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提倡关爱 反对污名 ——给《南方都市报》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艾晓明 尊敬的编辑: 在关于抗击非典的消息报道中,当我第一次看到记者把病人周作芬称为“毒 王”时,我非常震惊。我不能相信这样明显冒犯病人尊严的称呼居然出现在有影 响的报纸上。昨天(4月24日),在贵报A05版《主任医师殉职抗非典前线》一文 中,这样的称呼竟然以小标题形式出现:《身上沾满“毒王”带着血的痰液》, 再次引起我的震惊。 这样的称呼不是把患者当作可尊敬的人,而是当作某种“病源”,这正是我 们我们应该反对的各种基于身体差异的歧视之一。歧视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以某 种命名侮辱人,它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产生污名效应。我们知道现在有些国家 地区就歧视华人,认为华人又脏又臭,把SARS带到了国外。还有对广东人的蔑视, 认为广东人连老鼠都吃,所以成了疫病发源地。 当人们找不到真正的病源、缺乏解决方法时,通常就会找替罪羊来排泄内心 恐惧,所谓污名效应也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把病人当作耻辱的象征,由此转移 社会恐惧心理,这种作法并不能打击疫病,但一定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排 挤和歧视。而受害者不仅在身体上受到病毒伤害,还要承担这种社会污名,进一 步受到精神伤害。这种精神伤害会长期存在,即使疾病治愈,精神上的污名却可 能长久伴随,阴魂不算。 我们现在以“肢障”代替“瘸子”、“跛子”的说法,以“智障”代替“傻 子”、“白痴”的说法,这些都是为了消除因为身体障碍而给人带来的歧视。正 如我们不能把艾滋病人患者称为“病毒传播者”、我们提倡“相互关爱、共享生 命”一样,我们也要提倡关怀非典病人,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所有人的关 爱意识。 我们也可以去想想,周作芬先生看到一次次被省内重要媒体冠之“毒王”后 的心理压力,想想他的同事、朋友、亲人的心情,想想在这样的传媒描述下,他 今后如何开始他的工作和生活。“毒王”不是他,而是尚未查清的病毒,这是我 们人类面临的挑战,是科学、医学、环境卫生面临的挑战;这也是我们所有人的 人性、良心面临的挑战。所有不幸患上非典的病人,他们不是祸害之源,而是受 害者,相反,他们的病例经验、他们可能产生的抗体,正是我们战胜非典的宝贵 资源。我们感谢医护人员,我们衷心悼念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医生护士,但我们 相信,他们的牺牲是为了让周先生这样的病人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让他们背上 沉重的精神包袱,为疾病造成的恶果承受全社会的道德压力。让我再一次重申, 传染病造成的恶果,不应该归咎到任何病人身上,不应该由此歧视病人。作为主 流媒体,尤其要承担责任,不要营造污名效应。 2003年4月25日 (XYS200304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