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媒体印象杂记   文/丁一   从事新闻工作10年,虽然没有在“主流媒体”任职过,也没有成为自称“名 记”的资本,但是至少,对媒体以及媒体圈中的人和现象指三道四一下,相信还 是有资格的。不过既然谈的是印象,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就不一定那么有条理 了。   北京的三份报纸   我一直对北京的同事说,我是这么看北京的三份报纸的:北京晚报是办给小 市民看的、京华时报是办给民工看的,新京报呢,是办给自以为小资的人看的。 为什么呢?   其实也很简单。北京晚报是老报纸,就跟全国每个省过去都有的一份晚报一 样,虽然也有些变化,但你就是不变,也有那么一大批市民,不管是老市民还是 小市民,都会延续一种购买和订阅它的传统。就像自己的原配,虽然左手摸右手 因为太熟悉而没有新鲜感,但毕竟要是缺少了好像也不太习惯一样。反正这份报 纸既是北京日报的财源之一,也在党报的先进性思想领导之下,新闻做得是四平 八稳,没啥看点。我一般只在周五购买,为的是看看周末哪里有什么人在书店签 名售书的信息,以利于工作。   京华时报。这份报纸比较有意思,是人民日报主管的,总编据说是来自原南 方周末的朱德付。我之所以把它说成是办给民工看的,是因为这份报纸好像最擅 长社会新闻,什么地方有个卖淫女被杀有人在哪里跳楼之类的消息,虽然别家报 纸也能抢到,但就是这份报纸做起来像模像样,因为它总给人一种低档的感觉。 按理说,人民日报主管的报纸,对人民应该负责一些才好,不过各位可以留意一 下这份报纸的广告,一是招聘信息,二是征婚广告。说白了,就是那些所谓地招 演员、KTV夜总会招公关之类的广告,十有八九是骗人的。经常有报道说哪些外 地人在某写字楼被以招聘为名骗了报名费还被逼着用车拉车昌平某平房做“伏卧 撑”之类的消息,跟这类招聘广告不无关系;还有就是该报中缝的征婚广告,不 是有车有房的海归就是寂寞难耐的贵妇,千篇一律地留下个骗人的代理电话骗取 高额信息费。而这些骗人的东西,对那些缺少城市生活经验的民工来说,是最具 杀伤力的。可是也好笑,这类报纸又要靠这类广告挣钱,偶尔冒出个民工被骗的 新闻时,也不忘报道一下。   新京报。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新京报的口号,叫“负责报道一切”。它的意 思读起来至少有两层,一是“负责报道所有新闻”,二是“负责任地报道所有新 闻”,我想新京报要取的意思,当然是后者。其实南方日报集团下属的报纸都有 自己的口号。不过,口号是自己喊的,信不信是由别人来决定的,做不做得到更 是另一回事了。你说你“负责报道一切”,你就真负责了吗?记得前年的哈尔滨 “宝马撞人案”,我想这事过去挺久,大家似乎都淡忘了。不过我清楚地记得该 报当时的记者是一位姓高的,写的新闻呢,是一边倒地偏向那个宝马车女车主。 连我这样平时心平气和的人看了,都不忘在网上向该报提出了批评。再有就是 “朱苏力事件”,好像新京报的采访也不是那么负责任的感觉吧。所以呢,口号 可以大声地喊,也可以自以为有多高的使命感,可是呢,还是拜托少给人落下些 笑柄。说了这么久,再谈谈我为什么说新京报是办给小资或自以为小资的人看的 吧:报纸挺厚,经常捣腾些文化、旅游、北京地理、美食地图啊什么的,对城市 的小资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北京其实还有另几份报纸,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等等,不过,也懒得 说那么多了。总的来说,北京青年报其实没什么内容但比较善于把自己包装成 “主流”的面孔,如今听说还上市了,看来更加有“主流”的资本了。北京娱乐 信报我很少看,只是觉得在公共汽车站的流动报贩卖他们挺多的。   南方周末和话语权   要说批评南方周末,这个我确实于心不忍,也做不到。虽然三、四年前就有 人说,南方周末没有那么尖锐了也不那么好看了甚至说再不买了。但我却不是这 么看的,什么都在发展和变化,报纸风格哪能没有一些变化呢。而且我也认为该 报仍是当今中国最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我为什么把以上几个东西放在一起呢?先说话语权吧。南方周末既然影响力 大,那么它报道的人和事,当然也容易有大的影响。而我认为,这就很容易形成 一种无形中的话语权问题。比如,南方周末经常总结性地报道些什么“现象”, 读起来好像真的有那么一种现象似的。到底有没有呢?