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假如王小波活到今天 2007-04-08南方日报   “王小波研究”十年渐成“显学”,“王小波作品”逝后被尊“绝唱”   假如王小波活到今天   ■王小波逝世十周年专稿   核心提示   “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 来自星星……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   写下这段话的人,在1997年4月11日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很多人眼里,他真 的变成了一颗星星。   他的名字叫王小波。   在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的眼里,在无数拥趸眼中,王小波是“一位行吟诗人, 一位自由思想家;一个顽童、骑士,一个崇尚理性、自由和富于奇思异想的人。”   不久前,广州美术学院学生郑敏为纪念王小波辞世十周年创作的一尊裸体雕 塑,引发了关于“当代艺术是否与国民审美标准相脱节”的争论。   与此同时,王小波辞世十年,由寂寂无闻到红得烫手,关于其人其作的争议 仍然继续。大有“王小波研究”十年渐成“显学”,“王小波作品”逝后被尊 “绝唱”之势。   从重走小波路开始回忆小波   每年的4月,网络上纪念王小波的文章总会不期而至,风聚云集。今年是王 小波逝世十周年,网友们为生前没有任何单位的偶像,自发成立了一个“王小波 十年纪念活动”组委会。   纪念活动内容包括:4月11日——4月15日“重走小波路”自助游活动;5月 13日,王小波生日纪念诗文朗诵会;纪念王小波十年活动网上征文和《一只特立 独行的猪》的FLASH网上征集活动。   “去看看王二和陈清扬一起趟过的小河,还有他们两人避难的章风山”。王 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在博客上表达了一个简单的心愿——想和小波的“粉丝”一起 去当年小波插队过的云南陇川,这个号召已经引起国内外小波迷的热烈响应,据 悉已有数百人报名咨询。   届时,所有参加者将踏上从昆明到陇川的行程,途经大理、苍山、洱海,跨 过怒江、澜沧江,不仅可以饱览傣族与景颇族生息之地,还可以参观当年知青跨 过中缅边境参战之地畹町,到达陇川的弄巴农场,可以参观王小波插队的地方 (旧房子、花园、花田、小河)等。虽然斯人已逝,但小波在《黄金时代》描绘的 场景,依然存在,小波曾经插队的弄巴农场流水潺潺,照旧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 花。   没有改变的,还有十年间,小波在那些依旧追慕他的人心目中的印象。“我 这人老远一看不是好人,走近了还是好人。”这是他对自己的调侃。“一个1米 90的高个子,他有狂草一样的头发,身上的夹克衫和牛仔裤的皱折纵横交错,夹 带着一路轻尘,仿佛是从附近某个工地走出来的。”这是《时代三部曲》编辑钟 洁玲对他的第一印象。   曾有很多人撰文说,他们想象中小波也是这样:又高又瘦,有点丑,有点痞, 可是很真诚,在晦暗之中守着自己的一片油菜花田,他的世界是黑铁和黄金铸成 的天地。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和一群“门下走狗”   十年之间改变的事情太多太多。最大的差别是曾经感叹:“出版一本书比写 一本书要难得多”的小波,今天成了不折不扣的畅销书作家。今天的读者可能已 经很难想象,大名鼎鼎的“时代三部曲”曾经经过怎样艰难而漫长的出版之旅, 小波怎样踏破铁鞋,一家一家向书商巧舌如簧地兜售自己的小说,还自费出版了 一本印刷物。他说,他若写墓志铭,会在“活过,爱过,写过”后面加上一句, “书都卖掉了”。   十年前,即使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 ——台湾联合报系文学 奖,王小波在国内仍没有知名度,作品难以通过出版审批,发行上的风险让书商、 出版社时常变卦。部分书稿一度以打印件的形式,在大学校园,各种嗅觉灵敏的 人群中传阅。后来,书真的都卖掉了。而且由于后来盗版的泛滥,作品销量已经 变得难于统计,只能初步估计这是一个以百万来计算的数字。   王小波曾有意编辑自己的写作软件,把书稿做成电子版,以扩大自己作品的 影响。10年后,他的作品在互联网上已经铺天盖地,数百万字的文稿几分钟内就 可以全部下载到个人电脑里。   10年前,王小波走的时候,他的母亲难过地说:你才刚刚45岁,你甚至还没 有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国内最早开始推介王小波的学者艾晓明说:“王小波 无视禁忌的顽童心,他的幽默反讽才能和想象奇趣,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某种文 学理解力。”   可是呢?不到十年时间,王小波的粉丝群迅猛壮大,最为知名的是成立于 2001年的西祠胡同“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相见恨晚”、“天旋地转”、 “生命从此开始”、“精神上有了同路人”……“走狗”们热烈地交换着彼此阅 读王小波时激起的一种奇特的、充盈于全身的、畅快淋漓的幸福,那些甚至让人 慌乱、耳红面燥、喘不过气的赤裸和诙谐,让人渴望靠近、试图洞察和掌握王小 波创造的那个不可思议的微世界的奥秘。   