此案评价颇高,认为此案具有标本意义。其意义之一,是将行人 和司机放在同样的“交通行为人”的地位一视同仁,实质上体现了“在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和“尊重所有公民的人权”的公平法则。 11 无良学者侵蚀民族灵魂——打击学术腐败制度亟待建立 自2000年设立网站打击学术腐败以来,“学术打假”的孤胆英雄方舟子,周 旋于各种反对力量中,在最近又卷入了与一些媒体及“不良记者”的论战当中。 避开论战的本身不谈,人们遗憾地发现,学术腐败仍是愈演愈烈。 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的道德信仰危机与学术腐败不无关系。在一些高校 和科研机构,学术腐败使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备受打击和排挤,而一些学术 腐败分子却名利双收。残酷的事实使年轻的学人们不安心科学研究,不愿把自己 的聪明才智放到科学研究上,他们也学着经营人际关系,溜须拍马,千方百计地 投机钻营。 有学者表示,如果学术风气败坏,专家意见被利益所左右,则公众利益必 受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公众有权要求学术界清理门户、打击腐败。教育部去年发 布了号称我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 范(试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 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因为缺少相应的惩戒措 施而收效甚微。 12 “超女”的火爆与国学的回归——商业文化与严肃文化的碰撞 从今年3月开始,一场由电视引发的“平民选秀”活动席卷全国,“超女” 的火爆收视率超过了春节晚会,李宇春登上了亚洲版《时代周刊》的封面。毋庸 置疑, “超级女声”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性的市场运作案例,还看到了民众自发 的、逐渐成熟的组织能力。但反对者认为,无论公民社会还是民主程序,都是一 个政治学领域的公共问题,“超级女声”却并不具备足够的公共性。 就在这被抵制者称为“浮躁文化”的“超女”大行其道之时,作为严肃文化 的“国学”,也在备受争议中开始回归。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办起了国学“老板班”,中 国国学俱乐部正式开张;在振兴国学的旗号下,有人以南京大学的名义开办“风 水班”,此举最后因南京大学校方的反对而半途终止;此外,也有人以恢复国学 的名义,办起了私塾……伴随着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议,国学在2005年开始趋热。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学在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 过程。我国的文脉出现了断裂,好比一个人的脊椎断了。现在要再树立起这个脊 梁,延续中国文脉就是要“重倡国学”。 在关于是否应当重振“国学”的争论中,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银河撰文指 出:“进步论者认为,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线性的规律,中国要想进步就只能 否定自己的文化。文化相对论者则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和运 行逻辑,不可以说谁进步,谁落后,所有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 不论争论结果如何,毕竟复兴“国学”已经被付诸实践。按照纪宝成先生所 说:“重建国学、振兴国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摸索,随时调 整,逐步完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允许多样化,允许讨论和争议,由历史来检 验,由社会来评判。” 13 时代是否还需要大师——大师辞世后的争鸣 4月24日,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逝世;6月30日,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与世长 辞;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年,三位大师相继辞世, 令中国文化界感受了太多的沉痛。 大师已逝,悲痛之余,出现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呼唤“时代需要大师”,另 一种声音是“我们正在告别大师时代”。 有观点认为,现在的大师大都产生于百年前,那个时代恰逢传统文化价值 体系瓦解和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我国的很多学科还处于初创阶段,客观上使他 们能够在年轻时就占据学术高地。时代所赋予的特殊条件产生了一代伟大学人, 像梁启超、王国维、梁漱溟、章太炎等等,均是这一时期产生的大师。 有人认为,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间,浮躁的社会风气,追求眼前功利的心态, 加上体制上的弊端,学术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评价机制等等,都不利于人才的发 现与发展。这是一个不容易产生大师的时代。 感慨之余,有文章指出,如何为未来的大师提供好的土壤和空气,如何不拘 一格培养人才,这或许是对远去的大师们最好的慰藉。 14 “取消”还是“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和院士增选引出的争议 “取消考研”并非今年的新话题,去年就有北大校长许智宏表示“北大研究 生入学将取消笔试”的新闻。今年引出这一争论的,仍然是他:数次在公开场合 就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发表看法。 舆论尽管对目前的考研制度多有诟病,但支持取消者却并不多。普遍的观 点认为,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至少体现“程序正义”,保障了普通考生的公平 竞争权;而一旦取消,将把更多的主导权下放给导师,其公平性很难令人放心。 还有观点认为,目前高校教育出现种种弊端,动辄“取消”,过于急躁。 在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前,又出现了一场关于“院士制度存废” 的争议。事实上,今年之前也已经出现了反对增选院士甚至取消院士制度的呼声, 但这一次的激烈批评更多的来自内部。 有院士认为,目前院士被抬得太高,远远超出了当初设立院士制度时政府想 倡导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初衷,建议“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中国工 程院院方随后正面回应了诸多质疑,并坚定地表示:院士制度是中央长时间考虑 后确立的,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地位不可动摇。 冷静地分析这两场争论,其实多少都有“媒体炒作”的影子:北大校长许智 宏认为长远来看早晚要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但不是马上取消;而院士们“也只 是希望改革现行制度的弊端”,并没有要求取消院士制度。 (XYS2005123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