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文革”期间对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批判(2)   飞蠓   (二)大人物支持   陈伯达(1904—1989)在文革初期曾经权倾一时。他曾任毛泽东主席的政治秘 书,被称作“天才理论家”,文革初期出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到1969年初, 他在党内的地位已经上升到第四位。但这却是他权势抛物线的顶峰,从那时起, 他的命运和地位开始出现戏剧性的转折,并最终于1970年8月跌入深渊。陈伯达 开始关注中科院系统里发生的“批判相对论运动”的时候,他的政治地位正处在 一个微妙而关键的时期,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希冀能够通过支持这场批判运动来 挽回自己的政治名誉和影响力,此外,陈伯达本人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也起到了 一定作用。例如,自1966年以来,他就多次公开宣称:“人类的文化是从东方开 始的,后来转到了西方;经过一次往返,现在又在更高的水平上回到东方”。 1970年4月,陈伯达再次声称“过去科学是从西向东,从欧美到中国,将来中国 要领导科学,为此要彻底批倒相对论。”显然,1968年7月所呈上的“学习班” 的那篇文章一定合其心意。   为了“领导”对相对论的批判,从1969年秋起,陈伯达派自己的联络员进驻 “学习班”,并多次对批判运动下达指示,还指派《红旗》杂志社的编辑到学习 班帮助修改文章。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8月,“学习班”写成了一篇新文章 《相对论批判》(讨论稿),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此文的修改稿。和第一篇文章 相比,其批判基调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哲学批判的调门更高,内容更广泛。例 如,此文断言:“相对论的大前提是哲学的相对主义;相对论的时空论是资产阶 级的唯我论;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根本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更荒谬的是, 学习班的一个成员把相对论和当年年初爆发的中苏边境冲突事件即“珍宝岛事件” 联系起来,宣称按照相对论,同时性是相对的,那么就不能客观地判断冲突事件 中到底是谁开了第一枪。   在陈伯达的指示下,《相对论批判》一文已经预定在1970年1月发表在《红 旗》和《中国科学》这两份期刊上。但时任周恩来总理联络员负责中科院工作的 刘西尧似乎对此比较谨慎,他建议邀请一些著名科学家来审查这篇文章。陈伯达 同意了,于是当年10月23日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学习班成员 (包括周有华等人),还有一批科学家,如竺可桢、吴有训、周培源、钱学森、 何祚庥等。值得注意的是,王淦昌也得到通知,但拒绝出席。会议由中科院军代 表主持,在军代表和一位中科院革委会委员的开场白之后,何祚庥发言,紧接着 是周培源和钱学森,在下午的会议上,吴有训、周有华等也先后发了言,整个会 议开了一整天,最后由军代表作总结发言。   当年的会议记录现存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通过这份会议记录,我们 现在知道许多与会者当时表示,他们支持这场批判运动,这个表态是出于真心还 是出于避祸目的而违心说出,现在只有当事人知道。但是与会的物理学家们中间 几乎没有一个人赞同这篇文章对相对论的批判。事实上,即便是“学习班”的成 员,也有一部分人的态度在此后发生转变,甚至在“文革”后期公开捍卫相对论。 由于与会科学家或含蓄或直接的反对意见,这篇文章在“红旗”和“中国科学” 上发表一事最终胎死腹中,没有给中国在国际科学界已经受到伤害的声望造成新 的损伤。不过,军代表的下述发言最好不过地说明了此次批判运动的荒谬:   我是外行,是个用枪杆子的,本来没什么可说。但有点朴素的感情,我感觉 爱因斯坦这个人要批判一下。听说他是一个权威,束缚很多人的头脑,就想造他 的反。   尽管陈伯达在发表《相对论批判》一文的问题上受挫,但他并未放弃推动这 一批判运动。1970年4月3日,陈伯达在北大召开会议,再次鼓动对爱因斯坦和相 对论进行批判,他要求专业科学工作者向中小学的“革命小将”学习,坚持让中 小学生也参与批判相对论;并提出要采用召开万人大会的批判形式,不过,由于 他4个月后出人意料的迅速倒台,万人批判大会并未举行。不久,陈伯达指示在 中科院成立一个名为“相对论批判办公室”的机构和一份批判相对论的期刊。这 份期刊后来被命名为“相对论问题讨论”,其名称之所以用“讨论”而不是“批 判”,可能是周培源此前的一再警告起了作用。   6月,第一期“相对论问题讨论”出版,这一期共发表了6篇文章,其中第一 篇就是再次修改后的《相对论批判》,修改后的该文不得不承认相对论并非哲学 上的相对主义。有趣的是,同一期刊物上还发表了一篇来自中科院原子能所署名 为“基本粒子理论革命大批判小组”的文章,这篇文章肯定了狭义相对论的正确 性,列出了23项实验结果,以证明狭义相对论具备坚实的科学基础。不过,除此 之外的其他5篇对相对论均持严厉的批判态度,而以来自于上海的2篇批判调子最 高。   “相对论问题讨论”的出版,标志着北京的批判相对论运动达到了高潮,而 这是陈伯达鼎力支持的结果。由于8月份陈伯达在庐山会议上支持林彪集团遭遇 毛泽东毫不留情的批判进而下台,北京有组织的相对论批判运动也就匆匆收场了。 (未完待续) (XYS200712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