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铁证如山 ——关于田惠刚抄袭事件的再备忘 □王泉根   2000年4月30日《中华读书报》刊登了我的《究竟谁抄谁?——— 关于田惠刚、韩进“抄袭”本人著作的备忘》一文,就西安外国语学 院汉学院副教授田惠刚、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韩进抄袭本人著作 一事,如实做了披露。2000年5月10日上午,韩进从安徽合肥打来长途 电话,再三再四向本人道歉,承认错误,认为我的批评完全是出于对 他“真诚的爱护、关心”,这一教训将“受用一辈子”。韩进在合肥 有“韩才子”之誉,动笔很快,年轻人急于功利,缺乏学术规范的训 练,仓促中做了错事,但能幡然醒悟,回归学术正道,自然难能可贵, 本人对此也就一笑了之。当然希望韩进言行一致,好自为之。   今日忽然见到1月23日《中华读书报》刊发的田惠刚《批评者的悲 哀》一文(以下简称田文),方知田不仅不承认自己的抄袭行为,反 而愤愤然要我向他“公开道歉”,否则“要遭到上天惩罚”。呜呼! 世界之奇实在无奇不有,吾辈读书人只有一声长叹。面对此种不讲道 理的人,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但假如不说,则又显得我“理亏”了。 我不想多占据《中华读书报》的宝贵版面,就田文所提到的七条所谓 “基本事实”一一加以驳斥。我只想说:百赖不如一见,事实胜过狡 辩,田惠刚到底抄袭没有?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还是让“基本事 实”来说话吧。   关于抄袭本人著作的事实:   例一:田著《中西人际称谓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版)第四编第二章第五节《汉语中的同姓名现象》与我发表在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百科知识》1990年第1期上的《中国的“同姓 名”现象与对策》一文,居然“不谋而合”,此事已见《中华读书报》 2000年4月30日我的《究竟谁抄谁?》一文,此不赘述。   例二:田著《中西人际称谓系统》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汉族姓 氏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又与我发表在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大观 园》1992年第2期上的《图腾感生与古姓起源》一文,及我在台湾云龙 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华夏姓氏之谜》第12—18页上的内容“不谋而 合”。兹将本人文章与田文一并简录如下,以示事实:   (王文):考察古史记载,有关远古圣处女“图腾感生”的方式 (类型)大致有下列数端:一曰“履迹”感生。即圣处女与图腾身体 或其附属物品、派生物发生直接、间接(幻想、摹拟)的“神秘接触” 而导致受孕,这类图腾皆系动物。(下略)二曰“吞物”感生。即圣 处女无意中吞食某种图腾物而导致受孕,此类图腾多为植物或动物的 卵(蛋)。(下略)三曰“遇异”感生。即圣处女与怪异之图腾事项 发生接触或受其“干扰”而导致受孕,此类图腾多为无生物或自然气 象(如雷电)。(下略)”   我们的老祖宗当年造字时,对“姓”是颇有一番讲究的。“姓” 由“女”、“生”二字组成,《说文》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 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故,姓者,女 生也。“姓”所要确认诠释的乃是女性始祖因何而生子的问题。究竟 因何生子呢?答曰:“母感天而生子”,即图腾感生。班固《白虎通 德论·姓名篇》:“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诗》曰: ‘天生丞民。’”此“天”乃是冥冥之中作用于始祖母圣处女身上并 导致其受孕的异物(其中包括雷、电、虹等自然天象)也即图腾。所 谓“母感天而生子”,实为母感“物”而生子。于是,这一直接导致 始祖母受孕的异物或曰始祖母的原配男根(“丈夫”)———图腾, 就成了氏族的共同崇拜物,氏族部落不但对其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而且禁止食、杀、冒犯。这样,原始初民就将生殖崇拜———女阴崇 拜———祖妣崇拜与对祖妣的原配“男根”———图腾物的崇拜熔之 于一炉,他们不但将图腾作为氏族部落共同崇奉的对象,而且将图腾 物的名谓作为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符号标志,这就是族号 (族徽)。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认为,图腾崇拜的内涵之一就是“氏 族及其个别成员都须采用图腾动物作自己的名字”(《图腾崇拜的规 则》)。