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精神感召下,“走狗”们开始借鉴王小波的手法, 以追求幽默有趣的文字,用诗歌、小说等等形式描述现实生活的关注,对人生困 境的反抗,以及对真情和自由的追求。这些文字后来被结集成文字,以平均每年 一本的速度面世。       暧昧的同行和弥漫的争议    尽管走狗们相信,小波那些放浪不羁的作品,会和作者21岁的梦想一样“永 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但很显然,王小波的作品并非让所有的人都犹 如置身于一片牧歌时代的回光之中。即使他一再申明,“作家有两种,一种是解 释自己,像海明威式的;一种是到想象中去营造,像卡尔维诺,像尤瑟纳尔。” 而他是属于后面一种;即使他在表面的荒诞、撒野式叙事背后,毫不掩藏自己严 肃写作的雄心壮志,关于他的写作的批评声音从来不绝于耳。   其中流传最广的批评中,有余杰的:王小波对人生、对历史、对苦难都有一 种冷漠和游戏的态度,他们智慧的眼睛看透了社会人生,行文的调子是偏冷的。 他们的文字缺乏一种佛教所说的“大悲悯”的特质,也就是哈维尔所说的“对世 界所怀的日益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即使充满了智慧,却很难让人产生一种 “大感动”。   还有王小波去世5周年纪念时,中青论坛坛主李方的文章,他认为王小波几 乎所有的作品,都一直在重复自己,证明自己的聪明和作为一个边缘人的合理性, 几乎所有文字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三段论的逻辑公式。还有方舟子在《人之既死, 其名也盛》当中写下的一番引起“走狗”狂轰滥炸的论断——对于王小波书中对 中国传统文化“低能弱智”的无情戏谑和嘲讽,他质疑其中“批判的用心”。 “王小波显然更关心的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立论的严谨。”    相比于民间对王小波的旷日持久的崇拜和发烧,他的同行们却在相当长一段 时间内保持耐人寻味的缄默。在王小波辞世五周年的时候,南方周末的记者曾经 采集文坛众多“名门正派”对这位“文坛外高手”的看法,结论是多数人对王小 波没有看法,因为“不感兴趣”。而事实上,这位去世时才开始为人所知的写作 高手,仍然不可避免地引起文坛的震动:《北京文学》1998年第10期刊登了由朱 文发起、整理的《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接受采访的五十几位新生 代作家中,约一半的人表示:喜欢王小波的书,但他不是偶像。王蒙、刘心武、 陈村、林白、李大卫、韩东都曾撰文谈论王小波。   随着越来越多评论家的关注,随着王小波各种“文集”、“文选”、“写真” 的出版物接二连三抢滩图书市场,王小波这位生前不声不响、追悼会上没有一位 官方承认、“作家”出席的文坛“流寇”,十年来渐渐有变成一门显学的趋势, 其作品甚至被渐渐拔高到“绝唱”的位置。除了其作品本身悬而未决的待解性, 这个平生以制造高级欢乐为生存目的的聪明人,留给世人反复回味的恐怕还有生 活本身的讽刺。      假如小波活到今天    鲁迅走后70年,人们还在喋喋不休地追问:假如他活在今天会怎样?这样一 个完全不可能得到答案的“伪问题”也被安放在了王小波头上。方舟子说,对文 人来说,早逝有时乃是一成名捷径。海子倘若不在八九年去山海关卧轨,不过是 “一片树叶掉下来就能砸到一名诗人头上”的京城中无数自命的先锋诗人中普普 通通的一位。那么王小波呢?他能抵抗得住如今书商吹得天花乱坠的炒作么?他 会被作协“收编”么?他能获得王朔的一个字三美金据说达到国际标准的“天价” 稿酬么?对于前段时间德国学者顾彬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论断他会 如何作答?……网友们执著地编撰各种“王小波与××阴阳大对话”,试图模仿 偶像的乱弹口吻解答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种种迷思。   FLASH、话剧、诗歌、展览、出版、专题网站、雕塑,在他走后的日子里, 纪念小波的意绪被包裹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鲜样式里,这股合唱浪潮的主题一直 未曾改变——追求真理,倡导平等,颂扬智慧,远离无趣。王小波成为人们表达 理想人格的一种范本——“头脑像自由的先知,心灵像天真的儿童。”   责编钟洁玲记得艾晓明向她描述的未来情景:100年后,一位中文系的新生, 在图书馆书架林立的长廊里逡巡,他说:我要找一本书,作者叫王小波。她还说 她相信100年以后,当代作家里面如果留下5个名字,一定会有一个是王小波。   遗憾的是,作家本人再也看不到未来。“我仿佛中过了头彩,又好像还没到 开彩的日子。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段话很不幸地成为可以概括王小波一生的、一句让人感到悲哀的谶语,他走得 太早,这或许也是一种幸运。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 的一生就算成功。”小波是否已经心满意足?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黄文苑 (XYS200704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