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爱因斯坦谈人生》(三) 《爱因斯坦谈人生》(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 编 高志凯 译 刘蘅芳 校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年10月         ※    ※    ※   爱因斯坦在阿劳读书时曾经学过法语。我们把爱因斯坦当时 用法文写的一篇作文几乎逐字逐句地译成了英文,刊载如下。这 篇作文曾经过法文老师的修改。作文题目好象是老师给全班学生 的命题。当时爱因斯坦年方十六:   我对未来的计划   一个愉快的人满足于现状,而不大为未来着想。但是,另一 方面,年轻人却喜欢作出种种大胆的设想。此外,对一个严肃认 真的年轻人来说,尽可能准确无误地为自己确定所追求的目标, 这是十分自然的事。   如果我有幸通过考试,我将到苏黎世的联邦工艺学院学习。 在那里我将用四年时间学习教学和物理。我设想自己将能成为一 名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教授,我的选择是其中的理论性学科。   我制定这样的计划理由如下:首先,本人爱好抽象思维和数 学思维,缺乏想象力和对付实际的才能。再说,我有自己的愿望, 它们激发我作出同样的决定,加强了我的毅力。这是很自然的。 因为一个人总喜欢从事一些他有能力干的事情。另外,科学工作 还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一点使我很喜欢。         ※    ※    ※   在一篇未经发表的传记性短文中,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谈到 爱因斯坦对人们倍加珍视甚至视为不可或缺的物质东西总是缺乏 兴趣。例如她回忆起爱因斯坦年轻时常说:“在我的餐厅里我只 要一张松木桌子、一条长板凳和几张椅子就够了。”         ※    ※    ※   下面是爱因斯坦于1898年在苏黎世读书时写给妹妹的一封信 的摘录(他在信件开头总把她称为“亲爱的妹妹”,如同他后来 称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为“亲爱的王后”一样):   当然,使我最感压抑的就是我可怜的父母所遭受的(经济上 的)灾难。我已长大成人,可是仍然无所作为,一点忙也帮不上, 这真使人肝肠欲断。我只能加重家庭的负担。……确实,如果当 初根本没有生我,情况也许会好一些。唯一使我坚持下来、唯一 使我免于绝望的,就是我自始至终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竭尽全力,从没有荒废任何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读 书之乐外,我从不允许自己把一分一秒浪费在娱乐消遣上。         ※    ※    ※   此后不久,也是在1808年,他父母的经济状况略有好转。爱 因斯坦在给妹妹的一封信中写道:   有不少工作有待完成,但也不算太多。因此,有时我也有时 间到苏黎世风景如画的郊外去溜达个把钟头。另外,我非常高兴 地看到父母亲的一大心病已经消除了。如果人人都象我这样生活, 那么根本就不可能产生什么浪漫小说……         ※    ※    ※   我们从爱因斯坦早年的学生时代来到他在柏林普鲁士科学院 担任院士的前期岁月。1918年,爱因斯坦已经完成了广义相对论, 这时苏黎世联邦工艺学院放出风声,试探爱因斯坦是否愿意离开 柏林回工艺学院担任教授。爱因斯坦在给妹妹的信中写道(结尾 处的省略号原信即有):   我实在不忍放弃柏林的一切,这里的人如此善良友好,乐于 助人,真是难以描绘。如果在18年前我能成为联邦学院的一位低 级助教,那我肯定会欣喜若狂!可是我未获成功。这个世界是一 所疯人院,有了名望就有了一切。其实其他人讲课讲得也不错, 可是……         ※    ※    ※   下面的信也是爱因斯坦写给他妹妹玛雅的,时间比前一封稍 晚,信上标明的日期为1935年8月31日。自从在柏林的那些早期 岁月以来,世界上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爱因斯坦此时已来到普林 斯顿悉力归纳他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力求把它发展成为统一场论。 同时,他所有的本能和直觉都在对他大声疾呼,呼吁他提防那个 被大多数科学家心平气和地接受的量子理论。但他对物理学的专 心致志的研究并没有使他两眼无视外部世界的事态变化。他在这 封给妹妹的信中写道:   至于我的工作,虽然开头使人充满信心,现在却进展非常缓 慢,问题丛生。在基础物理研究领域里,大家都在暗中摸索,有 人对自己的尝试可能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其他人对此却毫不相信。 一个人一生都在高度紧张之中生活,直到最后去世才能得到解脱。 但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工作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已被大家接 受,成为我们科学理论的一部分。   当代的重大政治事件令人失望,以致使我们这一代人们感到 十分孤独。人们似乎已经丧失了对正义和尊严的热爱,不再珍惜 先辈们作出巨大牺牲才争得的一切……归根到底,人类一切价值 观都建筑在道德观念之上,我们的摩西①在人类原始时期就认清 了这一点,这就是他独特的伟大之处。