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也说:“一个图腾开始是 一个部族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于 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全体成员头上,都顶有一个代表他们本部落的图 腾名称(族号),当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交往时,这一名称就成了他 们的区别性符号(如鸟部落、熊部落);当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战争、 或流落他方时,这一名称就无疑产生了精神纽带作用和强大的凝聚力 量。久而久之,图腾名称就逐渐演变成了同一氏族的共同标记——— 姓。这就是由“图腾感生”演化为姓的秘密。   (田文):我们祖先当初造字时,对“姓”是颇有一番讲究的。 “姓”由“女”、“生”二字合成。故姓者,女生也。意义很明确。 《说文》亦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 子;从女而生,生亦声。”这不仅回答了女子生子的问题,而且也诠 释了女性始祖因何而生子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母感天而生子”,即 图腾感生。《诗》曰“天生丞民。”班固《百虎通·德论·姓名篇》 云:“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此“天”乃是冥冥之中 作用于始祖圣女身上并导致其受孕的异物(其中包括风、雨、雷、电、 雪、虹等自然天象),亦即图腾。所以,所谓“母感天而生子”,实 为母感“物”而生子。在氏族社会里,原始初民不但将图腾作为氏族 部落共同崇奉的对象,而且将图腾“物”的名谓作为氏族部落全体成 员共同拥有的符号标志,这就是“族号”的由来。例如:牛、鹿、鸟、 龙、虎、熊、鱼,等等。文化人类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 中指出“一个图腾起先是一个部族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再后 是部族祖先的名字。”另一位文化人类学家雷克纳在《图腾崇拜的规 则》中也说,图腾崇拜的内涵之一就是“氏族及其个别成员都须采用 图腾动物作为自己的名字。”当部落与部落进行交往时,这一名称就 成了他们的区别性符号。例如:牛部落、鹿部落、鸟部落、龙部落、 虎部落、熊部落,等等。当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时,这一名称就 能产生精神纽带作用与强大的凝聚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图腾名称就 逐渐演变成同一氏族的共同标记———姓。这就是远古时期由“图腾 感生”演化为姓的奥秘。   据古史记载,有关始祖母圣处女“图腾感生”的方式大致有下列 数端:一、“遇异”感生。即指圣处女与怪异之图腾物结合。这怪异 之图腾物多为元生物或自然天象,如雷电等。(下略)二、“吞物” 感生。即指圣处女无意中吞食某种图腾物(植物籽或动物卵)而导致 受孕。(下略)三、“履迹”感生。即指圣处女与图腾物(动物)发 生直接或间接(幻想、摹拟等)的“神秘接触”而导致受孕。(下略)   需要指出的是,我的文章在田文那里出现了顺序颠倒,故意割裂。 我是引例在先,结论在后,田文则是结论在先,引例在后。而且我的 三个引例顺序“履迹”、“吞物”、“遇异”,在田文那里成了“遇 异”、“吞物”、“履迹”。      关于田文其他抄袭事实,兹举一例:   田惠刚《中西人名称谓系统》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人类社会姓 名的构成和类型》,居然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楼光庆先生的《从姓名看社会和文化》 (以下简称楼文)一文“不谋而合”,其英雄所见“全同”。兹将两 文简录如下,读者一读便明:   (楼文):接触、进而了解一个社会往往是从接触、了解这一社 会的成员开始的。而要认识几位社会成员往往又是以“互通姓名”为 开端。姓名是开端,同时又是了解一个社会及其成员价值观念的窗口。 姓名不仅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而且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 历史、地理、宗教和阶级状况的信息。   下面我们尝试运用社会语言学的原理来分析姓名的构成(它的形 成和含义)。   1,1.姓名的构成   姓名的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三角形来表示:   N=姓名(Name)F=形式(Form)   C=含义(Content)P=所指之人(Person)   姓名由F和C两部分构成,代表一个社会成员。F和C以及F和P的关 系是直接的、明显的,用实线连接;C和P的关系是间接的、隐蔽的, 但它们相互依附。当人们对C使用的环境(如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 进行了一定发掘后,C就显露出来,因此,C和P的关系用虚线连接。   