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   ——爱因斯坦有关宗教论述文章索引   吴德余 编辑   编者按 爱因斯坦究竟有没有宗教信仰,他的 “上帝”是谁?是一个由来 已久、时不时被撩起、以后还会长期延续的话题。其实爱因斯坦本人对这个问题 思考得很多很深,在他生前很多文章、通信、演说中都有专门论说,本索引为方 便这个话题的讨论,特从《爱因斯坦文集》中将有关文章名目或原句摘引出来, 以方便讨论者引述。《爱因斯坦文集》采用商务印书馆 1976年1月第一版,许良 英 范岱年编译(内部发行)的版本。虽然编译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爱因斯 坦帽以“无知”和“顽固的资产阶级偏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203), 正因为如此,也许这个版本更具客观性。   摘录的方式是,整篇专题论述仅列文章标题或其中一句一段,某篇文章中有 关于本题的原句作摘录。索引按爱因斯坦的写作年代升序排列(有的写作年代难 考,只是估计)。虽然通读了这个文集的1-3卷,由于编者的浅陋,未免挂一漏 万,也许会招来载驴入黔的好事者所为的非议,也顾不得了。   一、《探索的动机――在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   (1918年4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100-P103)   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莱布尼兹用语,他说一切“单子”之间,特别是 心同物之间,存在着一种预先被永远确定了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 泉。……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指本文提到的“致力于科学中最普遍的问题” ---编注)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   二、《我对美国的最初印象》(1921年7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1-P15)   固然,大自然在他们儿女中间并不是平均地分配她的赐物;但是,多谢上帝, 得到优厚天赋的人是很多的,而我深信,他们多数过的是淡泊的、不引人注目的 生活。   三、《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1929年4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43)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现出来的上帝,而不 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四、 《关于科学的真理》(1929年)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45)   (二)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思考和观察事物。 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后背,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 信息,这有点象宗教的感情。   (三)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现出来的高超的理性 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 念。   (四)至于宗教派别的传统,我只能从历史上和心理学上来考察,它们对于 我再没有别的意义。   五、《关于实在的本性问题--同泰戈尔的谈话》(1930年7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68-P272)   相信真理是离开人类而存在的,我们这种自然观是不能得到解释或证明的。 但是,这是谁也不能缺少的一种信仰--甚至原始人也不可能没有。我们认为真 理具有一种超乎人类的客观性,这种离开我们的实在,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尽 管我们还讲不出它究竟还意味着什么。   六、《我的世界观》(1930年)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42)   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 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 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 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无法想象一个会对自己的创造物加以赏罚的上帝, 也无法想象它会有象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那样一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 想象一个人在肉体死亡以后还会继续活着;让那些脆弱的灵魂,由于恐惧或者由 于可笑的唯我论,去拿这种思想当宝贝吧!   七、《宗教和科学》(1930年11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79-P282)   我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只有那些作了 如此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现出热忱献身--要是没有这种热忱,就不能在理论科 学的开辟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会理解这样一种感情的力量,唯有这种 力量,才能作出那种确实是远离直接现实生活的工作。   ……   只有献身于同样目的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究竟是什么鼓励着这些人,并 且给他们以力量,使他们不顾无尽的挫折而坚定不移地忠诚于他们的志向。给人 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有严肃的 科学工作者才是信宗教的人。   八、《论科学》(1931年》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84-P286)   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 础。这种信念是建立在宗教感情上的。我的宗教感情是对我们的软弱的理性所能 达到的不大一部分实在中占优势的那种秩序怀着尊敬的赞赏心情。   九、《科学的宗教精神》(写作年代不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83)   他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和谐所感到的狂喜和惊奇,因为这 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 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   这样的感情同那种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相象的。   十、《道德衰败》(1937年10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49-P150)   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指向都是为着使 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 自由。   