与此相反,看一看今天的 人们吧!……   ①《圣经》故事中古代犹太人的领袖,曾向犹太民族传授上 帝的律法。——译者         ※    ※    ※   1936年爱因斯坦在给妹妹的信中写道:   每天我都收到许多来信,但我无心回复,因此人们不无道理 地对我深感不满。但一个中了魔的人还能干些什么呢?如同我年 轻时一样,我现在无休止地坐在这里苦思冥想,希望能够发掘出 深埋地下的秘密。那个所谓的伟大世界,也就是那个喧嚣杂乱的 人间尘世,对我越发没有吸引力了。因此我日复一日地发现自己 越来越象一位隐土。         ※    ※    ※   下面刊载爱因斯坦于1918年春天从柏林写给他在苏黎世的朋 友亨里希·粲格尔的一封信。这时爱因斯坦已经阐明了广义相对 论,但日蚀验证和名扬全球的荣誉尚未来到。爱因斯坦的大儿子 当时约14岁,他已经显露出对工程技术的浓厚兴趣:   我本来也应该成为一位工程师,可后来我发现这种行业远非 我所能忍受,我不愿把发明创造的能力用于制造一些使日常生活 更为复杂的玩艺儿,而所有这些却只是为了挣一些无聊的金钱。 为了思维而思维,如同音乐一样!……每逢闲暇,我就喜欢重新 验证数学和物理公式,虽然我对它们早已熟谙。这种验证并没有 什么目的,仅仅是一种机会,它使我又能重新沉溺于那种令人舒 畅惬意的思维之中……         ※    ※    ※   1949年8月20日,爱因斯坦用英文给一封询问他从事科学研 究的动机的来信写了回信:   我从事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一种不可遏制的想要探索大自然 奥秘的欲望,别无其他动机。我酷爱正义,并竭尽全力为改善人 类境况而奋斗,但这些同我对科学的兴趣是互不相干的。         ※    ※    ※   1934年2月13日,爱因斯坦给一位同他互通信函的对科学饶 有兴趣的门外汉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至于探索真理,我从自己不时撞入死胡同的痛苦的探索中认 识到,在朝着了解真正有意义的事物方面每迈出一步,不管是多 么渺小的一步,都是难乎其难的。         ※    ※    ※   在柏林生活的日子里,爱因斯坦经常访问荷兰,他在那里有 许多科学界的朋友。一次在访问莱顿期间,爱因斯坦在一本纪念 卡默林—昂纳斯教授的书中写过一段话。昂纳斯教授是低温物理 学的先驱,曾于1913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写这段话 的日期是1922年11月11日:   科学理论家是不值得羡慕的,因为大自然——或者更准确地 说,实践——总是毫不留情并且很不友善地评判科学理论家的工 作。它从来不对一项理论说“对”,即使是最获青睐的理论也只 不过得一个“也许”的评价,而绝大部分理论都被它评一个“否” 字。如果实践同理论相符,那么这项理论就得到一个“也许”, 如果不相符合,那就是个“否”字了。也许每一项理论或早或迟 都要吃个“否”字——大部分理论形成不久就被“否”掉了。         ※    ※    ※   1936年5月26日,爱因斯坦在回答一封来自科罗拉多州的信 中所提出的问题时写道:   也许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能够决定他的思想和行 动的外部事件,但对于大多数人这种事件没有起任何作用。至于 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看过一只小罗盘,它对我发生了巨大的 影响,在我的一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第一次接触到黎曼①理论时,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已经 确立了。   爱因斯坦经常谈到他看到那只罗盘时的那番惊奇心情。很明 显,这是他一主中的一件大事。他谈到有关黎曼理论的那段话也 有重要意义。爱因斯坦曾把黎曼的理论用作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 础,有些人认为,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雏形尚未形成之前, 是根据黎曼的理论进行早期研究工作的。当然,还是爱因斯坦的 说法对,他不仅在这里说明过这个问题。   1908年2月17日,爱因斯坦从伯尔尼专利局有点愤愤不平地 给后来荣获诺贝尔奖金的德国物理学家约翰·施塔克写了一张明 信片,摘录如下:   得悉阁下不承认是我首先发现了惯性质量与能量之间的联系, 真令我感到吃惊。   这是指爱因斯坦那个现在已经十分著名的公式E=mc^2。2月 19日施塔克写来一封热情洋溢、充满友善和钦佩之情的长信,向 担任专利检查员的爱因斯坦表明他一向非常赞赏爱因斯坦,一有 机会总是向人们夸奖他,如果爱因斯坦看不到这一点,那就大错 特错了。1908年2月22日爱因斯坦回信说:   在收到你的来信之前,我对自己就谁先发现这个问题草率冲 动地大动肝火一事,已经感到不胜惭愧,你详尽的来信使我进一 步认识到自己的过分敏感是毫无道理的。有幸对科学发展作出贡 献的人们不应该让这种事情破坏自己对大家齐心协力取得的成果 所感到的欢乐……   不幸的是,在这次友善的书信往来之后,他们两人之间又不 那么友好了。随着纳粹的得势,施塔克同其他许多人一样,对爱 因斯坦及其著作进行了教条主义的攻击。   ①伯恩哈德·黎曼(1826—1866),德国数学家,黎氏几何 学的创始人,复变函数创始人之一。——译者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