1,2.姓名的形式   姓名的表现形式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模式:   NF1→S+(X)+G   NF2→G+(X)+S   NF3→G+(X)+(Y)   NF=姓名的形式S=姓(Surname)   G=名(GivenName)X=第一可变成分   Y=第二可变成分()=内含非强制成分   属于NF1型的以汉族为典型,S在前,G在后,X就为零形式。如修 瑞娟、刘心武。(下略)属于NF2型的有欧美各民族,他们的G在前, S在后,X可为零形式,也可作中名出现。(下略)缅甸、印尼等有名 无姓,属于NF3。x和y在此都为零形式。(下略)   (田文):我们要了解一个社会,往往是先从接触、了解这一社 会的成员开始的。而要认识这一社会的个体成员,往往又是以互通姓 名或在背后打听他(她)的姓名为开端;所以,姓名是区别每一个社 会成员的独特的符号。下面,我们运用社会关系的原理来分析姓名的 构成。姓名的构成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图所示:   N=姓名(Name)F=形式(Form)   C=内容(Content)P=所指之人(Person)   姓名由F和C两部分构成,代表一个社会成员。F和C以及F和P的关 系是一种直接的、明显的关系,故用实线连接;而C和P的关系是一种 间接的、隐蔽的关系,故用虚线连接;但C和P相互依附,当人们对C使 用的环境(如地理、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进行了一定发掘后, C就显露出来,这时C对P能够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一般说来,姓名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模式:   NF1→S+(X)+G   NF2→G+(X)十S   NF3→G+(X)+(Y)   NF=姓名的形式(TheFormofFullName)   S=姓(Surname)   G=名(GivenName)   X=第一可变成分Y=第二可变成分   ()=内含非强制成分   属于NF1型的以汉族姓名为典型代表。S在前,G在后,X呈现为零 形式。例如:王颖珠,田惠刚。(下略)属于NF2型的有欧美各民族的 姓名。G在前,S在后,X可为零形式,也可作中名出现。(下略)属于 NF3型的有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拉伯国家等民族的人名。 其中可分为缅甸型和阿拉伯型两种类型。   (下略)   田文抄袭楼文的方法也是“巧妙地作了技术处理”,即稍微改变 几个引例,如在NF1中将“刘心武”改为“田惠刚”,或改换一下行文 语句、顺序。几乎照抄不误,特别是将“姓名构成及其关系”的三角 形图示也抄将过来,可谓“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田惠刚将楼光庆 文中的观点、语句如此明目张胆地抄袭他人著作,居然还信誓旦旦, 严正声明自己“严格遵循学术界的游戏规则”。   引文是够长的了。本人要想说的都已经说清了,实在不想再占报 纸版面,但有一事还得再写几句。田文说其书后“如数列出了主要阅 读参考书目,十分详尽,古人今人死人活人的著述皆‘榜’上有名, 这不仅在同类著作中实属罕见,就是在各类著作中也不多见。其实, 有些书我仅限于阅读,并未引用参考一个字,但我也将其列入,可见 我的诚实态度。”田文所说一点不假,这的确是一份世所罕见的“参 考书目”。《中西人际称谓系统》研究的是“人际称谓”,田所列的 “主要参考书目”多达100多种,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文 选》、《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孙子》一直到 《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当代美学》、《人类学 史》等等,古今中外名著几乎无所不包,甚至还有《窦娥冤》、《杨 家将演义》等。开列如此众多的“古人今人死人活人”的著述,当然 是为了说明作者田惠刚本人“酷爱读书,涉猎甚广”(田书封底介绍), 但奇怪的是偏偏“贵人多忘”,独独遗漏了与他“不谋而合”的书目 或篇名。如此一份世所罕见的“参考书目”着实让人长了不少见识。 田文说我不知“逍遥法外”一词为何意,并特地引录《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对我进行教育,实在使人深感悲哀。这“法”难道还不清楚吗? 这“法”当然就是指“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益不受他人侵犯”的有 关法律。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假 如你还想以学术谋生,那就还是从老老实实遵守学术界的“游戏规则” 做起吧。 (中华读书报2001年02月21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