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1.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北航分配的黑幕 我们是北航98级计算机系的本科生,在学校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多少 体验到了学校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但是直到我们临近毕业的时候,才亲自见识了 北航的害人。 从我们级开始,计算机系的大多数毕业生的工作去向被限制在国防系统内, 系里将学生分为四个等级——京内、京内行业内、京外,京外行业内。具体人数 如下:除了保送的二十几人以外,排名前五名的同学可以留在京内就业,往后三 十几名的同学是留在京内科工委就业,往后三十几名是在京外就业,再往后面 (综合评比一百名以后的所有人)留在京外科工委就业。如果到时候没有和国防 科工委签约,则档案打回原籍的国防科工委系统,再进行二次分配。这就是计算 机系的情况。全部加起来,被赶到行业内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 所谓“双向选择”的今天,居然还有自主择业受如此限制的,岂非咄咄怪事?宪 法规定的自由在哪里?(诚然,《高等教育法》规定若企业及政府部门向学校投 资,学校安排学生就业时有义务优先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宪法是根本大法,效力 高于普通法。在此处不应适用专门法(《高等教育法》)优于通用法的规定。这 一限定从根本上就是违法的!!!) 或许有人会说:“那是你们自己没学好,现在倒来编排学校的不是?”,错 了!如果是凭成绩分配的话,我们也算是自作自受。可是,实际上最远离“公平” 这两个字的,就是这害人的“综合评比”。综合评比中,学生的成绩只占总分 100分中的70分,其他30分,都是活动范围很大的“德育分”。由于成绩算法的 关系,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之间所差的分数不会超过十五分。所以,决定一个人的 去向的重头戏,就是这闭门评出的“德育分”了。 “德育分”到底有多黑?举个例子,德育分中较公开的一项是“义务献血”, 没来过北航的人不会知道这个血是怎么献出来的。我们经常说“沈士团老是鼓励 我们义务献血给他用。”的确,每次“义务”献血从来都只有学生的份,却从 未见那些在台上讲献血重要性的人们来给我们以身作则一下。指导员(这也是北 航的特色之一,凭着“德育分数”与“毕业分配”两把尚方宝剑,对付学生无往 不利。大多是流氓,多找同系低年级自己“指导”的女生作女友,毕业分配把对 方分在京内,两个人去过神仙生活,把学生踩在脚下作威作福。我们有幸碰上一 个女指导员,得以幸免此种厄运。)提前老长时间就把全系的人叫去开会,声言: “不去的扣德育分。”把学生聚集到一起做思想工作。抽血的那天早上,指导 员亲自守在校医院前,对全系的学生逐一点名并记下没到的人名单,亲自在旁边 守着我们走进抽血的房间。抽了血的同学出来凭着证明可以领一袋奶(好像还会 给几块巧克力,具体数量已经记不太清了),说是什么“补补身子”。有一部分 同学因种种情况不合献血规定(转氨酶偏高……等等),被抽血的护士放过,没 曾想第二天又被指导员照着名单抓出来。原来前一天献了血的人都在指导员那里 有领奶的纪录,剩下的就是没去或者不合格的人了,尽管一些同学尽力说明自己 不合献血规定,并亮出胳膊上的针眼作证,还是再次被赶进检查室,再次抽血, 好在只抽了十多人,一个护士认出了昨天来的同学,询问之下才知道已经检验不 合格的人又被赶来抽血。于是剩下的同学得以幸免再受一针的苦。可怜前面的同 学,听了指导员“不准乱说乱动”的命令,白白挨了本来可以免掉的一针。这价 值几何呢?实践证明,很重要。抽血价值两分半,名次可以差上二十多人,足以 将一个人从“京外”赶入“京外行业内”的火坑。较公开的部分尚且如此,不由 学生插手的部分,问题就更大了。 我们六系一百九十多个人,前十几名几乎都是学生会干部,许多好几门不及 格的人堂而皇之地排在前头,而一些学习不错的人却排到100名以后。这种情况 正常吗? 综合评比如果只是一个“评比”的话,也不会这么令人反感。可是,它与我 们的前途息息相关,又怎么能让人欢迎呢?不过,这毕竟也只是一个评比而已, 更讨厌的,就是这烦人的“系统内”了,系里给我们的通知是,如果不去国防科 工委系统内就业,就没有学位、毕业证和档案。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系统内企业, 则学校负责再分配,保证给你找一个让你大吃一惊的三线企业。