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抄袭、职称评定与社会期望 方在庆   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术上一些抄袭现象不断被披露出来。这是维护学术尊严、净化学者灵魂、 走向学术自律的前奏曲。在异口同声谴责抄袭者时,我想就抄袭现象与有关的制度安排及社会心理 之间的关系提一点看法。   抄袭现象之所以一再发生,除了当事人自身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现行混乱的职称评 定标准及相关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认定一个人是否真有学问,其实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时间是最好的和最公正的裁判。 通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最后能被真正接受下来的东西并不多。“藏之名山,传诸后世”的做法已一 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用一些“外在的”、社会的因素来衡量一个人的学问高低,在众多不完善的 标准中,可以选出一些相对来说较好的标准。   理论上,职称的递进应该是与学问的递增联系在一起的。“教授”应比“副教授”有学问, “副教授”应比“讲师”有学问。实际情形却恐怕要复杂得多,因此,一定是有一些别的因素发挥 了作用。   比如,在目前的职称评定过程中,按有关规定,“著”和“译”的分量大不相同。这本应是无 可非议的事。前者体现了作者的独创性。但任何规定都应该考虑到事情的特殊性。拿同样是研究外 国哲学的人来说,一个根本没有读(也没有能力读)有关的外文原著,但写了一本或数本有关论题 的“大作”,在职称评定时,就比一个精通一门或几门外文,非常忠实地翻译了一本或数本原著的 人要有利得多。不用说,若能忠实地翻译一些有影响的原著,对于学术的推进比起那些天马行空的 “大作”来要不知强多少倍。但由于有这种规定,就为一些人凭空地“构造体系”在有关制度上创 造了条件或保障,也使一些原来脚踏实地做学问的人沉不住气,最终也只好加入到制造学术泡沫的 行列中来。一些精通外文的人,利用手中之利器,尽快地“著作等身”已属十分平常之事。   如能对“著”和“译”的评价标准相应做一些修改,加入一些限定条件,比如,在评定职称时, 除了自我评价外,还应由一些称职的学术权威对相关学者的“自身素质”进行评定,或许能改善目 前学术界的一些不良作风。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按照目前的一些规定,当年既无文章,也无专著,甚至连翻译也没有的陈 寅恪,想当上清华的教授恐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由于有学术权威梁启超的大力推荐,陈得以被 聘。梁的推荐并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对陈从事学术研究的潜在素质的充分信任和肯定。这一点是非 常重要的。国外学术机构在录用人和评定职称时,非常看重推荐信的作用。著名学者的推荐会起到 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不排除一些例外的情况,这就需要有另外一些规定。     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在中国的时间还不长,仿制、抄袭、编译,在初期都是不可避免的事。 从历史的角度看,抄袭现象的发生,是与我国近现代的悲剧性的历史命运以及对迅速改变自身和民 族命运的强烈渴望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发现,在一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人物身上,曾发生 过一些有趣的“弄虚做假”的事。比如,胡适的“博士问题”(胡回国时是否已有博士学位?), 蔡元培的“抄袭问题”(蔡是否抄袭了包尔申?)。当然,这些问题是否真能成立,还值得怀疑。 退一步讲,即使这些事真的发生了,也不影响他们对历史的巨大贡献。近代史上,我们太落后了, 我们需要特效药,一种马上就能兑现的、立即就有效的“灵丹妙药”。这种并非出于理智的无限希 望就这样落在了“在国外奋斗过”的回国留学人员身上。一些留学人员也正好利用了这种心理来为 自己造势。为了维持民众的过高期望,有意或无意的“弄虚作假”就在所难免或应运而生。       从揭发抄袭者,到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到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学术的自律还有一条很 长的路要走。希望从学术打假开始,中国的学术界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南方周未》,2001年6月21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