十一、《道德和感情》(1938年6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54-P158)   在人类远远还未成熟以前,也就是还没有面临这样一种普遍的道德态度以前 很久,对于生活中危险的恐惧,使得人类想象出种种具有人性的鬼神来,这些鬼 神在物理上人是觉察不到的,但是它们有本领使出令人生畏的或者令人欢迎的各 种自然力。他们所相信的的那些到处支配着他们的想象的鬼神,是他们按照自己 的形象在头脑里制造出来的,但是它们却被赋有超人的本领。这些鬼神就是上帝 这一观念的原始形式。   十二、《目标》(1939年5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73-176)   十三、《科学与宗教》(1940年9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81-186)   ……   在我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宗教感情 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理性知识的追求。   十四、《客观世界的完备定律及其他--1944年9月7日给M.玻恩的信》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413-P415)   十五、《关于哲学和科学问题的谈话(报道)--1945年1月同A.施特恩的 谈话》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379-P384)   ……   可是我们相信,我们需要有一个概念世界来把我们的感觉变成可以为思想所 利用的东西。认为我们知觉到这个世界,那是幻想。当我们说我们知觉到这个世 界,我们就已经把我们的感觉转化成概念的东西了。我的感觉所给予我们的东西, 只是通过一种概念的构造,才能变成一种世界观。因此不能断言可观察世界的后 面不存在一个“客观实在”世界,因为这种可观察的世界本身并不存在--也就 是说,世界并不是由于我们的感觉给予我们的。   ……   在我们这个讲究物质享受的时代,唯有那些具有深挚宗教感情的人才是认真 探索的人。   十六、《自述》(1946年)(《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1-P42)   “尽管我是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教)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 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终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 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   十七、《宗教同科学不可和解吗?》(1948年6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253-P256)   ……   这里提出的对宗教的解释,意味着科学对宗教态度的一种依存关系,在我们 这个物欲主义占优势的时代,这种关系太容易被忽视了。固然科学的结果是同宗 教的或者道德的考虑完全无关的,但是那些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 人,全都浸染着真正的宗教的信念,他们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并且是能 够使追求知识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   如果这种信念不是一种有强烈感情的信念,如果那些寻求知识的人未曾受过 斯宾诺莎的对神的理智的爱(Amor Dei Lntellectualis) 的激励,那么他们就 很难会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而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使人达到他的最高的成 就。   十八、《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及其他》(1951年元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525-P526)   你不喜欢用“宗教”这个词来表述斯宾诺莎哲学中最清楚表示出来的一种感 情和心理的态度,对此我可以理解。但是,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 更好的词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依赖;实在的这种理性本质至少在一定 程度是人的理性可以接近的。在这种信赖的感情不存在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 无生气的经验。尽管牧师们会因此而发财,可我毫不在意,而且对此也无可奈何。   十九、《生命有个了结,是好事---1952年7月17日给M.贝索的信》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493)   捏造死后还有个人生命的迷信的人该多么悲惨可怜!   二十、《“不掷骰子的上帝”及其他----1953年10月12日给M.玻恩的信》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599)   在我们的科学期望中,我们已成为对立的两极。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 信仰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定律和秩序。而我正试图用放荡不羁的思辨方式去 把握这个世界。   (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玻恩的学生海森堡,玻恩却落选了,而对量 子力学贡献最大的是玻恩,他的波函数统计解释是1926年提出来的。原因据说是 因为爱因斯坦起了作用,他不相信世界不存在偶然性和非决定论,并说:“上帝 是不投骰子的。”----编注)   二十一、《人生的意义》(写作年代不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34)   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联系到这个问题来说,任何生物的生命的意义 是什么?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要有宗教信仰。你问:那么提出这个 问题究竟有什么意思呢?我回答:凡是认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无意义 的人,他不仅是不幸得很,而且也难适应生活。   二十二、《基督教和犹太教》(写作年代不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53)   如果我们从先知者们所建立的犹太教和耶稣基督所教导出来的基督教中,把 所有后来附加上去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传教士所附会上去的那些东西统统清除掉, 那就留下了能够医治人类社会一切弊病的教义。   每一个有良好愿望的人的责任,就是要尽其所能,在他自己的小天地里作坚 定的努力,使纯粹人性的教义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力量。如果他在这方面作了一番 忠诚的努力而没有被他同时代人践踏在脚下,那么他可以认为他自己和他所处的 社会都是幸福的了。 (XYS20081203)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