听说,国防科工 委给了下属的七所院校三十亿(具体文件是保密的,数字为道听途说,可能不准) 以换取这一政策,于是,被我们称为“母校”的北航,就这样为了一点小钱就把 我们卖了。这个政策合理吗?我们高考的时候,如果早就说明了北航是这样的军 校的话,我想大多数同学都不会报考这里的,至于那些立志献身国防的同学,我 想,他们也不需要这个政策吧?今年据说政府下达指标,要求增大国防投入,结 果倒霉的是我们学生。今年IT就业形势本来就不景气,系统内的招聘会去了几个, 系统内形势一样严峻,一下子又要强迫这么多人在系统内就业,难道最后真要逼 我去大西北戈壁献身国防吗? 分配不过是分配,你既然说这是为了学生好,那我不要你的好处行了吧?我 自己找工作还不行吗?最起码,我想回街道待业,总该允许吧?可惜,这也只不 过是梦想而已,你自己找的单位,学校不会给你签三方合同(可恶,北航就是靠 着卢艳之流的无耻,在这一点上抓住了学生的命根子。)如果你坚决不去学校分 配的地方,打算回家待业,那么等到过了四月二十号,你的户口档案则打回你原 籍所在地的国防科工委系统相关人事部门进行分配!!!这一点是最令人反感的, 一般来说,对于未分配出去的学生,应该打回原籍的人事部门,可利欲熏心的北 航校方祭出了“打回科工委内分配”这一番天印来对付不听话的学生,我们还能 对“母校”抱什么希望呢? 计算机系的情况,或许是个特例。因为我在向发动机等系的同学们打听时, 却得到了有些人的羡慕?实际上,对于这些国防意味强烈的系来说,国防科工委 反而对去向未加多少限制,限制的恰恰是计算机,电子工程等较能在外面找到工 作的系的同学。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反正我是无法了解其中奥妙的。 说句玩笑话,既然科工委需要优秀人才来振兴国防,为什么要从前往后划呢? 反过来,规定“凡成绩在全系前百分之三十的学生,一律划归系统内分配。”岂 不是可以得到更优秀的人才吗?以前给“两弹一星”功勋人员挂奖章,二十三位 专家中只有于敏一人没有出过国,如果他们都是一毕业就被强行划进“系统内” 这个大染缸(或许有的人不满意,就说是大熔炉好了。)呆在国防科工委十大 工业集团里,钱少不说,整天跟一大帮老头在一起,共同语言都没多少,忍受关 系风,升官加级还要排资论辈,混二十年也不一定能混上一个小科长的话,还能 有今天的成绩吗? 前一段尽管因此郁闷不少时间,不过多少是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也是无能 为力。前几天考研成绩下来了,总算是天随人愿,得以摆脱这一“系统内”的火 坑,只是不知道剩下的同学,又该如何是好。反正大班会上的信息是,至今为止, 五分之四的同学都没有签合同,不知道他们中的多少,也能像我一样有幸摆脱这 一命运呢。 中国青年报三月二十七日文中指出的“定向、委培学生,享受系统内补贴的 毕业生除外。”对我们不适用,我们既非定向、亦非委培,至于所谓的补贴,也 只有每月五十多块钱的物价补贴,比地大还差劲,应该不是系统内的补贴。可学 校却这样对我们,实在令人无法忍受。眼看就到四月二十号了,实在不想看到大 批同学被赶进“原户口所在地国防科工委”的火坑。同时也为自己原来差点就掉 进去而感到后怕。 如果需要调查真实性,请到北航来实地调查,只是千万不要只听领导们的胡 话,我们住在八号宿舍楼二层,请调查时将同学们叫出来单独说话,我想,还是 会有说真话的人的。 上次同学们反映补考重修超高收费的情况,南方周末登了,好不容易中青报 也来调查,叫了一个什么教务处长出来,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好话就给平息下来 了。实际上,此人就是“新版教学计划”的最开始的倡导人,去英国的什么大学 混了一年,弄了个国内不承认的硕士学历,回来就开始跟着现已下台的沈士团搜 刮学生,被学生恨之入骨,九九级学生人均一门半不及格,这已经不是学生的问 题,而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了。由于大规模扩招,学校教室及图书馆等基础措施跟 不上学生数目的增长,学校不但没有做什么有力措施,反而津津乐道于“学风好, 教室里满是学生”,装作不知道教室数目紧缺这一明显事实。占座已经成为一股 恶劣的风气,我去年冬天就曾在图书馆看到为此而打架的事情。考期内几乎找不 着可以复习的教室(都拿来考试了),只能去图书馆。由于人多,图书馆的玻璃 门曾被挤碎,现在的是新换的。每次开门前,排的长队可由门口排到对面的水池, 长达三十多米。沈士团被撤职后,一天夹着包回家的时候,还对现场的同学惊异 地发问,仿佛他当了十多年的校长,竟然不知道北航还有排队上自习这一说。 ◇◇新语丝(www.xys.org)(xys1.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