也许有,也许没有,但因 为该报影响大,然后网络和别的报刊一转载,大家就真的觉得有这么一种现象出 现了。比如南方周末报道过江苏某地市委书记仇和,然后就总结了一条什么“仇 和现象”。依我看,仇和就是仇和,他的做法就是他个人的,即使有类似的人物, 也不至于有什么“仇和现象”。可是南方周末这么一报,影响还真不小。“仇和 现象”倒也罢了,南方周末后来又来了个“苏州百官共廉现象”,初读的时候, 我恨不得立马找个苏州女孩倒插门,从此在太湖边和苏州园林里终身告老。但实 际上,南方周末好像还是太绝对了,没过几日,苏州市一位副市长姜人杰就出事 了。这消息一出,总有一种南方周末自己打自己嘴巴的感觉。后来又上“西祠胡 同”,看到一个留在南方周末工作的大学生毕业生痛斥被欺压的贴子,更让我替 南方周末担心,以后还是更加实事求是些为好。不要以为自己影响大,就总结太 多的现象。   舆论监督   说到南方周末就想到了“舆论监督”四个字,没办法,谁叫人家一直被群众 委以重任了呢。其实,在南方周末工作的人也要挣钱吃饭,保不准还要被炒鱿鱼, 所以虽然使命感比我等强一些,但也不见得全都是正义的化身吧。   不过,我这里说的基本上跟南方周末没有什么牵扯,而只想谈“舆论监督” 本身。我的一个观点就是:根本就不应该提什么“舆论监督”,根本就不应该让 媒体去“监督”别人!凭什么?难道媒体就代表正义、就代表了客观和公正?难 道媒体就天然具有批评别人的权利?难道在媒体工作的人个个都是把“三个代表” 学透、不会犯错的神吗?我认为不是的,媒体尽管是我党的“喉舌”,但也是跟 别的单位一样是有法人代表的具体法人单位,也是收广告费说不定还吃人家嘴软 的,也是跟别人一样要向国家纳税的。   我认为,媒体惟一的职责,就是报道、揭开新闻事件的真相。事情的本来面 目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媒体只要把报道出来就可以。我在这里也不想展开说 什么。反正,你媒体要去监督别人,那凭什么别人就不能监督你呢?许多媒体都 有跟读者或别的单位打官司的经历而且觉得自己还挺冤,我自己也参加过几次这 样的旁听,感觉其实那些跟媒体打官司的人不少可真是冤大头。事实上,碰上这 样的官司,媒体大多数是占优势的,因为话语权在媒体手上,打官司过程中报道 什么都有媒体自己决定。让读者感觉好像“那人是在对我们的监督不满,才来寻 衅滋事呢”。媒体不管是对了错了,那些要跟媒体打官司的人可能都得吃哑巴亏。   “迟宇宙现象”   既然前面两次说到了南方周末,那就再说说跟这份报纸有关的人,而且也来 总结一个“现象”。   南方周末的记者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换了数批。而这批人当中,以1997年至 2001年的一批,因为特定的环境,更加显得具有个性和被人记住。在网上就有人 专门列出了他们后来的流向,要么去留学、要么到别的报社当总编什么的。迟宇 宙是这批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个,号称是北大才子。如今在新京报任职。   我为什么要总结出一个“迟宇宙现象”呢?这倒不是对迟宇宙的不敬,而是 觉得,这几年媒体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因为也制造出了一批身价不菲的“名 记”,如迟宇宙,还有一个叫许知远的,虽然我不太熟,不过我认识的一个女记 者已经整天嚷嚷着要去采访他了。迟宇宙依靠南方周末影响力,再靠自己的实力 知名度制造出了个人的影响力。于是当北京的华夏时报拉来巨资准备大干一番时, 他一下就跳了过去,拿了几个月的高薪,等看到这份报纸声势没那么大了,又一 下跳到了经济观察报。反正这种报社也乐得捧几个“名记”出来,于是又成了 “迟首席”,但老实说,学中文的“迟首席”未必在这种报纸吃得开。所以后来, 新京报一开盘,“迟首席”又回归到了南方报业集团跟光明日报联手的新京报, 好像是“总编助理”,经常在什么高层论坛主席台就座的。反正,身价是一步步 提高了,估计下一步不是拿月薪而是拿年薪了,但老实说,“迟首席”如今有什 么新的大作和做了什么实事,我确实较少听说。   “年度XX评选”   我认为,2004年最垃圾的事情,莫过于大大小小的媒体热衷于什么“年度XX 评选”。都2005年3月份了,昨天偶尔还看到一个娱乐传媒公司正在大做广告, 要评选什么“2004年度最质感的人士”,其实也不用这么遮遮掩掩,干脆就直奔 主题“最性感人士”得了。   这一类的垃圾还有很多,反正虎皮扯得都不小,每一家媒体都煞有介事地摆 弄着,热闹着。