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后“萨斯”的思考——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导向   高福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杨焕明教授最近多次讲,“应该承 认,在SARS面前,我们中国科学家整体打了败仗。”(1) 焕明教授的这种直 率与思考很值得我们对萨斯事件进行反思, 本人基本同意他的观点,尽管我们 的各种措施及时地将萨斯控制住了,但我们的科学家在这场抗萨斯的攻坚战中, 整体上确实是打了败仗。   在目前的大好形势下(目前,萨斯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许多单位都在 开庆功表彰会,这很有必要。 那些战斗在抗萨斯一线的优秀人员应该也很有必 要受到嘉奖,这不只是对于他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更是对他们无畏精神的 鼓励与赞扬。毕竟这项工作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得失, 对于这个突发事件, 现在更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回顾历史,面对现实,思 考未来,看看我们究竟从中能学到些什么教训,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 我想就 有关科学研究方面的问题与同行一起进行讨论。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国家应 对突发传染病的立法与政策等方面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中。   突如其来的萨斯给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究竟应该如 何应对这个挑战呢?从一开始,我们在处理萨斯的科研问题上有些急躁,科学有 其自身的规律,不由得我们组织什么突击队大干快上所能改变的,在控制萨斯的 措施上,搞点儿全民运动有必要,大规模的隔离检疫被证明确实很有效。但科研 上的这种大规模运动是收不到什么实际效果的,更宜组织小而精的真正意义上的 专家队伍,否则的话,什么人都会出来声称自己是专家,争着发表非正式的成果。 结果是在我们的大众媒体(报纸上)涌现出很多研究成果,但并未发表在同行评 议的科学杂志上,更不用说国际科学杂志上了, 使得有研究而无实际成果。    在国家科技部号召攻关萨斯研究的初期,全国上下出现了很多研究疫苗与药 物的专家,其实仔细读读名单,有些人的研究方向恐怕原先并不在这方面。如果 他们能把自己精通的专长好好研究一下恐怕对萨斯的基础研究可能更有促进作用, 远比急急忙忙加入疫苗或药物研究的效果更好。   在萨斯流行比较严重的时候, 我曾提出在控制萨斯上要 “三管” 齐下 (2),其中第三“管”就是有关我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尽快总结在国际科 学杂志上发表, 以利于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国际 科学界为中国科学界制造一些声音,同时这样也有利于稳定社会民众恐萨的心理,  把我们有关萨斯的科学研究搞上去。遗憾的是, 我们没能做到这一点。这里 边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我们科学家在科研论文抢先方面的意识不强也是一个很 大的制约因素。挑战与机遇总是伴随在一起的, 萨斯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些 灾难, 但给科学家提供了机会,而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 萨斯事件中学到一些教训。   科学家应该树立起抢先发表科技成果论文的观念(但不是在大众传媒上公 布)。基础科研的产出就是同行审查过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正式发表 的科研论文。这应该成为我们基础科研成果的基本导向。科学研究只有第一,  没有第二。所以研究成果应该先在国际科技杂志上发表,国内的报纸杂志报道的 一点消息不能算是正式的论文,国际上不会承认, 而且也不具经验性,别人无 法照着重复,因此不利于科学研究的进步。在萨斯事件中,即便到今天, 我们 还是没有在这方面跟得上来。如广东的死亡率明显较低,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是广东流行的毒株与北京的不同,还是广东的隔离措施与北京的不同;广东在控 制治疗萨斯上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如应用康复病人血清的临床试验据说最早在 广东应用,但无人进行总结。这样的总结报告肯定会在国际一流医学杂志发表, 既促进了我们的论文发表,又可给世界临床大夫提供一手可供借鉴的资料。这种 总结本身对于基础免疫学与病毒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因而也就在抗击萨斯的战斗 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比我们人人争着做疫苗或药物研究更有意义。另外,我国 其他地区流行的毒株是否是一样的, 变化情况如何等等,这些只有我国科学家 才能回答的问题,至今未见诸于国际科技杂志上。相反,新加坡的科学家最近却 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 《柳叶刀》 上详细分析了他们分离的几株萨斯病毒,并 且应用了我国科学家储存在国际基因文库中有关萨斯病毒的序列。结果我们的序 列分析给别人做了 “嫁衣裳”, 本来可以属于中国科学家的原始科研成果却 变成了他人的了,真是可惜。要知道,国际基因文库储存序列结果不能算是我们 的科研论文。最近在国内的报纸网站上也注意到,早在四月底农业部就组织专家 小组去广东对萨斯病毒在动物群体中存在或感染的情况及可能的自然疫源地进行 调查, 最近好像在一些报纸上也报道了一些结果,遗憾的是, 香港大学又抢 先一步作了对果子狸分离病毒的系统研究,估计很快就会在国际杂志上登出。香 港大学作出的成果虽然也是中国人完成的, 但与大陆科学家独立完成还是不一 样的, 因为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基础科研成果,并不是主权问题。据说,农业部 的考察组也有类似的结果, 我这里衷心希望他们的结论能够尽快在国际杂志上 经同行评议后发表,至少现在还可以和香港大学同时发表。在这里,有的同行也 曾说我们的文章由于英文写作的关系, 有时很难被国际杂志编委所认同。我觉 得这并不是个问题,关键是我们的观念问题。记得在驻英使馆一次有关留学人员 为国内抗萨斯的座谈会上,我和一些朋友就提出不要忘了留学人员在协助论文撰 写中的优势可惜没有被重视。大家都在找预防治疗萨斯的灵丹妙药,忽略了高度 发达的现代社会工作高度分工的特点,群策群力的同时,也有些一哄而上的味道, 没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做到人尽其才。如果能和留学人员携起手来,这个问 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能在科研论文撰写中发挥作用,留学人员同样在抗萨斯中是 做出了贡献。   总之,后萨斯时期,我们的科学家也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在紧急状态下 科学研究究竟应该怎样做,应该遵循科学的自身规律, 按科学规律指导我们的 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就是第一发表的科研论文, 媒体消息只能作为一点 “营 养配餐”, 报纸上登登消息只不过是我们的开始。更何况,报纸上登过的消息 会影响论文的正式发表, 一则是会被竞争者抢先发表, 使报纸报道过的所谓 成果变成了 “垃圾”, 再则,新闻界过早暴露后科学杂志社不再接受发表, 如国际一流杂志 “自然” 杂志就有相关的规定。   相关文献:   1.邱贵平,到底该“争取”什么? 新华网,2003-05-27, 原载 工 人日报   2.高福,防治非典, 三管齐下 (新语丝曾转载)。 (XYS2003061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