写到这里都不想再提,不管这些评选看起来多么热闹、光鲜、豪 华、高品位,有多少绅士淑女光彩照人地出现于其中,有多少“媒体支持”,反 正你只要把它当垃圾看就行了。   当然,“感动中国”除外。尽管我不主张老拿这些事来赚老百姓的眼泪,但 也不至于到批评它的地步。   娱乐记者   娱乐记者的事情其实拿来“新语丝”说,感觉有点抬举了。我只说一件事, 有一次罗大佑在北京孔庙开新书的发表会,我也糊里糊涂地被单位领导安排去了。 我周围的男女“娱记”们,一个个不是发型特酷就是服装别有风格,挺让人新鲜 的。我最惊讶的事情是在提问的时候:有一个某某电视台“YL特快”的女记者向 罗大佑提问“请问你为什么会选择北京孔庙这么破的地方来举行新书发表会呢?” 我差点没晕倒!   罗大佑不知道有没有晕倒的感觉,但显然对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感到难以理解, 诚惶诚恐地说:“这个地方(孔庙)已经有700年历史,它能保存到现在,我实 在不敢说它破!”   我不太喜欢这么老了还要开个人演唱会的罗大佑。但就是他这么回答,就够 让人佩服了。而那位漂亮的女“娱记”,也让我真见识了一番“娱记”的风采!   “中央级报刊”驻地方记者   回到省城,一个朋友跟我谈起了“中央级报刊”驻当地记者。他的评价是: “一个个都是流氓。”这句话可真说大了,应该说,流氓是哪里都有,怎么就不 允许“中央级报刊”混进几个呢?   不过,就我所在的省份来说,说本地的“中央级报刊”驻站记者流氓倒也不 太像,原因呢,一是他们总是跟省领导称兄道弟,都能拿到拨款和最好的地皮建 起自己的办公楼和宿舍,既改善办公条件又能大家安居乐业,怎么不好呢?第二, 是某最权威日报报记者站,从站长记者广告人员到门卫到厨师到卫生管理员,全 拉来了自己家乡县的父老乡亲,下属广告公司会计则是自己的夫人,据说现在站 长现在合法非法的收入都已经论千万了,而且一点事也没有,你说他要是流氓能 做到吗?另有该报一记者,如今身家已经达到四五百万,整天还有两个“马仔” 跟在后面,可谓威风至极。要说一般的流氓,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另有一经济类的驻地记者站,雇了几位能手,整天就是跟地市县级领导打交 道,传递些省领导对其人的印象或可以帮助提拨之类的消息,又或者,一打听到 什么大企业有个什么漏洞就连夜驱车前往“监督”,这么一年下来,几十万的进 帐是少不了的。   再怎么看,这些人都是风度翩翩的,平时下县城有接待,年末各地市领导还 得到省城来慰问一番,我倒觉得他们怎么看怎么高人一等的感觉。   中国青年报   其实本人很喜欢中国青年报,但也不能因为喜欢就不提出问题,所谓爱之深, 恨之切。中国青年报是我惟一从中学时代看到现在的报纸,它的新闻风格和思想 性,给人的冲出是很大的。它的另外特点是,人才多,出了一大堆有实力的记者 并输出到别的报刊当副总编之类的角色。   怎奈现在讲究市场化运作的年代,“中青”这种全国性发行的报纸反而没了 优势,因为属于影响力缓慢下滑的趋势。根据我对它的观察,觉得可以说说对它 的这么一些印象:一、中青有一些人成名了,牛气冲天,不发稿报社也拿他没辙, 比如像张建伟、卢跃刚之类;有些人现在是什么稿都写反正只管发稿量大多拿钱 就行,估计是因为买了房子月供压力比较大的缘故;有些记者,像山东的朱丽娅, 名字听起来还不错,可是也大大地给报社丢了一回丑,硬是把一个真博士说成假 的;也有个别记者像那个得罪了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们的,好像就不那么具有职业 道德了。所以如今说“中青”的记者个个一流,那也未必。毕竟现在影响力大的 媒体多了,个人选择的空间也大了许多。   二、“中青”别的广告不多,但民办高校这一块,却真是把自己给喂饱了。 但这一吃不要紧,有时难免就把肚皮给撑破了!因为那些民办高校是软的硬的一 起上的,保不准就要闹出些“假新闻”的事情来。这不,请注意,“美国评出中 国最受尊敬大学及其校长排行榜,丁祖诒名列第二”这样的假消息,“中青”的 子报青年参考可是脱不了干系的。至于每年高考前几个月整版整版的民办高校 “形象宣传”和中青操办的一系列民办高校评选活动,那更不用说了。   ……   写得匆忙,而且既然是印象,也有印象不深的时候,所以这次没提到的,下 次有机会再提。比如像中央电视台,这么大的媒体不提一下显得不够尊敬。当然 有不对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多多批评。 (XYS200503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